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4 江西百丈山,百丈清規、野狐禪都出自這裡,還潛藏著一位唐朝皇帝

文| 三江楊柳風

天氣有些陰,很適合朝山,稍微清潔了一下車窗,就直奔百丈山而去。

百丈山位於江西修水、銅鼓、宜豐、奉新四縣交界的贛西北山區,距奉新縣城八十多公里,從南昌開車過去,圖上距離一百二十多公里。

對許多人來說,百丈山是個陌生的名字,其實,它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極其重要,就在那裡的崇山峻嶺之中,產生了中國佛教的叢林制度規範——《百丈清規》,從此,全面完成佛教修行規範的本土化,中國禪林完全走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是把古印度佛教與中國實踐相結合的標杆,對政治、文化、藝術,乃至經濟、建築都有深遠的影響,在中國佛教發展史和文化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而創制百丈清規的百丈懷海禪師也因此成為中國佛教史上的一位大宗師,功德地位不遜於六祖,直到今天,中國禪林、寺院仍然主要遵守《百丈清規》的指引。

江西百丈山,百丈清規、野狐禪都出自這裡,還潛藏著一位唐朝皇帝

通往百丈山的道路十分艱險

從南昌向西,路上的車輛零零星星。出了外環不遠,就是一條山脈,主峰叫梅嶺。梅嶺也是一處風景勝地,素有小廬山之稱,號稱道教十二洞天之一,可惜幾次到南昌,都沒有時間到此一遊。

穿過梅嶺隧道不遠,路牌指示出寶峰禪寺。寶峰寺是禪宗祖師馬祖道一的道場,馬祖道一又是百丈懷海的師父,本來也應該去朝參,只是,這一次行程太緊,只能留待下次機緣。(三年之後,終於圓滿了此願。)

過了梅嶺之後,高速路又開始在山間曲曲盤旋。山色在濃雲薄霧的暈染中,朦朧飄渺,彷彿是立體的水墨風景,行駛在其中,讓人感覺心意澄淨,法喜油然而生。

每當心底生起這種喜悅,對古代祖師大德的敬慕之心就會像滔滔江水綿綿不絕。

當年,這裡叢林密佈,荒無人跡,百丈禪師完全靠自己的雙腳,穿行在崇山峻嶺之中,翻山越嶺,穿溪過河,風雨無阻,不畏虎狼,不辭艱辛,心中只有辦道一念,舍離生死,只求菩提,終於成為一代宗師。那種大境界、大氣魄、大智慧,讓今天的人完全無法想象,更無法企及。我們輕車坦途,卻總是與正信正念背道而馳,其實十分可悲。

在我思緒飛揚的時候,又下起雨來。冒雨前行,有一種穿越般的興奮感。

很快,行駛到上富出口,下了高速路,拐入省道。

省道的破敗超乎想象,路面的柏油完全剝落,一路上大坑套小坑,小坑套老坑,老坑裡還有麻坑,就像是剛打過地雷戰一樣,我可憐的老車隨著連環坑顛簸著,就像風在雨中飄搖的一艘舊船,航行在波濤洶湧的海面,顛簸得我差點吐出來,不免一陣陣揪心。

江西百丈山,百丈清規、野狐禪都出自這裡,還潛藏著一位唐朝皇帝


路的左手是高山,右手是一條激流的溪水,大概是從百丈山裡流出來,清澈澄碧,急湍奔湧,頗有衝破牢籠的氣勢。

千年以前,百丈禪師或許也是沿著這條溪水逆流而上,溯本追源,超越紅塵,才建立了百世不易的戒條。

沿著蜿蜒破敗的省道前行約二十多分鐘,穿過一座叫甘坊的鎮子,進山的路才算真正開始,前面的顛簸只能算熱身。

進山的路十分狹窄,兩車交匯要格外小心。山谷溪澗繞到了左手邊,右邊是千仞巉巖。

起初,還能看到溪邊雜草叢生,漸漸就是一些高大的竹木,再到後來,就變成深不可測的山谷,只能聽到谷底轟轟嘩嘩的水聲,在寂靜的山間,茂林籠罩,感覺攝人心魄。

右手的山岩異常陡峻,遇到迴轉、拐彎的地方,是鑿穿岩石掏出的路,就像著名的網紅——郭亮掛壁公路一樣,巉巖飛峙,遮蔽天日,有泰山壓頂之感。許多路段連續轉彎,又伴隨著高低起伏,上坡下坡,兀立路邊懸崖處的警示牌一塊接一塊,讓人步步心驚,提心吊膽,腦子多次閃閃過後悔的念頭。(凡俗之人大多如此,遇到一點險阻就容易動搖,甚至退卻初心。好在我還沒有半途而廢,咬牙堅持向前開。)

