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醫保和補充醫療保險,還需要商業保險嗎?

現在,很多福利比較好的公司,都會給員工上補充醫療保險,那麼,企業補充醫療保險有必要交嗎?報銷有啥限制?


今天,元保就和大家聊一聊,企業補充醫療保險的那些事兒。


什麼是企業補充醫療保險?


企業補充醫療保險作為企業給予員工的福利,是基本醫療保險的有效補充,一般只針對企業團體進行投保。


其保障內容與基本醫療保險相一致,在就醫醫院、藥品使用目錄上均有明確要求與限制,但報銷標準有較大提高。


為什麼要上企業補充醫療保險?


相信很多人都有疑問:公司不是給上了醫保嗎?為什麼還要上補充醫療保險呢?


醫保的作用雖然很強大,但是限制同樣很多:


▶起付線以下的費用要自己負擔。


▶封頂線以上的部分也要自己承擔。


▶可報銷費用中的自付比例、乙類藥及部分自費項目自費部分,需要自己承擔;自付比例依據醫院等級有所區別,如城鎮職工門急診三級醫院報銷比例較低,70%左右。


▶自費部分比如進口藥、特效藥、部分靶向藥等,在社保範圍外的費用都是不報銷的。


▶部分藥品即使納入醫保範圍,也無法走醫保報銷;由於醫院嚴控藥佔比的原因,醫保內的部分藥品在醫院可能也無法購買,而只能通過院外藥房購買,這樣很可能不能通過醫保報銷。


以北京醫保為例


比如醫保報銷有個1800元的起付線,但企業補充醫療保險就沒有起付線,其報銷原則是醫保沒有報銷的那部分,可從補充醫療保險中報銷。


門診1800元以下部分、1800元以上醫保報銷比例以外的部分、住院1300元以下的部分,及1300元以上醫保報銷比例以外的部分,都可以通過補充醫療保險報銷。


所以,若是預估自己每年的醫療費用有個幾百上千的,企業補充醫療保險還是值得選擇的。


有了醫保和補充醫療保險,還需要商業保險嗎?


補充醫療保險報銷準則


1、補充醫療保險報銷的原則就是社保沒有報銷的那部分再從補充醫療中報銷。


(比如:門診1800以內部分及1800以上社保報銷比例以外的部分、住院1300以內的部分及1300以上社保報銷比例以外的部分)。


2、補充醫療能報銷多少是根據企業選擇而定的。


(比如:門診單位可以選擇在社保報銷以外在報銷60%、或80%甚至可以選擇90%等等,住院也一樣,可以選擇在申報報銷以後再報銷90%、95%等等,按這比例在投保時進行選擇。)

常見問題


1、個人可以投保企業補充醫療保險嗎?


既然企業補充醫療保險值得買,那麼個人可以投保嗎?據保險公司人員介紹,個人是沒有資格投保的,必須以公司的形式統一投保。它是團體險的一種,有人員限制,至少15人。


如果公司沒有自願給員工購買的話,應該怎麼辦呢?也有辦法。比如員工自掏腰包,組了個團,湊夠一定人數後,以公司的名義找保險公司投保。


綜上所述,企業補充醫療保險是員工的另一種福利,個人是不允許投保的。


有了醫保和補充醫療保險,還需要商業保險嗎?


2、有了醫保+企業補充醫療保險,還需要商業保險嗎?


答案是需要,原因如下:


(1)醫保和補充醫療建立在企業和員工的僱傭關係之上


如果有一天離開這個企業,這份保障也就沒有了。


如果發生大病,在醫療期滿後(最長兩年),企業解除勞動合同,也就無法再享受企業的補充醫療。


退休後,也失去了企業補充醫療保險的福利。


所以,平時小額的看病就醫很方便,若遇上嚴重疾病,需要高額的住院費用,補充醫療+社保也覆蓋不住,商業保險必不可少。


(2)企業補充醫療保險的報銷範圍有限


企業補充醫療保險在很多情況下是不報銷的,比如:


1、非本人定點醫療機構的門診、住院的全部醫療費用以及不符合或超過基本醫保報銷範圍及標準的醫療費用;


2、與診斷不相符的藥品費用、自費藥、基本醫保要求之外的外購藥;


3、境外發生的全部醫療費用以及在特需門診就醫和住院的全部醫療費用;


這時候,就需要商業保險來幫忙了。


(3)醫保和補充醫療建立在治療支出和報銷基礎上,而疾病康復遠非治療這樣簡單。


醫保報銷醫療支出的一部分,補充醫療再報銷一部分,但是都不涉及康復休養的費用。


醫保和補充醫療更不涉及彌補收入損失,如果患病者為家庭經濟支柱,後果更不堪設想。即使醫療支出全部報銷,日常生活開銷,孩子教育課外班,父母孝養金……還是壓在心頭,也不利於疾病的康復。


總結


補充醫療保險作用還是非常大的,有必要交,但是限制同樣很多,而且並不是每一家公司都會給交。所以,就算有了醫保和補充醫療保險,商業保險也是必要的。


如果大家還有任何有關保險的問題,隨時聯繫元保諮詢顧問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