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首辅张居正,结局为何如此悲惨?

林子146284715


张居正的结局确实非常惨。可以说,他对大明王朝忠心耿耿,为了大明王朝的江山稳固,累死在任上。可是他死后才第四天,七名言官就集体弹劾张居正选定的接班人潘晟。潘晟还没有来得及走马上任,万历皇帝就强迫他退休。清理掉潘晟后,言官们又开始一个接一个地弹劾张居正。而万历皇帝也全都准奏,对张居正实施抄家,削夺宫秩。并把张居正曾经得到的那些玺书、诰命全部收回来,把他的“罪状”罗列出来,诏告天下。最后还准备对张居正实行开棺鞭尸。只是因为遇到反对,万历皇帝才停止这样做。张居正的家人,则全部被流放,妻离子散,天各一方。

说张居正是为了大明江山累死的,一点儿也不假。张居正最大的功劳,就是通过自己有效的改革,缓和了明朝中晚期出现的尖锐的社会矛盾,极大地充盈了明王朝的国库,让明王朝得以继续往前推进,而没有出现崩盘的现象。

(张居正剧照)

既然张居正对明王朝所做的贡献那么大,为什么他的结局会那么惨呢?

我认为,张居正之所以结局很惨,都是因为他在当首辅期间,一心一意致力于改革造成的。也就是说,改革的红利让明王朝获得了,改革的积怨,则全部到了张居正一个人身上。

那么,究竟有哪些社会积怨,堆积到张居正的身上了呢?

一、官僚集团的积怨。

张居正在任首辅之前,并没有更深地陷入权力斗争,这让他能够很好地保护自己,也能够很好地静下心来,思考明王朝当时存在的问题。

通过思考,张居正发现明王朝最大的问题,首先是来自于官僚集团。这个官僚集团不但贪污腐化,而且办事拖沓,行政效率极低。因此,他最先就从整顿吏治入手,在官僚集团中推行“考成法”。

这个“考成法”的核心内容,就是“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也就是要求明确责任,令行禁止,重视落实。落实不了的,或者说任务完不成的,一律严肃处理。同时,张居正裁剪冗官冗员,精简政府机构,优化了政府部门的组合。

张居正之所以整顿吏治,主要还是为了推行税赋改革,增加明王朝的财税收入,从而实现富国富民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张居正的吏治整顿,并没有深化。但是,这也已经影响了很多官员的利益。尤其是在明朝官员薪俸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张居正的改革,算是断了他们的财路。所以,他们都把积怨堆积在张居正身上。

(张居正改革)

二、豪强地主的积怨。

张居正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抑制豪强地主兼并土地,增加国库收入,大刀阔斧地进行了财赋改革。

当时大明王朝存在的很大问题,是财税收不起来。收不起来的原因,主要是规则出现了很大漏洞,同时,豪强地主兼并土地,瞒报地亩,官员则层层盘剥,巧取豪夺。最终,财税的沉重负担,都压在贫苦老百姓的身上。以至于老百姓大量逃荒,这也造成了大片土地荒芜等现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张居正首先实施“清丈土地”的措施,搞清楚真实的地亩情况,避免豪强地主的瞒报,是解决财税问题的基础。不过,由此也引发了很大的矛盾,很多官员认为张居正这样做,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连海瑞等人也认为是下策。而因为动了很多豪强地主的奶酪,他们反抗非常激烈。

但是张居正并没有动摇决心,反而坚定地实施了下去。

在清丈土地的基础上,张居正实行了财税收取的“一条鞭法”。“一条鞭法”的好处是,让“丁”和“亩”更加贴近,同时把赋役整合起来。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有效而且影响深远的财税收取办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万历皇帝剧照)

三、万历皇帝的积怨。

万历皇帝的积怨,就是张居正一直把持着朝政。朝堂上的事情,都是张居正说了算。尽管各项措施,张居正每次都会向万历皇帝上奏。但是,一来,万历皇帝只是一个小孩子,他也没有什么主张。二来,就算万历皇帝不同意,张居正也会迫使他同意,坚决落实下去。因为,万历皇帝觉得自己的存在感很不强。

还有一点,张居正为了努力丰盈国库,除了搞财税改革外,还在全国上下厉行节约。这种要求,不仅对官员和百姓,对万历皇帝也这样。

比如,万历七年的时候,万历皇帝曾向户部索取十万金,拨给光禄寺,用来改善他的伙食。但是张居正坚决不同意,据理力争,给万历皇帝讲国家很贫穷,必须要艰苦奋斗道理。万历皇帝没办法,只得听张居正的。还有,万历皇帝要修慈庆宫、慈宁宫、武英殿。张居正也严厉禁止。甚至对宫中烛火的使用,也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不但取消节庆燃放灯火,而且把万历皇帝晚上的课程,改到白天来上,以此减少烛火的开始。如果有什么宴请,能不办的都不办,能节约的都节约。

