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天台山華頂講寺


天台山華頂講寺 華頂書院天台山華頂講寺 華頂書院 2015-02-14

天台山華頂講寺


天台宗傳承資料

智者大師可說是天台宗的開創者,因其完成“天台三大部”,使本宗思想完備。智者大師的思想承襲於南嶽慧思,慧思又承襲於北齊慧文,這是中土的淵源。又因慧文思想系統來自於龍樹所撰《大智度論》、《中論》,因而遠溯印度龍樹菩薩為初祖。《摩訶止觀》卷一載:“臺衡慧文,宗於龍樹。”所謂“臺”,即天台智顗。“衡”,即南嶽(衡山)慧思。

初祖印度龍樹菩薩龍樹菩薩,約生於西元一五○至二五○年間,南印度維達婆(Vidarbha現代比爾哈地區)人,屬於“南俱屍羅國”的婆羅門族。聰明才智,遍學世間學,與至友三人均是“外道”,而且耽迷欲樂,不務正業。後因契友三人均死於亂刀之下,始悟“欲為苦本,眾禍之根,敗德危身”,當下立誓:“若得脫身,當詣沙門,受出家法。”由此至一佛寺,隨上座比丘出家受戒。龍樹於九十日內遍學三藏典籍,猶未適意,更至喜馬拉雅雪山處,隨一長老僧學習大乘典籍。一生大部份時間停留於南印度的室利巴爾伐陀(SriParvata),這也是他弘揚大乘空觀的重要地區。龍樹為了弘揚正法,曾經幾次與外道鬥法,終於引度外道入佛。又為度化引正王,曾經應徵從軍作戰,前後七年間,“不食廩,不取錢”(從軍作義工),而又勇猛多謀。國王終於召見龍樹,展開熱烈辯論,至終,“王乃稽首,伏其法化”,成為佛教的護法仁王。在同一時間,“殿上有萬婆羅門,皆棄束髮,受成就戒”。龍樹經七年努力,終於在一日之間度化了國王及貴族上萬人。根據《大唐西域記》載,中印度憍薩羅國的引正王,為了護持龍樹弘揚的大乘佛教,在該國西南三百里的黑蜂山,建大伽藍,亭臺樓閣,巍峨莊嚴,鑄有多尊等身高的金佛。又有千餘僧眾,淨人數百,居住其中。還設有“藏經樓”。龍樹曾撰《密友書》,寄與娑多婆漢那王(引正王),在我國有三種譯本,其中以義淨所譯《龍樹菩薩勸誡王頌》較為完善。據聞義淨遊印度時,曾見兒童背誦這部作品,成人亦作為終身學習要典。連鄰國的佛教徒也遠來參學,提婆菩薩即是其中傑出者。其度化之廣之深,可見一斑。玄奘大師所說“照耀世界的四個太陽”,其中之一就是龍樹菩薩(其他三者為馬鳴、鳩摩羅多、聖天)。龍樹菩薩,是印度大乘佛教中觀學派的創始人,有第二佛陀之稱。因他撰寫許多論書,又有“千部論主”美譽。所著論典被中國大乘八大宗派所根據,其中《大智度論》、《中論》等論典,即是天台宗所根據的論書。

二祖北齊慧文禪師慧文禪師,世稱“北齊尊者”,約生於五、六世紀間。渤海(山東)人,俗姓高,年壽不詳。在東魏孝靜帝天平二年(西元五三五年),至北齊文宣帝天保八年(西元五五七年),二十二年間十分活躍。根據《佛祖統記》卷六載:“師在齊高之世,聚徒千百,專業大乘,獨步河淮,時無競化。所入法門,非世可知,學者仰之,以為履地戴天,莫知高厚。”從可查資料綜合而知:慧文禪師,幼年出家,天資獨悟。一日,閱讀《大智度論》至卷二十七所引“道種智、一切智、一切種智”,恍然大悟,證得“一心三智”的妙旨。又讀《中論》,至卷四《觀四諦品》偈:“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頓悟空有不二的中道義,因而成立了空、假、中三諦一心,也就是“一心三觀”的觀法。二祖慧文傳法給三祖慧思之後,慧思在“一心三觀”的基礎上,以“十如是”為“諸法實相”。四祖智者大師據此,發展為“一念三千”與“三諦圓融”。

三祖南獄慧思禪師慧思禪師(西元五一五至五七七年),南北朝時代的高僧,武津(今河南上蔡)人,俗姓李。少年即歸崇佛法,尤其喜歡《法華經》,曾持經到冢間讀誦,深受佛陀講說此經,方便度化眾生的慈悲感動,而涕泣不已,當天晚上即夢見普賢菩薩為其摩頂而去。自此智慧大開,不認識的字句經文都能懂得。十五歲出家,二十歲受具足戒,跟隨慧文禪師學習禪法。他白天為眾講說、統理僧事,夜間則坐禪修定。持續十年的時間,每日誦持《法華經》,七年修持“方等懺法”及“常行三昧”,因此奠定深厚的禪定功夫。有一年,坐夏經三七日,獲宿智通,倍加勇猛,遂動八觸,髮根本初禪。就在這緊要關頭,忽然四肢軟弱,不能行步,乃自唸作觀:“病從業生,業由心起,本無外境,反見心源,業非可得,身如雲影,相有體空。”如是觀已,顛倒想滅,心生清淨,所苦消除,夏安居圓滿,慨嘆尚無所證,自傷昏沉,空過此生,深懷慚愧,就在放身倚向牆壁的一剎那間,竟豁然開悟,“法華三昧”大乘法門,在這一念頃,明達融通。慧思禪師有感於學道要解行並重,但是當時的佛教界,北方僧眾重視坐禪,不重義理;南方僧眾則重義理,而不喜坐禪。因此,努力提倡“定慧雙修,禪教一致”。在《天台九祖傳》裡記載,慧思禪師一生靈異感應的事蹟很多,例如:他在光州大蘇山的十四年當中,為大眾講經說法,聲名遠播,不分遠近,前來歸仰的學徒日益增多,因而遭到惡人的妒忌誹謗,並且多次於食物中下毒加害,但是由於禪師的禪定功夫深厚,均能化險為夷,轉危為安。陳代光大二年(西元五六八年)入南嶽衡山,悟三生行道之跡,能知宿命及一生善惡業相,曾在樹林中掘出過去三世出家為僧時,所居住過的堂宇層壁地基和瓦缽器皿。被道士謀害,對薄朝堂,道士受制,得宣帝禮遇。他預知智者大師與陳國有緣,特別囑咐智者大師到陳國弘法,廣為傳燈化物。從上述種種行誼事蹟觀知,慧思禪師確是一位證道的高僧。他受到當朝宣帝的禮遇推崇,尊稱為思大禪師、南獄尊者。著作有:《法華經安樂行義》一卷、《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二卷、《隨自意三昧》一卷、《受菩薩戒儀》一卷、《大乘止觀法門》四卷及《四十二字門》二卷。

