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这么久人们还是不愿原谅秦桧为什么?

善身天下


历史上板上钉钉的奸臣汉奸,为什么要原谅?岳飞是被他以“莫须有”罪名冤杀,但可能肉身成圣了。。。

丘处机经过牛家村已经表明当时华夏的天命不在金就在蒙不在汉,曲灵风只有个丫头叫傻姑~后来杨康生了杨过,郭靖生了郭芙、郭襄和郭破虏。但郭芙卸了杨过一条胳膊,毁了杨过的身体发肤,但这不是金朝失去天命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杨过娶了自己的师父小龙女,违背了中华的三纲五常,说明天命确实在蒙元。郭靖、黄蓉、黄老邪、欧阳锋、洪七公、全真七子一致反对杨过娶小龙女,其实是在帮杨过争天命。天下道家正宗全真教甚至不惜安排尹志平去奸污(其实算两厢情愿)小龙女来争天命(杨过是全真弟子,郭破虏后来进了少林)。甚至鬼界的李莫愁要弄死师妹小龙女却处处忍让杨过、妖界的公孙止要娶小龙女破杨过娶师父的逆天行为和不知道什么界的裘千尺都出马帮杨过争天命要弄死郭破虏,连情花剧毒这种顶级邪物都挡不住杨过。

秦桧冤杀岳飞为金朝效力,其实跟郭靖事实上给蒙古效力是一回事~但杨过击杀了蒙哥,忽必烈当了蒙古大汗,所以还是神界赢了魔界。可惜后来杨过后人又入了魔道。


站烽


即使过去了九百年,秦丞相依然直挺挺地跪在岳王庙前,而且还将继续跪下去。

之所以他要跪下去,接受世世代代的辱骂,并不仅仅是因为他在南宋初年所犯下的包括冤杀岳飞在内的各种罪行,更因为有人需要他出来做垃圾桶。

秦桧的罪行,说是罄竹难书也不过分:他担任独相十九年,对内疯狂压榨百姓,对外一意曲意逢迎金朝,一手葬送北伐大好局面,还将中兴名将岳飞迫害致死……他是注定要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

但是,这并不代表秦桧就必然会有如今这样的“地位”。南宋最不缺的就是奸相,秦桧之前的黄潜善、汪伯彦,秦桧之后的史弥远、贾似道,个个都是中国历史上顶尖的权奸,贾似道甚至还直接导致了南宋的覆亡。但是,被铸成跪像的,却只有秦桧。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统治者们希望百姓相信,皇帝是好的,是善良的,是心怀苍生的,只不过受了奸贼蒙蔽而已。

以岳飞案为例,现在学界基本已经形成了统一看法——真正想杀岳飞的是赵构,秦桧反而无可无不可,只不过最后做了赵构杀人的刀而已。而跪在岳飞面前的,不论是南宋,还是元明清,从来只有秦桧夫妇、栽赃的张俊和办案的万俟卨,何曾有过赵构?

为何赵构不能跪?因为他是九五之尊,因为皇帝是不会犯错的。一旦有了错,那必然是底下人的错,绝不能怪在皇帝头上。如果赵构有罪,那么此后的于谦、夏言之死,皇帝要不要负责任?要不要在于忠肃祠前也安排明英宗跪一跪?


顺便说一句,1206年,韩侂胄北伐前追夺了他的所有官爵,还把谥号从“忠献”改为“谬丑”;两年后,韩侂胄已经被害,奸相史弥远掌权,立刻恢复了秦桧的所有荣誉。而如今,史弥远的名字也和秦桧放在了一起,成为顶级奸臣的代名词。

能反映历史真相的,也许唯有时间。

您对秦桧之奸还有什么独到的看法吗?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互动。



青言论史


秦桧死了八百多年,到现在还跪在岳飞的墓前,遭人人唾骂,不为后人所原谅。许多人都感到奇怪,这天吓得奸臣千千万,就是宋朝本身就有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六贼,他秦桧还排不上号呢?人们怎么就对秦桧念念不忘呢?这确实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但是细细梳理,我认为最重要的,不外乎以下几点:

