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疫苗要來了!國家衛健委透露最新消息

疫情進展


疫苗要來了!國家衛健委透露最新消息


3月6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科技研發攻關最新進展。


國家衛健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忠偉介紹,新冠疫苗正按照5條技術路線研發,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規定,估計部分疫苗4月份有希望進入臨床或應急使用。


一、新冠病毒是否出現了變異?會影響疫苗研發嗎?


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病毒的變異到現在為止有很多報道,但是研究病毒變異過程,我們需要更多的案例、做更多研究。針對病毒變異和疫苗研發,我們有統一的部署,沒有影響到疫苗的研發和製備,目前來講所有工作是可控的。

二、疫苗什麼時候能夠用上?


國家衛健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忠偉:我們現在沿著5條技術路線推進疫苗攻關工作,包括滅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組亞單位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核酸疫苗。綜合起來講,目前5條技術路線都在穩步推進。按照這麼一個預期,估計在4月份,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可能有希望有部分疫苗能夠進入臨床或者應急使用。當然大家也知道,新冠肺炎病毒是一個新病毒,我們對它的認識、探索還有一個過程,疫苗的研發也一樣,我們也要在探索和深化的過程當中,逐步解決一些問題。

疫苗要來了!國家衛健委透露最新消息

三、應急體制下的疫苗研發,安全性是否有保障?


鄭忠偉:我們所有的研發流程都是在法律的框架下,科學、規範、按技術要求推進的,我們努力的方向就是在保證安全有效的前提下,使我國的新冠肺炎疫苗早日成功上市。

為什麼這一次疫苗的研發,從鏈條上能夠提前?鄭忠偉介紹,這個跟研發單位不計成本地進行研發用品備份、動物實驗機構提前做好相關保障、藥品檢驗和審評機構第一時間介入參與、國家不算經濟收益賬的專項資金保障有關。這是我們舉國體制在應急狀態下,科技攻關的一次有效實踐。


另外,昨天上午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佈會上,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支持交通運輸業和物流、快遞領域發展等有關情況。


快遞什麼時候能到?

復工返崗的都要隔離14天嗎?

這場發佈會上,給出了答案

疫苗要來了!國家衛健委透露最新消息

過半省份允許快遞員測溫正常後進小區

國家郵政局副局長劉君:


受疫情影響,確實有不少地區的快遞服務一度面臨進門難的現實問題。目前這個問題已在逐步解決,過半省份允許快遞員測溫正常後進小區進行投遞服務。


我們已部署各地郵政管理部門主動協調地方政府,努力排除最後一百米的障礙和堵點,集中解決好進小區的現實問題。當然也有一些疫情比較嚴重的地方,防控措施還是比較嚴格的,快遞員無法進入小區,我們要求快遞企業與物業單位密切配合,爭取讓用戶更方便的收取快件。


解決快遞“擺地攤”、“進門難”

劉君表示,現在快遞擺地攤這個情況確實還是存在的,不少小區物業提供了一些必要措施,像貨架,為快遞企業提供投送方便。我們將推動政策措施,積極推動將郵件快件智能末端設施,包括末端公共服務站納入城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範疇。


身體情況正常無需隔離

復工復產需要外地的員工返崗。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表示,國家已出臺一些交通管控措施,促進復工復產。點對點包車運輸返崗的工人,行前14天在內和在途沒有症狀的,要儘快進入復工,不需要再進行14天的重複隔離。


對短期內向疫情重點地區運送物資的駕駛員、裝卸工等提供保障的人員,在體溫檢測符合規定,並採取佩戴口罩等防護措施的前提下,不需要再隔離14天。


減免出租車份子錢、免收通行費

這些福利“保收入”


2月,鐵路、公路、水路、民航的客運量下降79.9%,貨運量下降26.5%,出租汽車包括網約車接單量、運輸量下降85%,貨車司機、出租汽車司機群體收入大幅下降

針對如何確保司機收入等問題,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介紹以下具體舉措:


鼓勵採取階段性減免出租汽車駕駛員份子錢。


引導貨主、物流企業、貨車司機合理制定運輸價格,分享免收通行費政策紅利。


落實對執行運輸保障任務的企業給予財政補貼,加大對城市公交、城市軌道交通企業的補助和支持。


協調加大對客貨運輸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


國家發改委:促進智慧物流發展和新技術應用


針對在新冠肺炎疫情當中,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新技術的應用,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高杲表示,以無人機、自動分揀為代表的智慧物流設備,在提高物流效率、減少人員交叉感染方面凸顯優勢。


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繼續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智慧物流發展監測分析和前瞻性研究,促進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化設施設備與物流活動的深度融合。


高效!精準!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研發又有新進展!

疫苗要來了!國家衛健委透露最新消息

世衛組織:無證據顯示新冠病毒會在夏季消失


世界衛生組織衛生緊急項目執行主任邁克爾·瑞安6日在日內瓦表示,尚無證據顯示新冠病毒會在夏季自行消失,當前各國應全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瑞安當天在例行記者會上說:“我們尚不清楚新冠病毒在不同氣候條件下如何活動和表現。”

他強調,必須假設新冠病毒在夏天仍具有傳播能力。為此,各國必須抓緊行動,而不能指望新冠病毒會像流感病毒一樣在夏天自行消失。

瑞安還說,疾病可能出現在地球上的任何角落。他呼籲各國切勿相互責備,而應盡全力抗擊疫情,挽救生命。


單位不提供口罩,職工可以拒絕上班嗎?

