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諸葛亮的“隆中對”有錯誤,註定了劉備最後的覆亡?

曹政情


諸葛亮一直以來的形象可以說是古代智慧的化身,無論是演義還是正史都對他大加讚賞,並且充分肯定他對蜀國做出的巨大貢獻。劉備三顧茅廬才請得諸葛亮出山,並在諸葛亮的茅廬中誕生了決定劉備集團之後走向的隆中對。劉備和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對天下的形勢做了較為全面的分析,也為劉備接下來的行動制定戰略規劃。但結局很明顯,劉備集團並沒有完成光復漢室的偉大目標。

現在我們認真的研究“隆中對”會發現其中確有不妥之處,這也為蜀國最終的結局埋下了隱患。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隆中對”中有哪些不妥之處。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對劉備的建議都是基於諸葛亮在出山之前對當時局勢的瞭解和推斷,一定是有一些侷限的。他認為當時群雄並起,打敗董卓、袁紹的曹操無疑是強者,兵力雄厚,劉備暫時無法抵抗他。位於江東的孫權,憑藉著有利的地理位置,世代的經營和孫權知人善用的優點,擁有了一批優秀人才輔助。雖然無法取代,但可以與之合作。對於形勢的分析,諸葛亮可以說是有著獨到的見解。雖然魯肅和周瑜都提出過類似的策略,但這個方針放到劉備身上真的合適嗎?劉備的現狀能和已經在江東根深蒂固的孫權集團相提並論嗎?

諸葛亮“隆中對”把重點放在了益州(就是今四川、雲南及貴州等地),他認為只剩下益州、荊州兩地劉備可以圖謀。劉備後來就是按照這樣的規劃,在此建立根據地發展壯大勢力,這雖然算不上戰略上的失誤,但益州的偏遠和疲弊無疑是為劉備集團的長遠發展埋下了隱患。

諸葛亮對此其實也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法,只不過這個解決方法並不是諸葛亮可以控制的,這就是隆中對中唯一的變數——“天下有變”。可天下怎麼會聽諸葛亮的安排呢?劉備佔領益州後,無論是北方還是江東,都沒有太大的變故。這就出現了諸葛亮最不願意看到的一個局面,三國鼎立的局面已經形成,但三家各自發展,相安無事。這樣一來隨著時間的推延,益州的劣勢就會被放大,直到最後被曹魏慢慢滅掉。

諸葛亮一著急,隆中對中的又一個不妥之處就顯現了出來,隆中對中明確提出了兵分兩路的北伐策略。奪取中原這樣兵力分散,再加上漫長的路程,這些阻礙因素使得蜀漢的力量沒有完全打到曹魏身上。再加上孫權在旁虎視眈眈,使得關羽腹背受敵,最後無奈丟掉了荊州,為蜀漢的衰亡按下了開始鍵。

劉備集團最後的失敗,主要原因一定不在隆中對,隆中對作為一種對未來的預測和規劃,在當時的局勢下也是大有可取之處的。劉備在三顧茅廬前的處境並沒有興復漢室的希望,諸葛亮所指出的奪取荊州、益州的路線在當時是非常適合劉備的。而隆中對中的不妥之處也非常明顯,一是過分依賴“天下有變”這個外部因素,二是在軍事部署上過於理想化。


鄧海春


《隆中對》真的有致命的錯誤,其致命錯誤主要有四點,請大家拍磚斧正!

其一,《隆中對》中說“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也就是說要“聯吳抗曹”,但是《隆中對》又要劉備“跨有荊、益”。那麼如何保證既佔據荊州,又能和東吳修好?這算不算最後關羽失荊州的政治因素?

其二,《隆中對》中說“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荊州和秦川相距千里,而兵分其二,況且還要分一部分兵力駐守老家。這是不是關羽失荊州後敗走麥城,以致戰死的戰略原因?

其三,《隆中對》中說“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主張出祁山北伐的戰略主攻方向。請問如何保證整個北伐軍的後勤供應問題?雖然小說中虛構了什麼木牛流馬,但是木牛流馬一直到今天也實現不了。這是不是益州從《隆中對》中“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變成《出師表》中“益州疲弊”的主要原因?