万历皇帝是一个皇帝,又是一个小青年。从小在宫中长大,根本不清楚生活的艰辛。因此,张居正对他规定的关于节约的要求,在他看来,不是要艰苦朴素,勤俭持家,而是张居正把持朝政,弄权专横,心里非常不满,积怨越来越多。

不过,虽然有积怨,但是他也明白自己没道理,不可能罢免张居正,所以还一直隐忍着。

这种隐忍,一直延续到张居正去世。

当张居正去世后,万历皇帝立刻就和朝中大臣以及豪强地主勾结起来,挟私报复,快意恩仇,严厉打击张居正,让张居正最终出现了悲惨的结局。


张生全精彩历史


毫无疑问,张居正是明朝第一首辅,因为只有他可以在大明日薄西山之时力挽狂澜。不过就是这位连西方资产阶级都推崇的"中国经济第一人",却在死后被抄家,为什么呢?



01

万历帝急于树立自己的威信及怠政

嘉靖帝一心修仙,也不知是不是炼丹药的缘故,一直到嘉靖四十五年才“羽化升仙”。

他儿子明穆宗朱载垕三十岁即位,在政治上很有作为,奈何私生活混乱导致身体被掏空,上位仅六年就撒手人寰。

之前,在嘉靖帝的胡闹之下,大帝国已然是处于风雨缥缈之中。好不容易盼上个"懂事"的皇帝,可又"中道崩殂",一个年仅九岁的小屁孩能干什么事呢?

好在,这个时候张居正扛起了大旗,将大明挽救于水火之中。万历帝年幼,自己也没什么主张,张居正说什么就是什么。

不过,随着小皇帝慢慢长大,渐渐有了自己的主张。而此时,张居正势力滔天,万历帝纵有不服,也只能"忍气吞声"。

前期的万历帝,在张居正的“看管”之下,一直是励精图治,恍若明君。他很聪明,又有野心,试图有一番作为。但正是因为张居正的严格管制,万历帝逐渐产生叛逆心理,越来越想反抗张居正。



年轻就是资本,万历帝年轻,不怕等不到张居正死。这不,万历十年,张居正就驾鹤西去。在他死后,万历帝还给为他辍朝,以最高待遇安葬他。

万历帝在张居正死后,可算是“亲政”了。可是,他觉得这还不够,为什么呢?张居正的烙印实在是太深了。

朝中的政策,几乎都是张居正制定的,并且现在也在沿用,一切似乎还和张居正在世时一样。万历帝左思右想,自己若想建立自己的威信,把权力牢牢把控在自己手中,就必须切断与张居正的一切联系。

这才有了开头抄家那一出。

02

为人过于正直,引得大臣不满

张居正一向忠心耿耿,兢兢业业为了大明江山奋斗终生。

为了让国家真正富强,他推出了一系列颇为激进的改革。而事实也证明,这些改革确实颇有成效。

不过,改革必定会遭到某些人反对。可是他们囿于张居正的声势,也不敢说些什么说些什么。而张居正向来不管那些事,为了能让大明繁荣富强,他们爱怎么想怎么想。

张居正是没啥想法,但这梁子已经结下。

万历五年,张居正父亲去世,官员依律应回家守孝三年。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张居正哪走得开?于是,张居正命自己儿子代他回家守孝。




这为国为民的做法,在守旧派眼里就成了不孝。他们轮番上书炮轰张居正,非要给他冠一个不孝的名头,以此弹劾。

结果也可想而知,况且万历帝当时还特倚重张居正,怎么可能因此解雇他呢?反对派明面上是没声了,但暗地里对张居正的打击仍在进行。

后来张居正去世,也正是因为反对派的不断弹劾,才坚定了万历帝消除张居正"痕迹"的想法。

03

张居正也不是"出淤泥而不染",在某种程度上是罪有应得

张居正是有雄心壮志,可若怀才不遇还是不行。张居正想要改革,想要实现他的宏图伟业,那就必须得有这个"机会"才行。

明朝的首辅,权力甚至比不上宦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明朝的皇帝多懒,不愿出宫,平时都跟太监待一块儿。首辅的票拟,都是由太监转给皇帝。若是想要自己的奏折准确无误地递到皇帝手上,那就得跟太监打好关系。

张居正一生清廉,不过为了自己的改革,他也只能使些权宜之计。比如,他就跟大太监冯保打好关系。怎么打好关系呢?金银财宝呗。



张居正不是商人,俸禄又只有这么点,怎么筹得钱呢?当然是贪污喽。于是,一个清廉的大臣也慢慢走向了一条不归路。

最后,万历帝抓捕张居正的原因也正是贪污。先是大太监冯保被抄家,被发现其万贯家财。随后,张居正也被抄家,万贯家财被充公,一切名号被剥夺,死后还被拿出来鞭尸。

一代首辅张居正,起于贪念,兴于贪欲,也亡于贪心,不得不说是遗憾。


小豪说历史


张居正毫无疑问是明朝权利最大的首辅,比皇帝还皇帝,比皇帝他爹还爹,可为什么这么有权势的张居正在死后会被抄家?