四祖天台智者大師智者大師(西元五三八至五九七年),陳隋時代的高僧。俗姓陳,字德安。祖籍穎川(今河南許昌),生於荊州華容(今湖南潛江西南)。宿具善根,臥便合掌,坐必面西,見像便禮,逢僧必敬。雙眼重瞳,頗有古帝王之相。年幼時,好往伽藍親近三寶,且能背誦《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十八歲投相州果願寺法緒法師出家,二十歲受具足戒。不久,跟隨慧曠律師學習律藏,兼通大乘方等經典。後入太賢山,誦《法華》、《無量義》、《觀普賢菩薩行法》等諸經,歷二旬,即能通曉其義。陳天嘉元年(西元五六○年),入光州大蘇山參謁慧思禪師,慧思禪師為其示現普賢道場,講說“四安樂行”,智顗乃於此山修行“法華三昧”。一日,持誦《法華經》至《藥王品》“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豁然大悟,心境明朗。慧思禪師讚歎說:“這種境界,非你莫證,非我莫識。”自此以後,常令代講解佛法妙義。光大元年(西元五六七年),三十歲的智者大師受慧思禪師咐囑,辭別大眾,到南朝陳都金陵弘法,居瓦官寺宣講《法華》,標立宗義,判釋經教,演繹禪法,講說修禪次第法門,為天台宗奠定教觀的基礎。八年契理契機的弘法活動,度人無數,上至皇親國戚、達官顯貴,下至一般黎民百姓等,無不欣重頂戴。智者大師與瓦官寺的聲名因此大盛,前來歸仰的學者徒眾也日益增多。其後,智者大師感慨聞法的人雖然很多,但真正悟道的人卻很少。為了免於名聞利養的束縛,與求更上一層的證悟,乃決定隱居天台山繼續用功。太建七年(西元五七五年),智者大師隱居天台山,十年的頭陀苦行,降魔修道,思想大為轉進。天台西南的華頂峰,就是他悟道的地方。因陳後主多次的懇請,智者大師於至德三年(西元五八五年)再入金陵,於太極殿講《大智度論》及《仁王般若經》,又於光宅寺講《法華經》等。智者大師一生,曾多次入住天台山及廬山,致力於著書立說,勤於修持禪定。也曾多次進入皇宮大殿,為陳後主說法,為隋煬帝傳授菩薩戒,又至金陵弘法度眾。陳宣帝尊他為國師,隋煬帝尊稱他“智者大師”。其一生建造寺院三十六所,度僧一萬四千人,傳法弟子三十二人,著書一百四十餘卷,大部份由其弟子灌頂記錄整理而成。最重要的有“天台三大部”,即《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智者大師將法華思想與龍樹菩薩的教學,以中國獨特的形式加以體系化,並將佛教經典分為五種,將佛陀教化的方法與思想內容分為四種。此綜合性佛教體系的組織,被視為具有代表性的“判教”。此外,依禪觀而修持止觀,也是智者大師獨創的法門。智者大師禪教一致,行解並重,悲智雙運,福慧雙修,是大乘的菩薩行者,被尊為“智者”,當之無愧。同時他也是將佛學中國化的第一人,最具中國佛教思想特色的天台宗,就是由智者大師完成思想體系的。

五祖章安灌頂大師灌頂大師(西元五六一至六三二年),隋朝僧,臨海章安人,俗姓吳。字法雲,名灌頂。世稱章安大師。七歲從攝靜寺慧拯法師出家,二十歲受具足戒。慧拯圓寂後,於南朝陳後主至德元年,至天台山修禪寺謁智者大師,承習天台教觀。他的特色是慧解超強,一聞不忘,而且能日記萬言,曾長時間隨侍記錄結集智者大師講說的經教,如:天台三大部《法華文句》、《法華玄義》、《摩訶止觀》等,大小部百餘卷。《佛祖統記》的作者志磬大師讚歎,由於有灌頂記錄結集天台宗的教學,智者大師的智慧菁華能夠流傳於今日。可見灌頂在天台宗的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貢獻。開皇十七年(西元五九七年),智者大師示寂,灌頂承智者大師遺旨,奉留書及諸信物至揚州謁晉王。晉王因之為智者大師設千僧齋,建造國清寺。智者大師圓寂後,灌頂承繼天台宗法系,接掌國清、玉泉兩大叢林。隋大業十年(西元六一四年),著《涅槃玄義》、《涅槃經疏》,歷經五年才告完成。時值隋末兵亂,群盜競起,灌頂形容當時為“何年不見兵火,何月不見干戈”、“菜食水齋,冰床雪被”。章安大師晚年駐錫會稽稱心精舍,宣講《法華經》。當時知名高僧嘉祥寺吉藏法師,先前曾疏解《法華》,後聞章安之道,乃廢講散眾,投足請業,法席集一時之盛。除了上述著作外,灌頂編輯有天台宗的宗史《國清百錄》及《智者大師別傳》,並鞏固了天台教團的組織。唐貞觀六年八月七日,安詳示寂於國清寺,壽七十二。吳越王請諡為“總持尊者”。後人將他比喻為阿難尊者,有結集法藏之功。灌頂大師圓寂後,時值隋唐交際,佛教其他宗派陸續成立,又受玄奘大師新譯唯識思想及諸多因素的影響,《俱舍論》和“唯識學”非常興盛,華嚴宗、密宗等學說也相繼興隆。禪宗方面有六祖惠能大師的頓悟禪,淨土宗有善導大師集淨土教學之大成,南山律宗亦由道宣律師所創立。天台宗此時分為國清系和玉泉系兩派。國清系以“止觀”為本,玉泉系則以“戒律”為重。雖然玉泉系的門下比國清系興盛,但《佛祖統記》的作者志盤大師,認為玉泉系不以天台教觀為重,有失法統。國清系從灌頂大師之後,傳給智威、慧威及左溪玄朗,其後是荊溪湛然。在湛然之前的天台宗,大都處於比較保守自修的狀態。