第一、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死了岳飞,还抹黑了岳飞。岳飞是抗金的一面旗帜,这是不可置疑的。有许多人说,岳飞的高大形象都是《说岳全传》之类吹捧起来的。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的一个情形。尽管在《宋史》中对岳飞的纪录并不多,似乎也没有什么辉煌的战绩,但是《金史》的纪录却可以作为一个有力的印证。《宋史》中没有朱仙镇之战,而《鄂国金佗稡编》卷16《临颍捷奏》却记载——前军统制、同提举一行事务张宪申:“今月十八日,到临颍县东北,逢金贼马军约五千骑。分遣统制徐庆、李山、寇成、傅选等马军一布向前,入阵与贼战斗,其贼败走,追赶十五余里。杀死贼兵横尸满野,夺到器甲等无数,轻骑牵到马一百余匹,委是大获胜捷。”而《金史》卷82《仆散浑坦传》记载:“天眷二年,与宋岳飞相据,浑坦领六十骑深入觇伺,至鄢陵”,这是一场遭遇战,但是金军将领仆散浑坦率领六十个金国骑兵来到了鄢陵侦查、这其实就是到了宋军的后方。鄢陵在颍昌东北,在东京开封府和朱仙镇之南。金军的侦察兵绕过前线,到鄢陵刺探敌情,这就说明朱仙镇已经被岳飞占领,而朱仙镇之南的鄢陵已经处于宋军的腹地。岳珂在《鄂王行实编年》中记载,朱仙镇之战后,金军曾一度撤出开封。这在《金史》中也得到间接印证。《金史》卷77《宗弼传》记载,在“宋岳飞、韩世忠分据河南州郡要害”之后,“宗弼遣孔彦舟下汴、郑两州”。而岳飞死后,金章宗劝吴璘的孙子吴曦投降:“且卿自视翼赞之功孰与岳飞?飞之威名战功暴于南北,一旦见忌,遂被叁夷之诛,可不畏哉。”这再一次印证了岳飞在金人心目中的地位的尊崇。岳飞既然这样威武,《宋史》中的记载为什么了了呢?其实,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秦桧等人篡改了当时的历史记载,使岳飞抗金的功绩几乎被抹杀,而很难看得分明。

绍兴十年,岳飞等人面对金朝都元帅完颜宗弼领兵南侵,屡次取得对战的胜利,甚至一度进逼东京(即开封)。而且当时,金国“内讧外叛,互相猜贰,拥兵角立,莫敢先动”,他的军队也“老弱尽行,人心乖离”——这不都是可以一鼓作气直捣黄龙的最好时机吗吗?而秦桧却颁令岳飞班师回朝,连下十二道圣旨。第二年,宋高宗和秦桧合谋杀害岳飞,与金国签订了屈辱的《绍兴和议》,向金国称臣、纳贡、割地。

岳飞这样一个民族的英雄,却被投降派秦桧无辜枉杀,导致北伐功亏一篑,从此苟安于江南,你说,他的这种行径不应该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吗?尽管现在大致一致的观点是赵构才是冤杀岳飞的主谋,没有他的点头,岳飞不可能死。这确实是事实,但是赵构为什么就点头了呢?

第二、秦桧为一己私利而毫无原则地出卖国家利益。秦桧虽然贵为宰相,但是他的心里始终倾向于投降,他以“保全东南”的幌子,提出了“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的主张。国家被外敌欺凌,作为宰相不从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还竭力迎合侵略者的利益需求,对敌妥协。这是怎样的一种行径。一个人,没有国家利益,没有民族尊严,没有奋起一搏的精神,有的只有苟且偷生,有的只是满足自己的私欲,这样的行径,尽管不能判定秦桧是不是金国的奸细,但是卖国求荣、厚颜无耻是抹不掉的标签。

我们说宋朝六贼让人恨,却没有被恨上这样的程度,就在于此,因为六贼,他们也只是结党营私、贪赃枉法、荒淫无度,滥使职权,鱼肉百姓,把个朝廷弄得乌烟瘴气,以致民怨沸腾,金人入侵,还没有到这种卖国以求荣的程度。而秦桧呢,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统一中原应该是最大的事,而他不为这件事锦上添花,却因为政见不同,落井下石、破坏团结,打击投降派。如此一来,不但使北伐的大好局面毁于一旦,还让大宋像金称臣、纳贡和割地,这是怎样的一种卑躬屈膝,苟且偷生,成了一条没有脊梁的狗,连一点士人的骨气都没有了。而且,他的这种投降政策深深影响了南宋,直到南宋灭亡才终结,你说他的这种行径危害有多深。