张居正改革

万历年间由于社会矛盾加深,财政常年入不敷出,张居正在这种背景下推行的新政。

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

新政的主要内容有两点“一条鞭法”和“考成法”。一条鞭法说的通俗点就是把田税、徭役及其它杂征都合并成银两上交。一条鞭法的实行大大增加了财政收入,给正处于下坡路的明朝一丝曙光。但同时张居正也得罪了很多官员,因为是他的一条鞭法让这些官员不能再随意的鱼肉百姓了、随意的压榨百姓了。万历元年,张居正给皇帝上书(实际给自己上书):

月有考,岁有稽,使声必中实,事可责成。

这就是“考成法”,“考成法”用现在的话来说类似于考勤。每年年初朝廷会给各级官员制定一个目标,然后年底再核查,完成的就升官,完不成的就降级。于是这些官员不得不一改往日的作风,认真干活、兢兢业业,只求年底能过关。

这两条新政的推行,让很多官员失去了往日贪污腐败、欺压百姓的“权利”,这也成为张居正死后被攻击的重要原因。


张居正与万历的关系

张居正与万历的关系是一个由爱及恨的故事。万历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他知道父亲死得早,要想维持这个国家,必须要依靠张居正,因此他对张居正十分的爱戴。每次上朝只要张居正站在,万历绝不坐着;夏天上朝时,万历还特意给张居正安排两个人给他扇风;加上李太后经常在万历面前说张居正的好话(有没有那方面想法就不知道了),可以说张居正在万历心中就如同父亲一样。可是好景不长,由于张居正对万历的态度实在太横了,完全没有把万历当皇上看待,想骂就骂。作为青少年本来就血气方刚,所以张居正在万历心中的形象慢慢变了。


有一次万历读《论语》时不小心读错了一个字,张居正在旁边听到了就破口大骂,我相信就算普通人今天在学校读错了一个字就被老师破口大骂内心肯定都十分不满,更何况是皇帝。万历八年,酒风不太好万历出事了。这天他喝完酒之后要一个太监唱歌,可惜太监不会,于是在酒兴上的万历把这位太监打了一顿,最后还割了太监一束头发,意思是本来要砍你头的。这本来是一件小事,皇帝打个人怎么了?但第二天李太后知道这件事之后可就不是小事了,又是打又是骂然后是长跪,最后李太后还来了句:“是留是去,要看张先生”。万历再也不能忍了,我才是皇帝,他张居正是谁?他凭什么对我指手画脚,从此仇恨的种子在万历心中已经萌发了。

帝尝在西城曲宴被酒,令内侍歌新声,辞不能,取剑击之。左右劝解,乃戏割其发。翼日,太后闻,传语居正具疏切谏,令为帝草罪己御札。又召帝长跪,数其过。帝涕泣请改乃已。

张居正自身作风问题

要说张居正是个清官,鬼才会相信。他也结党营私,排除异己,此外还大搞“灰色收入”,很多官员都和他有“勾当”,比如那个“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的戚继光每次进京都要给张居正“打点”一下。张居正要求别人清廉节俭,自己生活却十分奢侈。最出名的是他的那顶三十二人抬的骄。平时为人也及其高傲,经常对别人说:“我非相,乃摄也”。正所谓天要你亡先要你发狂。



张居正的悲剧

张居正去世后便遭到了众多官员的弹劾,生前不能把你怎样,死后这些官员蜂拥而起,加上万历本来就不太待见张居正了,不久就下达了抄家的指令。

诏夺上柱国、太师,再夺谥。居正诸所引用者,斥削殆尽。帝命司礼张诚及侍郎丘橓偕锦衣指挥、给事中籍居正家。诚等将至,荆州守令先期录人口,锢其门,子女多遁避空室中。比门启,饿死者十余辈。诚等尽发其诸子兄弟藏,得黄金万两,白金十余万两。其长子礼部主事敬修不胜刑,寻自缢死。

纵观张居正的一生的所作所为,被抄家也是意料之中。但这不能否认这位伟大的改革家对明朝的巨大贡献。他不是一个好人,也不是坏人,他是一个拥有兼济天下理想的人,以一介草民闯荡官场几十年,终成大器。


雁城流浪僧


在整个明朝,首辅能干点事的能善终的不多,不是被杀就是被废。张居正在万历年间担任首辅,搞了著名的张居正改革。搞改革就要动一些人的利益,再加上张居正推行政策比较霸道,眼里揉不得沙子。活着的时候没人敢惹,死后人走茶凉,墙倒众人推是很正常的事情。