六祖法華智威禪師智威大師(西元?至六八○年),唐代僧。處州(浙江)縉雲人,俗姓蔣,家世業儒。傳其前身為陳代僕射徐陵,曾聞智者大師講經,發願來世童幼出家為僧。因此,在十八歲娶媳婦回家的路途中,遇到一位梵僧,詰問他為何違背昔日所立誓言。智威當下恍然有悟,立即前往天台山國清寺,投章安灌頂大師受具足戒,諮受止觀心要,定慧俱發,證得法華三昧。高宗上元元年(西元六七四年),至蒼嶺普通山,力修禪觀,以其地狹,難容廣眾,於是又到軒轅煉丹山開荊拓棘,晝講夜禪,手寫藏典,跟隨他習禪者有三百多人,聽講者七百餘人,並分九處安居。從居住的地方到講堂授課,或到禪堂坐禪,需走八十里路,智威大師未曾遲到過,學人徒眾都說他有神足通。智威大師身長九尺,每次登座說法,有紫雲覆頂,恰如雲蓋,非常莊嚴,時人敬稱為“法華尊者”。永隆三年十一月示寂,吳越王追諡“玄達尊者”。嗣法弟子為慧威,與師並稱“二威”;智威稱“大威”,慧威稱“小威”。

七祖天宮慧威禪師慧威(西元六三四至七一三年),唐代僧。婺州東陽(浙江)人,俗姓劉,幼年出家。受具足戒後,謁智威研習天台教學,頓悟三觀之法,時人以“小威”稱呼。最初居住京師天宮寺,世人稱他為“天宮尊者”。後來隱居東陽,謝絕人事,但登門求道者仍不絕於途。高宗時,與智威同為朝散大夫四大師。朝散大夫是光領薪水不幹活的散官,一般賜給有德行有名望的文官,雖然是個榮譽官職,卻畢竟是五品大員,且天子親賜,開元元年示寂,世壽八十。嗣法弟子為左溪玄朗。後吳越王敕賜“全真尊者”諡號。

八祖左溪玄朗禪師玄朗(西元六七三至七五四年),唐代僧。婺州烏傷(浙江義烏縣)人,俗姓傅,為傅大士第六代孫。九歲出家,二十歲敕住東陽清泰寺。受具足戒後,於光州岸律師處修學律儀,至會稽妙喜寺隨印宗禪師研習禪要。後詣東陽天宮寺,從慧威禪師學《法華》等經;又依恭禪師修習“止觀”,並以止觀為入道安心之要。玄朗大師的性格,喜好山林,曾隱居婺州浦陽縣左溪巖三十餘年,獨坐一龕,麻衣疏食,修頭陀苦行,隨身僅十八件僧物。天寶十三年九月十九日,呼門人曰:“吾六即道圓,萬行無礙,戒為心本,汝等師之。”即端坐長別,吳越王諡號“明覺尊者”。玄朗大師平日誨人不倦,且勤於講學,天台宗的教法,由他漸漸轉盛。門下有中興天台宗的湛然,與新羅人法融、理應、純英等,名僧輩出。

九祖荊溪湛然大師荊溪湛然大師(西元七一一至七八二年),唐代僧,常州荊溪人。俗姓戚,家世業儒,而獨好佛法。十七歲從金華方巖受天台止觀,二十歲入左溪玄朗之門,研習天台教義,盡得其學。三十八歲於宜興淨樂寺出家,又至越州從曇一律師學律。天寶九年(西元七五○年),於吳郡開元寺宣講《摩訶止觀》。玄朗示寂後,湛然繼其法席,以中興天台宗自任,提出“無情有性”之說,主張木石等無情之物亦有佛性,由此發展天台教義。一生致力於宏揚天台教觀,講說撰寫,著作極多,有《金剛錍論》、《止觀搜要記》、《法華文句》等多種。時人讚歎說:“荊溪不生,則圓義將永沒矣!”歷住蘭陵、清涼諸剎,所至之處,四眾景從,德譽廣被。大曆年間,玄宗、肅宗、代宗,優詔連徵,皆稱疾不就。晚年歸臺嶺,大布而衣,一床而居,以身誨人,耆年不倦。吳越王追諡其為“圓通尊者”,世稱“妙樂大師”。建中三年二月五日,安詳示寂於佛隴道場,語門人曰:“道無方,性無體,生歟死歟,其旨一貫。歸骨此山,報盡今夕,汝等各自勉之,要與汝等談道而訣。夫一念無相謂之“空”,無法不備謂之“假”,不一不異謂之“中”,在凡為“三因”,在聖為“三德”。熱炷則初後同相,涉海則淺深異流,自利、利人,在此而已,爾其志之!”言訖而化。入室弟子三十九人,道邃、行滿、普門、玄皓、梁肅等最為傑出。道邃傳承湛然大師的衣缽,住持國清寺,並與行滿共同傳法與日僧最澄(返日之後創立日本天台宗,大本山為延歷寺,後世稱為“天台始覺門”)。湛然之後,天台宗經過會昌法難和唐末五代的戰亂,典籍章疏大多散佚,天台宗再次衰微。直到宋朝初年,因為江浙一帶的吳越王虔信佛法,派遣使者至高麗請回天台典籍,並經義寂大師的弘傳,才重振宗風。然而卻又因為對智顗《金光明玄義》廣本真偽的看法不同,導致觀點的歧異。義寂大師以下形成兩個派別,一派以義寂的再傳弟子知禮為首,稱之為“山家派”;義寂的另一弟子慈光志因,傳門人晤恩、智圓等,形成另外一派,稱之為“山外派”。兩派時常辯論“真心觀還是妄心觀?色法是否具三千?”等問題。“山外派”的主張有些接近華嚴宗的教觀,被“山家派”斥為不純,不久即衰微。

十祖興教尊者道遂大師。生寂?唐代天台宗僧。。長安人,俗姓王。早歲仕宦,官至監察御史,後出家,二十四歲受具足戒,專學戒律。唐大曆中(766—779)依荊溪湛然大師習天台教觀。貞元十二年(796)登天台山,居止九年,專講法華、止觀等,後繼天台山座主之職。貞元二十年(804),日僧最澄浮海至臨海龍興寺求法,從其受菩薩戒。並授予大乘菩薩戒。曾繼其師講說三大部。後於佛隴寺入寂,世壽不詳。追諡‘興道尊者’。世稱止觀和尚。門人有守素、廣修、幹淑等。著有大般涅槃經疏私記十卷、維摩經疏私記三卷、摩訶止觀記中異義一卷。