翻過幾道山樑,路面更加陡峻,只能小心翼翼地掛著二檔向上拱,手心早就滲出了汗,握著方向盤都有些打滑,心裡也就更加緊張起來。在這荒山野嶺之中,不要說滑落山崖,就是車子出現點故障都是大麻煩,再加上雨勢更加密集,那種帶有幾分恐懼的感覺完全籠罩了我。

從進山之後,雨就下得更大了,雨霧也漸漸濃起來,滿山滿谷都是,把林木全都遮掩起來,感覺就像魔幻世界,好像隱藏著無數的山妖野怪,正盯著我這輛孤零零的老車,心裡不停地默唸十方三世諸佛菩薩。

大約以二擋的速度行駛了半個多小時,才爬上了這段山路的主峰。在最高處點的一段路上,視距甚至不足十米遠,但是,路面的坡度明顯減緩了,而且很快就轉入了下行路段。

在這樣的深山裡,開著一輛老車,路上人車罕見,左邊是深谷懸崖,右邊是巉巖絕壁,全仗諸天善神時刻保佑護持,才平安翻過了山頂。

翻過主峰之後,進入一段平緩谷地。很快,百丈山祖庭已經隱隱在望,一座四柱青石牌坊橫立在前面,牌坊正中鑲嵌明晃晃的金匾,上書“天下清規”四個描金大字,兩側分別是“懷海”和“道場”。

江西百丈山,百丈清規、野狐禪都出自這裡,還潛藏著一位唐朝皇帝


看到牌坊的那一剎那,一路上所有的緊張、驚懼都一掃而空,心情豁然開朗。終於達到了多年思慕的百丈道場,再次證明了願力具有無比的能量。只要你有那個願望,朝著願望的方向前行,就一定能如願以償。

百丈懷海祖師

既然已經到了百丈山,就要詳細介紹一下百丈懷海祖師。

懷海是百丈祖師法號,他生於唐開元八年(720年),元和九年(814年)示寂,世壽95歲,唐穆宗敕封諡號大智禪師,後世多稱他為百丈懷海。

百丈祖師是福州長樂人,俗姓王,早年在廣東潮陽西山依慧照禪師落髮,屬於南嶽懷讓門下。此後,百丈祖師又先後到衡山、廬江修學,深入研習經藏,精研經、律、論,佛學造詣達到極高的水平。

當時,馬祖道一在南康(江西贛縣)弘法,天下風向,懷海禪師也前往參學,侍奉馬祖六年,得到印可,與智藏、普願同稱入室,各有擅長,世稱其為馬祖門下三大士。

懷海禪師侍奉馬祖十六年,得到馬祖印可之後,就離開洪州,準備另創山林。恰好有位檀越請懷海禪師到洪州新吳大雄山弘法,懷海禪師就接受了邀請。

大雄山山明水秀,巉巖兀立,號百丈巖,懷海禪師住錫之後,使這裡名聲大噪,雖然山高林密,路途艱險,仍然吸引了四方信眾雲集,門庭興盛,門下弟子云集,其中溈山靈佑 、黃檗希運都成為懷海之後的一代宗師,自成風範。後來,溈山靈佑祖師創立的溈仰宗,成為禪宗一花五葉的第一宗門,開啟了五宗並茂的時代。

江西百丈山,百丈清規、野狐禪都出自這裡,還潛藏著一位唐朝皇帝


懷海禪師在弘法之外,最大的貢獻就是建立了禪宗叢林制度,使禪宗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此前,禪僧沒有固定的寺廟,大多數都是依附於律宗的寺廟。懷海創裡的禪林制度改變了這種狀況,從此,禪宗寺院得到巨大發展。