在明朝,大臣直接各种斗争很严重,想干点实事没有点铁腕手段是不行的。所以,张居正改革中推行考成法,一条鞭法,几年搞下来,树敌不少,成绩也不错,大明王朝要不是他这么一折腾,估计提早关门大吉了。

而张居正和万历皇帝的关系也是一个由爱生恨的故事。就是因为张居正太霸道,对万历皇帝限制太多。他要求皇帝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而自己生活的却很滋润,据说坐的轿子是三十二人抬的。作为臣子,他却比皇帝还牛逼。皇帝小的时候没事,等长大了,问题就出来了。该是他行使的权力你不让他行使,该他做的你处处限制他做,不很你才怪。

按照以往的斗争经验,得罪了人,报仇的时候秋后算账是家常便饭。张居正死后没多久就遭到言官弹劾,手下那帮被他压了那么多年的大臣乘机一拥而上,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开始又查不出,有怨抱怨。而此时的万历皇帝也是正式感受到了权力的魔力,真正体会到做皇帝的滋味。以往对张居正的仇恨也乘机发泄。他下令抄了张居正的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张居正家属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张居正是儿子更是以自杀相抗争。下场可谓悲惨至极。

《万历十五年》,《明朝那些事儿》中对张居正的评价还是很高的,世间再无张居正。

历史上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顶着重重困难,搞改革能善终的不多,敢改革的,更少。


伊人云梦


高拱被张居正和冯保合谋赶走后,另一名阁臣高仪也适时的病故了,这样,张居正笑得可开心了,终于成了正儿八经的内阁首辅,整个大明朝,就他说了算,只要摆平孤儿寡母就OK了。他终于能一步步地推行他的改革,实现他的抱负了。

客观的讲,张居正虽然耍了手腕儿,使了阴招儿,但他的确是一个胸怀壮志的改革家,他以不计毁誉和奋不顾身的精神,锐意变革,剔除旧弊。终于,在他的推动和坚持下,危机四伏的大明帝国,在万历初年时又重新焕发了生机,出现了“四海肃清、四夷臣服,太仓粟可支数年,库寺积金四百万”的盛世局面。

不过,这些业绩的取得,居然靠的是李太后的支持和万历皇帝的敬畏。想想也真是可笑,可叹!

在本人上一篇文章《大明官场(四)张居正终于登场了》提过,高拱深得隆庆皇帝喜欢,但李太后却不喜欢高拱。所以,张居正那会儿就获得了李太后的好感和支持。

成为首辅后,张居正以无比高度的热情和责任感,为万历小皇帝精选了一堆的老师和侍读。而且,所学的内容也不是教育部的统一教材,而是由他亲自编订的。

张居正虽然进士出身,本人学问很好,但万历毕竟是十岁的小孩,他的日常起居都要受到张居正的监视和督导。不仅如此,当万历小皇帝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妥时,张居正都会进行耐心的劝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老张时时处处都用圣贤的眼光和标准,规范自己学生皇帝的言行,必须得有帝王的风范。在这种高压的教育下,万历小皇帝的内心是无奈的,甚至是奔溃的,对这位老师是无比的敬佩,更多的是害怕,见面都尊称他为“先生”。

老实说,尽管张先生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有时张居正过于强硬了。有一次,小皇帝和身边的太监一起玩耍,深夜饮酒后在后宫中胡闹,第二天一早就受到李太后的严厉斥责,不用问,这是张居正告的状,而且他还自己做主把这帮太监全部替换。这也就罢了,他还逼着小皇帝下了一道“罪己诏”,让小皇帝觉得实在没面子。

就这样,在一次次的教训和打击中,万历皇帝对张居正的感情,慢慢从敬畏变成了怨恨。

万历十年时,超级牛人张居正终于死了,当时已经二十岁的万历皇帝,笑了!因为他终于可以亲政了,终于可以拍板了,终于可以不用担心张老师教训他了。

但是,万历皇帝很快就发现,张居正死了,但他的阴影却仍然笼罩在朝廷。万历仍旧不能随心所欲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处理朝政,朝中全是张居正培养和安排的官员。

光这些,万历皇帝也能忍受!毕竟,虽然张老师严厉,但毕竟学问高,能力强,够清廉。但是!有一天他突然发现,原来张老师并不像他外表看起来的那么神圣和高大。

张居正自己也好色,也钟情于他天天批判的房中秘术;张居正也爱财,经查实的就有好几起受贿的案件。这下,张居正头上神圣的光环,彻底脱落了。万历皇帝开始觉得,张居正对人、对己是双重标准。他要求别人节俭,自己却奢侈;他要求别人不近女色,自己却好色无比。

