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 瘀血,這時而明顯時而想不到的病因,到底如何通過四診判斷

中醫的瘀血,指積血、留血、惡血、蓄血、幹血、死血、敗血、汙血等,並與西醫對照,主要歸納為四個方面的病理變化:

(1)指血液不循脈道,妄行脈外,又未流出之血。

(2)指血行不暢,鬱滯或停積於臟腑或局部組織之中。

(3)指汙穢之血,多為血液成分異常,或感染後所致者。

(4)指血液本身病變而致血液濃、稠、粘、聚、凝固性增高。

總之,瘀血證是泛指一切引起體內血液停滯,瘀結不散而形成的病證。在診斷病證是否有瘀方面,應四診合參。

瘀血,這時而明顯時而想不到的病因,到底如何通過四診判斷

四診

如問病史就從是否有外傷史、手術史、失血史,婦科經、帶、胎、產史,精神創傷史,神經、精神病變史等方面瞭解。它如問寒熱、口渴、痛癢、胸腹、二便亦屬問診內容。

聞診從聞咳喘、語言聲音、氣味方面人手。

望診注意望神氣、舌質、毛髮、面色、眼目、耳輪、鼻部、口唇、皮膚、爪甲、出血及排洩物等方面。

切診著重切脈、切肌膚、觸按血海穴壓痛等來加強診斷。

並且四診合參應抓住以下方面的臨床特點:

(1)痛。瘀證之痛,乃為氣血不通所致,故疼痛的特點是劇痛、久痛、刺痛、痛處固定而拒按或疼痛反覆發作、活動加劇。

(2)發熱或寒熱交作。氣血壅塞,脈絡痺阻,衛氣內留,營衛不和,邪正相爭,少陽樞機不利所致。

(3)癥瘕和積聚。氣血不和,血滯痰凝,經絡閉塞逐成。

(4)出血。因瘀血內積,氣血流行不暢,故致血不循經。

瘀血,這時而明顯時而想不到的病因,到底如何通過四診判斷

(5)神經、精神症狀的異常。如健忘、喜怒、癲狂等。此多為瘀阻絡,腦竅不利,心腦之氣不相順接所致。

(6)心悸怔忡。瘀阻血脈,心脈運行不暢,心失所養。

(7)癰腫。瘀血內阻,氣血凝滯,蘊久化熱,腐灼血肉,化為癰瘡。

(8)經閉、經痛、月經不調、不孕。氣滯血瘀,胞宮失養所致。

(9)肢體痿廢。多由氣血不和,瘀血內阻,血脈失養所致。

(10)脈遲澀。因氣血凝滯,脈運艱澀。此外,還應特別強調注意觀察舌、唇、鼻、眼、皮膚、爪甲、面色、毛髮等諸方面的細微變化,因為這些部位的細微變化對早期診斷瘀血證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其變化常顯現這幾方面的臨床指徵:

●(1)舌質青紫,紅而不鮮,或黯,或布有紫斑點,舌下脈絡粗大或曲張,或紫黯,有瘀點瘀絲。

●(2)口唇青紫,或唇部有黑斑或現萎縮。

●(3)鼻尖暗紅或酒糟鼻。

●(4)眼結膜有青紫斑點,或血絲紫赤。

●(5)皮膚肥厚隆起,或皮下紫斑,或肌膚甲錯,或青筋暴露,或赤縷蛛絲。

●(6)指甲青紫暗紅,按壓甲床顏色變化慢。

●(7)面色黧黑無光,或面頰蟹狀紋。

瘀血,這時而明顯時而想不到的病因,到底如何通過四診判斷

●(8)毛髮萎黃,乾枯不榮或脫落。臨床若能把這些臨床體徵同血液流變學,微循環指標的測定結合起來,就能在診治疑難雜病中,把握住正確的辨證施治方法,從而提高臨床療效。

我們在雜病病機上每責之於瘀,在治療上常根據其臨床症狀和體徵,詳辨瘀之有無、瘀之輕重、瘀之寒熱、瘀之虛實,遣方用藥知常達變,配伍嚴謹。雜病中舉凡具備瘀血證者,活血化瘀法為治療的基本大法。

