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红楼梦》是谁的自传体?脂砚斋批了8个字,揭示贾宝玉真实身份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书里的中心人物贾宝玉又是何人?这两个问题历来是读者较为困惑的问题,而红学界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而,这个问题实际上在全书的最开始,作者已经交代地非常明显。

关于《红楼梦》的作者,在全书的第一回实际上就已经交代明白,而这一段交代的由头就是《红楼梦》的来历。“无材可去补苍天”的石头,被一僧一道带入凡间阅历一生,石头把自己的经过记载在了自己的身上,有一天来了一个空空道人,把石头上的字迹看了一遍。

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出则既明,且看石上是何故事。

《红楼梦》是谁的自传体?脂砚斋批了8个字,揭示贾宝玉真实身份

这段话讲地非常明显,《石头记》是《红楼梦》最初的名字,作者是曹雪芹无疑。曹家因为被雍正抄家许多事情不好明言,因此采用真事隐去、假语存焉的春秋笔法写作,这也是曹雪芹避祸的一种方式。

曹雪芹在最初写作该书之时,并没有要出版成册,而只是想将自己家族的故事变换一种方式进行记录,最初的手稿也只在几个好友中间来回传递,只是因为写的太好了,很多抄书人拿来抄,致使《红楼梦》存在好多版本。

曹雪芹去世之后,《红楼梦》开始有了畅销小说的特质,后来被人整理成册印刷出版,甚至当年乾隆皇帝对《红楼梦》也爱不释手。有一种说法认为,《红楼梦》的后半部分就是被乾隆皇帝下令去掉,致使后世难以看到,因为书的后半部分映射了乾隆父亲雍正朝的历史。

《红楼梦》是谁的自传体?脂砚斋批了8个字,揭示贾宝玉真实身份

至于《红楼梦》的核心人物贾宝玉,实际上就是当年的曹雪芹,书中的许多故事就曾发生在当年的曹家,曹雪芹把儿时的许多回忆都写进书中。有许多人反对这一说法,但通过脂砚斋的批语,人们可以发现,这确实是一部自传体小说,证据就在第八回。

在第八回中,贾宝玉和林黛玉到梨香院去探望薛宝钗,薛姨妈留他和黛玉一起吃了晚饭,宝玉当时喝了很多酒,喝到大醉回到了自己的住处。宝玉回到住处后问晴雯有没有吃自己留给她的豆腐皮包子,晴雯说被李奶妈拿回家给她孙子了,又问早晨的枫露茶,丫鬟茜雪又说被李奶妈喝了。

由于宝玉喝得大醉,并且早已对李奶妈心存不满,听到这两个消息后,气得顺手把茶杯摔了一个粉碎,要撵他奶妈出去,还准备起身去告诉贾母。袭人本来在房中装睡,一听宝玉在外面大发雷霆,立刻起来打圆场。

一面又安慰宝玉道:“你立意要撵他也好,我们也都愿意出去,不如趁势连我们一齐撵了,我们也好,你也不愁再有好的来伏侍你。”宝玉听了这话,方无了言语,被袭人等扶至炕上,脱换了衣服。不知宝玉口内还说些什么,只觉口齿缠绵 ,眼眉愈加饧涩,忙伏侍他睡下。

袭人的一席话,让宝玉无话可说,只能作罢。在《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中,在“眼眉愈加饧涩”处有一句8个字的侧批,写道是:“二字带出平素形象”。实际上,这两个字指的就是“饧涩”,“饧涩”形容人眼皮半开半合、眼色朦胧黏滞的样子,也就是形容一个人眼皮打架,马上要睡着了。

《红楼梦》是谁的自传体?脂砚斋批了8个字,揭示贾宝玉真实身份

脂砚斋写“二字带出平素形象”的意思是:通过这一个细节,让我想起了你平时的样子。非常明显,脂砚斋和作者非常熟悉,两人不仅认识而且关系密切,否则脂砚斋不可能知道作者平时的样子。通过这个细节可以知道,书中的贾宝玉就是现实中的曹雪芹,曹雪芹以自传体的形式将自己植入《红楼梦》。

通读《红楼梦》的读者不难发现,书中的贾宝玉对身边的下人充满了悲悯和同情,这与作者以春秋笔法同情书中所写人物异曲同工。实际上,贾宝玉与曹雪芹这二者实为一人,这也符合曹雪芹的人生经历,即历经富贵繁华,看清世态炎凉,最终铸就了不朽文学巨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