而且,最夸张的是,老张同志有一个无比拉分的交通工具,轿子!按理说,轿子而已,能有多拉分呢。你想,你使劲想,别怕想过头了。

据史料记载,张居正乘坐的轿子需要32人抬。轿子分为书房、卧室和卫生间,并且有两个佣人负责端茶倒水,张居正可以在里面办公、会客、休息,一句话,除了不能飞以外,其他地方完全可以堪比特朗普的空军一号。

怒了,彻底怒了!万历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万历十一年三月,万历皇帝朱翊钧借口张居正为官时专横跋扈,排斥异己,以权谋私,下令剥夺张居正的“上柱国”和“太师”头衔,之后又下令追夺他“文忠公“的谥号,并罢免了一大批张居正留下的朝臣。

万历十二年八月,朱翊钧又下诏,公布了张居正的大堆罪状,并把其弟、子、孙等人,统统发配边疆。还不解气的万历皇帝,直接下令把张居正挖出来鞭尸,幸亏李太后好说歹说才拦住,不然张老师可就惨了。

至此,万历皇帝朱翊钧也终于逃出了张居正在他心头上播下的阴影。






文史不假


这就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悖论,位置越高付出越多结局越差。如果张居正是一位巡抚,为国任劳任怨,死后荫子弟、谥号啥的都会有,但可惜他是首辅。

1、如何成为首辅?

在明朝多数时间,成为首辅首先要科举优秀,属于二甲前面,就如庶吉士。

在内府看朝廷机密材料,接触中枢行政文件,给皇帝日讲,做太子讲师,给内书堂小内侍上课。积累了一流的行政经验与人脉。

如此之下,升官很容易。在获得皇帝赏识后,很容易从礼部到达内阁。在太子登基后,甚至可以做到内阁首辅加吏部尚书(高拱)。在小皇帝时期,直接全部负责国家事务。

2、首辅应该干什么?

明代内阁属于内府,内阁首辅是皇帝秘书班子的首席成员,属于参与决策。到了这么高位置,不做事不好。那应该做啥呢?

要做一些改革,诸如边军补助提高;各地办公银下降;查查边疆屯田;例行公事发发文件,基本就可以名传后世了。要是严格点在查查盐政、马政两大国营单位。

如果在没事写点书、做个序、或者把自己奏议选择性刊发,足够让士林崇拜,青史留名。

(手迹)

2、张居正要干什么?

张江陵不按套路来,自然就相当任劳任怨了。我们看他干了几件事:

推行考成法,地方官必须完成税收。弄的官不聊生,得罪了整个在职官僚群体。

关闭学校,不让讲学。得罪了整个占据舆论的在野知识群体。

丈量土地,提高国家对土地资源的掌控率。得罪了整个地主群体。

然后你会发现这三个群体就是一个群体,规模可比刘谨当年得罪的多多了。已经到了自己的学生都要反对自己的地步。

虽然张居正提高了国家实力,可在没有做大蛋糕的前提下,吃亏的就是既得利益者,可以说万历皇帝处理张居正只是顺应民意(掌握民意的人)。

2、留名的群体

张居正大刀阔斧的改革,当时没有人理解。到了辽东战争时期,国力衰微,两代人后,才理解了他的好,可惜为时以晚。

政治家注定难被当代人理解,甚至会被后世误解,从这点上看张居正已经属于赢家了。

如果张居正当年励志做士林领袖,按部就班完成点任务,别那么折腾,多花时间和江南士大夫交流,现在估计很多剧本都是夸他的。


一枚明粉


关于张居正下场为何如此悲惨这个问题,表面看是因为明神宗万历皇帝的逆反心理,是因为张居正把小皇帝压抑得太狠了!但是,事实真是如此吗?恐怕未必全是。个人认为,万历皇帝清算张居正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


张居正开了明王朝的第一恶例——文宦合流

说起明朝大家都会想到宦官,明朝二百余年里,宦官始终活跃在政治舞台之上,甚至不少权宦被称为“内相”,可见其权力之盛!那么,明朝的皇帝为什么要重用宦官呢?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用宦官集团制衡文官集团,以形成一种微妙的权力平衡,从而维护皇权的唯一性。这一点明王朝的官僚、太监们都心知肚明,一直没有人敢于触及这跟红线。即便是装,表面上也要装出文宦势同水火的局面,让皇帝放心。但是,张居正为了自身地位的稳固和所谓“万历新政”的顺利推行,居然和宦官集团首脑冯保达成了默契、结成了统一战线,已然是触及到皇帝心底的那根红线了!万历皇帝年幼时无能为力,只能任由二人折腾。可一旦掌权,这样的恶例、歪风邪气必须遏止!否则,后来者有样学样,势必严重掣肘、甚至威胁皇权。因此,张居正前脚一死,万历皇帝后脚便把冯保打发去了南京,随之而来便是对二人的彻底清算!这恐怕才是张居正死了也不能安身的原因所在。