第三、秦桧的鼓噪是赵构下定决心杀死岳飞以求和的导火索和发动机。当年,秦桧提出了“如欲天下无事,须是南自南,北自北,遂建议讲和”这看着似乎有道理,和平了,人民就不用流离失所,就能安居乐业,但是他却忘记了和平要靠实力说话,否则就是痴人说梦。当他提出这个观点的时候,就连赵构都发出质疑:“桧言‘南人归南,北人归北’。朕北人,将安归?”从这个话语中,就能够清晰地读出赵构当时的心境。刘大中当时也力谏:“和与战守自不相妨,若专事和而忘战守,则堕敌计中矣。”

而等到南方稍微平定 ,赵构在秦桧不断地洗脑之后,就有些摸不着北了。明朝陆容曾说:“宋与金议和,天下后世专罪秦桧,予尝观之,桧之罪固无所逃,而推原其本,实由高宗怀苟安自全之心,无雪耻复仇之志。桧之奸有以窥知之,故逢迎其君,以为容悦以固恩宠耳。”

秦桧就曾对赵构说:“臣僚畏首畏尾,多持两端,此不足与断大事。若陛下决欲讲和,乞颛与臣议,勿许群臣预。”他的意思是:这些大臣们畏首畏尾,不能和他们讨论、决断国家大事。陛下如果决心讲和,就按我的意见办。别让他们乱插嘴!而赵构则是完全倒在了秦桧的身上,回应道:朕独委卿。这样就有了第一次《绍兴议和》(绍兴八年,即1138年)。第二年,金人撕毁合约,直取河南、陕西。岳飞、韩世忠、张浚等人迎敌。正当北伐形势大好之时,秦桧又揣摩透了赵构的心思,把韩世忠、张浚、岳飞召回朝廷,收回了兵权,导致北伐功败垂成。而这时,秦桧“挟虏势以要君”,把赵构玩弄于股掌之上。据徐自明的《宋宰辅编年录》说:“法寺禁系公事,并不遵用法律,唯视秦桧一时之私意,死则死之,生则生之。 笞、杖、徒、流,一切希望(秦桧)风旨。故桧权益重,势益盛,天下之人益畏而忌之。”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秦桧杀岳飞,和金人达成了第二次《绍兴和议》:“划淮为界,岁币银绢各二十五万,割唐、邓二州”,黄河以南、淮水以北的土地丧失殆尽。

也许有人会说,杀岳飞,割地赔款的责任不能完全怪秦桧,错在赵构。是啊,决策者是赵构,他自然不能脱了干系,但是秦桧的责任也是难辞其咎的。宋高宗既想在老百姓面前树立一个英明君主的形象,却又害怕岳飞等人势力强大让自己无法掌控,这是没有什么错的。作为秦桧,一个饱读诗书的士人,就应该为国家社稷着想,在其位,谋其政,担起自己的责任来。而他不但没有国家民族的意识,反而在北伐的关键时刻,怂恿赵构,诛杀忠良,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来,造成不可逆转的被动局面。所谓,忠臣死社稷,如果秦桧能够为国家社稷据理力争,而不是推波助澜,落井下石,以他对赵构的影响,会造成不可收拾的境地吗?可以说,在这件事上,秦桧的罪过远远超过赵构的。

综上所叙,秦桧被人们永久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就在于他不忠不义不仁不孝。这样的人,如果都能让他站起来吗?绝对不能。能够把他忘记吗?也不能。因为只有记住了他,我们才能懂得什么是是非,什么是忠义,什么是民族精神。


蝴蝶花雨


这个问题小编的回答吧。这个问题我认为答案是很明确的。岳飞直到现在能被我们认为是民族英雄。可见岳飞在我们心中的地位是有多高?每当读到岳飞的满江红写怀,我都不禁感慨。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是小编最喜欢的片段。

