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留下的一份寂寞的遗产,他的后人传唱了一辈子


蒲松龄留下的一份寂寞的遗产,他的后人传唱了一辈子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蒲松龄出生于书香世家,他早年也曾想借助科举入仕,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可惜后来一直是屡试不第,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回家。

蒲松龄留下的一份寂寞的遗产,他的后人传唱了一辈子

蒲松龄自幼便对民间的鬼神故事兴致浓厚,大约在四十岁时,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创作《聊斋志异》。据说,蒲松龄曾为了搜集素材,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来喝茶的人可以用一个故事代替茶钱。借助这个方法,蒲松龄搜集了大量离奇的故事,经过整理、加工过后,他都将其收录到了《聊斋志异》之中。

蒲松龄留下的一份寂寞的遗产,他的后人传唱了一辈子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聊斋”是他的书斋名称,“志”是指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

蒲松龄留下的一份寂寞的遗产,他的后人传唱了一辈子

它们或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全书中数量最多,它们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表现了作者理想的爱情。

蒲松龄留下的一份寂寞的遗产,他的后人传唱了一辈子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聊斋俚曲,主要的流传地区是在山东省淄博市。聊斋俚曲是清初大文学家蒲松龄将自己创作的唱本配以当时流传的俗曲时调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音乐文学体裁,因蒲松龄的斋名为“聊斋”,故称“聊斋俚曲”。蒲氏家族及后人是其主要的传承者。 

蒲松龄留下的一份寂寞的遗产,他的后人传唱了一辈子

蒲章俊(蒲松龄第11世孙)

淄川是明清俗曲重要的流布地区之一。蒲松龄坐馆三十余年的西铺毕家是豪门贵族,一直就有编写演唱俚曲的传统,这给蒲松龄编写俚曲故事准备了极好的社会氛围和条件。蒲松龄集一生之阅历,汇明清俗曲之精华,取诸宫调、南北曲的曲牌联套成曲,于晚年完成了15部俚曲的创作。无论是在文学方面,还是在音乐方面,这些俚曲均具有极高的价值。聊斋俚曲曲目有《耍孩儿》、《玉娥郎》、《粉红莲》、《叠断桥》等。

蒲松龄留下的一份寂寞的遗产,他的后人传唱了一辈子

聊斋俚曲生动的反映了封建时代晚期的人民生活,为群众所喜闻乐见,长期在当代社会中传唱流传,成为山东地区一种独树一帜的群众性艺术形式。聊斋俚曲以独特的魅力影响了其他姊妹艺术的发展,单以戏曲为例,根据俚曲故事改编剧本的就有五音戏、柳子戏、川剧、京剧、秦腔、河北梆子等等。

蒲松龄留下的一份寂寞的遗产,他的后人传唱了一辈子

蒲章俊先生,山东淄博人,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聊斋俚曲的代表性传承人。他自幼跟随祖辈学习聊斋俚曲并掌握其演唱技法,是家族聊斋俚曲的重要传承人。他继承祖辈的技艺特征,演唱风格婉转悠扬、准确细腻,感情真挚,唱法朴实,具有浓郁的地方韵味。他的演唱成功的表达了蒲松龄原著的内涵,现在他还组织擅长演唱俚曲的老人为电视台及全国各地来访的专家、学者提供鲜活资料,并参加社会活动,积极投入到聊斋俚曲的挖掘和传承工作。

蒲松龄留下的一份寂寞的遗产,他的后人传唱了一辈子

在此我们也希望通过“非遗美学”的传播,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蒲章俊先生,他现在所传承的聊斋俚曲就是在弘扬蒲松龄一生的文学成就。现存的聊斋俚曲手抄本15种(原著佚失),均已整理、出版。遗存较原始曲牌有五十余支,1962年搜集十余首,近年又从古籍文献中查寻、翻译了三十多首,尚有部分失传曲牌有待查找。现在传承聊斋俚曲的蒲章俊先生年事已高,而俚曲的研究者也寥若晨星,很有必要加以抢救和保护,这也是今天成文的原因。

蒲松龄留下的一份寂寞的遗产,他的后人传唱了一辈子

蒲松龄先生除《聊斋志异》外,还有大量的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总近两百万言。他的许多篇章不断被改编为戏曲、电影、电视剧,其影响是深远的,蒲松龄先生为中国、为世界创造了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也是我们身为中国人的骄傲,这些流传至今的聊斋俚曲值得我们去传播和弘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