十一祖廣修(771~843),世稱至行尊者。唐代東陽夏昆(浙江)人,俗姓留。早年即入道邃之室,研究天台教觀。住於禪林寺(即佛隴寺),日誦法華、維摩、金光明、梵網諸經及四分戒本為常課,且六時行懺法不懈,至晚年彌篤,每年隨自意行三昧。開成五年(840),日僧圓載來唐,以‘臺教疑問三十科’向師及門人維蠲請益,歷五年答釋始成,得傳回日本。台州刺史韋珩,素重教門,請師入郡堂講摩訶止觀,聽者莫不欣慶。會昌三年於禪林寺示寂,世壽七十三,法臘五十二,葬於金地道場。門人除維蠲外,另有良諝、敬文、物外、光韶等。師示寂數年後,門人良諝開塔火化,得舍利千餘粒,遂重建塔藏之。

十二祖國清物外(813~885)。候官(福建閩縣)人,俗姓楊。初依廣修,習止觀。後為眾講說,又自習不懈。唐宣宗大中年間,天下大飢,緇徒行乞艱難,師遂跏趺一室,妙入正定,並謂弟子曰:‘汝若不死,至五穀登時,可擊磬引我出。’越歲餘,弟子如所教而行,果從定出。因號‘正定尊者’。僖宗中和五年,示寂於國清寺,世壽七十三。葬於智者塔院之側。上首弟子如元琇、敬休、慧凝,皆傳道於世,以紹家學。

十三祖國清元琇,生寂?諱妙說,天台人。出家國清,依正定物外大師學止觀。洞達妙旨,於講說不已。《國清高僧傳》:“僖昭間,天下方亂,學徒忽聚忽散。師屢開講席,不以法眾多寡而二其心也”。

十四祖高論尊者清竦。五代僧。生寂?台州(浙江天台)人。天台宗第十三祖。從元琇受業,潛修天台十乘三觀之法,日夜不懈。未久,繼元琇之後住持國清寺。時錢氏建吳越國,頗仰慕師之德行,極力護持,故免受兵火之災,師乃勵志,長日臨座,高論不已,眾不敢有倦色,故有‘高論尊者’之號。生卒年不詳。門人有義寂、志因、覺珍等。

十五祖淨光義寂(919~987),一說羲寂,宋代天台宗僧。浙江永嘉人,俗姓胡。字常照。世稱淨光大師、螺溪義寂、螺溪尊者。十二歲出家於溫州開元寺,十九歲受具足戒。後入天台山,從清竦研學止觀。清竦寂後,乃興建螺溪道場居之,以為講說之所,眾爭歸趨。禪講辯難,不捨寒暑。又以唐末以來,戰亂頻仍,天台典籍蕩然無存,後學之士莫由窺見密意奧旨,師乃勸吳越王錢俶遣使高麗、日本,覓求抄寫天台宗書典,以饗學人,天台宗由是獲得中興之機。於雍熙四年十月入寂,世壽六十九。撰有止觀義例、法華十鈔等。門下有義通、諦觀、澄育、宗昱等名師輩出。

十六祖寶雲義通(927~988),天台第十五祖。高麗國人,俗姓尹。字惟遠。後唐明宗天成二年生,有異相,頂有肉髻,眉長五六寸。幼時師事龜山院宗為,修學華嚴、起信之學。幹佑年間,來漢土,習螺溪義寂之天台教觀。將歸鄉里,假道四明,郡守錢惟治固止其行,漕使顧承徽舍宅為傳教院,使居之。宋太平興國七年(98 2)四月,太宗賜‘寶雲’之額,遂有寶雲尊者之號。其後闡揚天台教觀二十年,門下有知禮、遵式等人。宋端拱元年十月示寂,世壽六十二。門人葬之於阿育王寺之西北隅。師平時呼人為鄉人,蓋以淨土為故鄉,諸人亦當往生,意謂皆吾鄉中之人。著有觀經疏記、光明玄贊釋、光明句備急疏等書

十、十七祖四明知禮大師四明知禮大師(西元九六○至一○二八年),俗姓金,字約言。宋太祖建隆元年生於浙江省寧波縣。七歲喪母,依止太平興國寺洪選法師出家,十五歲受具足戒。二十歲隨寶雲義通大師學習天台教觀,甫經一月,便能自講《心經》。未久,名震四方,僧侶雲集。淳化二年(西元九九一年),住持幹符寺。至道元年(西元九九五年),晉駐四明山保恩院;大中祥符二年(西元一○○九年),保恩院重建落成,次年奉敕受“延慶寺”寺額,知禮於此專事講懺四十餘年,學徒遍於東南。知禮與遵式併為“山家派”的中心人物,與“山外派”晤恩系統門下對立達四十年。山外派晤恩曾著《金光明玄義發揮記》,主張《金光明玄義》廣本雖題為智者著,實非真作;並主張“真心觀”,以所觀之境為真心,即“真如”。知禮乃著《扶宗釋難》,以駁斥晤恩所謂《金光明玄義》廣本非真作之說;並主張“妄心觀”,以所觀之境為“妄心”“六識”。二派間往復論難,即所謂“山家、山外的論爭”。其時“山家派”的議論大多出自知禮,其往來論議的文章,收於《十義書》、《觀心二百問》等典籍中。《十不二門指要鈔》為其代表作,其他有關於智者《觀音玄義》、《金光明經玄義》等註疏之作,尤以《觀經疏妙宗鈔》等,具獨特的見解,既批判山外派諸說,復宣揚天台的教義。知禮門下分三流,歷經數代盛行不衰。宋真宗感佩其德,賜號“法智大師”,被尊為天台宗第十七祖。又以長住四明延慶寺,世稱“四明尊者”。天聖六年,稱念“阿彌陀佛”數百聲後示寂,世壽六十九。生平致力於著述、講說、禮懺、修福。是一位解行並重,福慧雙修的菩薩行者。鹹平二年(西元九九九年)以後,講《法華玄義》七遍、《法華文句》八遍、《摩訶止觀》八遍,《大涅槃經疏》一遍、《淨名經疏》二遍、《金光明經玄疏》十遍、《觀音別行玄疏》七遍、《觀無量壽佛經疏》七遍及《金剛錍》等,其數繁多。又禮拜各種懺儀一百多遍。曾經燃指供佛,塑造佛像,興建寺院,不計其數。著作有《金光明經文句記》、《修懺要旨》、《金光明懺儀》等十多種。現今臺灣多數佛教寺院每個月固定修持的大悲懺科儀,即是四明尊者法智大師所作。天台宗在元、明兩代式微。明末有智旭大師,自稱“私淑臺宗”,著《法華會義》等書,對天台教觀頗有發揮。