具體臨床應用時,尚須根據瘀血之輕重、緩急、寒熱、兼挾證而靈活立小法,以適應臨床之變化。我們常以桃紅四物湯加丹參、山楂作為活血化瘀的基本方,隨證化裁。

如對氣滯而致血瘀者,常用活血化瘀行氣法,於活血化瘀方中伍用行氣藥物。

善選血中之氣藥,如沒藥、乳香、降香、川芎、鬱金,並根據臟腑病位不同,而選用行臟腑之氣藥。

如選臺烏行三焦之氣;菖蒲、鬱金行心氣;砂仁、蔻仁行脾胃之氣;川椒、荔核行睪丸之氣;柴胡青皮行肝膽之氣。

對久病氣虛致瘀者,常用養血活血補氣法,於養血活血方中加入補氣藥物,如黃芪、黨參、白朮等。

對於血實之證,常在活血化瘀方中加破血逐瘀之品。如三稜、莪術、水蛭、全蜴、烏梢蛇等。

瘀血,這時而明顯時而想不到的病因,到底如何通過四診判斷

對瘀證挾寒者,常用溫經活血法,選用活血化瘀並有溫經作用的藥物,如川芎、紅花、鹿角霜、穿山甲等。且配以溫經散寒之品,如溫胃陽常選乾薑、高良薑、草豆蔻;溫心陽,選桂枝、薤白;暖子宮常加吳萸、臺烏;溫腎常用肉桂、附子。

對瘀證挾熱者,常用活血化瘀兼清熱解毒法,如瘡瘍疔毒常以桃紅四物加黃連解毒湯化裁;對於因熱而瘀的痛證,常以川楝子、玄胡、丹參、鬱金等藥物加連翹、蚤休治療;對於因瘀致熱的低熱證、幹血癆,常以大黃蟄蟲丸或青蒿鱉甲湯合桃紅四物湯化裁取效;

對於臨床瘀象不顯,無瘀象舌脈症可辨者,我們認為須從病史、病程、病理變化上去考慮,如服它藥無效,而服活血化瘀藥有效者,就可斷定可能存在瘀證,此時應在辨證施治基礎上伍用活血化瘀藥。

對於瘀證屬實者,如癥瘕積聚、腫瘤等。且患者體質壯實,我們常採取破血逐瘀法,並酌用破血逐瘀力強的蟲類藥物,如水蛭、虻蟲、蟄蟲等。

瘀證屬虛者,如震顫麻痺、偏癱等一些久病頑疾又多伴有氣短自汗、體倦乏力等表現,治之就要活血化瘀同時佐以補益藥物,如黨參、黃芪、白朮之類,或用補陽還五湯化裁治療。

我們治瘀證,還常按瘀血部位而選用藥物。如治脫髮、頑固性頭痛、腦水腫,常以開竅活血法定方選藥,用通竅活血湯類或自擬腦竅通方化裁;對於胸部疾患,如心絞痛、胸痺則用通陽祛瘀法選方用藥;

如在胸肋部的肝腫大、肝胃氣痛等症,則用行氣活血法的血腑逐瘀湯、復元活血湯之類;

對於四肢痿廢或半身不遂者,常用益氣活血法之補陽還五湯類化裁;頭部注意用川芎、白芷。脅肋多用鬱金、元胡、香附、赤芍。上肢用桂枝,下肢用川牛膝。病久體虛重用黃芪、當歸、雞血藤。血熱有瘀加丹皮、紫草。症情頑固考慮加入蟲類藥。

瘀血,這時而明顯時而想不到的病因,到底如何通過四診判斷

婦科及水腫則加入益母草、澤蘭之類。出血、疼痛明顯者加三七之類。血壓高或伴有食慾差則用雞內金、山楂之類。神志方面多加琥珀、菖蒲之類。疑有頑痰為患者加入白芥子、牡蠣類藥物。

任何瘀血證,都可考慮加入丹參。排除心血管疾患。觀舌暗紅,診脈沉澀。辨證屬痰瘀交加不解,阻絡引動肝風。治以活血化瘀、化痰通絡、熄風止痙,佐以開津解肌。


⊙文章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非中醫專業人員請勿試藥。

⊙圖文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諮詢,請私信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