话不多说,我们来看一下秦桧都做了些什么?首先他是直接害死岳飞的凶手。 虽然现在有人认为秦桧受到了赵构的指示,也有人试图为他平反。但是他杀害岳飞这一点是无法抹去的。

也是让人无法接受。他不断地向金朝求和。于公于私都是错的。

反而岳飞的声望越来越高。而人们对岳飞有多喜爱就会对秦桧有多憎恨。自古以来人们对奸臣都是没有好的印象。

因为奸臣是祸国殃民残害百姓。这就是我们对秦桧的印象。因为我们认为如果没有秦桧杀害岳飞,说不定岳飞还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

岳飞在取得了非常成功的战绩后却被召回。而最让人气愤的是竟然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杀害。这是我们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岳飞一生为官清廉,爱戴百姓。深受人民喜爱,更拥护。更是为国抛头颅洒热血。

这样的大英雄能不让我们佩服和尊敬吗?这就是小编认为为什么过了这么久,人们还是无法原谅岳飞的原因。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啦,希望大家多多点赞评论关注哦,谢谢大家!


最强大的我们


秦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奸臣之一,作为权倾朝野的南宋大臣,秦桧做的坏事太多太多,时至今日,很多人一想到古代的大汉奸,秦桧依然是当仁不让的被唾骂,被称为奸臣众的奸臣,至今还又秦桧的跪像在博物馆,以此惊醒后人勿学秦桧,那么为什么人们至今还不原谅秦桧,以笔者看来,主要原因如下:

一、秦桧是奸臣中的奸臣,几乎汇集了所有奸臣的特点,是奸臣中的典型。

  1. 秦桧奉行割地、称臣、纳贡的投降政策,为后人所不耻。
秦松多次代表大宋跟金朝商谈议和,使大宋蒙羞,有史可查的就有很多次,绍兴八年,金国要宋廷屈己议和,朝廷百官大部力主抗金,不赞同议和,秦桧暗中排挤朝中议论不和之臣,金国要求所过州县要行臣礼,态度相当傲慢,秦桧打算接受金国条件,但高宗不愿称臣,文物馆臣也反对称臣,军民百姓义愤填膺,最终反对此次议和,秦桧也因这次称臣议和被文武百官和众老百姓唾骂,绍兴十一年,宋军连战连捷,秦桧秘奏高宗“论功行赏”收回诸将兵权,导致大量国土重新沦丧,最终签订绍兴和议,割让唐、邓二州给金朝,这样的奸臣怎么不被唾骂。

2. 结党营私、排除异己,大兴文字狱

秦桧把持朝政后,贪得无厌,任用贪官污吏,排挤廉洁之士,因贪赃枉法被检举的,秦桧也奋力偏袒,在当丞相的十八年间,秦桧结党营私,卖官鬻爵,开门纳贿,秦桧的相府可谓金银珠宝,应有尽有。秦桧还大兴文字狱,因言获罪者被罢官、被流放的数不胜数,秦桧还下令禁止野史的出现,让人撰修国史,褒奖自己,与自己不利的全部修改或者焚毁,真是无恶不作。

二、秦桧为了一己之私害死民族英雄岳飞,直接葬送了南、宋收复失地的希望。

秦桧是朝中主和派,他提出了“南自南,北自北”的政治方针,而岳飞大家都知道著名的抗金英雄,他渴望收复失地,迎回二帝,这也触及了最高层的利益,因岳飞在议和、立嗣方面和自己又冲突,为了一己之私秦桧让手下诬告岳飞部下谋反将岳飞害死,岳飞死后,南宋再也无力北上,彻底葬送了南宋收复失地的希望,在后人看来秦桧谋害岳飞激起后人对这个奸臣最大的痛恨。

三、秦桧卖国加重了南宋软骨病,直接导致崖山之后无中国,后人把民族危亡的责任都记在秦桧头上。

岳飞死后,朝中主战派势力渐微,主和派日盛,秦桧的卖国行为直接导致朝廷一味的割地,主和,随着蒙古崛起,宋没有联合金国抗蒙,导致金国灭亡后,大宋再无屏障,蒙古大军长驱直入,而南宋的军事力量早已衰退,1276年攻克南宋首都临安,1278,攻克崖山,南宋灭亡,秦桧的卖国加重了南宋的软骨病,军事衰弱,最终南宋的直接灭亡与秦桧的行径有一定关系,所以后人在谈到这段历史时把导致民族灭亡的责任都记在了秦桧头上,这也是现在人不原谅秦桧的原因。