民國以後,天台學的復興得力於諦閒大師,著述有《大乘止觀述記》等十餘種,創立“觀宗研究社”,為作育天台學者之專門學府,一時人才蔚起,有仁山、常惺、寶靜、靜修、倓虛、禪定、可端等諸尊宿。臺灣有新竹斌宗法師,曾至大陸觀宗學舍攻讀,頗有成就,其門人慧嶽法師,承其法系至今

十八傳祖師實相梵臻法師梵臻(初名有臻真宗特改)錢唐人。具戒之後。即問道四明。見法智最為晚暮。聞講妙玄文句大有啟發。及還鄉邑。以不親授止觀為之恨。乃焚香禮像。閱讀二十過。以表師承。皇佑三年初居上竺。明年有旨遷金山。熙寧五年。杭守吳侍讀聞師名以南屏興教延之。每當講次。綜括名理貫穿始終。舉一義則眾義洽然。窮一文則諸文允會。當時強記者。因集以成類。初集類之作。由法智講授散引諸文。有仁首座者。錄為五類。既而淨覺增其二。括蒼聰師加其三。佛慧才師重檢諸文節為十類。四明吉師隨諸部帙各為詮次。廣智見之曰。類集之行得失相半。得在知其綱要。失在昧其起盡。暨師興教之席。群峰泰初。詮為高座緒餘。超果會賢。別立懸敘消文。一一文下開示來意正釋觀心。號為南屏一家(天竺韶師曰。碎割法身訛誤後學去也。樝庵書與無相昕。力勉勿傳。有醍醐化糟粕法藏變鬼火之語)吳公當休沐必往聽法垂紳正笏立於閫外。師未登座終不入。師夜赴請。見婦人在前。問之則曰。妾有哀懇請師到家。師從之至其門。見數人拽此婦置床上。舉大刀斫之如泥沙。少時復活。泣曰。妾生前善切膾。今受此報。欲求濟度故敢仰屈。師為授戒遂不復見。每與淨覺辨論教門。陳辭有司。乞築高臺豎赤幡。放西竺聖師與外道捔勝義墮者斷首截舌懸之幡上。郡侯睹師法戰之銳。就辭解之曰。行文製作臻不及嶽。強記博聞嶽不及臻。師雖自此弭兵。聞者莫不凜凜。東坡初來杭與師最厚。後為郡而師已逝。見其行狀曰。此文雖工。未道此老大過人處。吾嘗與語。凡經史群籍有遺忘。即應聲誦之。崇寧中。諡實相法師

十九代傳人

字正夫,處之松陽毛氏。柿尤以處州松陽為奇品”(處州,即為現在的麗水),幼見佛經輒能讀,其父曰:“再來人也。可以塵緣累乎?”舍事淨因惟璨。十九試經進具,誦經恥不知義,依上竺辨才,夙夜聽習,勤忘寢味,三年以拔萃稱,才囑其依南屏於金山如教,餘十載,因請益次,問辨如流,屏曰:“吾道之行,在此子也。”熙寧講於明慶,徒眾日繁,堂宇隘窄,邦君韙之,移董淨住。元豐中處人建壽聖迓之,郡亦以厚禮邀致越三年,辨才退居龍井。鄧內翰(潤甫)慨南屏祖剎不振,堅命辨才,才曰:“吾老矣!非從諫首眾不可。”鄧以專郵屈致,嗣歲才舉,自代傳教,二載復移淨住。元佑初,上竺虛席,蒲左丞(宗孟)睹當路競挽,其私未決,辨才囑雲:“靈感聖蹟,遐邇依歸,苟不得人,實難光顯。從諫道行內明,儒釋通曉,四方推服,本眾悅隨,若非此僧,它人難住。”蒲允之,師於《止觀》契悟深幽,喜接禪衲。大通(小本)嘗貽書惟黑白,圓相師答偈曰:“黑相白相,擔枷過狀。了不了兮,無風起浪。若問究竟事如何?洞庭山在大湖上。”義天僧統求法,府主以師應命,統慕法有後,留朝以其國母憂憶促之,師諭之雲:“高僧道紀,負經遊學,以母不可舍,遂荷與俱。然經母皆不可背,以肩橫荷,號‘橫擔紀’,今僧統賢於紀遠甚,豈為經背母,使憂憶乎?”統始有歸志,求爐拂傳衣,師示以詩(護法外傳),統仍往臺,誓於智者塔曰:“已傳授杭州慈辨法師教觀,欲還本國流通,乞賜冥加,令得傳佈。”且邈師真歸,建祠宇,尊為初祖。東坡在惠,嘗書此事,示慧誠曰:“天竺慈辨,學行甚高,綜練世事,高麗非時遣僧來,予方請其事於朝,使辨館之,日與講法,詞辨鋒起,夷僧莫測。又具得其情以告,蓋才有過人者。”住上竺二十四年,以老退還壽聖。兩淅門學以天真父子情分憶之,相率詣師,師目其室遽曰:“久不與諸子說法,勞遠至耶?”乃沐浴新衣,升座舉唱,言詞激烈。無不感涕書偈雲:“生滅出沒本來無實,七十五年空華換骨。撒手崑崙頂上行,從來不動毗盧窟。”絕筆而終,大觀巳醜十二月二十七也。明年正月,葬全身於受業,傳道三紀,登門萬數,慧覺璧以嗣子,鎮上竺撰行狀。

二十代傳人擇卿。天台人。天資聰敏。博學強記。受教於上竺慈辯。嘗曰。四明旨意。吾巳得之。惟起教觀。信之未及。然不敢不信也。初主車溪壽聖。未嘗屈節豪貴。徒眾三百。施者自至。年三十。後即廢卷禪坐。每遇講演。但令侍者日供講帙。辯說如流。聽者說服慧解。曇應領徒至車溪。值說無量義經。聞之。謂同行曰。此師。言有典刑。足堪問道。即求依止。有不循規者悅。眾以聞詢其名指言。有朋可觀。師置勿問。