其四,《隆中對》中說“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實際上漢高祖從被封為漢王入川到“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出川,前前後後也就幾個月時間。說“ 高祖因之以成帝業”算不算曆史沒學好?整個戰略將劉備集團困在這樣一個不勝之地,算不算一個大的失誤?待中原的曹操集團和東吳的孫權集團一旦穩定下來,劉備集團的覆亡是不是早晚的事?諸葛亮晚年不停的北伐是不是也察覺到了“時間拖的越久,蜀漢越危險”?畢竟時間是留給中原和江南的,而不是留給四川盆地的!


南柯


隆中對,在歷史上非常的有名,很多人將其封為經典戰略,是成就劉備帝業的基石,有道是,『未出草廬,已定三分天下。』



然而也有不少人詬病,毛主席就曾批評《隆中對》的戰略,認為這是劉備失敗的根源,原因就是因為諸葛亮的戰略是讓劉備橫跨荊州和益州,下面做好小馬紮,聽我一一道來。

《隆中對》的策略:橫跨荊州益州、連吳抗曹。

具體內容如下:

第一步——佔領荊州,聯合孫權。

第二步——以荊州為根本,佔領益州

第三步——待天下有變,從荊州益州同時出擊,一路攻打宛洛的中原腹心之地,一路攻打長安,如此則大事可成。



兩個核心焦點:一是要劉備掌握荊州和益州;二是要連吳抗曹。

連吳抗曹,這個顯然是正確的;問題的焦點是橫跨荊州益州可不可行。

荊州益州難相連 蜀漢一分為二

毛澤東評價《隆中對》時說,『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洵也認為,諸葛亮只以關羽守荊州而以主力到西蜀建立根據地,很難實現兩頭兼顧的目的。

為什麼他們會這麼認為呢,因為荊州和益州之間相距千里,更有『難於上青天』的蜀道阻隔,很難連成一片,二者相互聯繫就成了問題,兩路兵力很難相互呼應,協同作戰。於是形成了,關羽在荊州,諸葛在後方的二分兵力。這對於實力不濟的蜀漢來說,已然是吃不消的。



正所謂,一個拳頭打敵人,本就不強大的蜀國,如何應對分兵的局面?以後的關羽失荊州也證實了這一點。

這是因為如此,才有人認為《隆中對》是一個戰略失誤。


小馬紮上聽歷史


答丨super

並不能說諸葛亮的《隆中對》有致命的錯誤,只能說這份戰略規劃太過於理想化,實現的難度非常之大,簡單分析幾點吧。

隆中對

其一,“跨有荊益”和“外結孫權”之間存在著嚴重矛盾。

這兩個條件需要同時滿足的話,那就意味著孫權窩著江東六郡之地享福,這可能嗎?顯然不可能!孫權也是一個有抱負的君主,他也想奪取天下,他多次北征合肥等地,可惜未能成功。

其實孫權一方也早就把荊州視為囊中之物了,公元215年,和劉備協議白拿到了二個郡,公元219年,偷襲關羽,奪取荊州三郡。

故要想和孫權真正交好,荊州就得給他們,要想佔有荊州,就不可能擁有孫權這一真正盟友。

孫權

其二,“待天下有變”是一個很懸乎的條件。

這裡的“天下有變”是什麼意思?指的是曹魏內部出現大的變動,但是這個絕不是短時間內會發生的。當然也確實發生過,比如曹丕篡漢自立,比如曹丕去世曹睿繼位,比如高平陵之變等等大事變。

然而曹丕篡漢自立後,劉備去攻打東吳了,曹丕去世曹睿繼位時,諸葛亮一路北伐沒能成功,高平陵之變時諸葛亮早已經過世了。

曹丕

其三,“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那麼問題來了,真到了那時候上將還在嗎?

關羽在攻打襄陽、樊城的時候被孫權偷襲殺死了,張飛也在公元221年被暗殺,黃忠也早已經去世,一些重要的將領就算還在,也都年紀大了,還能撐多久呢?

另外,這份戰略規劃並沒有考慮到壽命的因素,劉備早晚要死,怎麼抓緊時間實現這些目標是很重要的。

張飛

不過,劉備集團按著這個戰略一步步發展壯大,終於佔據益州,建立國家,已經很不容易了。


小刀文史



隆中對策是一篇基於戰略層面的規劃。諸葛亮制定該戰略計劃的時候,劉備還客居荊州、寄人籬下。所以,隆中對也屬於諸葛亮為劉備量身定製的創業篇。

我們在做一件事之前需要有一個計劃、一個大綱之類的,制定好之後在具體實施。但是在實施階段經常出現預期意外的情況,計劃趕不上變化。這時就是考驗實施者應變能力的時候了。隆中對就是如此,諸葛亮為劉備制定統一天下的戰略大綱後,劉備就開始具體實施。實施過程中出現了變數,劉備應變不好導致失敗。這能怪諸葛亮的計劃制定錯了嗎?

