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设备条件下青花菜工厂化育苗技术

设施设备条件下青花菜工厂化育苗技术

徐亚兰

基金项目:江苏省现代农业(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江苏(响水)现代农业(蔬菜)科技综合示范基地”(JATS[2019]229)。

工厂化育苗是指人工可控, 在一定的设施设备条件下,提供给作物适宜的生长环境,以草炭、珍珠岩、蛭石、秸秆等做育苗基质,通过机械化、智能化操作,一次成苗,周年供应的现代化育苗体系。 工厂化育苗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加快蔬菜产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2]。 响水县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起步于 2014 年,随着蔬菜产业的发展,本县工厂化育苗技术不断完善, 目前拥有现代化育苗中心6 个,总面积 73 350 m2,单季工厂化育苗 1.5 亿株。工厂化育苗的快速发展对响水县青花菜产业规模化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2018 年全县青花菜面积达 10 万亩,成为全国青花菜生产第一县,响水县荣膺“中国西兰花”之乡。 几年来,我们以江苏现代农业(蔬菜 )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实施为契机 ,通过对设施装备、播前准备、苗床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的探索、试验,总结形成了适合响水地区或类似地区的青花菜工厂化育苗技术。


设施设备条件下青花菜工厂化育苗技术


1 育苗设施设备

1.1 温室

温室是工厂化育苗的重要配套设施, 一般选用不少于 5 连栋的智能玻璃温室或薄膜连栋温室等大型温室,要求温室内配置内外遮阳、风机湿帘等降温系统和热水循环、 暖风加热等采暖系统以及自动喷灌系统、补光系统等配套设施。

1.2 催芽室

催芽室要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保湿性能[3],要配备加温、加湿、补光和空气交换等自动控制系统。催芽室可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满足种子萌发对环境的要求[4],可快速促进种子萌发 ,提高种子萌发率、均匀度。 在完成播种作业后,应迅速将苗盘运送至催芽室内进行催芽。


设施设备条件下青花菜工厂化育苗技术


1.3 自动精量播种流水线

该流产线是青花菜工厂化育苗的核心设备。 其具有穴盘解垛机、 基质解压机、 基质自动搅拌机、自动填装基质、 自动穴盘压穴、 自动精量播种、 自动覆盖基质、 自动喷淋的整套精量播种流水线设备, 能自动完成穴盘基质装填、 压穴、 播种、 覆盖、 浇水等操作。

1.4 苗床

在温室中以南北向设置钢结构移动式苗床,一般架高 80 cm 左右,架宽 175 cm 左右,架长根据棚室实际情况合理配置, 床架之间留一条宽 65 cm 左右走道。 苗床下铺设黑色园艺地布,以防杂草生长。

1.5 催芽车

配备层间高度可调节、层间透光、下部装有滑轮便于移动和运送的温室育苗催芽车。


设施设备条件下青花菜工厂化育苗技术


1.6 穴盘

青花菜育苗通常选用 54.0 cm×28.0 cm 的 128 孔穴塑料穴盘。

1.7 基质

育苗基质是固定支持秧苗、保持水分和营养、提供根系正常生长发育环境的重要载体, 选用适宜的基质是工厂化育苗的重要环节和培育壮苗的基础。青花菜育苗一般选用透气性好、 保水保肥力强的长效营养型蔬菜育苗专用基质。 基质 pH 值在 5.4~6.0、EC 值在 0.75~1.2 m S/cm。


2 播种

2.1 播前准备

2.1.1 基质 将基质用解压机解压打散后, 按基质∶珍珠岩∶蛭石=3∶1∶0.5 的比例加入珍珠岩和蛭石,再按每 1 m3基质加入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50 g,在基质搅拌机中淋水后充分搅匀,基质含水量在 30%左右。

2.1.2 穴盘 如使用旧穴盘需用高锰酸钾 1 000 倍液浸泡 10 min 清洗消毒。


设施设备条件下青花菜工厂化育苗技术


2.2 播种

选择综合性状优良的抗逆抗病品种。 冬春育苗时宜选择前期耐寒后期耐热、商品性好、品质优的品种, 如炎秀等。 秋冬育苗时宜选择前期耐热后期耐寒、商品性好、品质优的品种,如寒秀等。

种子选用发芽率 95%以上,采用干播,播种前将种子筛选,选取籽粒饱满的种子。 将播种流水线上的播种滚筒更换为和 128 孔穴盘相匹配的滚筒, 并调节滚筒转速,将打孔器调整至打孔深度 0.5 cm 左右,根据基质含水量调整灌溉机的灌水量, 确保浇水后基质含水量达 50%~60%。

早春青花菜一般 1~2 月份播种, 秋青花菜一般7~8 月份播种。


3 催芽

将浇好水的苗盘放到催芽车上推入催芽室内,催芽室内温度控制在 28℃左右,湿度在 80%~90%,注意保持温、湿度均匀,催芽时间一般需 2~3 d,每天上、下午各检视种子萌芽程度,待 80%以上种子破壳即可结束催芽,移入育苗温室的育苗床上。