四、《说岳飞传》小说的流传加重了人们对秦桧的痛恨。

《说岳飞传》小说中赞扬了岳飞忠君报国,收复失地的英雄壮举,老百姓无人不知,人们对岳飞的冤死感到可惜,也把这种对岳飞的尊敬转嫁到对秦桧的痛恨之中,所以提起秦桧,人民就会想到岳飞,就会憎恨他,这也是人们迟迟不原谅秦桧的因素之一。

最古以来人们尊崇民族英雄,痛恨奸贼,而秦桧又是奸臣中的奸臣,人们又怎会原谅这个陷害民族英雄的奸臣。


坐看云起时1218


对于秦桧的问题,凡是有正义感的中国人都不会原谅他,都会骂他遗臭万年!想想当年那场金国入侵中原的战争,毕竟是外寇入侵,金兀术带领金国大军一路烧杀抢劫,把宋朝皇帝都虐走了,那是多大的国耻啊!好不容易出了个岳飞,把金兀术打的节节败退!眼看收复中原有望了,秦桧却假皇帝之名连下十二道金牌,以“莫须有”的罪名,把岳飞绞死在“风波亭”……一个刚刚才39岁的国家栋梁、民族英雄,就这样被秦桧害死了!这样的汉奸卖国贼,后人能原谅他吗?恨不得把他打进十八层地狱,让他遗臭万年!


玉树临风175501303


对于秦桧,历史已有定论,我们为什么要去原谅他?原晾等于背叛!难道我们要背叛我们的先人反抗外来侵略,保卫中华国土江山的民族英雄吗?如果我们原谅了秦桧,那我们对于岳飞的"还我河山!"四字,想从历史上剜掉吗?我们对于"怒发冲冠…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历史理想,从华夏民族的心中磨灭掉吗?在我们民族贫弱时期,外族侵略者从华夏版图里用刀枪割去的一块块美丽富饶的国土,就这样忍气呑声,永久地放弃了吗?想要我们原谅秦桧的人,他们到底是何居心,不是昭然若揭了吗?秦桧跪着在,我们还有一条做人的底线在。秦桧不跪了,中国人做人的底线也就崩溃了。这合乎谁的利益?这只合乎汉奸卖国贼的利益。这只合乎想搞垮中华民族的外国反华势力的利益!这只会使"亲者痛,仇者快!"秦桧一定不能原谅,并且一定会随着中华民族的存在而一直跪下去,让中国人民时时警醒,谁卖国,谁让中华失去了土地,谁就是秦桧的下场!


夏冷


中国人崇尚的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做了坏事也应该受到相应的惩罚,这样才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经济学上有个概念叫“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就是以完全追求物质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并为此可不择手段。 虽然在具体的人类社会研究中并不能完全套用这一假设,但在很多情况下这一假设仍是成立的。但是设想一下,如果人人都遵循“经纪人假设”,寻求以最少的付出获取最大的利益,那么必然会侵犯其他人的利益,在这一点上能造成相似效果的还有绝对自由理论。为了社会更加稳定的发展,加之人性中本来就存在的积极性因素,于是出现了自觉遵守的全民公约—即道德。

可是我们都知道:道德只能用来约束讲道德的人。他的约束力完全来自与每个人的内心,如羞耻心、恻隐之心等。但事实证明人性在利益面前常常是经不起考验的,只要脸皮厚点,道德的的指责也就起不到任何约束作用了。所以才出现了法律和相应的惩罚措施,所谓惩前毖后,用外力来约束人们的欲望。通俗点就是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来约束。