諸葛亮的隆中對從全局入手,對各個割據人物、當下形勢都進行了很到位的分析。畢竟全國形勢至此,留給劉備的機會並不多了。取荊州、益州也是當時劉備唯一的選擇。就算劉備跨有荊、益,實力依舊無法與曹魏和孫吳抗衡,所以諸葛亮才建議劉備在拿下荊、益二州後以內部發展為主,伺機而動。

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界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秦川。

然而呢?作為集團二把手的關羽一點都沒有做到。

劉備這邊剛拿下漢中,進位漢中王,百姓、軍隊都還沒得到一絲休整,關羽這邊就急忙出兵了,而且還是在天下沒變的情況下單線出擊。至於結好東吳就更不存在了,關羽就沒正眼瞧過東吳那些人,即使和曹魏這邊都開打了,關羽都還敢截取東吳糧倉,還罵辱其使。

荊州丟失以後,劉備倒是緊遵隆中對策,堅持伐吳,奪回荊州以重拾戰略主動。劉備伐吳有軍事目的也有政治目的,站在劉備的角度來看,伐吳似乎也合情合理,但是從長遠計,劉備就錯了。此一時彼一時,劉備沒能做到因時而異、因勢而異。

結果,關羽一敗荊州、劉備二敗夷陵,兄弟交敗。最後丟給諸葛亮一個爛攤子,諸葛亮是費心費力,也只是勉勵維持而已了。




看看諸葛亮那絕望的眼神,諸葛亮表示:帶不動啊!

不過,對於諸葛亮的隆中對,末將覺得其中確實有一點漏洞。

那就是“坐擁荊州”和“結好東吳”。

諸葛亮是傑出的戰略家,他能夠為劉備設計和規劃戰略方向,同時他也應該瞭解東吳的戰略目標。諸葛亮應該意識得到荊州對於東吳的重要性。

荊州位於長江中上游,東吳無論是北上中原還是退保江東,都必須先拿下荊州。

劉備如何才能坐擁荊州的同時又能結好東吳?

孫權又會不會眼睜睜看著劉備做大做強而不作為?