4 苗床管理

4.1 温度管理

冬春育苗温室温度内以保温、 增温为主。 出苗前,温室内温度白天 20℃~30℃,夜间 15℃~20℃;齐苗后,白天 20℃~25℃,夜间 15℃~18℃;第一片真叶出现后,白天 20℃~25℃,夜间 13℃~18℃;定植前 5~7 d,逐渐降低苗床昼夜温度。 冬春低温期,夜间温度低于 10℃, 应采取相应的保温、 增温措施。 夏秋高温期育苗, 温室温度以降温为主, 温度控制在 30℃以下, 晴天上午 9:00 以后, 当温度达到 30℃时,要将温室顶部的遮阳网打开(遮阳率 50%~60%),以减弱进入室内的强光, 同时将温室的四周及顶部的通风窗关闭, 启动湿帘风机降温系统, 对温室内进行强制降温; 下午 4: 00 左右将温室顶部的遮阳网收起, 当外界温度降至室内温度时, 可打开通风窗进行通风。 遇阴雨天则不需打开遮阳网, 只进行通风降温。

4.2 肥水管理

出苗期至子叶展开前,只浇清水,少量多次,基质总体要偏干,含水量在 30%左右,当发现基质表面发白时需要及时补水,基质表面要潮湿。 子叶展平后可利用行走式洒水车配合使用优质液体复合肥带肥浇水, 实行水肥一体化, 根据不同叶龄调整肥料浓度。 在第一片真叶出现前要适度控制肥水,防止下胚轴过长形成高脚苗,不利于培育壮苗。 第一片真叶出现后, 进入正常管理, 根据墒情和天气增加浇水次数,保持干湿交替,避免浇透水。 冬春育苗时于晴天10:00 左右浇水, 防止冷水伤苗, 避免浇水后 2~3 d内出现低温阴雨,诱发病害。 夏秋育苗时,因外界气温高蒸发量大,要加大浇水次数,浇水时间以早晚为宜,同样以少量多次的方式进行。 每次浇水时,苗床四周要均匀一致,防止漏浇留死角。 可结合浇水交替喷洒 75%百菌清 600~800 倍液、25%多菌灵 500 倍液或甲基托布津等防治苗期病害。


设施设备条件下青花菜工厂化育苗技术


4.3 病虫害防治

青花菜苗期虫害主要有蚜虫、 白粉虱、 小菜蛾等,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猝倒病等。 在防治上要按照“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 ”的植保方针 ,坚持以 “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防治原则。

在防治方法上,虫害可采用物理防治方法,选用含信息素诱虫黄板进行诱杀, 黄板诱杀一般每平米放置 24 cm×20 cm 规格的黄板 1~2 块, 黄板悬挂高度为距离作物顶端 20 cm 左右。 选用化学防治时要按照绿色防控的要求,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小菜蛾可选用 5%氟啶脲 (抑太保) 乳油 2 000 倍液,或 0.3%印楝素乳油 800 倍液喷雾;防治蚜虫、白粉虱可选 用 10%吡虫啉可 湿性粉剂 1 500 倍液 或0.36%苦参碱水剂 1 000 倍液喷雾防治。

苗期病害关键是要做好预防工作 , 一方面要对基质和穴盘做好严格的杀菌消毒; 另一方面要做到科学管理,避免空气高温高湿;其次要密切关注病害发生情况,做到早预防、早治疗,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带出棚外销毁,并进行药剂防治。 猝倒病可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喷雾, 立枯病可用 10%立枯灵悬浮剂 500 倍液喷雾防治。

4.4 补苗

在播种的同时,需另播一部分预备苗,在 2 片子叶展平、真叶露心时进行补苗,补前苗要将基质浇透水,以提高幼苗的成活率,补苗后可结合浇水喷施叶面肥。

4.5 炼苗

出苗前 5~7 d 开始炼苗。夏秋育苗时温室内白天温度控制在 30℃~35℃,减少水分供应、增加光照时间和强度,中午缩短遮阳网遮盖时间。 冬春育苗要进行放风炼苗, 白天温度控制在 10℃~20℃, 夜温控制在10℃~12℃,加大通风量,增强幼苗的抗逆性 ,使幼苗定植后可快速适应外界温度环境,缩短缓苗期,提高成活率。


设施设备条件下青花菜工厂化育苗技术


4.6 移盘

因苗盘在育苗床上摆放的位置不同, 其接受阳光照射、通风通气、水分等状况有一定的差异,容易造成生长不一致、不均匀,为保证幼苗生长一致,在育苗过程中要定期的对苗盘进行移动, 变换其在苗床上的位置,一般 5~7 d 进行 1 次。

5 商品苗标准

商品苗标准:苗龄 30~35 d,叶龄 4~6 叶 1 心,株高 6~10 cm,长势均匀,根系发达,叶色肥厚,叶面有腊质,无病斑,无虫害,节间短,茎粗壮。

6 出苗

出苗前 1~2 d 对幼苗施用肥水和药剂, 实现带肥、带药出嫁,浇水时要将苗根坨湿透,药剂同苗床病害防治用药。

出苗采用整盘装箱, 将穴盘连同幼苗一起装入规格为 55 cm×30 cm×50 cm 的具有抗压、有通风口、且有 2 层隔板的运输箱内,一箱可装入 3 盘苗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