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病可使卒中风险增加5倍,但大多数人知之甚少

小说里常会用“心头一颤”“小鹿乱撞”等词形容怦然心动的浪漫感觉。但是,对于一些人来说,这种心脏的跳动并不浪漫,咚哒咚咚哒、咚咚哒咚哒、咚咚咚哒……有时甚至会产生心脏要跳出来而濒临死亡的恐惧,他们就是房颤患者。

那么,什么是房颤?其危害到底有多大?坛妹今天就来跟大家说道说道。

这种病可使卒中风险增加5倍,但大多数人知之甚少

一、什么是房颤?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5%-1.5%,在高血压病、冠心病、肥胖、糖尿病等人群中发病率明显增加。中国目前约有1000万房颤患者。2010年全球性房颤注册研究显示,我国房颤抗凝治疗率仅为10%,且在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中,仅有36%的人达到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效果。

大多数人对房颤的认识不足,以至于出现诊断率、治疗率都极低的现状。当然,这也和房颤的症状有很强的隐匿性和混淆性有直接的关系。有近三分之一的房颤发作时没有症状,而且其主要表现为心悸、气短、头晕,甚至导致昏厥。

出现这些症状时,千万不要大意,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最简单的方式是做动态心电图检查。现在,一些便携式、穿戴式心电监测设备也可及时发现隐匿性房颤,更有助于尽早治疗。房颤发作时,心脏跳得又快又乱。正常人心跳是“咚哒、咚哒、咚哒”,房颤患者的心跳则是“咚哒咚咚哒,咚咚哒咚哒,咚咚咚哒”,很不规则,容易产生左房血栓。血栓一旦脱落会导致脑动脉、内脏动脉栓塞,有高致残性、高死亡率和高复发性的特点,后果十分严重。房颤还会影响正常的心脏功能,加重心衰、心肌缺血等疾病。

这种病可使卒中风险增加5倍,但大多数人知之甚少

二、房颤有什么危害?

房颤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总体来说,可使卒中风险增加5倍,心衰风险增加3倍,痴呆和死亡风险增加2倍,显著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给社会和个人造成巨大经济负担。

脑卒中患者中约五分之一是由房颤导致的。房颤患者,由于心房不能规律的收缩舒张,血液容易在心房内瘀滞,容易凝固形成血栓,血栓脱落随血液循环,可栓塞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其中栓塞在脑血管的概率最大,危害也最大,可导致脑卒中甚至猝死。研究表明,合并有房颤患者的脑卒中致残率明显大于无房颤患者。

房颤患者心跳快速且不规律,心房和心室收缩舒张失同步,容易导致心力衰竭,就像超负荷工作的机器一样,久而久之严重磨损导致结构异常,而这种结构改变又反过来更加重了功能障碍,就像房颤和心衰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近些年来,房颤住院率的增长甚至超过了心梗和心衰。

这种病可使卒中风险增加5倍,但大多数人知之甚少

三、房颤和哪些因素有关?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房颤患病率及发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步增加,它也被认为是一种老年病,但很多年轻人由于受到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房颤也有低龄化趋势。除了年龄因素外,房颤还和以下因素有关:1、遗传因素:房颤与家族史相关,亲属关系越近,亲属的发病时间越早,房颤风险越高;

2、性别差异:相关统计学研究表明,各年龄段房颤患者男性均高于女性。

3、高血压:高血压是众多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也是房颤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血压控制欠佳,房颤发病率将明显升高;

4、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常合并有房颤,但现有研究表明,积极控制血糖不影响新发房颤的发生率;

5、吸烟:吸烟会显著增加心房颤动的风险;

6、肥胖:肥胖会导致心房扩大,心房重构,增加房颤发生的风险;

7、睡眠呼吸暂停:房颤患者中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的比例高达32%-39%。流行病学统计显示,房颤的发病和进展与睡眠呼吸暂停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8、饮酒:酒精摄入是发生房颤的危险因素,饮酒越频繁,相应的危险度越高;

9、运动过少:运动量过少及过多均增加房颤发作的风险,静坐为主的生活方式使房颤发生率增加5倍,而长时间的高强度耐力运动亦可使房颤发生率增加5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