02.11 农村院里的四个少年,日后竟成长位四个将军,其中两个是大将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在上个世纪初军阀混战,外来民族入侵略的年代里,湖南湘乡市龙洞乡泉湖村一个陈姓地主家庭里四个少年,没想到日后却都成为将军,其中两位是开国大将,这四位少年便是地主家的儿子陈赓大将,陈赓大将好友也是妹夫的谭政大将,陈赓家里放牛娃贺龙爱将卢冬生,及陈赓家里的短工国民党中将许克祥

陈赓

农村院里的四个少年,日后竟成长位四个将军,其中两个是大将

陈赓原名陈庶康,1903年2月27日生于湖南湘乡。出身将门,其祖父为湘军将领,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后在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历经北伐、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

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去世,终年58岁。

谭政

农村院里的四个少年,日后竟成长位四个将军,其中两个是大将

谭政原名谭世铭,1906年6月14日出生于湖南湘乡,受大舅哥陈赓影响投笔从戎,1927年9月,参加秋收起义。192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三十一团秘书,红四军军委秘书长、政治部训练部部长,红十二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后方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副主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战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华中局常委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暨第四野战军第三政委,中南局第一副书记,解放军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主任,国防部副部长,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解放军监察委员会书记,中央军委常委等职。

1955年9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并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8年11月6日于北京逝世,终年82岁。

卢冬升

农村院里的四个少年,日后竟成长位四个将军,其中两个是大将

卢冬生,湖南湘潭人。1908年生于佃农家庭,当过放牛娃,那牛的主人家有一个年龄和他相仿的少爷叫陈赓,在工厂做过徒工。1925年到湘军第4师当兵,次年参加北伐战争。

1926年6月参加国民革命军,随军参加北伐战争,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直属特务营长陈赓的影响下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

1927年7月汪精卫叛变革命后,随陈赓离开武汉去南昌,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随陈赓负责政治保卫工作,保证了起义的顺利进行和新秩序的建立。后在起义部队第20军3师6团1营当陈赓的副官,随军南下广东,在起义部队南下的会昌战斗中,陈赓左脚受重伤,他冒着弹雨救护,起义军在潮汕地区作战失利,部队仓促撤出汕头,卢冬生照护着腿部负伤的陈赓,同部队失去了联系。他们历尽艰险,从汕头到香港,又辗转到上海,找到了中共中央机关。同年12月7日,经陈赓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留在中央特科工作。

1928年初,党中央考虑卢冬生机智勇敢,又熟悉两湖情况,便派他护送周逸群、贺龙等到湘西北组织革命武装。同年3月参加桑植起义。不久担任交通员,负责与中共中央的联络。1929年在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司令部任手枪连连长。1930年起任红2军团营长,红3军第7师20团团长,湘鄂西独立师政治委员、师长,率部参加创建和保卫湘鄂西苏区的斗争。1932年秋,在国民党军第四次“围剿”和红军主力已转移的困难情况下,率少数兵力在湖北荆门、远安一带独立坚持游击斗争。1933年春率部与主力会合后,任红3军教导团团长,不久任第7师师长。1934年10月任红2军团第4师师长,后率部参加开辟黔东、湘鄂川黔苏区和长征。长征途中,率部或作前锋,或当后卫,时而攻坚,时而阻击,屡担重任,屡建奇功。抗日战争初期被任命为八路军第120师358旅旅长(未到职),旋调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9年被派到苏联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42年到驻苏联远东地区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工作。

1945年9月回国,先后任哈尔滨卫戍司令员、松江军区司令员等职。12月14日晚在东北哈尔滨市制止苏联红军士兵抢劫时被害。殉职时年37岁

许克祥

农村院里的四个少年,日后竟成长位四个将军,其中两个是大将

许克祥(1890年-1964年)是马日事变发动者,湖南省湘乡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因1927年在长沙发动剿灭共产党人的“马日事变”而闻名。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七军副军长,军事参议院参议等职,1964年病死于台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