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创立“摸金校尉”,堪称盗墓鼻祖,他就不怕自己死后墓被盗吗

先说观点,曹操肯定害怕自己的陵墓被盗,但是跟他创立“摸金校尉”甚至“发丘中郎将”这两个职位进行明目张胆的盗墓活动没有太多的关系。下面我简单地说一下理由:

首先说一下曹操在他的《终令》和《遗令》确实都强调丧葬从简,而且要求陵墓“不封不树”、“无藏金玉珠宝”。但是他要求的这些并不是由于当初挖了梁孝王的陵墓担心被报复,而是魏晋之前很长一段时间盗墓活动十分猖獗,但凡厚葬的陵墓,都是盗墓者重点关注对象。

魏文帝曹丕就曾说过“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丧乱以来,汉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是焚如之刑,岂不重痛哉”!也说过“汉文帝之不发,霸陵无求也;光武之掘,原陵封树也”。大意是只有那些过于张扬的陵墓才会被盗掘,低调的陵墓一般都没有什么问题。就连文德郭皇后也曾说“自丧乱以来,坟墓无不发掘,皆由厚葬也”。


可见曹魏的统治者对“厚葬”还是比较谨慎的。因此,曹魏的统治者提倡的丧葬从简,害怕的是盗取钱财的盗墓者,而非针对“盗墓报复”。他们认为只要不放贵重物品,他的陵墓就不会被后人“光顾”。

那么为什么说丧葬从简不是针对“盗墓报复”呢?

第一个原因,他挖的是西汉时期梁孝王的陵墓,虽然东汉继承的正统性来源于西汉,但梁孝王和西汉皇族之间有过及其不愉快的历史,所以对东汉统治层来说没有那么大触动,也不至于盗墓报复。

第二个原因,曹操没有隐瞒自己墓葬位置,而且位置说的很明确,也没有设置“七十二疑冢”,后世考古者也已经证明所谓“七十二疑冢”是北朝时期的墓葬群,而且也不是七十二座墓,是一百三十四座墓。再者,唐朝时唐太宗还祭奠过曹操的陵墓,说明曹操墓位置并不是什么秘密。更谈不上能防止盗墓报复。

第三个原因,魏晋之前的历史,盗墓活动十分猖獗。远了不说,就说秦汉之际,项羽进入咸阳城,对秦国的陵墓大肆搜刮。估计项羽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带着领军队,单纯以搜刮财富为目的盗墓人。汉武帝去世后不久,就有人开始盗掘坟墓用以换取财富。两汉之间,琅琊人樊崇带领的赤眉军曾两次大规模掠夺西汉皇室陵墓。东汉末年,董卓进京后,也曾大肆挖掘皇帝陵墓,比如灵帝的陵墓。

这只是有记录可查的,还有很多没有记录下来的。而曹操的灵感恰恰来自“前人的智慧”。其实不只是曹操如此,几年后,吴主孙权为了修孙坚庙,因为严重缺乏所用的木材,最后就把长沙王吴芮的陵墓挖开了,取出棺椁做了建孙坚庙的木材。就连我们所知的《竹书纪年》和《穆天子传》也是西晋时期盗墓者发现的。可见,在当时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挖掘陵墓补贴他用的做法是见惯不惯的“常规操作”。估计当时曹操也不会想到被报复的事情。

综上所述,曹操确实害怕被盗墓,但跟曹操设立摸金校尉挖掘梁孝王陵墓没有直接关系。即曹操挖掘梁孝王陵墓时,不会担心因为这事而造成自己陵墓被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