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信佛为什么要烧香、拜佛像?

闻观1


学佛信佛为什么要烧香?

首先要从气候的原因讲起,佛教最开始是从古印度传入中国。印度夏季受大西洋的暖湿气流侵袭,温疫霉病较多,于是人们经常烧香料木材祛除病气,净化空气。

佛在讲法时,听法的人很多,空气污浊,佛教弟子便以香供养。上香一般是三支,分别表示戒、定、慧三无漏学;也表示供养佛、法、僧常住三宝。这是最圆满且文明的烧香供养,慢慢演变成了习惯。

其次,现在进庙烧香已经成了人们普遍的一个认识,都说无事不登三宝殿,相信大多数登三宝殿的人,都是有求于佛才去寺庙烧香拜佛的,世人烧香的目的无外乎是向佛菩萨祈求健康平安、事业顺利,也有男女婚姻。

但是,佛教中是没有神的,不存在一个主宰,更不存在可以掌控他人命运的佛,佛教的教义认为,每个人的业力是不同的,真正决定我们命运的,是个人的因果业力,并不是他人,也不是神。显然为了求佛去烧香拜佛的想法,并不是可取的。

最后,我们应当知道烧香拜佛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第一,烧香是用于净化空气。

第二,是要感恩佛菩萨,众生的烦恼是无量无边的,我们学佛就是要去除烦恼,有了佛菩萨的方法引导,我们才能正确的去生活。

第三,烧香就是警示自己身业,口业,意业都要端正。身要端正,淳朴善良;口不出恶言,不造口业;意不颠倒,心不错乱。





风水一脉


学佛信佛者烧香拜佛,都是有法义的。拜佛像有三义,一是礼敬诸佛。二是净心正念。三是观像参修。这个很好理解,就不多说了。说一下烧香的意义。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在佛教里,烧香略说有四义。



一者,信香。香又称佛使,是佛的使者。在佛与烧香人之间传递信息。烧香能将人的信心、诚心、清净心、平等心通于佛,“以能通信,故云佛使”。也就是说通过烧香,可以使自已的心与佛对上频率,从而相应交感;

二者,薰香。香能薰遍法界。香气顺风逆风,能香遍一切处。“随一一功德,即为慧火所烧,解脱风所吹,随悲愿力自在而转,普熏一切”。薰有漏种子为无漏种子,转识成智。



三者,染香。法界即自心,自心为净香所薰染,一香而一切皆香,心香遍一切处,从而可以远离垢染。

四者,喻香。以香的净染离垢,普熏法界之德,喻五分法身;又以“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喻万事万物皆是中道,般若实相。



烧香拜佛都是表法的,如人饮水,冷暧自知。只有如法胜解实行,才能知道其中三昧。执于表象,流于世俗,道听途说,只能是妄语。


那边仍是孤独


“宋 符 仲 信 富 而 好 施 。年 三 十 五 ,病 忽 危 顿 。自 言 至 冥 ,遇 故 旧 数 人 呼 曰 :“ 恩 公何为至此?”相与拜求一吏。吏曰:“此人本合饥寒,以心好施济,故能白手起 家。寿本五十九,以不烧香 ,睡起迟,今皆削尽 。”数人曰:“二事小过,何至如 是?吏曰:”不烧香即无敬天地之心,睡起晚即有多淫之意,何谓小过?众惊顾 曰:“厚德如符公,尚以此减削,人可自恣哉!”未几卒。夫人生最难得者在寿。 而冥中所夺者亦在寿。”

不烧香即无敬天地之心,你从上门当中可以看出来。烧香代表我们的恭敬之心,它也是培养我们恭敬心的一个过程。

拜佛的道理也是这样。低下头,断的是我们傲慢的心。一个谦虚恭敬的人,在哪里不受欢迎呢?

佛教重实质不重形式。烧香拜佛看似形式,其实也是我们内心恭敬谦虚的体现。所谓诚于中,形于内。


自己学佛修行十多年。一直战战兢兢,如临薄冰,如临深渊。一直都在烧香拜佛,一直都在忏悔改过。得到了很多佛法里面儿的很多好处,过的逍遥自在。处处都能心想事成,我想这一切都是学习佛法得到的。

所以学佛呢,一定要从烧香拜佛开始。但是大多数的人就止于烧香拜佛。开始就是停止,这是不对的。除了烧香拜佛,应该多学习和多听法师讲经。明白佛经的道理,真的按照佛经的道理去做。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持戒念佛,发愿求生,南无阿弥陀佛。


用户53048445015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其实佛、菩萨,神仙是不需要你供奉烧香的,如果你烧香他就帮你,你不烧香他就不帮你,那不是菩萨,那是魔鬼。

其实烧香、礼佛是一种态度。

拜佛为什么能灵验?