面對東吳這個不穩定的盟友,諸葛亮卻沒有實際的考慮,只是一味的結好。所以在這個方面,末將覺得是蜀漢高層沒考慮到的。

茶餘飯後歷史小話題,如有更多見解,歡迎大家一起探討、交流。


左將軍


首先必須指出,題主所問十分不妥!!!為什麼呢?很簡單,如果沒有諸葛亮在隆中對時提出的路線,方針,政策,如果不實施這一政策,劉備能有三分天下而成鼎足之勢嗎?眾人的回答是:根本不能!這就證明諸葛亮在隆中對時提出的路線方針基本是正確的!西蜀的滅亡在諸葛亮死後多少年,主要是後主無道,聽宦官黃皓之言,不理正事造成的,與諸葛亮隆中對定的方針沒有半毛錢的關係!〇〇雖然,諸葛亮的隆中對方針路線,對得三分天下,成鼎足之勢是正確的,但若論統一天下,隆中對提出的方針是有瑕疵的,存在著關鍵性的不足!具體是①,隆中對時亮說:…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國,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誠如是,則大業可成,漢室可興。這個方針對統一天下,是有缺欠的!理由是把荊州這個重要的奪取天下的戰略要地放在了次要的位置,卻把(運糧艱難)出兵秦川放在了主要位置!由於這種指導思想,致使荊州兵微將寡,加上關羽與東吳失和,加上劉備命關羽先出兵取樊城,造成吳魏聯合,腹背受敵,又犯了驕兵之錯丟了荊州。後來出兵秦川,大都因糧草不濟,無功而返。假如把荊州做為奪取天下的大本營,增兵添將,諸葛亮親統大兵北伐,而把出兵秦川放在次要位置,我想局面會大有改觀!②,諸葛亮並沒有作實地考察,只是主觀地認為,當年漢高祖劉邦就是從秦川,漢中出兵打敗項羽而得天下的,因而機械地效仿,也可能因當時交通不好,通訊不暢,諸葛亮對實情瞭解的少,產生了誤判!劉邦與項羽的主戰場並不在秦川,而是在成皋!現在的河南省滎陽縣西北,最終拿下成皋。也因另一路韓信統兵?已破魏,破趙,攻下三齊。佔領了楚的東方和北方的大部分地區,完成了對項羽的包圍。在這種形勢下才最後奪取了天下。③在實施隆中對方針時,諸葛亮過分地自信,沒全面分析敵強我弱形勢,犯了急躁病,違背了當初定的戰略方針。以致收穫甚微!當初的方針是:待天下有變!!!!!可諸葛亮並沒有借力而行,並沒有待天下(敵國)有變,而是主觀認為憑自己的文韜武略能統一天下?可司馬氏做到了這一點!為什麼魏代蜀,蜀很快滅亡?因晉主瞭解到姜維屯田實屬避禍,瞭解到後主聽黃皓之言不務正業,君臣不和,因此才發兵伐蜀。晉主出兵伐吳,是瞭解到吳主孫皓,殘暴不仁,亂殺無辜,朝綱不振,君臣失和,因而才出兵。晉伐蜀伐吳,都是待兩國有變才出兵的!因此收穫巨大!!而諸葛亮並沒有待天下有變就出兵,因而造成出兵未捷身先死的結局。〇結論:劉備能得三分天下,成鼎足之勢,這是實施隆中對方針政策的結果。對於奪取天下而言,隆中對以出兵秦川主,以出兵荊州為次的戰略方針,是關鍵性的失務。諸葛亮未待敵國有變而出兵討伐,是實施隆中對方針中的不智之舉!但並非是造成蜀國滅亡的原因!


張永科38


隆中對的的確確為迷茫的劉備指出了明確的奮鬥目標。而未出茅廬的諸葛亮能夠有如此宏偉藍圖也的的確確值得後人敬仰。

但是仔細來說,隆中對有很大缺陷尤其是對後期作戰來說更是如此。

第一,主觀性太強了。隆中對過於強調結交東吳,北伐依靠天下形勢,待天下有變。但是這些都是外在原因。如果和孫權關係不好,如果天下無變又該怎麼辦。

後來孫權與曹操合謀偷襲荊州,殺死關羽。就是最好的寫照。

第二,就是兩路進軍主次不分。益州的經濟註定只能自保。荊州沃野千里卻是四面受敵,怎麼可能全力北伐呢親。

後來關羽北伐就是有去無回。而諸葛亮北伐也是因為山川阻隔難以運糧而被迫撤兵。

第三,就是得荊州和外結孫權有矛盾。東吳依靠水兵來保家衛國。所以佔據長江上游對東吳特別重要。孫權北伐合肥不力,更是對荊州朝思暮想,以至於吳蜀翻臉。

後來孫權看見劉備得二川,關羽水淹七軍而畏懼。怕西蜀強大,所以偷襲荊州搶奪長江流域。

綜上所述,諸葛亮的隆中對為劉備指名方向,但是無奈形勢瞬息萬變。不可能盡善盡美。所以蜀漢雖然成就大業,卻也註定了難以統一。諸葛亮北伐也只不過苟延殘喘罷了。


亂神虎


千古成敗隆中對

劉備三顧茅廬之時,諸葛亮提出了“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戰略計劃,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然而歷史告訴我們,劉備最終還是沒能“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是否隆中對本身就是錯誤的呢?

隆中對“二分兵力”並沒有錯

隆中對中提到“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和“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兵分二路與曹操爭奪天下。毛主席曾經批評諸葛亮: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但我認為:二分兵力並沒有錯,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既然荊州益州距離千里,不二分兵力難道還能合兵一處?不荊州益州二路協同進攻,難道要把荊州兵全部調到益州再合兵北伐?那樣豈不是多此一舉,自己讓自己軍隊疲敝?以益州之兵攻秦川,以荊州之兵攻宛、洛,都是採用的就近原則,糧草供應也要比合兵一處方便吧。毛主席說的“二分兵力”也好,“三分兵力”也罷,指的其實是劉備集團的兵力被逐步損耗。關羽失荊州,導致荊州兵覆滅。劉備兵敗夷陵,又導致益州精銳覆滅,最後只剩下諸葛亮孤軍北伐。而隆中對的“二分兵力”強調的是協同進攻。又何必斷章取義覺得“二分兵力“是錯的呢?可是關羽沒有等到“天下有變”就貿然北伐,劉備剛剛得到漢中需要休養生息,所以沒有從益州出兵秦川,之後孫權背叛盟約,荊州失守,隆中對才化為泡影。

