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王爺沒有封地只有工資,如何養活王府?

清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巔峰,其各種封建體制都達到了極致。比如在中央集權方面,前朝歷代多有分封諸侯的慣例,即給予皇親國戚或者有功之臣們,爵位,封地!

清朝王爺沒有封地只有工資,如何養活王府?


他們在自己的封地內擁有極大的權力,制官、收稅甚至於可以擁有私兵,總管一方,當然不同的朝代規矩不同。但地方威脅中央的情況一直存在,即使是在明朝,有著燕王朱棣“靖難之役”,顛覆朝堂。或者明末福王,兼併土地,橫徵暴斂。

所以,入關後的清朝吸取了明朝等前朝歷代的經驗,對於王爺公爵們,只給地位榮耀,不會給與封地實權,將王爺們留在京城。

清朝王爺沒有封地只有工資,如何養活王府?


清朝的王爺分親王和郡王兩種,沒有封地,無國可就。受封之後,若沒有上差,只能待在北京城內。這使得清朝近三百年曆史中,沒有王爺作亂這樣的事情發生。

那麼這些留在京城的王爺們,是如何養活這王府上下的呢?

首先,王爺們是有工資的,根據清乾隆《大清會典則例》卷五十一《戶部·俸餉》所示,親王歲俸銀一萬兩。排在親王之後的郡王歲俸銀五千兩,貝勒歲俸銀2500兩,貝子歲俸銀1300兩。此外,他們還有和爵位品級相對應的俸米補貼。親王是1萬斛大米,郡王是5000斛大米。

清朝王爺沒有封地只有工資,如何養活王府?


這些可不是小數目,親王這一年的俸銀相當於當時數百個家庭一年的收入(英國使臣喬治·馬戛爾尼曾出使中國,他記錄下一個北京普通四口之家當年的家庭年收入是32兩銀子,支出是35兩銀子。)

當時清朝文武官員每年俸銀分別是:一品180兩,二品155兩,三品130兩,四品105兩,五品80兩,六品60兩,七品45兩,八品40兩,正九品33.1兩,從九品31.5兩。這就是公務員和貴族們差距,這也是清朝前期官員貪腐現象嚴重的問題根源之所在。

清朝王爺沒有封地只有工資,如何養活王府?


當然了,富人們的價值觀和咱們肯定不一樣,畢竟王爺手下需要養活的人太多,妻妾 、父母、子嗣、護衛、丫鬟、謀事等等,這麼多人衣食住行的花銷已經是比不小的數目。何況王爺還得經常處理人際關係,參加各種場合,這俸祿也並不能說寬裕。這點錢在一些王爺們眼中絕對是不夠用的,他們需要更多的收入來源。

清朝王爺沒有封地只有工資,如何養活王府?


比如皇族的賞賜,逢年過節的,都會收到來自皇上太后的紅包,那可不是小數目。還有王爺們大都會在朝中任職,他們除了爵位俸祿之外,也還有職位俸祿。當然,這背後更多的是職位所帶來的斂財之道。

清朝王爺沒有封地只有工資,如何養活王府?


由於王爺們職務和地位的關係,他們每年都能收到不少的孝敬,清末的慶親王為了創收,甚至幹起了買官賣官的勾當。這來錢怎麼不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