我常对人说,你说你没有钱,但是银行里那么多钱,你为什么不去拿?因为你拿不起来。其实我们需要的东西人世间从来不曾少过,只不过是因为我们拿了太多的不需要的东西,让你没有力量拿起来你需要的。

过沙漠,你因为背负了太多的黄金而没有力气多装一桶水,于是你痛苦。

礼佛,不过就是让你反思,然后放下你不需要的,然后自然就能够拿起你需要的东西,你就幸福了。

很多人来跟我倾诉他们的故事,把一些不好的情绪吐槽给我。而我会用听到的故事安慰鼓励他们。当下一个人来找我倾诉的时候,我会把之前听到的故事讲给新来的人听,再收获他们的故事。我因此结缘很多人,我想所谓的寺庙,大抵也是如此吧。

所以烧香拜佛,不过就是一种舍吧,目的只为得。


补充一下这个香。

最早祭祀是通过在鼎里面烹煮食物或者烧烤食物的。发出香味。后来慢慢发展成同时燃烧香草来看烟雾升腾来祭祀。

后来汉武帝时期,有人从西域带来香料,汉武帝迷恋,从而推广了香。

所以这个香,是后来才有的。佛都出现多少年了,汉武帝时期才用香来祭拜。所以吧,我觉得用肘子什么的祭祀也一样。毕竟之前都是这么祭拜的。


五伤先生


大家好,我是海天玄宇。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有偏颇之处,希望大家本着最善意的意愿交流。学佛和信佛为什么要烧香、拜佛像?

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忏悔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

试想如果是佛祖在你跟前,你是拜佛祖本人还是去拜寺庙里的神像?

你学佛信佛,那么佛祖有说在他之前有众多成就佛的功德的人,那么这些成就者烧香、拜佛像吗?你学佛信佛的目的是什么?你烧香、拜佛像的目的又是什么?

有人说:我乞求父母健康长寿,我说对。

有人说:我乞求富贵荣华,我说对。

有人说:我乞求子孙满堂,我说对。

有人说:我乞求不再受恶人的骚扰,我说对。

有人说:我乞求好吃好喝好玩,我说对。

有人说:我乞求高官厚禄,我说对。

有人说:我乞求美好姻缘,帅哥靓女,我说对。

有人说:我乞求世界和平,我说对。

有人说:我乞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我说对。

有人说:我乞求智慧,我说对。

有人说:我乞求慈悲,我说对。

有人说:我乞求往生极乐,我说对。

...... ......

有人说:莲花美而不妖,好。我说好。

有人说:淤泥好而生莲,好。 我说好。

有人说:大粪好,我说好。

有人说:鲜花好,我说好。

徒弟曰:“雨季蚊虫叮咬,不忍杀害。”

师曰:“焚香。”

徒弟曰:“纪念祖师的时候到了。”

师曰:“焚香,沐浴,拜佛像。

焚香是为了让自己清洁、庄重,拜佛像是为了自己立志去勇猛精进。

仪式说法多,装神弄鬼多。达摩东来不带香,肉身装藏是楞伽。

不信,你去北极和南极烧香拜佛效果更好。”

海天说:修佛学佛信佛不在烧香和拜佛,在于你的善念、正欲、善言、善行、善智慧、善慈悲。


海天玄宇


这个问题,简单总结来回答,烧香拜佛之所以会有,就是因为你需要。

仪式感的必要

生活需要仪式感,佛也是,学佛、礼佛的生活作为一种精神生活,更需要仪式感,烧香、拜佛是礼敬佛,更是礼敬自己,将自己的愿望和需求借由这一仪式通达于天地之间,也就是说,烧香、拜佛是自己与自己沟通的一个仪式,佛看我们普罗大众需要,就把自己的形象借个大家有用,其实这个形象也是口口相传下来的,很多虚化的成分,佛像之所以成为佛像的样子,也是满足大家偶像崇拜的需要而已,但如果你真的想要烧香拜佛,就只管去做好了,一心投入,莫管其它,想想见到自己偶像的小粉丝,看到偶像表演时,全身心沉浸其中的样子,只管照做好了,拜佛需要的是你虔诚的心,不是你简单一一跪的膝盖。

佛说不可说

《金刚经》第二十一品说: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这段话意思,直白译过来就是说,佛祖说自己没说过法,如果有人说佛祖说过法,就是不对的,真正的佛法,就是无法可说。所以这才有著名的,迦叶拈花微笑的典故,这就是不立文字 ,教外别传的禅宗的初始,由此可见,佛祖自己说无法可说,又哪里来的烧香、拜佛一说呢?这些都是后人为了传法的方便,演绎出来的仪式和必要的偶像崇拜而已。

那就不拜了?