我们现在回到秦桧的问题上。秦桧一生早期还是比较正直的,北宋灭亡前赵构和秦桧作为使臣去和金国谈判,金国人看不起赵构,秦桧还能据理力争。后来北宋灭亡后秦桧一起被带到了北方,从现有记载看,金国高层很欣赏秦桧,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秦桧后面冒险偷偷潜回了南宋(很多人怀疑他就是回来做间谍的)。说他是爱国吧,可他回到南宋后主张“南人归南,北人归北”;力主和议,大肆破坏南宋的抗金活动。本来因为双方实力趋于平衡而产生的和议,在秦桧的操作之下完全放弃了国家尊严、国家主权等主要内容,还要每年付出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详细可见笔者所写的《秦桧“和议”的问题在哪里》)。说他是卖国也不为过。

和议达成之后秦桧干的所有事基本就是打击异己,贪赃舞弊。在南宋高宗的纵容之下,整个南宋朝廷被整的乌烟瘴气,整个南宋的政治生态也是在此时完全恶化,至南宋灭亡都没能恢复过来。其中最惹人愤怒的就是他自毁长城,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了民族英雄岳飞。

但偏偏就是这个坏事做尽的人,一生深得高宗宠信,前后执政十九年,大部分时间还是独相,这在整个两宋史上都是仅有的一个。据说就连金国都要求南宋必须让秦桧做宰相,否则他们不同意。直到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秦桧病逝,时年66岁。但是因为宋高宗的一生早已经和秦桧绑在了一起,所以秦桧死后追赠申王,谥忠献。

可见秦桧一生坏事做尽,却又生前享了一辈子的荣华富贵,死后还极尽荣宠。从道理上来说这实在不应该是秦桧这种人应有的结局,否则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铺路无尸骸。那正义何以伸张,谁还会去做好事?但秦桧已经死了,想要惩罚他并对世人起到警示作用,惩恶扬善,只能让他死后永远跪在岳飞墓前。现在有些人要为秦桧翻案,笔者以为,如果有朝一日秦桧真的站起来了,那也就是道德等人类社会的公约体系真正崩溃的时候了。


孔夫剑


现在的人们原谅不原谅对死去八百多年的南宋宰相秦桧其实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毕竟死去的人对后世的一切是是非非完全都不知道,这些是是非非只对活着的人有争论评价的意义。

众所周知,杀害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岳飞的罪魁祸首是宋高宗赵构,宋高宗赵构为了迎回母亲韦太后,必须答应金朝杀害抗金最坚决的名将岳飞作为议和的条件。

宰相秦桧等人只是按照皇帝赵构命令陷害岳飞的帮凶,但既然历朝历代都更谴责奸臣而宽容昏君,秦桧与他的老婆王美人以及张俊、万俟卨等参与陷害岳飞的奸臣作为昏君赵构的替罪羊,也是他们命中注定的宿命,而宿命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言的。

比如亲自诱捕与监斩岳飞的抗金名将杨沂中就很少受到谴责,更没有跪在岳飞面前,而地位与功劳远在杨沂中之上的抗金名将张俊就声名狼藉。人世间很多事情是没有道理可讲的,也是没有办法真正解释清楚的。

如果宋高宗赵构跪在民族英雄岳飞面前,那么杀害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元世祖忽必烈、杀害民族英雄于谦的明英宗朱祁镇、杀害民族英雄袁崇焕的崇祯帝朱由检与用反间计陷害袁崇焕的清太宗皇太极、杀害民族英雄谭嗣同的慈禧、杀害民族英雄吉鸿昌的蒋介石宋美龄等最高统治者都应该跪在这些民族英雄面前,在也许民族英雄岳飞的面前没有宋高宗赵构跪像的深层次原因。

所谓存在即合理,就让秦桧等人的铁像世世代代跪下去,作为活着的人发泄对汉奸卖国贼等黑恶势力不满情绪的一种象征。


厚德载物49847


不能原谅,也不可原谅,这就是历史!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忠孝仁义一直是做人的标准,而岳飞从小就有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岳飞也没有辜负母亲对他的期望。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就算岳飞是赵构授意所杀,对于赵构来说他是没有错的。而秦桧就不一样了,岳飞是他直接杀死,他就成了陷害忠良,通敌卖国,不忠不义的人。对于当时的社会背景,这种人是遗臭万年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民族英雄,精忠爱国的人永远铭记,也有一些人也要永远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我是小马!个人观点!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