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公立園&私立園,和老師溝通的辦法竟然如此不同

寫過一篇《 》,大家的問題都好長好長。這給我的啟示是:在幼兒園發生的種種事情,絕對不是一篇文章就能解決問題的。這需要一系列的文章,告訴大家:

基於中國國情,真實的幼兒園老師都是什麼樣的;

我們如何知道孩子究竟在幼兒園發生了什麼;

怎樣從幼兒園嘴裡撬(用詞也許有些不恰當)孩子的真實情況。

今天的文章原則,仍然是“有啥說啥,真話可能不好聽”。

幼兒園的價格,從一開始就決定了和老師的溝通方式

我的孩子毛豆,最一開始上的是公立幼兒園,頗有受挫感。後來機緣巧合,我把他轉到了一所私立幼兒園。這中間發生的故事,讓我明曉了很多信息。

同時呢,我在讀研時去過很多公立幼兒園實習,後來又在私立幼兒園工作過。當我的角色變成幼兒園老師,對如何跟家長溝通,又多了很多思考。

如果用簡單粗暴的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幼兒園的價格,很可能已經在最一開始,就決定了家長和老師溝通的模式。

進一步解釋,就是:

好的幼兒園一般收費昂貴,但是老師會竭力和家長認真溝通,家長會從幼兒園老師那裡得到很多支持。

一般的幼兒園收費樸實,但是家長能從幼兒園得到的信息不多。有可能,無論家長使出怎樣的技巧與解數和老師溝通,都不會達到讓你100%滿意的效果。就像鳳姐打扮打扮能改善一下面貌,但永遠成不了范冰冰那樣。

公立園&私立園,和老師溝通的辦法竟然如此不同

咱們先來說說好一些的私立幼兒園吧。

首先是,好的私立幼兒園為了教育質量,會盡力控制師生比。一個班裡三四個老師,最多也就二十出頭的孩子,這樣,任何一個孩子在一天中有任何一點不尋常,老師的精力都能及時發現,順利告知家長。

然後呢,好的私立幼兒園一般都會有“一對一家長時間”。我所知道的幾個好的幼兒園,在每學期末,都會有家長、老師和園長的一對一座談會,聊聊孩子的動向、習慣、興趣愛好等等。老師也會徵集家長的意見,問問還能為孩子做些什麼。這種“一對一家長時間”的溝通效率極高,家長馬上就對孩子的問題了如指掌了。

公立園&私立園,和老師溝通的辦法竟然如此不同

再次呢,好的私立幼兒園都很願意配合家長的詢問,因為這部分工作內容算他們的工資的。。。。。(一不小心又說了大實話)私立幼兒園收費高,所以也面臨著很激烈的市場競爭。要想讓家長掏錢來,就必須特別認真的回答人家的問題,告訴人家為什麼幼兒園要這麼安排。不認真搭理家長問題的老師,在高端幼兒園是根本混不下去的。

所以,在好的私立幼兒園其實不用太顧慮什麼“如何和家長溝通”,只要如實的把你心裡的疑惑告訴老師就行了。你交給幼兒園的學費,已經包含了這部分溝通費用了!!

公立園&私立園,和老師溝通的辦法竟然如此不同

說完了私立幼兒園,再說說普通公立幼兒園吧。

首先,公立幼兒園的師生比低,一個班裡可能有三四十個孩子。在這種情況下,老師根本管不過來,能讓孩子不出事、不餓著就謝天謝地了,顧不上每個孩子細微的內心戲。這樣,當家長來問老師的時候,老師對某個孩子的情況,也說不出來所以然。

其次,在大多數公立幼兒園,老師並不把“和家長溝通”作為一項工作職責,也就是說這部分內容並不算她們的KPI。和家長溝通到什麼樣、家長是不是能知道孩子的特點,也不是她們的硬性任務。

去年毛豆在3歲入園時,我就特別困惑這個問題。看起來毛豆的幼兒園生活一點都不開心,我去問老師,卻問不出個所以然來。老師總是忙碌應對我一句“挺好的,不怎麼哭了。”或者是“吃飯不好。”就沒有下一句了。我很想問問孩子的心路歷程和感受,從老師那裡卻得不到絲毫精準的答案。

後來,這些問題在進了私立園以後迎刃而解。原來真的不是公立園老師不負責任,而是

公立園和私立園的文化、氛圍有很大的不同。私立園老師願意原原本本的把孩子的日常跟你說,但是公立園老師並不太care這些。

我們都知道,競爭使人進步,舒適使人落後。私立園每天都在想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下發展,公立園反正不愁生源。所以,兩者的“和家長溝通方式”差別也很大。

公立園&私立園,和老師溝通的辦法竟然如此不同

公立幼兒園,如何和老師溝通

不過,私立幼兒園是好,學費卻讓人肉痛。有條件上私立幼兒園的畢竟是少數,大多數孩子還是上普通公立幼兒園的。

上普通幼兒園,就沒有和老師溝通的好技巧了嗎?當然不是的!

