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县~诸葛镇

沂水县~诸葛镇


沂水县~诸葛镇


沂水县~诸葛镇


沂水县~诸葛镇


沂水县~诸葛镇


沂水县~诸葛镇

沂水县诸葛镇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命名的中心镇,山东省最具成长性乡镇,临沂市民营经济明星乡镇、林果之乡,位于沂水县西北部,与淄博市的沂源县、潍坊市的临朐县毗邻。全镇72个行政村,64102人,总面积212.82平方公里,境内有山东省第三大水库——跋山水库。

名胜古迹

南洼洞

位于范家旺村西南山距地面100米处。洞口南向,深14米,系水平溶洞。洞内泥土堆积中裹有打制石器,鹿角化石和破碎哺乳动物化石。从鹿角化石看,与北京人洞穴中鹿化石相同,应是葛氏斑鹿。葛氏斑鹿为华北中更新世典型动物,距今已有二三十万年,和沂源猿人属于同一时期。

宿山

宿山,海拔481米,位于沂水县城北20公里处,北靠沂山,南邻跋山水库,东西两侧顺天河、暖阳河环绕。相传有一南方人在金牛官庄发现一金牛藏在地下,便找人来挖,挖到金牛后用一根麻线拴住。金牛趁南方人进店吃饭之机挣断麻线,跑到这座山上住了一宿,从此这座山便被称为宿山。南方人发现金牛逃跑后,便沿着金牛跑的脚印追到宿山。金牛便跑到老猫窝(现名正峪官庄)变成老猫,又跑到卞山变成一只飞燕飞到七沟。

法云寺

在宿山前怀半腰间,有隋唐以来的残碑数块,为法云寺旧址。每年春夏季节的黎明时分,时有雾气从山腰冒出,笼罩在整个山中,太阳升起后化为云彩。当地老百姓有“宿山带帽定大调,不是下雨便放炮(打雷)”之说。据传此寺为一游僧所建,取名法云寺。后来,驻寺禅师决定重修法云寺,便到南京化缘,在一家有钱人家的林地里发现一参天大树,禅师想用此木来做重修法云寺的栋梁,这家主人答应后,禅师找人将树杀倒放入井中,井中的木头便从地下自运到了宿山的井中。

在法云寺旧址西侧有一石碑,上写“大明正德二年二月四日,××禅师之塔”字样,这便是镇妖塔旧址。相传明正德二年二月间,山上的至空禅师应邀去埠前村为人治病,临行前嘱咐弟子不要动后寺院那口锅。禅师走后,弟子好奇将锅掀开,只见水柱冲天,一条小龙开始兴风作浪。禅师在山下发现山中有变,便急忙回寺,只见山洪顺流而下,眼看就要殃及百姓,禅师奋不顾身抓起那口锅盖在水柱上,作法镇住妖龙。禅师死后弟子为之修塔纪念,取名镇妖塔。

宿山的西侧有一座形似膝盖的小山。相传,至空禅师诵经念佛之余,带领弟子垦荒种田,经常接济贫苦人家。有一年,一群泼皮无赖上山抢粮,正当他们装满口袋走到膝盖山时,至空喊了一声“跪”,所有抢粮的人全部扛着粮食跪在山上,直至抢粮的人悔过后方能起身。从此,人们便把这座小山叫膝盖山。

石马子紧傍宿山的小宿山上有一匹无头的石马。传说有一匹马到东河西村一位王姓人家,偷吃了这家做豆腐的豆糊,跑到小宿山头变成石马,后被人将马头盗走。 [2]

革命老区

诸葛镇是著名革命老区。下胡同峪村人李清漪,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在村里办平民学校,在境内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1927年被反动军阀杀害。红石崖村人武善桐,1939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红石崖村党支部书记、夏蔚区委委员。1942年11月,在日军大“扫荡”中,为从敌人手中抢救群众,生死关头,挺身而出,将日军引上红石崮顶,搏斗中与敌坠落悬崖同归于尽。