二十一代祖師解空尊者可觀觀。字宜翁。四明尊者四世秀州當湖之解空尊者,名可觀,華亭戚氏子。年十六具戒。聞車溪聲振江浙。負笈從之。一日聞舉唱雲。般若寂寥。忽有悟入。如服一杯降氣湯。師聞而心服。玉慧覺有橫山。命師偕行。讀指要。至若不謂實鐵床非苦變易非遷。嘆曰。語言文字。皆糠秕耳。建炎初。主嘉禾壽聖。遷當湖德藏。居閱世堂。為楞嚴補註。霅以祥苻延閱二載。以疾返當湖南林。一室蕭然。人不堪之。乃曰。松風山月。此我無盡衣缽也。幹道七年。丞相魏[木*巳]。出鎮姑蘇。請主北禪。入門適當九日。指座雲。胸中一寸灰巳冷。頭上千莖雪未消。老步只宜平地去。不知何事又登高。魏公擊節不巳。次以皇子魏王命主延慶。時巳八十九歲。行李寂寥。人所歎服。不二載仍歸當湖。自題其像曰。維摩詰不壞於身。而隨一相老竹庵。壞與不壞。初無欠長。到處江山風月。不是這個伎倆。淳熙九年二月。無疾而逝。師五住當湖。皆退隱於竹庵。因以自號。大慧杲嘗過之。對語終日。嘆之曰。教海老龍也。師見齋房安像。即誡之曰。汝起居無禮。說無益語。少時焚香之敬。不補終日媟嫚之罪。其謹慎微細如此。

二十二代祖師北峰宗印繼承可觀大師的衣缽是-北峰宗印1148-1213大師,他曾經參過臨濟五祖法演禪師,乃禪講兼重的大德。著有-金剛新釋等數種,但現僅存的唯有-北峰教義。上卷。及-愣嚴經釋題,而已。宗印大師的思想是繼承可觀大師的思想,且倡祖述知禮教學的正義。曾被寧宗帝詔問-佛法大旨。語簡理明賜號慧行法師。法師宗印。字元實。鹽官陳氏。號北峰。師慧力德鄰。年十五具戒。首謁當湖竹庵。得教觀之旨。凡諸祖格言必誦滿千遍。入南湖修長懺。周氏延以庵居。以租量非法勸革之。歲減五百斛。往謁象田圓悟演。反質西來意。師答曰。有屈無叫處。演肯之。智者忌辰。夜炷香殿爐悲泣失聲。演感其意以厚禮送歸南湖嘗思寂光有相之義。聞空聲雲。寂光土體如水中月。資教空虛堂。延居座首。堂著宗極論。扶智湧事理各立一性之旨。師設九難。宗極為之義負。通守蘇玭觀不二門以文雖簡而昧其說。師撮示機要。玭即領會。白師座請居正覺。颶風飄蕩(颶音具。沿海諸郡多狂風。謂具四方之風也。東坡有颶風賦)僅存藏殿。師守死不去。風為之止。有請為廟神授戒去血食者。先感夢往赴他廟尸祝。神語求易祭者十數祠。遷主隱學。未久玭亦召還。要師偕行曰。盍西還相與弘贊。居東二十七年。至是復反浙右。貳上竺講止觀。深砭學者支離名相之病。圍座挾策。主者以得士為忌。去隱雷峰毛氏庵。問道者沓至。杜氏建普光一區。具禮迎之。禪講並行法道益盛。適德藏來。請師曰。肄業之地。思報久矣。歷遷超果圓通北禪。道德之譽既行。土木之績亦就。海空英辭靈山。舉以自代。詔可之。學徒五百鹹服其道。宿弊舊習為之一革。寧宗素聞師名。召對便殿問佛法大旨。語簡理明。上大敬說錫賚甚渥。賜號慧行法師。嘉定六年。以營觀室。行化吳中。至松江弟子行一庵。謂其徒曰。吾化緣畢此。即右脅安庠而化。時十二月八日也。藏龕於慈雲塔旁。師三衣準律。五辛剛制。道力純至幽明俱感。格邪拯滯除瘵息癘。一有祈叩無不得愈。常謂講者須備三法。肅威儀以臨大眾。提大綱以盡文義。具宗眼以示境觀。備此三者依俙駕說。所著金剛新解。釋彌勒偈。簡示天親羅什同異之意。考正此經諸本。即則之文最為有據。述教義百餘章。尤為學者傳錄。嗣法有聞者。古云元粹十餘人。日本傳教者。俊芿一人。仕官儒生受道者三數人。獨佛光法照繼世盛大。有光祖父之道

二十三代祖師佛光法照1185-1273淳佑七年。賜上天竺法照。座下衣紫者六。度僧二。修造祠牒十本。十一年詔佛光法師法照。宣見倚桂閣從者千指。上首慧鑑舉行熾盛光懺法。為皇女延昌公主祈禳。賜齋弊丹劑寶佑元年皇后謝氏功德寺成。命撰額曰嘉德永壽。以首座寶鑑大師時舉應詔補右街鑑義。開山弘傳天台教觀。著有-法華三大部讀教記。二十卷。開闢天台唸佛門的特色。三月賜度牒二十本米四百石修上天竺觀音堂二年天基節。上御延和殿。命佛光法師講華嚴經。皇情大悅曰。自是不同。上問無諍三昧。師曰。天親論解雲。無諍者無慾也。有欲則有諍。須菩提不但得無諍三昧而已。又於無諍三昧之人之中最為第一上首。宜之為親制觀音殿記。御書登石。景定四年詔祖印法師住上天竺。補右街鑑義。退歸旌德教寺。復詔妙銛法師住上天竺。補左右街僧錄。五年詔古源清法師入內道場懺禱有驗。賜祥應大師之號。復講法華於福寧殿賜紫衣六年詔建經鍾二樓於上天竺度宗(初名孟[啟-口+山]。福王與苪之子。理宗子多而不育鞠。孟[啟-口+山]於官改名敄。又名樭。立為皇子封忠王。已而建儲名璇。即帝位)鹹淳元年詔淨慈虛堂愚禪師住徑山。○九月詔佛光照法師再住上天竺。法堂繪事方新宜昭揭先帝白雲御書錄狀聞奏。詔中天竺虛舟普度禪師住景德靈隱寺鹹淳癸酉八月十五日佛光照法師示寂。敕賜天巖塔院。諡普通大師。塔曰慈應。

