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擊疫情,凌源在行動:防控前沿的特種兵

“或許你不知道他們是誰,但他們知道為了誰!”

這裡是凌源市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前沿陣地”,在疫情面前,堅守陣地一線的疾控人個個衝鋒在前,尤其是疫情機動隊中的採樣組同志們,更是抗擊新型冠狀毒肺炎戰役中的特種兵。

所謂特種兵,是因為採樣人員在採集咽拭子時,被採樣人需要摘掉口罩,距離被採樣人呼吸道不足10cm,基本上屬於“零”距離接觸,每一份標本的採集,採樣者們都要面臨一次極大的風險,這既需要特種兵般超凡的膽識,更需要特種兵般過人的技能。

阻擊疫情,凌源在行動:防控前沿的特種兵

每當這群採樣者“出征”前,除了擔心她們的家人,還有她們的科長,每一次,他的心情都是即擔心又自豪。擔心的是操作時,面臨的感染風險;自豪的是科裡的金花們已經獨擋一面,敢於面對風險,知難而上,毫不畏懼。每次“出征”前,他都要再仔細檢查一遍,看看防護用品是否齊全,採樣物資是否足量,穿戴是否規範,更是一遍遍叮囑一定要做好防護。採集樣品時,採樣人員要做到二級防護,對防護用品的要求比較高。因防護物資緊張,單位同事無怨無悔的把最好的防護物資都留給了我們採樣人員。因為他們知道,潛在被感染的風險最大。帶著劉鋼主任的囑託,冒著被感染的風險一次次衝鋒陷陣。常常奔赴到最危險、最有可能存在病毒的場所進行採樣。任務重人員少,中心副主任馬振莉身先士卒,臨時擔負起採樣組輔助工作。在某隔離點,她和採樣人員持續奮戰一個半小時,採樣12人份,汗水模糊了雙眼,但她依然堅持到採樣結束。為了保證所有樣本能第一時間得到檢測結果,採樣人員有時還要將樣品馬上送到朝陽疾控,經常是踏著晨曦走,歸來已經月明星稀。

阻擊疫情,凌源在行動:防控前沿的特種兵

疫情當前,刻不容緩,疫情機動隊總指揮劉鋼一聲令下,科室全體人員馬上投入工作狀態。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工作有條不紊。採樣組是一個專業過硬的團隊,這得益於擁有一支專業素質過硬、團結、敬業的隊伍。檢驗科科長李長寶是此次防控工作的採樣組組長,同時也是一名共產黨員,他身先士卒,髒活累活帶頭幹,汗水浸溼他的雙眼,但依然堅持採樣,帶領檢驗科五朵金花衝鋒陷陣;張玉麗與副主任付衛東、胡春花與副主任戴柏林都是夫妻二人奮戰在抗“疫”前線,分屬不同的機動隊,雖在一個單位卻不能經常見面,夫妻共戰,別樣浪漫!尤其副科長鬍春花同志生病後,匆匆看過,簡單處理後便又回來堅守崗位;王桂花:儘管此時家裡有即將高考的兒子,還有臥床不起的婆婆,但面對突然而至的疫情,不暇思索的選擇了衝鋒陷陣;蔡巖:兩個孩子的母親,無暇顧及,毅然決然的把兩個孩子送回了老家,匆忙看了一眼便回來繼續工作;羅雅男:愛美、愛玩、也愛工作的95後!別看年紀小,“疫”不容辭大能量,嬌小的身軀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奔赴在採樣和送樣的征途中,有時一天往返朝陽送樣2次。她們都收起了女性的柔弱,展現出另一個剛毅的自己。一切以工作為先,在身體抱恙的情況下依然堅持工作,舍小家為大家。

阻擊疫情,凌源在行動:防控前沿的特種兵

目前,凌源市共採集咽拭子、痰液、血液等樣品共129份。採樣是為了“排雷”,儘早儘快查出潛在的“新冠”感染者,以便於將其隔離,儘早診斷,儘早治療,對其接觸者採取有力措施,防止疫情擴散。我市第一例,也是朝陽市第一例新冠確診病例張XX,就是因為採樣及時,送樣及時,檢測及時,第一時間檢測出陽性結果,為及時排查密切接觸者,防止疫情在我市擴散,有著重要意義。對第四例患者“小女孩”的採樣檢測,為患者早診斷、早治療贏得了寶貴時間;併為後續工作的開展鋪平了道路。每一次採樣,每一次的檢測結果都牽動我中心乃至全體凌源市民的心,陽性結果的患者,及時進行了治療,得到陰性結果的人員長出了一口氣,心裡的霧霾一掃而光,這也大大降低了市民心中的恐慌情緒。真正落實了“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防控措施。

穿上“戰袍”,他們就是一名保衛人民身心健康的“戰士”,他們願意堅守著這份初心,始終向前,成為防控前沿合格的特種兵,構築起防控新冠狀病毒肺炎堅強的第一道防線!

凌源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羅雅男蔡巖

聲 明

講好凌源故事 傳播凌源聲音

官方權威發佈 世界盡在掌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