抗日战争时期,境内曾爆发著名的歪头崮战斗、葛庄战斗等。其中葛庄战斗,共歼日伪军1300余名,是八路军在运动中打歼灭战的一次著名战例。

诸葛镇辖:葛庄村、李家营村、郝仙院村、大崮前村、上古村、下古村、马场峪村、正峪官庄村、李家新庄村、丁家旺村、东河西村、南门楼村、北门楼村、马家旺1村、红花峪村、姜家官庄村、山前官庄村、上峪1村、魏家沟村、上峪东沟村、大峪1村、小峪村、西于家河村、东于家河村、下小诸葛村、大圈村、上小诸葛村、西坡庄村、上胡同峪村、下胡同峪村、前河西村、后河西村、上梭峪村、下梭峪村、孔家林村、于家旺村、秀峪村、张家旺村、武将峪村、常庄村、西埠前村、东埠前村、司家沟村、庞家河村、文家峪村、东卞山村、西卞山村、坡庄一村、坡庄二村、坡庄三村、红石崖村、刘家河北村、武家河北村、马家河北村、武家庄村、李家河北村、河南村、大诸葛村、上华庄村、下华庄村、范家旺村、略疃村、大暖峪村、小暖峪村、新庄村、马崮峪村、大崖头村、安家圈村、七沟村、凤凰峪村、下洼子村、前沟子村、蟠牛场村、大崮后村、东王峪村、石龙口村、后峪村、耿家王峪村、张耿村、河西庄村、张家万村、山丛村、中梁子村、桃树万村、新民官庄村、店子村、前文村一村、前文村二村、前文村三村、后文村、连旺村、会仙院村、安门头村、北黄家庄村、凤落院村、石埠子村、徐家峪村、罗家场村、大崮峪村。

产业发展

林果、矿产、机械加工、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日益显示出强劲的发展态势。2006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6亿元,实现境内总税收7567.6万元,地方财政收入2641.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138元,全镇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政通人和。工业经济初具规模。依托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两大优势,初步形成了以矿产资源开发、花键轴、服装加工、果品加工等为主的工业体系。钾、钠长石、玄武岩、铁矿石探明储量分别达到1.5亿、3.5亿、1亿立方米,以此为依托建成的加工企业达30多家,规模较大的有鲁南矿业有限公司60万吨球团厂、沂水县运行福利球团厂等。花键轴加工企业已有20余家,劳动密集型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员已达9000 余人,全镇私营企业达到48家,有10家企业被列为县级重点调度企业。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程度高。已形成了林果、蔬菜、黄烟、中药材、畜牧渔、林业育苗等主导产业。以苹果、杏、梨、桃、葡萄、柿子为主的果品面积达5.8万亩,产量大、品质优;订单蔬菜远销日本、韩国;林业育苗、优质中药材、黄烟种植都已形成规模;以羊、牛、猪为主的畜牧养殖发展迅速,总存栏量达160万(头)只。“暖阳”牌仲秋富士苹果、丰甜榛杏、诸葛镇红香椿已通过省农业厅无公害认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境内交通便利,省道沂博路、韩莱路纵穿南北、东西,县乡路、农村公路四通八达,村村通硬化路。青莱高速公路横穿全境,出口距镇驻地仅3公里,至泰安车程在1小时内,至济南、青岛车程均在1.5小时以内。工业园区和小城镇建设日趋完善,小城镇内水、电力充足,学校、医院、宾馆等公益设施功能齐备,基础设施配套齐全。