宗印大師另傳弟子懷坦再傳永清再傳蒙潤玉崗蒙潤(1275—1324)從古源、湛堂等受業,盛弘《法華》於杭州。晚年隱居龍井白蓮庵,率眾修法華三昧,著有《四教儀集註》,為臺宗學徒入門書 蒙潤法師,號玉岡,海鹽顧氏。父敏隱君子也,母強氏,祥應法師清公之甥女。師方娠,母感異夢,年十四棄家依清公於白蓮花。嘗禮護伽藍神,土偶輒僕若答拜然,左右皆驚。授以經書,應口成誦。命禮院僧一祥為師,祝髮進具。從古源受天台家《金錍》《十不二門》諸書,即能了其大義。會古源歸寂,又從竹堂傳公,以卒其業。因苦學嬰奇疾,修請觀音懺七七日,既獲靈應,疾愈而心倍明利,勤說勤行。自集慶維那分座於演福,湛堂澄公來蒞,教席號為極盛,師升居第一座,凡所闡揚,辭暢旨顯,老成宿學鹹敬服焉。出世於海鹽德藏,長夏講《法華經》,聽者日千餘人,屠沽有為之易業者,瑞應不可勝紀。遷主演福,宗風益振,居六年退歸白蓮花,修唸佛三昧,依之者益眾。日於肇公講堂為說止觀,間語其徒曰:“吾祖智者所謂‘風煙山水外足忘憂,妙慧深禪內充愉樂’者其在茲乎?”自是誓不出山行。宣政院強起之,主下竺靈山,時寺新毀,惟普賢殿巋存,因慨然曰:“吾茲寺成於慈雲一殿尚存,則祖師願力有在。”乃首加葺治,次苐構諸堂舍,然不以經度程督之勞廢教事,書夜講演無倦色,率同志修法華三昧,感普賢放光現瑞。居三年以涉世,將迎幸其素志,復歸白蓮老焉。至正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示寂,呼子實、法明策示止觀安之法,且告之曰:“吾生緣殆盡。”茲惟其時驟稱佛號數考,泊然而逝。世壽六十八,僧臘五十四。明年正月三日茶毗,得舍利於遺燼中。始師無恙時有請預為造塔者,以偈謝之曰:“死後茶毗一幻身,盡收白骨煅為塵。何須石塔標名字?畢竟當初無此人。”其人遂不敢復請。至是,門人建塔於風篁嶺下白蓮華院之六唯亭,奉舍利藏焉。所著有《四教儀集註》行於世。師神資穎秀,出於天賦。道力純固,觀慧虛融。志在他有,所即應利。嘗求古源塔銘於凌陽牟公,問以三觀之義,其答如響,公擊節不巳,以為聞所未聞。每與儒士折衷儒釋所談理性之異同,無不嘆其言簡而理盡。及於徇緣御物,一本於誠,所至道俗嚮慕,或舍所居,或創寺宇以延致之。在嘉禾則有演壽、吉祥、慧光,在杭則有壽聖、瑞光懺院等,至於自行之精進,修常坐三昧,以九十日為期者七,法華、光明、大悲、淨土諸懺法不計期數,而潛德密行證語所及,有未易淺窺者,此特其應跡而巳。天目中峰國師嘗致書曰:“法師能以芬陀利香充塞宇宙,人謂古佛復出,信矣!”

二十四代祖師子庭師訓

二十五祖東溟慧日慧日法師,號東溟,天台赤城人,宋丞相賈魏公諸孫。志慕空門,往縣之廣嚴寺依平山等公落髮為僧。時子庭講衡臺之教於赤城,走輪下而受其說,依科指授便能領義。一旦假[寢-(宋-木)+穴]也,見有竹橫地下,竹上所凝者白粥粲然,師因臥而餐之,及覺言於子庭子庭曰:“竹粥與竺同音,子得就地以食,其緣殆在上、下兩竺之間乎?子宜亟行。”行即持瓶錫渡浙河,拜竹屋淨公於上竺,輒留之。所處頗卑溼,師賦詩以述其事,竹屋見之謂眾曰:“此即不凡,它日當嗣主茲山,不可以少年。”易之為遷剛燥之地,遇之如賓友,會有營繕之役,施金帛者接蹱而至,勤舊僧[訊-言+木]欲揭示名字,選工書者卒無以應,師揚袂出曰:“吾試為之。”霞布雲舒,精采煥發。竹屋喜曰:“吾前言不繆。”命典賓客,尋掌僧籍。竹屋既示寂,湛堂自演福來繼其席,師延居後堂版首。未幾出世吳山後甚聖水,湛堂念之不忍舍,復招還山處第一座。以儀表四眾,聽學之士動以千百計,師隨其性竇淺深而疏導之。元重紀至元四年,行宣政院採諸人望,而師覆住薦福歷三寒暑。下竺靈山寺災,至正元年宣政院使高公納麟謂:“非師無以膺起廢之任。”移師蒞之,師至修普賢殿,雲間大姓蔡氏邀師至家,施錢十萬緡。師過姑蘇,大致香楠為材,既而大雄殿成。蔡卒,其妻夏氏為刻佛菩薩、羅漢聖像,黃文獻公溍實為之記。四年高公又遷師住上竺,子庭所謂“上、下兩竺”之徵益驗矣!師知緣契在茲,夙夜注心罔敢怠遑。初修大殿,次建山門,鑄鐘構樓,次營重閣講堂,上祠諸祖,下為講法之所。它若白雲堂、選佛場諸寮宇,亦皆告成,復罄己橐甓通途,自普門達於三門,寺所宜有無不具焉。帝師DB法王嘉師之行,賜以金襴法衣及“慈光妙應普濟大師”之號。十六年檛鼓而退,隱於會稽山水間,人不知其為師。江淅丞相達識帖穆公,力請還山,復再正法席,前後凡二十五年。 國朝革命,鴻仁惠澤覃及幽明,於是有學僧伽奉詔入京,而師年最高,白眉朱顏,其班前列。上親問以升濟沉冥之道,師備述其故。上悅顧眾而言曰:“邇來學佛者唯沉埋歲月,如金剛、楞伽諸經皆撮心之要典,何不研窮其義?苟有不通,質諸白眉法師可也。”自後數召見字而不名,人以為師榮。及建鐘山法會,請師說毗尼淨戒,聞者開悟,洪武五年正月望也。時輿論以瓦官升元講寺乃天台初釋法華道場,不可久廢,乃以其事上聞,即天界禪林別建堂室,以存舊號,請師開山,師為升堂說法,九府僧伽皆俯首以聽,風聲所被,遐邇翕然。復辭歸天竺山,日修西方淨業,十二年秋七月朔日,夢青蓮華生方池中,清芬襲人,既寤召弟子曰:“此生西方淨土之祥也,吾去人間世殆不遠乎?”至四日書偈合爪而逝,世壽八十又九,僧臘七十三,塔全身於西峰妙應塔院。師居常顏面嚴冷,片言不妄發,雖對王公大臣,未嘗出一軟媚語。至於誘掖後進,辭色溫如春陽,嗣其法者思齊、行樞、妙修、允鑑、允忠、普智、文會、一即、善述等。

