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3月4日,大太監李蓮英掛了

歷史上的今天

在109年前的今天,1911年3月4日(農曆1911年2月4日),大太監李蓮英去世。

1911年3月4日,大太監李蓮英掛了

李連英(1848年11月12日-1911年3月4日),河北河間府大城縣李家村人,晚清著名宦官。本名李英泰,進宮後改為李進喜。由慈禧太后賜名連英,俗作蓮英。連英在宮中期間,深得慈禧太后器重,太后甚至打破“太監品級以四品為限”的皇家祖制,封為正二品總管太監,統領全宮所有宦官。

李連英於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11月12日出生在直隸省(今河北省)一個窮困家庭。1853年6歲時淨身擔任宦官,入鄭親王端華府,1856年進紫禁城,原稱李英泰,後改為李進喜。1867年被封為二總管。

1869年他21歲時,大總管安德海出宮遊玩,被山東巡撫丁寶楨斬於濟南,李由於在辛酉政變中立功,安德海死後他獲得慈禧重用,不久就調到內宮伺候,升為大總管。

1871年慈禧太后賜名連英,民間訛作蓮英。連英於慈禧太后身邊受寵時,以謹小慎微見稱,朝廷大臣對李連英,亦爭相用銀兩賄賂攏絡;對於一般宮內妃嬪觸怒慈禧,連英總是儘量替人美言遮蓋,曲意迴護,保護了許多人免於處分,所以宮內左右都對他有正面評價,謂之“恭慎”,並非戲劇與小說中作威作福的型態。然而連英收受了許多官員的銀錢,其貪財也是事實,這一點很多晚清官員都有記載。總體來說,連英為人,事上以敬,事下以寬,謹小慎微。在慈禧晚年,他更像是慈禧的一伴侶,而不是奴才。

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慈禧死於北京西苑的儀鸞殿。李蓮英辦理完慈禧的喪事,於宣統元年二月初二,離開生活了51年的皇宮。當時內宮主政的隆裕太后,為感謝他在宮中服役多年,準其“原品休致”,就是帶原薪每月六十兩白銀退休。

圍繞李蓮英出宮和他的身後事,又有許多傳說。有人說他是看到光緒弟弟載灃監國攝政,恐遭報復退居宮外;也有人說,李蓮英死後,宮中太監紛紛搶奪他的遺產,隆裕太后將財產全部充公;還有人說,李蓮英生前得罪了許多人,出宮後深居簡出,但最終還是被人在後海附近暗殺。

類似傳說雖十分盛行,但從當時清宮對李蓮英出宮及死後的安排來看,這些傳說都無法令人置信。

作為一個太監,李蓮英的身份極為卑賤。不同的是,由於慈禧太后的賞識和寵愛,他享受到了皇宮太監前所未有的權力和地位,金錢財富也滾滾而來。但也正因與慈禧的這層特殊關係,他成為中國近代史上臭名昭著的人物之一。

李蓮英死時,得到清朝宮廷的1000兩白銀,在北京恩濟莊的太監墓地修造了一座豪華墳墓。李蓮英的墳墓早在30年前就被破壞了,只有墓誌銘的拓片保留了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