上班被感染算工傷嗎?答案來了!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口罩成了當下最緊缺的物資之一。隨著各地復工復產,為了多采購口罩發放給職工,很多單位想盡辦法、費盡周折,即便如此,能買到的數量恐也有限。職工不免有了疑問:如果單位不能提供口罩,可以拒絕上班嗎?上班時如果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算不算工傷?


吉林省總工會組織法律服務律師團認真研究有關文件和相關法律,做出了相關解答——

上班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

算工傷嗎?


《國家衛生健康委關於因履行工作職責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有關保障問題的通知》寫明: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和救治工作中,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因履行工作職責,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或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死亡的,應認定為工傷,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如果不是從事新冠肺炎預防和救治的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感染新冠肺炎是不能認定為工傷的。

工傷的認定需根據其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工作原因,進行綜合認定。原則上,工傷的判定標準應該是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因工作原因受到的傷害屬於工傷。

單位不提供口罩

員工可以拒絕上班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四十二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必須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並監督、教育從業人員按照使用規則佩戴、使用。”


但對一般企業而言,口罩並不是單位必須要提供的勞動防護用品。正常工作時,如果沒有口罩,可以佩戴遮掩口鼻的物品,勤洗勤換。所以員工不能以單位不提供口罩為由,拒絕上班。但在特殊時期為員工提供口罩,充分體現了企業對員工的關懷,建議有條件的企業可以為員工準備些口罩。


CNN質疑中醫藥作用,中央指導組這樣回應


 3月6日下午,國新辦在湖北武漢舉行新聞發佈會,請中央指導組相關成員介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進展情況,並答記者問。


  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記者:我們注意到,中國政府發佈的診療方案也好、官方聲明也好,甚至是官方媒體的報道都大力強調了中醫藥的作用,包括多種中醫藥的明顯療效,甚至有通過純中醫治療出院的病例。與此同時,世界衛生組織專家上週在北京的新聞發佈會上尤其提到,目前為止,唯一一種被證明可能對抗病毒有效的是一款西藥,來自美國的瑞德西韋。我的問題就是,中方在有關中醫藥方面的立場和觀點,是否和世衛組織矛盾?中方的科學根據在哪裡?有關通過中醫治療而好轉或者出院的病例會不會是一種自愈的結果呢?


  中央指導組成員、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中醫藥局黨組書記餘豔紅說,非常感謝您對中醫藥在這次疫情防控中作用發揮的關心。中國診療方案是中醫和西醫共同並肩戰“疫”、共同智慧的結晶。在治療方案中,中醫有比較重要的地位,這是堅持中西醫並重的中國衛生健康工作方針,也是中醫藥的療效決定的。您的問題關注在療效上,我從三個方面談一談。

疫苗要來了!國家衛健委透露最新消息

  首先,中醫藥防治瘟疫有著獨特的理論和實踐。鑑於早期防治新冠肺炎沒有特效藥和疫苗,運用中醫藥防治瘟疫的實踐經驗和技術方法,發揮中醫藥整體調節、提高免疫的作用,激發自身的抗病能力和康復能力,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在近年的抗擊SARS、甲流中,都已經證明了中醫藥的作用。正如中醫常講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第二,大量病人治癒出院的事實充分證明,中西醫結合效果顯著。目前5萬餘名確診患者出院了,大多數患者使用了中醫藥。專家團隊研究證實,中西醫結合與單純使用中藥和西藥相比,能較快地改善發熱、咳嗽、乏力等症狀,縮短住院天數,提高核酸轉陰率,有效減少輕型和普通型向重型、重型向危重型的發展,提高治癒率、減少病亡率。


  我舉幾個例子,比如,輕型和普通型患者,一項452例患者的隨機對照開放性試驗顯示,中西醫結合在改善症狀、提高核酸轉陰率方面,顯著優於單純的西藥組。另一項500例的臨床隊列研究顯示,肺部CT影像明顯改善,沒有輕型轉為重型。重症患者,一項75例的臨床對照試驗顯示,中西藥並用較單純西藥組相比,核酸轉陰時間、住院時間平均縮短3天。危重症患者,中醫和西醫專家的聯合會診、辨證論治後,中藥在改善血氧飽和度、抑制炎症風暴等方面有積極的作用。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國家中醫藥局成立了12個重症專家指導組,這就是中醫和西醫聯合指導救治,深入推進中西醫結合,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


  第三,您剛才講到了,你們關注到了單純使用中藥治療的病例。確實有,我們初步地總結了已經出院的近百例中醫藥治療的病人,其中有不少病人都是重症,他們都是運用中藥為主的治療。有關病例的研究和總結,我們正在進行中。


他們,值得銘記


截至2月28日

已有22位抗疫犧牲殉職的醫生和護士

他們值得被我們永遠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