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溪口,蒋介石文昌阁故居趣事多


奉化溪口,蒋介石文昌阁故居趣事多

在宁波奉化西侧,有一个美丽的江南历史文化名镇-溪口镇,溪口镇因蒋介石的出生地及蒋氏父子故里,具有特殊历史地位而举世闻名。

奉化溪口,蒋介石文昌阁故居趣事多

文昌阁 在武山南端潭墩山顶,俗称武岭头,1731年(清雍正九年)建,原系小阁,内设文昌帝座,为溪口文昌会、文武会和锦溪书斋等祭祀和会文处。因阁内供奉首奎星,故又名“奎阁”,有“奎阁凌霄”之称,是清代溪口十景之一。

1924年清明,时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的蒋介石回乡扫墓,见其破败不堪,出资请他的哥哥蒋介卿召集民工拆除重建,次年完工,建成了这座飞檐翘角的两层楼阁式建筑,面积500平方米。

奉化溪口,蒋介石文昌阁故居趣事多

文昌阁落成之日,蒋介石把它取名为“乐亭”并作《武岭乐亭记》来描述其美景。但是溪口人民很念旧,所以还习惯称它为文昌阁。

奉化溪口,蒋介石文昌阁故居趣事多

《武岭乐亭记》,蒋中正所写。

武岭突起于剡溪九曲之口,独立于四明群峰之表,作中流之砥柱,为万山之景仰,不偏不倚,望之岿然。

其独以武岭名者,殆取其义于武德,即其地以况其所居之人耶?岭之上古木参天,危岩矗立,其下有溪,溪水潆洄,游鱼可数,牧童渔父,倘得其间,乐且无穷,其幽静雅逸之景象,窃叹世外桃源无事他求矣。

而隔溪之绿竹与岭上之苍松,倒影水心,澄澈皎洁,无异写真,其有岁寒君子之逸致乎?旧有榭阁,名曰文昌,规模狭陋,无足以资游瞻者。甲子春,余还里扫墓,见其栋楹斜欹,行将就圮,乃勘绘图,亟思有以改造之。

我兄锡侯欣然赞焉,爰董其事,命匠鸠工,建亭三楹,落成之日,属余名之。余以其位在山水之间,凡远方同志来游者,莫不徘徊依恋而不忍舍,盖无间乎仁与智,皆有乐于此也,乃取其义而名之日乐亭。

甚愿吾乡同志,朝夕游乐,顾其名而思其义,因观感而有所兴起,卓然以自立也,庶不负今日改造斯亭区区之意也夫!

奉化溪口,蒋介石文昌阁故居趣事多

关于文昌阁这座水塔的来历。说法一,宋美龄留学美国,在美国喝的是自来水儿,来到溪口之后,她发现有人在溪水里淘米,有人在洗菜,甚至也有人洗马桶,宋美龄就觉得很脏,所以蒋介石为她建了水塔,就把地下深层水抽上来进行过滤,给宋美龄喝。

说法二,1927年,蒋介石出资建造了武岭学校,学校的学生都要喝水。但是学校距取水的地方有一定距离,学生每天挑水不但浪费时间,也浪费学业。所以蒋介石在文昌阁造了这个水塔,供学生饮用,方便学生的学习生活。

奉化溪口,蒋介石文昌阁故居趣事多

1927年12月,蒋介石和宋美龄结婚后,因为宋美龄不习惯与蒋原配毛福梅居住在一起。之后每到溪口小住,文昌阁就成了他们的私人别墅和藏书楼。

奉化溪口,蒋介石文昌阁故居趣事多

文昌阁一楼为会客室,二楼是蒋介石、宋美龄的卧室和起居室。会客厅中央挂了一副“ 湖光远带锦溪水,春色好在桃园家”对联,是由国民党于右任先生所写。

蒋介石住文昌阁别墅期间,通常在这处与山水相亲的大厅接见重要僚属。有的还被安排在文昌阁下榻。1937年1月送至溪口软禁的张学良。同年春,来溪口的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都曾留宿文昌阁。

奉化溪口,蒋介石文昌阁故居趣事多

宋美龄对文学,音乐,绘画造诣较深,她还能够流利的弹钢琴,又会写一首秀柔的毛笔字。她在起居室内摆放琴棋和书案,足见她的雅兴。

奉化溪口,蒋介石文昌阁故居趣事多

宋美龄师从张大千,书房悬挂的就是她画的兰花图。

奉化溪口,蒋介石文昌阁故居趣事多

在蒋宋的卧室,我们会看到梳妆台,床头床尾和衣柜上都有镜子。说法一,宋美龄是个很爱美的人,她每天起床睡觉都十分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貌。

另外一种说法,是因为当时的蒋宋都身居高位,为防被暗杀,屋子里的镜子可以起到观察房间全貌的作用。

奉化溪口,蒋介石文昌阁故居趣事多

我们平常家里的床都是四个脚,四个脚代表什么代表四平八稳。但蒋介石是政治上的风云人物,他不希望自己的权利一直停留在一个地方,而是希望越高越好,所以六个脚的床代表六六大顺。

奉化溪口,蒋介石文昌阁故居趣事多

1939年12月,日军派了六架轰炸机,有目的来轰炸蒋介石的老家溪口,当时的文昌阁被全部炸毁,以后直至蒋介石离开大陆,始终是一片废墟。

现在的文昌阁是1986年国家拨款按原貌重建的。现为两楼三底宫殿式建筑,分正殿、配殿,重檐或单檐歇山顶,雕梁画栋,花格窗棂,庑廊四环,建筑精巧,具浓厚民族色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