清除朝中张冯势力,为自己独掌朝纲铺路

万历朝前十年里,张居正与冯保内外勾结,几乎垄断了票拟与披红。虽然没有完全架空小皇帝(主要是李太后的缘故),但朝堂之上几乎成了张居正的天下,反对派势力基本上被压缩到了最小范围之内,六部九卿中的实权部门几乎全部掌握在“张党”手中。张居正虽然死了,但是他的党羽尚在,仍然把持着重要部门。宦官集团好办,他们的权力本就“不合法”,完全是因为皇帝的默许才变得“合法”。因此,万历皇帝处置冯保并没有遭遇太大阻力。但是,文官集团不同,他们的权力是有“法律”保障的,只有让他们成为“非法”,才能进行进一步处置。给张居正扣帽子、以“贪腐”“结党乱政”等冠冕堂皇的理由处理了张居正,才能进一步扩大化处置在朝堂之上的“张党”,将他们踢出朝堂!只有这样,万历皇帝在各部门换上自己的心腹才更加名正言顺。



安抚张居正在台期间受到打击的世家大族

张居正在位期间,极力推广“一条鞭法”等新政,改革势必会损害到许多既得利益者的切身利益,这一点无可避免!而土地最多的世家大族、甚至包括宗室首当其冲。迫于张居正的势力及李太后的支持,这些人敢怒不敢言。张居正一死,这些人纷纷跳了出来!为了安抚这些人,万历皇帝势必要摆出一个姿态,而清算张居正是最佳方案。无论以后要不要继续推行张居正的那一套,首先让这帮人闭嘴再说。即便将来要继续那一套,那也是万历皇帝自己的主意,与张居正再无瓜葛!万历皇帝也借此彻底摆脱了张居正的阴影。



给中间派势力改换门庭的机会

张居正虽然弄权,却无法做到在所有部门全部安插自己的绝对亲信。即便这所谓“绝对亲信”里,也难免没有个把“墙头草”。死心塌地跟随张居正的人万历皇帝自然是不能再用了,可是这些中间派势力还是可以争取的。那么,万历皇帝又如何分辨呢?很简单,抛出一个清算张居正信号,这些人势必重新站队。万历皇帝正好借机考察,看看谁可以为我所用,谁不能用!同时,也等于是给了这些人一个改换门庭的机会。谁批张居正最猛烈,谁就最能撇清与张居正的关系!不是吗?



借机给李太后上眼药,让李太后“退休”

张居正和冯保之所以能够近乎“专权”,与李太后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李太后甚至取代了本应由小皇帝充当的角色。虽然明朝有祖制,后宫不得干政,但是皇太后干政的事例并不鲜见。明朝的皇太后虽然不能像吕后那样临朝称制,李太后却以其他途径干预着朝堂之上的决策。张居正去世、冯保倒台,唯一可以掣肘万历皇帝皇权的就只剩李太后一人。万历皇帝之所以高调处置张居正,很大程度上就是在给李太后施压,让自己这位亲妈摆正位置,不要继续做自己的主!该退休养老,就退休养老去。当然,亲妈毕竟是亲妈,万历皇帝可以清算张居正却不能清算自己的亲妈,只能通过高调处置张居正给李太后上上眼药了……



私人感情和逆反心理作祟

最后一点就是开始提到的那个原因了,万历皇帝被张居正和冯保压抑太久了。当然,还有李太后!因为酒后和宫女嬉闹,被冯保告诉了李太后,万历皇帝硬生生被罚跪了三个时辰!足可见万历皇帝日子过得多么压抑。掌权之后,万历皇帝自然将这一切都算在了张居正和冯保头上,哪里还能有什么好脸色?不过,这只是一个很小的方面,如果万历皇帝仅仅是因为这些处置张居正,那他的格局就太小了!也就不配当这个皇帝了。要知道,万历皇帝虽然与群臣负气、二十年不上朝,却一直牢牢控制着权柄!可见,他并不是一个单纯意气用事之人,应该还不至于单纯为了出气而清算张居正。张居正之所以死后遭到清算,更多地还是政治层面的原因。


农民工歪说历史


诚邀回答

明朝第一首辅张居正,辅佐万历皇帝开创万历中兴,把明朝从江河日下拉回正轨,改革弊制,但是推行“一条鞭法”,有人说他再延了明朝的寿命,有人说他为东林党弄权开了先例,导致明朝灭亡埋下伏笔。所以说,我们从历史的脉络中,慢慢厘清这些关系,还原一个真相。



张居正,自幼聪明,二十三岁进入官场,深谙世道,他并非是海瑞那样道德洁癖的人,也并非是洁玉无暇,可以说他是权臣,好色贪利,在其父亡后,万历招他入朝,夺其情,不为父守孝而被天下人骂。



自身性格原因,《明史。张居正传》说,“居正自夺情后,益偏恣。其所黜陟,多由爱憎。”其性格自经历父丧后愈加恣肆专横的原因,

看过《万历十五年》的人都知道,万历皇帝是在老师张居正的教育下成长的,对于万历来说,即是师傅,也是父亲。万历皇帝即位的时候还小,张居正以首辅大臣的身份,教授小万历学业,特别是张居正父亲往生,小万历“夺情请复”,丁忧期间,张居正除孝服,入朝为万历皇帝服务。大臣皆骂张居正“禽兽”为人者,当守孝三年,但是既有皇帝诏命,大臣也不敢多说。万历皇帝还亲自行走数十里迎接张居正回朝,其关系可以用“亲密无间”来形容。





那后来为什么万历皇帝不再信任张居正呢?