隆中對的前提之一是“跨有荊益”

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孤軍深入都打到了距離長安只有一步之遙的渭水南岸。如果不是積勞成疾,奪取長安只是時間問題,從而實現法正的漢中策中提到的“蠶食雍、涼,廣拓境土”。而理想狀態下整個荊州都是蜀漢的,從荊州南陽郡出發,可以直接威脅洛陽,從荊州江夏郡出發,可以直接威脅許昌。不需要蜀漢主動進攻,只需要陳兵於江夏南陽,魏國就不敢出兵支援長安。魏國不敢出兵支援長安,雍州就會劃入蜀漢版圖。雍州劃入蜀漢版圖,涼州和中央聯繫同時被切斷成為一塊飛地,遲早屬於蜀漢。雍、涼劃入蜀漢版圖,此消彼長下不只是實力差距的縮小。同時可以居高臨下俯視關中,威脅魏國統治核心的洛陽。

隆中對的前提之二是“天下有變”

天下有變意味著魏國發生內亂,譬如未來發生的八萬之亂那種級別,魏國發生內亂自相損耗,無法集中兵力。荊州益州雖然千里之遙,但是魏國國境更加狹長,除了應對來自諸葛亮的威脅,魏國還得到處分兵抵禦異族,羌人經常響應武侯發動叛亂,遼東公孫氏在東北虎視眈眈,佔據江東的孫權也非善茬,比起隆中對的二分兵力,魏國兵力更加分散,譬如當諸葛亮襲擊雍、涼,難道還指望遙遠的青冀幽三州兵力支援雍、涼麼?另一方面,全據荊州意味著佔據長江上游,類後來西晉沿江滅東吳,“跨有荊益“的劉備集團實力遠遠超過東吳,隨時可以沿江而下先滅東吳,退而求其次,形成與魏國對峙的南北朝之勢。

但是,隆中對的前提不可能實現

當然,隆中對本身也是有問題的。而這個問題導致理想狀態不可能實現。“跨有荊益”和“東和孫權“根本就不可能兩全。劉備要實現隆中對必須全據荊州。但是早在劉備三顧茅廬的八年之前,孫權集團的戰略家魯肅就提出了著名的塌上策:

“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三國志

也就是說孫權集團要實現戰略目標必須奪取荊州,隆中對和塌上策的矛盾已經到了不可調節的程度。即使後來劉備孫權相互妥協,湘水劃界,依然沒能阻止呂蒙白衣渡江襲取荊州。劉備一旦跨有荊益,給孫權帶來的威脅甚至超過給魏國帶來的威脅。這種矛盾的不可調和性,導致隆中對不可能成功。但是這只是隆中對過於理想化,不可能實現,而不是二分兵力的問題。

綜述,隆中對的確有問題,但是問題不在於“二分兵力”,在於隆中對過於理想化,導致很多設想不可能實現。但是也不能因此否認隆中對的作用,它的確為顛沛流離的劉備集團指出了一條明路,看到了統一天下的希望。所謂“兼弱攻昧”,除了謀取荊州、益州,劉備集團別無選擇。在當時,也沒有比隆中對更好的辦法了。

參考文獻:

陳壽:《三國志》


亭殿閣


隆中對策是諸葛亮為劉備制定的戰略規劃書,也是諸葛亮與劉備初次見面就贏得劉備信任的關鍵因素,劉備聽完諸葛亮的對策後立即表示“如魚得水”,顯示對這一規劃的高度認可。

但是,蜀漢事業發展的軌跡並未完全與隆中對策相吻合,劉備生前未能完成統一大業,其後諸葛亮按照對策中的規劃連續北伐,也未能完成規劃目標,是不是隆中對策的戰略規劃一開始就錯了呢?

