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 一粒子彈可換多少斤大米? 為什麼說當時的子彈非常金貴?


抗戰時, 一粒子彈可換多少斤大米? 為什麼說當時的子彈非常金貴?


抗戰爆發以後,中國的物資非常稀缺,尤其是子彈,當時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我們都是神槍手,一顆子彈可以消滅一個敵人,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子彈對於戰爭是非常重要的,在當時八路軍還將一顆子彈摺合多少小米進行了換算,用這個來告訴士兵子彈的珍貴性,那麼一顆子彈等於多少小米呢?為什麼還要強調節約子彈呢?

因為當時生產一個子彈是要耗費很大的成本,抗戰時期中國使用的子彈都是翻裝的,這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將撿回來的子彈殼再重新裝上彈頭和火藥,製作一枚新的子彈,雖然造子彈的地方經常會出現瞎火,但是子彈的需求量依然很高。

抗戰時, 一粒子彈可換多少斤大米? 為什麼說當時的子彈非常金貴?


我們來看一下製作每一具擲彈筒需要456元,一枚子彈的成本是0.25元,刺刀則是60元一把,在當時軍隊中流通的貨幣主要是銀元,在當時一元錢等於1400文,大米一斤為20文,也就是說一元錢可以買70斤的大米,後來物價上漲以後,一元錢僅僅能買到8、9斤大米,也就是說一顆子彈在當時能買到2、3斤大米。

在當時,不論是大米還是子彈都是稀缺物資,這也是為什麼在當時的八路軍中有三不,第一個不遠打,第二個沒把握不打,第三個瞄不準不打,這三點在八路軍心中牢記,有一個日本的老兵說八路軍戰士在戰爭中非常冷靜,一般都是等我們很近的時候才進行攻擊,一般在打完三排子彈之後,如果你還沒反應過來,八路軍已經帶著刺刀到了面前,這時候你在準備已經不行了。

抗戰時, 一粒子彈可換多少斤大米? 為什麼說當時的子彈非常金貴?


子彈稀缺所以對於每一枚子彈都非常珍惜,為了迷惑敵人彈藥充足,常常將高粱杆做成子彈的樣子,一般戰爭結束以後,每打死一個日本士兵,才能獲得20枚左右的子彈,但是每一場戰爭都要犧牲很多的戰友。因為有這些衝在第一線的將士,才能有勝利,我們不能忘記這些民族英雄,他們是激勵我們不斷前進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