因为万历皇帝在位期间,张居正权力滔天,众所周知,万历皇帝的生母李氏生于嘉靖丙午(1546年)冬十一月,1563年,李氏生裕王第三子朱翊钧,即明神宗。此时李氏年轻,万历皇帝幼小,不得不依靠张居正。而张居正,自持首辅大臣之职,打压异己,轻慢李氏。由受万历尊重的老师,变得忌惮和厌恶了。

行贿冯保


冯保。 冯保有太后撑腰,权势倾国,连万历皇帝都对他以“大伴”相称。《明史》中对张居正和冯保的关系说得极其明确:“居正固有才,其所以得委任专国柄者,由保为之左右也。”换句话说,没有冯保,就没有张居正,冯保就是张居正仕途升迁的贵人。冯保为人贪财好货且大胆包天,张居正利用冯保这个弱点,先后送给冯保金3万两,银20万两,还有夜明珠九颗,珍珠帘五副,真是不惜血本。

以权谋私

为了省亲,他不惜斥巨资定做了32人抬大轿,有客厅,有卧室,有厨房,中间设有走廊,还有金童玉女摇扇、焚香。万历六年春他回乡葬父,一路上的排场、铺张,几乎参照皇帝出巡的样子。不但有千名皇家禁军随从,还配置了豪华仪仗和乐队,总兵戚继光又派出一队鸟铳手开道护卫。途中所经之地都要清道警戒、贡奉美食。地方官员不仅要迎来送往,还得送上一份“奠金”。路过河北真定,知府钱普特意找来南方名厨,为张居正一行烹调美味佳肴。自己制定的规矩,自己却带头藐视和破坏,所谓的反腐败,充其量是“稻草人”!






万历十年即1582年,57岁的张居正病逝,葬礼隆重,追谥“文忠”。





万历帝正值青年,正宜干一番大事业,但是,万历也是个糊涂皇帝,张居正死后第二年,朝中矛盾加剧,他听信谗言,追夺了张居正的各种封号,不久还抄没其家,逼死其长子张敬修。

经历“国本之争”,万历皇帝消极怠政,此后大明吏治废弛,万历中兴不再。东林党与阉党进行党争。大明江河日下。

《明史》评价他“功在社稷,过在身家”。同时代的海瑞也说他“工于谋国,拙于谋身”,可谓一语中的。善于谋国,不善于谋己身。


子非魚


万历八年,十八岁的皇帝参加了“耕藉礼”和“谒陵礼”,这标志着万历已经成年,亲政的条件已成熟。换句话说,张居正作为顾命大臣,辅佐幼帝的历史使命可以告一段落了。

一个显赫的政治人物,在位高权重、功勋卓著的巅峰时期,懂得急流勇退是一项至关重要、关系身家性命的政治智慧。

客观地讲,此时的张居正并不缺少这样的政治智慧,随后他便向万历提交了题为“归政乞休”的奏疏。

在这道模仿诸葛亮《出师表》的奏疏中,张居正情真意切地说——

“臣一介草茅,行能浅薄,不自意遭际先皇,拔之侍从之班,畀以论思之任。壬申之事,又亲扬末命,以皇上为托。臣受事以来,夙夜兢惧,恒恐付托不效,有累先帝之明。又不自意荷圣慈(慈圣皇太后)眷礼优崇,信任专笃,臣亦遂忘其愚陋,毕智竭力,图报国恩。嫌怨有所弗避,盖九年于兹矣——”

推行新政九年来,张居正的确不容易,刚刚年过半百,正当盛年,却早早地须发变白,未老先衰了。

此番,他向万历请辞,并非是假意,以退为进,而是内心着实不安,也确有急流勇退之智,否则他随后说不出那句发自肺腑之言——

“高位不可以久窃,大权不可以久居。”

收到张先生的《归政乞休疏》,万历没有丝毫思想准备,虽说他对张居正的情感有些复杂,又敬又怨,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张先生的“乞休”。

两天后,张居正再次“乞休,进一步向皇帝坦露自己的心迹——自从隆庆六年至今,“惴惴之心无一日不临于渊谷”。应该相信,这并非张居正矫情,类似的话,私下他也曾跟自己的儿女亲家,刑部尚书王之诰坦诚过。