要说不拜,还真不行。虽然你知道佛祖他老人家是与人方便,借了自己的样子给你拜,但你真的要拜啊。不拜你怎么能静得下心来关注你自己的心到底需要什么呢?不知道有多少人虔诚第拜过,只要你真诚的双手合十,跪下,头部向下伏在手上,保持这个姿势一段时间,心里默念自己想要说的话,再起来,真的有身心焕然一新的感觉,这么做可能比找心理医生还管用,上香是拜佛这个状态的辅助仪式,照要求来就可以了。

总之,烧香拜佛与我们而言,就像印度教徒去洗恒河浴,犹太人去拜哭墙一样,是必不可少的仪式,如果要去,请尊重流传千年的仪式,也请尊重你自己。

(图片来自于网络)


周小楠说


对于慧根特别深厚的人来说,可以不用烧香,不用拜佛,因为佛陀肯定是反对给自己塑像,给自己烧香的。但是对于大多数信众来说,烧香拜佛还是有必要的,佛教终极目标是度人出苦海,一般人执着于各种表象,看不到事物的终极真理,于是佛像就表现是三十二种好,让信众们看到佛的像好之后,再慢慢根据佛的方法来修行。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学佛之人必须明白的是,对于一心向佛的来说,烧香拜佛都是没有必要的,烧香拜佛是方便法,究竟法就是金刚经所说“弱见所相非相,即见如来”。

人们信仰某种东西,心中总想有个寄托,这个时候形象思维总是最快的,所以虽然早期佛教不主张塑像,但随着佛教的发展,为了让信众们更直观的感受的佛法,于是就有了大量的壁画和塑像。

佛像都是有着严格的规定的,壁画也是反应不同的佛教故事,佛性一般比较庄严,让人看了心生敬畏,有了庄严心,学佛才能郑重,拜了佛像也是在向佛向自己表示,自己有学佛的决心。

关于烧香拜佛,不能绝对化,就如同佛说的八万四千法门一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教化方法。有些人说烧香拜佛那是不理解佛的真谛,这样说有些偏激,佛法也分究竟法和方便法,烧香拜佛就属于方便法,让人先从感性上认识佛教,再最终达到佛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的目的。佛渡人出苦海,烧香拜佛只是一种法门而已,不可偏执一端。



昭烈名臣


学佛的核心在于“闻思修行”,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烧香磕头属于外在表现形式,用来表法,从根本上说,甚至并不需要烧香磕头。

首先说一下,目前很多初学佛者或不学佛者,对烧香磕头的一些错误理解,产生这些误区有它的历史原因,也和一些寺庙的错误引导有直接关系。有的寺庙卖各种各样的香,例如保佑身体健康666元一支,保佑升官发财888元一只,保佑高考得中99元9等等,给人两种错觉,一是认为越贵的香,作用可能会越大,第二种认为升官发财,身体健康等等是靠和佛菩萨交换来的,我许愿供养多少钱,你帮我达成什么心愿,这也一些影视剧的影响有关系。

对于这种现象,这种心理,用一句大德的话来回复:如果升官发财,是靠佛菩萨保佑来的话,那么佛菩萨都变成了贪官污吏。

那么烧香,磕头到底有什么含义呢?大概以下几种。

1、感恩老师。我们跟佛属于师生关系,佛陀给我们开始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我们烧香顶礼用来感恩老师。

2、香也叫戒定真香,烧香是为了提醒我们自己严守纪律,保持清净心。

3、是我们和佛菩萨沟通的讯号。大家都看到长城的烽火台,古代有战争发生就会点燃烽火台,我们的香炉就相当于一个烽火台,用来与佛菩萨进行沟通。

4、忏悔罪业。顶礼佛菩萨是为了清净无始劫以来我们所造的一切罪业。

5、积累福报。佛菩萨是功德田,经常顶礼佛像会增加我们的福报资粮,以清净心来观佛像和佛无二无别。

6、表法。表法也叫表演佛法,是为了度化不学佛的人,给他们做一个好的榜样。

大概有以上几种原因,实际上烧香和磕头含义并不完全一样,这里就笼统的统一来说明,希望能对初学者有帮助。

最后再强调一下,学佛的根本在于好好闻思修行,修正我们错误的思想和言行,而不在于烧香磕头等外在的的行为,虽然行持善法也是需要的,但希望大家不要本末倒置。





智悲佛学


烧香从来不是自发行为,是那些和尚尼姑有意引导的消费行为 ,

早期寺庙是供奉死人牌位的地方,点蜡烛成本太高,又有蚊虫,烧几柱香,可驱蚊也可充当小夜灯,并可以计时,

称为蚊香,灯香,时香,

时香制作工艺考究,粗细均匀,燃烧时间稳定,

常用来在人少的空房间照明和计时。

汉语词汇有“一柱香的功夫”

一袋烟的功夫,

夜里值夜点香省钱,省油灯蜡烛,熏蚊子。

和尚尼姑,在庙里没有经济收入,就平时扫树叶,采草药,磨碎,制作蚊香,时香,到市场贩卖。

古代水源缺乏,洗澡很奢侈,熏香可以除异味。山里蚊虫多,熏香可以驱蚊虫,另外一些木制建筑有虫蚁,常年熏香对建筑防虫蚁也有好处,香,温度低,一般不太容易把木制建筑点燃,而蜡烛就比较危险。


星辉650


真正学佛者不注重烧香拜佛,从不心外求佛,但他们依然拜佛,只因尊重。

另外佛学从不鼓励大家烧香拜佛,但作为宗教的传播,一些仪式感是很重要的。因为平民百姓没时间精力去研究佛学,但总有欲望未满足,求神拜佛即便不能有求必应起码心安理得。这样对佛教这个宗教的传播才有了最大传播性,不求你懂,至少你信。

但希望大家不要迷信,佛家是更应该是哲学不是宗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