百丈懷海禪師,處於唐朝中葉(唐玄宗至唐憲宗之間),當時的僧人大多無固定的住處,也就是所謂的"雲水僧",他們一般依律寺而居。這樣,在說法行道方面有諸多的矛盾衝突,況且當時禪僧日益增多,龍蛇混雜,又無獨立的禪院,以此給寺院管理帶來諸多的不便和困難。其次,佛教在唐朝中葉以後,由於封建政權對佛教採取了相當多的限制措施。幾經風霜,損失慘重,寺院的土地和勞動力來源發生困難,僧侶面對著如何適應社會變動而生存下去的嚴峻問題。

按照佛陀制定的戒律,僧人是不勞作的,完全靠信眾佈施供養。懷海禪師認為這種戒律不適合中國的情況,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開創了中國特色的農禪風尚,禪宗僧人以農養禪,在耕種勞作中參悟佛法。

江西百丈山,百丈清規、野狐禪都出自這裡,還潛藏著一位唐朝皇帝

懷海祖師制定的《禪門規式》,刻在百丈山的岩石上,後世因此稱其為《百丈清規》,在宋朝被定為天下禪林的基本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可以這樣說,懷海祖師的一部《百丈清規》,基本完成了佛教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他把歷代禪門祖師的成就制度化,把佛陀教戒與中國特色完美結合,走出了一條真正的中國特色佛教發展道路,對中國歷史文化的影響非常深遠,成為與儒道並列的第三道文化洪流。

不過,也有一種觀點認為,百丈清規在宋代就已經失傳,現在流傳的百丈清規是經過宋元修訂的版本。其實,這也無所謂,懷海祖師制訂百丈清規就是為了讓禪宗適應時代的發展,後世根據不同時代的實際情況作出修改和補充完善,恰恰是繼承了懷海祖師勇於變革的精神,也是禪宗活力的所在,這種與時俱進的精神,也是留給後人的寶貴財富。

江西百丈山,百丈清規、野狐禪都出自這裡,還潛藏著一位唐朝皇帝

懷海祖師破野狐禪

百丈禪師在江西的百丈山開堂說法,座下學僧聽眾不下千人。在聽眾中,有一個白髮老翁,天天都來,而且都是最後離開。長期如此,引起百丈禪師的注意。有一天,百丈說法完畢,大家都散去,這個老翁還沒有走。

百丈禪師就特別過來問他:"你為什麼每次都遲遲不忍去,應該是有什麼問題吧?"老翁聽了就說:"我有一個很大的疑問,請大師幫助我解脫。" 百丈就說:"你問吧"。

老翁說:"我在五百生以前,也是一個講佛法的法師。在過去迦葉佛時代,我曾住持此山,因有位雲遊僧人問:'大修行的人還會落入因果嗎?'我回答說:'不落因果。'就因為回答錯了,使我變成為狐狸,陷入輪迴五百世,至今不得解脫。請問大師,我究竟錯在那裡?

百丈禪師聽完了,說:"你用這個問題問我吧!"

那老翁就問:“大修行的人還會落入因果嗎?”

百丈祖師莊嚴地回答說:"大修行人不昧因果。"

老翁聽了這話,當下大悟,十分歡喜地跪下來拜謝:"我終於得以解脫了。請老和尚慈悲,明日到後山山洞裡,為我火化這個野狐之身,請按僧人的儀軌葬我。"

次日,百丈祖師帶領徒眾到後山尋覓,果然在洞穴中找到野狐的屍體,便按照安葬僧人的儀軌將其焚化。

江西百丈山,百丈清規、野狐禪都出自這裡,還潛藏著一位唐朝皇帝

百丈禪寺

山門外,遊人也不多,小販兜售的態度也沒有那麼執著,有些方言還很難聽懂,臉上風吹日曬的透著暗色的黝紅總是在不經意間漾出幾許質樸。

雨絲很細,在空氣中飄,接觸到皮膚便覺得潤澤,沒有一點寒意。

周圍的山都被隱沒在雨霧中,如同遮蔽光明智慧的迷障,你走近了,它便化於無形,你若遠觀,它又顯得難以穿越。雖然一生已經經過了不知道多少雨天,只有百丈山的細雨天氣充滿了禪意。

