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67家P2P爆雷 僅1家上線運營

5月份67家P2P爆雷 僅1家上線運營

網貸行業“寒冬”的局面依舊沒有改變。

據零壹數據統計,截至2018年5月底,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有1557家,5月份問題平臺達67家。5月份交易額環比降低3.8%。截至5月末,貸款餘額約為9750億元,已經不足萬億元,連續8個月呈下降趨勢。

據統計,2018年5月份問題平臺類型主要以網站無故關閉和失聯跑路為主,分別有32家和18家,佔同期行業問題平臺總量的47.1%和26.5%。與此同時,《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5月份僅1家網貸平臺上線運營。

上線銀行存管達832家

4家網貸平臺獲得投資

據零壹數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5月末,正式上線存管系統且仍在正常運營的P2P平臺共832家,較上月增加19家。全國58家商業銀行與P2P網貸平臺進行了系統對接,以城商行和農商行為主。隨著各地備案工作的推進,P2P網貸銀行存管化程度正持續提高。

與此同時,記者發現,截至2018年5月31日,接入新版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下稱“協會”)“互聯網金融登記披露服務平臺”的網貸機構共116家。

2018年4月27日,協會組織完成了全國互聯網金融登記披露服務平臺信息披露系統的升級改造並上線運行,新系統下,之前鼓勵披露的事項有些變成了強制披露項。升級的新系統增加了銀行存管信息披露功能,披露信息項包括銀行存管的從業機構名稱、簽約時間、全量業務上線時間、支付通道等。銀行存管信息披露功能的上線,將實現銀行端披露信息同機構端披露存管銀行信息之間的相互對比,可防止一些網貸平臺進行虛假宣傳,使得真假存管一目瞭然。

據零壹數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5月31日,國內P2P網貸行業融資事件共計356起,259家P2P平臺獲得融資,總額在625億元左右。

在5月份僅有4家P2P網貸平臺獲得融資,註冊於浙江的車貸平臺“晴天助”獲樂創資本5000萬元A輪投資,黑龍江平臺銀多資本獲聚秀資本等機構投資的6000萬元B+輪投資,該平臺撮合的借款人主要來源於買單俠、微貸網、美利金融等網貸機構;北京網貸平臺湧泉金服獲中東控制集團的戰略投資,主要從事供應鏈金融服務;懶財金服獲中建投北京基金B輪投資,投資金額超過1億元。

“從行業角度來看,合規備案會為整個網貸行業帶來優勝劣汰,是長期的大利好。備案後,剩下的平臺數量會減少,但都比較優質,剩下的平臺會分享行業的剩餘紅利。”財富星球CEO郭新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新規對網貸影響甚微

“同質化”是發展癥結

5月4日,銀保監會發布了《關於規範民間借貸行為維護經濟金融秩序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表示要規範民間借貸,嚴禁非法活動,改進金融服務。

《通知》再次明確信貸規則,並指出,將嚴厲打擊以下非法金融活動:利用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等非法集資資金髮放民間貸款;以故意傷害、非法拘禁、侮辱、恐嚇、威脅、騷擾等非法手段催收貸款;套取金融機構信貸資金,再高利轉貸;面向在校學生非法發放貸款,發放無指定用途貸款,或以提供服務、銷售商品為名,實際收取高額利息(費用)變相發放貸款行為。同時,《通知》要求,嚴禁銀行業金融機構從業人員作為主要成員或實際控制人,開展有組織的民間借貸。

零壹財經分析師認為,P2P網貸平臺並非是《通知》規制的主要對象,《通知》認定的諸如“校園貸”、發放無指定用途貸款(如“現金貸”)等非法活動早前已被髮文禁止,因此,該《通知》對P2P網貸行業並不構成重大影響。

與此同時,在業內人士看來,當前網貸平臺間的同質化較為嚴重,長遠看並不利於整個行業的發展。

“平臺想要長遠發展,最重要的應是堅持合規運營。不合規運營的平臺自身不僅存在運營風險,隨時可能出現問題,而且在監管趨嚴的大環境下,不合規的平臺很快就會被市場淘汰。”郭新濤看來,平臺間的同質化不利於整個行業的長遠發展未來,網貸平臺需要根據自身特點,發展自己的特色業務,下沉到細分領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