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省定贫困村到"网红村"的华丽转变!海丰新山村告诉你如何做到

从省定贫困村到

如果你在四年前对一个省定贫困村的村民们说,四年后这里的集体经济能获得超40万元的收入,贫困户均收入能从3500元提高到1.3万元,基本实现全村贫困户脱贫,他们可能会觉得你还没睡醒在说梦话。然而四年后的今天,这一看上去像是不可能的任务,在政府的支持和浙江卓创乡建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卓创乡建集团)以及全村村民的共同努力之下,新山村真真切切地实现了。

新山村位于汕尾市海丰县城东南部,距离县城5公里。这里曾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小村庄,村民普遍以农耕为主。而现在,日均人流量能达到5000人次。无论是当地居民还是外地游客,都将新山村视为海丰县“必打卡”的网红村。


从省定贫困村到

“红”在新山

大革命时期,在彭湃的带领下,广大新山村村民踊跃投身革命,涌现了许多革命英烈,仅民政部门登记在册的革命烈士就有18名。

从省定贫困村到

新山革命纪念馆中展览的人物蜡像

过去的新山村,红色遗址或杂草丛生,或损毁坍塌;现在通过大力挖掘红色资源,村内建起了新山革命纪念馆、红色故事雕塑、火炬广场,复建了农会馆,修缮了烈士旧居。

从省定贫困村到

火炬广场


从省定贫困村到

农会馆


从省定贫困村到

新山革命纪念馆

新山村成为了海陆丰革命老区讲好红色故事、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基地,并先后被市、县相关部门定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关心下一代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新山村党支部书记吕湖泳告诉小海,村里还经常开展戏曲表演的活动。将红色元素融入进传统

西秦戏里,这样的新编戏曲广受大众好评。


从省定贫困村到

“美”在新山

在走访新山村的过程中,小编留意到,新山村大到广场小道窄巷,所见之处没有一个垃圾在地上。

从省定贫困村到

从省定贫困村到

干净整洁的新山村容貌

这和以往印象里“脏乱破”的乡村大不一样。为什么新山村的公共卫生环境可以做得这么好呢?原来,为创建新农村示范村,新山村投入专项建设资金1000多万元,推进“三清三拆”工作,启动“三整治”项目规划建设,各项工作严格执行,现在我们才能看到眼前这美丽整洁的新山村。

从省定贫困村到

“三清三拆”给新山村带去了清新亮丽的环境

吕湖泳表示,除了拆除破旧危房、露天茅厕等,清理乱堆物料、垃圾及沟渠、池塘淤泥之外,该村还实施了村庄雨污分流系统、民居外墙立面粉刷等整治项目。同时改造了自来水管网、供电、电信、电视线路基础设施,完成了对长期污泥淤积、脏乱不堪的村内大塘的整治,重新规划建成大塘景观公园。

从省定贫困村到

各项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从省定贫困村到

干净整洁的公共厕所


从省定贫困村到

“游”在新山

在红色文化旅游的带动下,新山村里多家村民在村里办起农家乐增收,农家乐在食材上用农户自种自养的新鲜食材,如本地的走地鸡皮脆肉实,还有当地引进的中关村水培蔬菜,以及其他海丰当地的美食都十分受到游客们的青睐。

从省定贫困村到

村里的农家乐清早就开始营业了

此外,多家村民还靠经营小卖部、景点纪念品商店增加收入。如旧军服和汉服的拍照租借、手作的小油伞、刺绣物件、麒麟挂件等等,都是村民自己想到的赚钱路子。

从省定贫困村到

营业前的小卖铺

吕胡泳表示,村内的农家乐已从1间发展到6间,每间的日均客流量可达1000余人之多;小摊档从两间发展到现在的20多间;就连景区内的停车场,也从无到有,且颇有规模,一次可停车150辆;除此之外,新山村内还通了鹿境专线,一趟公交就能从村里直达海丰县城,十分方便。

以前村民外出不愿再回来,而现在他们看到家乡这么大的变化,纷纷回乡创业,已有20多户人家回来建起了小房。

从省定贫困村到

在自家门口摆卖着当地特产的小朋友


从省定贫困村到

到了上午九点以后,一波接一波的游客便接踵而至。小编突然就感受到了新山村热闹的气氛:老一辈的游客们纷纷在农会馆前合影留念,年轻一辈的游客们一边接受着红色教育一边感受淳朴的乡村风情,小朋友们则穿上了小卖铺租售的汉服红军服玩得不亦乐乎。新山村里的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从省定贫困村到

从省定贫困村到

从省定贫困村到

从省定贫困村到

从省定贫困村到

从省定贫困村到

从省定贫困村到

从省定贫困村到

从省定贫困村到


从省定贫困村到

从省定贫困村到

从省定贫困村到

从省定贫困村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