從山門進入,眼前是一座庭院,或者說是一座大花園,左盤青龍,右行白虎,山上茂林修竹,一條溪水沿右側山腳下淙淙奔流。

沿著石板小徑斜穿花圃,一些不知名的江南植物勃勃欲發,幾株老樹也在春雨的滋潤中旺盛了生機,彷彿煥然一新。

穿過花圃,一條石條砌成的甬路最準一帶石橋,直通遠處的天王殿。經過了盤旋、曲折、步步驚心的山路,這樣一條平坦、佈滿雨水光澤的石甬路,就像通向涅槃智慧的坦途,讓我蕩起幾分激動。魂牽夢繞許多年的百丈禪寺,就在百步之外,靜靜地沐浴著甘霖。

江西百丈山,百丈清規、野狐禪都出自這裡,還潛藏著一位唐朝皇帝


百丈寺是重新修建的廟宇,一色灰磚灰瓦,重頂透出莊嚴,飛簷顯出靈動,整座寺院群山環繞,雨霧朦朧,渾然一體,就像這山谷自然生長出來的一般,沒有絲毫造作,一切都自自然然。

天王殿前基座用類似漢白玉的石欄,與灰色的牆體既協調一致,又透出純淨無染,莊嚴道場。

從天王殿進入內院,眼前立刻不同。

百丈禪師創立農禪,嗎,門下弟子每天務農勞作,他自己率先垂範,一日不做一日不食,因此,農禪成為百丈寺的基本門規。

在我的想象裡,所謂農禪應該是在寺院周圍有大片的農田,但是,進入百丈寺才發現,這種先入為主的妄想是錯誤的。百丈寺的庭院裡種滿了茶樹,溝隴整齊,一排排的茶樹鬱鬱蔥蔥,高可二尺餘,枝葉茂密,有些已經開始零星抽芽,一眼望去,蓬蓬勃勃,處處生機,又是一種說法的機鋒。

江西百丈山,百丈清規、野狐禪都出自這裡,還潛藏著一位唐朝皇帝


江西百丈山,百丈清規、野狐禪都出自這裡,還潛藏著一位唐朝皇帝


大雄寶殿是主要建築,後面還有一座祖師殿,供奉懷海百丈禪師,這是與其他寺院不同之處。

祖師殿門前有一座前伸的護廊,方方正正,殿前有一副門聯:

得真解脫 須從華藏認真如

放大光明 敢向無生說妙法

江西百丈山,百丈清規、野狐禪都出自這裡,還潛藏著一位唐朝皇帝


江西百丈山,百丈清規、野狐禪都出自這裡,還潛藏著一位唐朝皇帝


站在祖師殿前,面對著蔥蔥郁郁的茶園,還有挺拔在茶樹間的玉蘭,彷彿感受到千年不絕的百丈宗風,如甘霖潤物,普濟蒼生,這或許就是祖師向無生所說的妙法吧。

自己被這瞬間的悟入所感動,彷彿穿越千年時空,回到了那個宗師輩出的年代,又彷彿一躍千年之後,看到後人承繼衣缽,向將來弘法。佛說一時,本無古無今,這一時,就是永恆,這一時就是無生,這一時就是永生,這一時,光明遍照,普覆十方三世。

在祖師殿後面,有一座藏經樓,再往後便是連綿的山體,大概就是野狐修禪的所在。由於雨一直下,沒有到後面參野狐禪,也沒有去看唐宣宗遺蹟。

寺院兩廊除了供奉諸佛菩薩、護法善神,還懸掛了許多通俗的弘法故事,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宋仁宗的《贊僧賦》

夫世間最貴者,莫如舍俗出家。若得為僧,便受人天供養,作如來之弟子,為先聖之宗親。出入於金門之下,行藏於寶殿之中、白鹿銜花、青猿獻果、春聽鶯啼鳥語、妙樂天機、夏聞蟬噪高林、豈知炎熱、秋睹清風明月、星燦光耀、冬觀雪領山川、蒲團暖坐、任他波濤浪起、振錫杖以騰空、假饒十大魔軍、聞名而歸正道。

