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这3本书,带你去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文艺”

1.

《观看的技艺:里尔克论塞尚书信选》

作者: [奥地利]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

这3本书,带你去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文艺”

在塞尚无数次凝望、无数次变奏的《圣维克多山》前, 里尔克说,自摩西之后,再无人能见一座山,见得如此伟大。

1907年秋天,巴黎的“秋季沙龙”画展上,里尔克见到塞尚的画作,惊为天人。他惊呼自己简直是盲的,自出生以来至今简直一无所见。而只有遇到这位大画家,才算开了眼。他从此处开始学习观看。于是,他着了迷般地,几乎天天去看那些画作,发了狂一般地,几乎是天天写着书信,记录他在那些画作里的大发现,记录自己的所得所见,记录自己在画前的失魂落魄与嗒然若失,记录那些视与思的狂喜。

这些书信,是他的观画记,也是观看记 :他日渐明亮的眼睛对周边万物的观照记录。此外,更有诗人的谈艺录⋯⋯

大诗人里尔克与绘画大宗师塞尚的相遇里,

有诗、有画、有思,也将有燃烧与迷醉。

乔治·斯坦纳说,“文学批评应该出自对文学作品的回报之情”,这句话用在里尔克与塞尚绘画上是再合适不过了。里尔克带着自己诗性的语言,用真诚、细腻的眼光审视着塞尚的绘画,而塞尚还予了他无限的激情和艺术的宽慰。与其说这些书信是里尔克“观看的技艺”,倒不如说是他“诗意的朝圣”。在崇高的艺术“圣维克多山”前,里尔克和塞尚同行了一段路,被后世传为佳话。


2.

《朝圣者的碗钵:莫兰迪画作诗思录》

这3本书,带你去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文艺”

莫兰迪的秘密....... 诗人雅各泰尝试照见,而他用以观照的是召唤:里尔克,但丁,帕斯卡,列奥帕尔迪,巴赫,罗斯科:诗人,哲人,画师,乐手,在召唤中纷至沓来,自相映发。

“那谜,须得从种种角度趋近。须得天真殆尽。”

法国诗人雅各泰轻轻地走过画前,静静深深地看,神游:在莫兰迪的画作里,亦诗亦思,引领我们飞升。

作为里尔克谈塞尚那些书信的法文译者,雅各泰以为,那部诗人谈画家的经典之作,实是细描了一个诗人如何尝试趋近一个画家,就像塞尚趋近圣克多山,走的俱为一条朝圣的路。 而他自己,在面对莫兰迪,在心生震动时,所做的也正是也是一个趋近,趋近一个谜。

莫兰迪色,灰度,同时也是尺度,丈量出与俗世的距离。那些碗钵,形与相已脱,自在自得,和光同尘,近乎禅定。本书薄薄一册,是法国诗人雅各泰对于莫兰迪画作的观想,书中所附的小图,除了莫兰迪为人熟知的瓶瓶罐罐,还有不那么为人所知的风景、瓶花、抽象水彩。诗人自然是以诗释画,里尔克、但丁、帕斯卡、莱奥帕蒂、巴赫、维米尔、贾科梅蒂,都有接近之处,又都有说不出、说不尽的缺憾。译者光哲,颇得真味,以“如如不动”、“泌色”、“留白”、“无尽相”等东方语言来转译,也保留了西方化的“朝圣”、“纪念碑性”、“神秘”、“栖居”等等概念,虽是杂糅,却又圆融。好的艺术,是让知音“无言以对”的,有所会心,抚掌就好。


3.

《观看王维的十九种方式》

这3本书,带你去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文艺”

这本书由一位美国诗人、散文家、译者艾略特·温伯格写于1979年,初版于1987年,并已被译为多种版本。他在后记中写道:“如同所有的重译,他们的翻译既是对这首诗之前译本的潜在批评(他们认为缺失的,可以做得更好的),也是试图创新的结果。”

这本书美国版出版两年后,作者收到一本墨西哥的“愤怒教授”自费出版的书——《如何阅读〈观看王维的十九种方式〉》。这位教授是位文学批评家,书中满是痛斥谩骂与人身攻击……

可以说,或准确地说,是《见王维的十九种,以及更多种方式:以〈鹿柴〉为例》。以翻译来探微诗心,又以诗来观照翻译的艺术。翻译与诗,各为进路,又互为目的。

一部简短而深美的经典小册。

对所有喜欢汉语、英语,喜欢翻译、喜欢诗的人来说,将开启一段迷人的短旅,尤其对于那些爱诗的人,更将如此。而那些在古典诗歌与当代诗歌两地犹疑,甚至把彼此划为敌对阵营并投戈相向的人,也许,会在这次短旅中温和地走向彼此,走向更远。

《观看王维的十九种方式》,相比于一本关于王维的书,更像是一本关于翻译的书,这样的书从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再被重新翻译回汉语,是件有难度也有趣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