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俞蓮舟說張三丰要張翠山繼承衣鉢?絕非虛言,事實的確如此

張翠山和殷素素在海外十年,帶著張無忌迴歸大陸。遇上俞蓮舟之後,他們便和俞蓮舟一同迴歸武當。

為何俞蓮舟說張三丰要張翠山繼承衣缽?絕非虛言,事實的確如此

在回武當的路上,俞蓮舟對殷素素說過一段話:“弟妹,我跟你說一個秘密。五年之前,恩師九十五歲壽誕,師兄弟稱觴祝壽之際,恩師忽然大為不歡,說道:‘我七個弟子之中,悟性最高,文武雙全,惟有翠山。我原盼他能承受我的衣缽,唉,可惜他福薄,五年來存亡未卜,只怕是凶多吉少。’你說,師父是不是最喜歡五弟?”

在這段話裡,俞蓮舟自承悟性不如張翠山,也直言張三丰希望張翠山繼承衣缽。但是這一段話,乍聽之下總覺得怪怪的,因為很容易讓人產生誤會。

為何俞蓮舟說張三丰要張翠山繼承衣缽?絕非虛言,事實的確如此

產生什麼誤會呢?那就是張三丰有意讓張翠山擔任武當的第二代掌門,特別是當這段話從俞蓮舟口裡說出來的時候。畢竟俞蓮舟是武當二代弟子中武功最強的,然而當時的武當掌門弟子是大弟子宋遠橋,從話的字面上看,很容易讓人覺得俞蓮舟是因為自己沒當上掌門弟子心中怨懟,故而說張三丰曾想讓張翠山擔任二代掌門,可是張翠山去失蹤數年,沒辦法了才讓宋遠橋當了這個掌門弟子。

而且這段話的意思還可以這麼理解,即俞蓮舟在殷素素這個弟妹面前誇張翠山厲害,好讓殷素素更加高興。

為何俞蓮舟說張三丰要張翠山繼承衣缽?絕非虛言,事實的確如此

其實這兩種意思都很容易理解,但是第一種意思頗含陰謀論的調調在裡面,和小說中所寫武當七俠親如兄弟的大氛圍極為不合;至於第二種意思,似乎讓人覺得俞蓮舟太沒格局,別的不說武當七俠的鼎鼎大名江湖上誰人不知,正是“人的名兒,樹的影兒”,張五俠的身份難道還要靠那些虛名去支撐嗎?況且殷素素和張翠山是同過生死共過患難的,如果金庸先生要讓殷素素在意這點事情,那完全沒有必要寫後面殷素素隨張翠山之後自殺身亡了。

所以,從這兩個意思來說,似乎俞蓮舟都沒有必要。那麼為什麼俞蓮舟要對殷素素說這段話呢?俠客君認為,俞蓮舟只是實事求是的說張翠山而已。

但也確實如此,張三丰想讓張翠山繼承自己的衣缽和宋遠橋當了掌門弟子容易產生矛盾。不過,如果繼承衣缽和當武當掌門原本就是兩回事呢?這樣就沒有矛盾了。

為何俞蓮舟說張三丰要張翠山繼承衣缽?絕非虛言,事實的確如此

那麼肯定也就是這樣了!

張三丰想讓張翠山繼承自己的衣缽,只是想讓張翠山繼承自己武學上的衣缽,而至於武當山掌門的繼任者,張三丰並沒有想過張翠山。

為何俞蓮舟說張三丰要張翠山繼承衣缽?絕非虛言,事實的確如此

事實上,張翠山也確實如俞蓮舟轉述的話裡面所說,是武當七俠中悟性最高的,且文武雙全。這點從張三丰創的倚天屠龍功的習練也可以看出來,張三丰當初創下這套武功之後,張翠山稍加琢磨就學會了,後來用此對決謝遜,連謝遜這等狂傲之人也心甘情願地向武功遠遠不及的張翠山認輸。張翠山更是憑藉這套初學的武功,救下了王盤山上全島人的性命!

就此而言,俞蓮舟對殷素素說的那段話,正是所言非虛,事實上張翠山的情況的確如此!

為何俞蓮舟說張三丰要張翠山繼承衣缽?絕非虛言,事實的確如此

諸君以為何如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