二十六代祖師無礙普智釋普智字無擬別號一枝叟。浙江臨平褚氏子。?-1408出家於錢塘龍井寺。依東溟日法師授天台性具之學。優於講說。歷四大道場門風大振。晚年開演於松江延慶寺。遂為終老專修淨業寒暑不輟。永樂戊子正月二日微疾。會眾端坐面西唸佛而逝。嘗集註阿彌陀經一卷

二十七祖天竺慧林1482——1557萬松法師 名慧林。號萬松。姓沉氏。仁和人。出家*輪寺。禮天目平野老人獲聞心要。入京師歷諸講廗。研究玄奧。於空幻叟處陳其所詣。為嗣法雲。遁跡諸暨山中。尋入徑山。接引後學。臨終偈雲。七十七年。浮萍何倚。本無去來。應緣而已。塔於菖蒲田之傳衣庵雲。 慧林。字萬松。杭之仁和人。生稟異質。稍長耽玩佛書。授以世典。棄佛觀。父母察其志如是。遂舍為*輪寺僧。見諸僧所習卑鄙。師不樂。愀然嘆曰。此豈可了生死大事耶。雅聞天目平舒老人道行。往依之。一日宴坐林間聞猿鳥聲。豁然有悟。是時。伏牛空幻叟。寓廣德禪林。乃詣叟。自陳所見。遂嗣空幻之門。歷遊諸方。歸杭隱徑山。絕跡於城府。師持身約。守律嚴。素通三藏。尤精於法華圓覺楞嚴等諸經。善於開誘。析義宣旨。如慈父母之訓其子。必至領解而後巳。道日益崇。修日益起。而四方從學者。日益以眾。嘉靖丁巳。忽謂眾曰。時至矣。絕谷。日啜澗水數杯者。月餘而化。得年七十有六

二十八祖明得。號月亭。1531-1588以紹萬松禪師法。又號千松。烏程周氏子。幼歧嶷不凡。嘗隨父赴西資佛會。指[(書-曰)/皿]像問曰。是非僧耶。父曰然。遂求出家。依慶善庵祝髮。初習瑜伽佛事。知非而棄之。謁海百川求出世。法機不契。遍參名宿。備歷艱辛。益發憤厲志。詣武林上竺哀籲上士。求值明師。乃喁萬松於中竺。問以來意。以禮普門對。萬松。豎一指曰。汝去見了觀音來。師方下頓有所省。再拜。求了生死訣。萬松授以攝心念佛法。因留侍左右。朝夕參承。凡十載。一日閱楞嚴。至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豁然契入。又以入徑山。結茆凌霄峰絕頂。獨坐三年。四方禪侶。接踵而來。師隨機響應。無不迎刃而解遷傳誚庵。講楞嚴。既遊天台。彼中緇素。邪正淆混。師為講華嚴等經。化外道以千計。講甫畢。堂內寶花遍生。今扁為湧蓮堂雲。比歸。司寇韞庵吳公。時為杭守。延師演法於靈隱。僉憲東溟管君。以天池請。儀部觀頤沉君。延主圓證寺。五臺陸公。復延講華嚴於秀水之東禪。師樂其雅僻。乃相與葺法雲堂以居。遂為師示寂之所矣。師為人。修幹玉立。性度。高簡伉直。以道自重。遇公卿。未嘗降禮。作卑諂態。群小或憎詬之。百折不回。保護正法。毅然不為身謀。其寓天池日。有豪貴挾妓遊僧寮。師會眾逐之。無所顧●。世方崇事真武。師以彼不過玄武之神主。治一隅耳。何至奔走天下若狂也。我薄伽梵。為天人師。何不易彼事此耶。往往改像設而更廟貌。性喜汲引後學。而視外道如仇。同衣有過。譏彈不少借。以故招忌者之口。非有諸縉紳。為之金湯。幾不免矣。以萬曆十六年歸寂。壽僅五十有八。師與五臺公。有法喜深緣。而為銘王村之塔曰。惟師以苦行得見地。以強毅任永法。餘獲交師三十年。所受教益非一。期晚年相與修東林故事。而師先化去。誰為餘作蓮邦指南車耶。塔。後遷於徑山

二十九祖百松真覺1537-1589真覺。號百松。蘇之崑山人。姓王氏。巳蓄妻矣。偶逐方僧遊杭。遂入鍋子山祝髮。居月餘。往吳門受具戒。其時。議鋒巳不可當。未幾。謁千松於湖州。聽講位下以敏出。為聽眾所抑。首座道元憐之。為言於千松。錄置下座。後出世。遂為千松拈香而嗣焉。嘉靖甲子。受天台之請。遠近向風。趨赴如不及。所講楞嚴若干座。法華若干座。妙宗鈔若干座。惟法華玄義。一座而巳。所得檀施。輒緣手盡。真寔居士雲。妙峰師梵相奇古。身不逾中人。而言論風辨。如大火輪。不可攖觸。於是。江南有二法師。師與東禪月亭得師。師出東禪之門。東禪不專賢首。而師獨精天台。遂有同異。然其妙辯縱橫。凌厲千眾。俱東南無畏光明幢也

三十祖無盡傳燈明高僧(1554~1627)浙江西安人,俗姓葉,號無盡。少投進賢映庵大師剃染,後隨百松大師學天台教法。於萬曆十年(1582)問百松大師楞嚴大定之旨,見百松大師瞪目周視,忽而契入得授金雲紫袈裟。萬曆十五年,卜居天台山幽溪高明寺,立天台祖庭,教授學徒兼研習禪及淨土。其所撰‘淨土生無生論’融會天台宗三觀之旨,闡揚淨土法門。

萬曆二十五年,撰‘楞嚴經玄義’四卷,續出‘天台山方外志’三十卷、‘楞嚴經圓通疏’十卷、‘性善惡論’六卷、‘阿彌陀經略解圓中鈔’二卷、‘維摩經無我疏’十二卷、‘天台傳佛心印記注’二卷等。師常開講席,於新昌大佛前登座豎義時,大眾齊聞天樂鏗鏘齊鳴。每歲修法華、大悲、光明、彌陀、楞嚴等懺,並四種三昧。明崇禎元年(1628),臨終手書“妙法蓮華經”五字,親自高唱三遍,而安祥圓寂,世壽七十五,僧臘五十年,住幽溪四十三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