下面咱們就教幾個辦法。

1. 平日裡多在輕鬆的狀態下聊幾句,不要發生問題以後再去找老師。

每天去接孩子的時候,都輕鬆笑著和老師說兩句熱熱身,比如“今天老師辛苦啦!給老師添麻煩啦!”然後順勢把話題轉到自己孩子身上,問問孩子情況“XX今天怎麼樣?和朋友玩得好嗎?午睡睡了多長時間?”

這種溝通方式,就是和老師建立一個輕鬆愉快的聊天基調,從老師嘴裡同步update自己孩子的情況。這樣孩子有什麼細微的挫折、感受,家長都能第一時間知道。當然也不要問的特別細,老師還要管別的孩子,沒太多時間。

公立園&私立園,和老師溝通的辦法竟然如此不同

有的家長是從來都不和老師溝通,等孩子突然有問題時,再氣勢洶洶的衝過去找老師問。這種情況下,家長和老師的溝通渠道還沒有鋪設通暢,解決問題就變得難起來了。

2 把老師的“人設”想的好一點,心平氣和的去解決問題

幼兒園老師最討厭什麼樣的家長?就是自己的孩子有一點問題,就興師動眾、氣勢洶洶的來問罪的。

有一個話術小技巧是很實用的,那就是:當孩子有受傷、哭起來、不去幼兒園時,不要問老師“誰把我孩子怎麼了?”而是問:“發生了什麼?”

前者是假定自己的孩子一定是受害者,後者才是和老師配合,公平公正的處理問題。

孩子之間的問題沒有那麼嚴重,不一定是哪個孩子欺負你家孩子,還是先把事情搞清楚了再說。

3.如果老師不給力,去試試找園長

如果你覺得老師在溝通這方面不太給力、或者是不願意溝通、或者是好像很心粗,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怎麼了。如果你確認這不是整個幼兒園的問題,而是老師的問題,有一個辦法就是去找園長溝通。

(如果這就是幼兒園的整體氛圍,那麼找園長也沒用,可以考慮轉園了。)

有的家長很猶豫去找園長,怕老師知道後給自己孩子穿小鞋。但其實找園長絕對利大於弊!

因為正規幼兒園裡,每個班都有好幾個老師,某個老師對孩子不好,其他老師都能看出來。所以老師不太可能對某個孩子單獨冷淡的。倒是園長找老師談話以後,老師很可能在“和家長溝通”方面改善一點。

公立園&私立園,和老師溝通的辦法竟然如此不同

最後,個人觀點。

曾經毛豆的私立幼兒園學費也讓我肉痛。每月接近一萬,只有22個工作日,算下來每天就要500塊!

但是當我自己做了幼兒園教師以後我才真正理解,家長們付出的是1萬塊錢,而幼兒園老師付出的是極其寶貴的全身心精力——每個孩子都要細心觀察,這麼高強度的工作,以至於下班後經常累的什麼都幹不了,連自己的孩子都沒那麼大精力去陪玩。

好的幼兒園,貴是貴,但這8個小時,買的是別人一日之中最寶貴的精力,買的是別人全身心對你孩子的陪伴啊!

從某種程度來說,幼兒園教育也是一種市場上的商品而已,有低中高檔之分。

選擇了中檔商品,就沒必要用高檔要求去竭力要求老師事無鉅細的溝通,只能是與老師相互理解,在和老師溝通的技巧上多下功夫了。

如果選擇高檔商品,“與老師的溝通”就是理所應當的附加值了,盡力利用這點優勢,讓另一個人高質量的配合你去帶好孩子吧!

這裡說的是普遍概況哈。

具體到某一個幼兒園,公立園未必就不好,私立園也未見得就很好。

但大體上而言,一個幼兒園質量的好壞,是和你付出的資源有關的~

來自 毛豆媽 益智學堂,版權歸作者所有,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