首先,看一下隆中對策的要點

諸葛亮的隆中對策並不複雜,按照陳壽在《三國志》中的歸納僅有300多字,其要點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

  1. 曹操不可與之爭鋒;

  2. 孫權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3. 荊州是天所以資將軍;

  4. 佔據益州以圖天下;

  5. 天下有變時自宛洛和秦川出兵。

其次,看一下隆中對策的實踐過程

諸葛亮提出隆中對策後,被劉備完全接納了,當時的形勢剛好符合諸葛亮的判斷,劉備聯合孫權,北拒曹操,在荊州站住了腳。

隨後,劉備又西進益州,最終佔領了成都和漢中,完成了“跨有荊州益”的目標。

下一步就應該北伐了,但也就在這一步上出現了問題,劉備、諸葛亮都未能完成統一大業,隆中對策沒有達成圓滿的結果。

再次,看一下隆中對策遇到的問題

隆中對策前期順利、後期遇阻,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孫權背叛聯盟,與對策中的重要判斷不一致;二是北伐曹魏未果,與對策的結論不一致。

按照諸葛亮的判斷,孫權始終是外援而非對手,這是打敗曹魏的關鍵,諸葛亮也努力維護孫劉聯盟,但孫權方面最終還是出了問題,似乎顯示出諸葛亮在這一問題上存在誤判。

北伐曹魏未果,也是隆中對策最受詬病的地方,如果北伐最終成功了,無論中間的過程多麼曲折,諸葛亮的戰略規劃也都會受到高度評價,但北伐沒有成功,找原因的話自然會想到這份規劃書。

最後,如何對隆中對策進行評價

蜀漢大業未成,是不是隆中對策和諸葛亮造成的呢?其實不應該這樣看。

從戰略規劃本身看,隆中對策其實說得很清楚,北伐要想成功必須“天下有變時自宛洛和秦川出兵”,這裡麵包括了3個條件,但到諸葛亮北伐時,只勉強剩下了“自漢中出兵”這一條。

不是規劃有問題,而是規劃提出的條件沒有具備。北伐的條件為什麼沒有如期達成?這裡面的變數太多了,先是關羽擅自北伐,造成荊州丟失,接著劉備憤而東征,造成蜀漢國力大減,這些都不是諸葛亮能控制的。

至於對孫權的判斷,諸葛亮提出佔領荊、益後仍然要“外結好孫權”,但劉備讓關羽守荊州,關羽對孫權懷有敵意,孫、劉兩家不僅沒能結好,而且上演了益陽城外的單刀會,積累了矛盾,而這件事仍然不是諸葛亮能左右的。

所以,不是隆中對策的規劃有問題,而是執行不到位。在劉備生前,在劉備親自決策的一些重大問題上諸葛亮的發言權其實是有限的,北伐大業未成的責任不能推給規劃本身,也不能推到諸葛亮身上。


南門太守


為什麼有些人認為諸葛亮的《隆中對》一出臺,就註定了蜀國的滅亡。

類似諸葛亮隆中對這的規劃,在當時三國的高級謀士中都有各國自己的策略,例如東吳魯肅等,諸葛也是根據當時的形勢進行了初步分析,諸葛亮出臺時年才二十七歲,他是人並不是神,有這樣的見解己實屬不易,理論是論必竟還沒經過實戰而是否經得起檢驗。

隆中對只不過是一種想法,得了荊州為門戶,進出自如,有益州為大本營為後方,而荊州也是吳國的門戶,是蜀,吳必爭之地。

諸葛亮隆中對的不足之處是要分兵守護,本來兵馬就少還得分兵幾處,事實證明後被各個擊破,分兵關羽守荊州結果呢荊州城,荊州人馬包括關羽父子腦袋都被東吳割了,從此時開始已宣佈隆中對胎死腹中。

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諸葛亮以舉國之力,長期連年征戰,死傷無數幾次北伐勞而無功,理由是要連吳抗曹(魏國)東吳未必一心一意,還發生了更不應該的夷陵之戰,其實夷陵之戰失敗後就已宣告了蜀國滅亡已為期不遠了。

在諸葛的隆中對中,有一句最關鍵的一句,那就是要等待《形勢發生大的變化時》蜀國在不失荊州的情況下改變歷史,但蜀國沒有等到這種機會,那僅是想當然,但蜀國反到發生了滅國之象,失了關鍵的荊州,五虎上將去其四,劉備在夷陵之戰後也亡了,當時的蜀國龜縮在益州已無多大作為了,這跟我國在建國前內戰時也有人等第三次世界大戰來改變歷史,可惜沒有如願,孔明沒等到,即使等到荊州已失,再無機會,連出祁山機會都沒有,所以軍事家們把隆中對有缺陷的地方指出來,讓後人總結提高,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