万历接到张先生第二份奏疏,有点犹豫了。以他的早熟和敏感,他必定早已反感张先生的权威震主,因此内心是希望张先生早日归政的。但因为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又或者说,权威全无,一切听凭皇太后与张先生,所以如此重大人事变动,他做不了主,必须请示皇太后。

让万历没料到的是,自己的母亲竟然态度坚决而恳切地挽留了张先生,一切维持现状,等到万历三十岁时才可以商量“归政”之事。

对于张居正而言,既然皇太后发了话,“今后不必再兴此念”,再提“归政乞休”就显得不识时务了,最终张居正只能继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仔细品读这一关系张居正身后命运的历史瞬间,既让人感慨,又让人困惑,还让人觉得遗憾。

第一,庙堂之上,如张居正这样的人物,真是身不由己,不是没体会到如履薄冰,而是压根没法急流勇退。

第二,庙堂上的女人真是不可理解,让张居正主政到万历三十岁,难道当朝皇太后意识不到这必将激起万历的巨大怨恨?她究竟是垂青张居正,还是想榨干张居正?

第三,张居正果真是百分之一百的身不由己吗?只能说凭借他的政治智慧,找出合理的说辞,将皇太后应付过去,并非没有可能。他最终之所以选择就坡下驴,恐怕还有难拒权利诱惑的内在心理。

总之,当朝皇太后在这个关键时点,好心办了坏事,让智者不智,怨者更怨。

万历十年六月二十日,太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张居正病逝,享年五十八岁。

张居正不死,自己无法真正亲政,仅此一点就足够万历对张居正恨之入骨了。

万历对张居正的清算报复,颇具帝王心计,在手段上也称得上狠辣决绝。

第一步,以十二条罪状将太监冯保驱逐,以掀起清算张居正的汹涌浪潮;第二步,发动朝臣上奏弹劾张居正;第三步,待弹劾到了捕风捉影的地步,将张居正与废黜辽王事件挂钩,并以张居正霸占辽王财产的罪名,对其实施抄家,让其身败名裂。

万历何以至此?

《明神宗实录》曾给出答案:(张居正)偏衷多忌,小器易盈,倚信佞幸。方其怙宠夺情时,本根已断矣。威权震主,祸萌骖乘。何怪乎身死未几,而戮辱随之。识者谓:

居正功在社稷,过在身家。

万历朝担任礼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的于慎行对此也有入木三分的评价:万历初年,张居正掌权,与冯保相互倚靠,共操大权,对于辅佐皇帝并非没有益处。只是凭借太后支撑,挟持小皇帝,束缚钳制有些过分,使之不得伸缩。皇帝虽小,心中已默默忌恨,因此祸机一旦触发,就不可挽回。世人只看表象,以为张居正钳制言官,过于操切,是导致祸患的原因,以为“夺情起复”以及儿子进士及第是得罪根本。这些现象当然存在,但不足以导致张居正身败名裂,最根本的原因是“操弄之权,钳制太过”。

不受张居正待见的海瑞对张居正悲剧的评价,也是一针见血——“居正工于谋国,拙于谋身。”


黑句本


张居正下场凄惨,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皇权和相权权力之争的结果

明朝建立后,首任丞相是李善长。李善长任丞相时,懂得审时度势。到了胡惟庸就有点嚣张跋扈,事事替皇上做主。朱元璋借“蓝胡”案除掉了胡惟庸。并规定以后不再设“丞相”一职。改由首辅代替。首辅也是事实上的丞相。

万历皇帝登基后,张居正为首辅。因朱翊钧年幼,一切国家大事由张居正定夺。这在万历皇帝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印记:“我是皇帝,为什么什么事都要听他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这种想法越来越强烈。

二是张居正没有功成身退,应该及时交权。

张居正是一个了不起的改革家。但作者认为他不是一个高明的政治家。俗话说:“君为重,臣为轻”。再厉害的臣子永远是臣,而不是君。张居正在万历皇帝成年后,没有做到激流勇退,这一点儿是每个想有作为的皇帝都不喜欢的。甚至在张居正的父亲去世后,按照祖制和礼法,张居正要回家守孝三年。如果张居正是明智的,正好趁机功成身退。但他为了不让自己的改革失败,上演了一出轰动朝野的“夺情”。最终没有回家守孝。

三是万历皇帝要标新立异,就要清算张居正。

张居正生病后,很快去世,至于是病死的还是被谋害的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要对他清算了。因为一个皇帝尤其是年轻的皇帝都不可能按照一个臣子的设想和计划继续走下去。想推翻,就要打压推行方案的这些人。

于是,张居正重用的人全部受牵连。那些受过张层正气的言官们抱成一团一起弹颏张居正。罗列他欺君罔上等数条罪状。

于是,张居正被抄家。千古一相落得了一个死后被抄家的下场,实在令人唏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