板響雲堂赴供、鐘鳴大殿諷經、般般如意、種種現成、生存為人天之師、末後定歸於聖果矣。

偈曰:

空王佛弟子 如來親眷屬

身穿百衲衣 口吃千鍾粟

夜坐無畏床 朝睹彌陀佛

朕若得如此 千足與萬足

宋仁宗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一位學養深厚的好皇帝,仁心基於天成,厚植德本,涵養了宋朝文化大脈,對於中國文化的貢獻超過任何一位統治者,從這篇《贊僧賦》也能看到他的文化包容氣度,宋朝佛教能在繼承唐代繁榮的基礎上,進一步光大,與皇帝的推崇密不可分。

江西百丈山,百丈清規、野狐禪都出自這裡,還潛藏著一位唐朝皇帝


唐宣宗與百丈山的因緣

說到與皇帝的關係,百丈山與唐宣宗皇帝的因緣也是千古佳話。

唐宣宗李忱(公元810——859年),是唐憲宗李純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恆異母弟,原名李怡。唐穆宗長慶元年,李怡被封為光王。論輩分,李怡是敬宗、文宗、武宗的皇叔,論年齡卻比唐敬宗和唐文宗還小一歲。

李怡為人持重少言,因為害怕在宮廷鬥爭中受到打擊,在人前絕少言語,狀若痴呆,大家都覺得他腦子裡有水。唐文宗李昂、武宗李炎雖然嘴上稱李怡為"光叔",卻經常在宴飲集會的時候拿他取樂,強逼他說話,對他毫無禮遇。

唐中晚期,宮廷鬥爭非常激烈,唐武宗就是趁文宗病重陰謀篡位,才登上了皇帝的寶座,所以,他對皇叔李忱也處處提防,總怕他會威脅到自己的皇位。

李忱為了逃避武宗迫害,就去請教長安一位得道的老和尚。老和尚看李忱相貌非凡,就在他手上寫下了“百丈”二字,意思是讓李忱遠離皇宮那個是非之地,遠遠躲開權力鬥爭的漩渦,韜光養晦,以待時變。

可是,李忱卻會錯了意,以為老和尚讓他到一個叫“百丈”的地方去躲避。經過一番探聽、尋找,聽說在在洪州奉新有座百丈山,於是,李忱就在公元844年,來到百丈山潛心學佛。

李忱遊歷了百丈山的山山水水,結識了許多禪宗的大德高僧,其中就包括歷史上非常著名的黃檗禪師。

黃檗禪師是百丈懷海弟子,也是臨濟宗的祖師,他與李忱在學佛參禪之餘,還經常吟詩對句。

有一次,二人經過百丈山瀑布,黃檗禪師說:“我有一聯:千巖萬壑不辭勞, 遠看方知出處高。你能對下句嗎?”

李忱略加思索,對道:“溪澗豈能留得住, 終歸大海作波濤。

黃檗禪師聽罷,連連讚歎,更加堅信李忱資質非凡,將來必能成就偉業,從此對李忱更加敬重。

會昌六年(846年),唐武宗死,李忱登基繼位,史稱唐宣宗。宣宗勤於政事,孜孜求治。他在位期間,整頓吏治,限制宗室和宦官的權勢,為甘露之變中蒙冤的官員昭雪,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政治的清明 。他整修武備,打敗了吐蕃,收復河湟,平定塞北,討平安南,使唐朝的四境得以安寧。宣宗深刻了解民間的疾苦,明察善斷,從諫如流,生活上恭謹節儉,惠民愛物,唐朝出現了安史之亂以來少有的天平景象,歷史上把這一時期稱之為"大中之治",宣宗也被贊為"小太宗",直到唐朝滅亡之後,民間還念念不忘宣宗的功德。

唐宣宗還有一首《百丈山》的律詩,不僅文辭韻律優美,氣象絕非常人所能及:

大雄真跡枕危巒,梵宇層樓聳萬般。

日月每從肩上過,山河長在掌中看。

仙花不間三春秀,靈境無時六月寒。

更有上方人罕到,暮鍾朝磬碧雲端。

據說在百丈山的後山上,至今尚有唐宣宗遺蹟,由於天陰雨滑,沒有前去探訪。

在寺中少作流連,便拜辭而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