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五言回文诗有四十种读法,不仅限于正读反读,妙趣横生

“回文诗”创于西晋,历代诗家争相仿效,宋代达到鼎盛。唐代吴兢在《乐府古题要解》中讲:“回文诗,回复读之,皆歌而成文也。”民国时期的《学诗百法》中说:“回文诗反复成章,钩心斗角,不得以小道而轻之。”


一首五言回文诗有四十种读法,不仅限于正读反读,妙趣横生


“回文诗”创作需要深厚的文字和文学功底,大文豪苏东坡就是一位“回文诗”高手,多篇佳作,如《题织锦图回文》,正读,反读各有意境。

正读:春晚落花余碧草,夜凉低月半梧桐。人随雁远边城暮,雨映疏帘绣阁空。

反读:空阁绣帘疏映雨,暮城边远雁随人。桐梧半月低凉夜,草碧余花落晚春。


一首五言回文诗有四十种读法,不仅限于正读反读,妙趣横生


“回文诗”的妙处在于同样一首诗,回环往复,正读、反读可以是相同意境,也可产生两种不同的心境。更有绝妙的“回文诗”,不仅正反顺序成立,如果从诗中任何一个字开始,作为首字重新组合成七言,同样顺理成章,毫不拘泥。如清代诗人黄柏权所作《茶壶回文诗》,二十字可以正反读成两首诗外,还可随意开始组合成首五言,妙不可言。这里随意组合几首,大家有兴趣可以亲自尝试拆解、组合。


一首五言回文诗有四十种读法,不仅限于正读反读,妙趣横生


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云迷香雾,流风舞艳花。

反读:

花艳舞风流,雾香迷云薄。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


正读组合一:

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云迷香雾流,风舞艳花落。

正读组合二:

芳树幽红雨,淡霞薄云迷。香雾流风舞,艳花落雪飞。

正读组合三:

红雨淡霞薄,云迷香雾流,风舞艳花落,雪飞芳树幽。

正读组合四:

香雾流风舞,艳花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云迷。

正读组合五:

花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云迷香,雾流风舞艳。


一首五言回文诗有四十种读法,不仅限于正读反读,妙趣横生


反读组合一:

流雾香迷云,薄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花艳舞风。

反读组合二:

香迷云薄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

反读组合三:

薄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云。

反读组合四:

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云薄。

反读组合五:

幽树芳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云,薄霞淡雨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