工业经济

诸葛镇积极发挥优势抓工业,大力实施工业突破战略,积极培植骨干企业,狠抓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一手抓量的扩张,一手抓质的提高,全镇呈现出了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可喜局面。有10家企业被列为县重点调度企业,分别是鲁南矿业有限公司、沂水县运兴福利球团厂、沂水县华秦服装有限公司、沂水县万顺石材加工厂、临沂福美仑果蔬有限公司、沂水县兴达轴业有限公司等。其中鲁南矿业有限公司被列为全县“双十”企业之一。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全镇个体工商户达到1736户,私营企业达到45家。200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1.3亿元,增加值2.9亿元,利税1.28亿元,分别增长36%、30%、40%。工商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97.8%。一是立足矿产资源上项目。诸葛镇境内矿产资源比较丰富,铁矿石、玄武岩、钾钠长石探明储量多达6亿立方米,矿产储量大,品位高,质量好,开采利用价值较高。先后引进了投资1.85亿元的鲁南矿业公司露采转地采项目、投资5500万元的60万吨球团项目、投资1800万元的运兴球团厂、投资650万元的万顺石材厂、投资600万元的页岩砖加工项目。年加工各类矿产品400余万吨。二是发挥资产优势,大力盘活闲置资产。针对乡镇合并之后,闲置资产、场所比较多的实际,采用租赁、拍卖等形式进行了处置,吸引了一批企业前来落户。山东外贸服装集团与沂水华琪服装有限公司共同投资1200万元,利用原下古村乡政府大院建设了华秦服装加工厂,安置农村劳动力近千人。鲁南矿业有限公司利用原新民乡政府大院建设了供暖设施。荷兰阿里莎集团利用原果品冷库福美仑果蔬公司。盘活了闲置资产,优化了资源配置。三是发挥传统加工优势,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以花键轴加工为主的机械加工业一直是诸葛镇的传统优势产业,产品曾获“部优”称号。镇里充分利用这一传统优势,进行重点培植。同时,又利用南京跃进集团诞生地在诸葛的优势,多次组织花键轴生产厂家前往跃进集团交流学习,并达成了合作意向。全镇花键轴加工企业达到18家,从业人员1300多人,年加工花键轴380万件(套),产品远销青岛、长春、南京等大汽车生产厂家及全国各地,机械加工业已成为全镇民营经济的支柱产业。四是发挥农产品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全镇果品冷藏、深加工企业发展到11家,加工、运销专业户1300多户,全镇冷库储存量达1万吨。临沂福美仑果蔬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各类速冻蔬菜及水果产品深加工出口,年综合加工能力达1万吨。

社会事业

教育

诸葛镇现有初中3处,小学15处。初中现有教学班38个,学生1845人,小学现有教学班115个,在校学生2785人,生均占用校舍面积9平方米。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不断加大对教育的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2006年,教育事业投入500多万元,调整学校布局12处,改造学校9处,完成2处小学搬迁;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的第一小学教学楼建成投入使用。在改善教学条件的同时,狠抓教育教学管理,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卫生

全镇现有卫生院2处,医护人员106名,床位80张,X光机、B超、心电图机、CT、高压氧舱等医疗设备齐全,医疗服务范围覆盖全镇及周边乡镇。为了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2004年在全镇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按照政府领导、集体扶持、预防为主、多方筹资、量力而行、科学管理、民主监督的方针,全镇共投保2万余户,参保率达90%,运转正常,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民一年交上几块钱,无病保平安,有病少花钱,万一得了大病还可以得到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补偿,参保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同时,乡村一体化管理得到巩固,镇村两级卫生机构的活力明显增强。

村镇建设

自2000年被确定为山东省中心镇以来,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实施“小城镇、大战略”的发展策略,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分期实施”为指导,确立了“建设辐射带动能力强、综合服务功能完善,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富有活力的生态型城镇”的目标,把中心镇建设作为发展区域经济、推动全镇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规范化管理,综合性开发,带动了全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城镇建设上,累计投资74诸葛镇0余万元,修建道路5条、桥涵2座,初步建成了“四纵三横”道路框架。在暖阳河上修建了9道拦水坝,蓄水9万立方米,形成了20万平方米的水面,成为小城镇区域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换路灯260盏,安装水晶灯4盏,改造了镇驻地绿化带,完成了滨河路绿化、亮化工程,改造了镇驻地自来水管道和高压线路,完成了车站建设和集贸市场改造,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日趋完善。2006年小城镇建设投入700多万元,新建职工宿舍楼、计划生育综合服务楼、土地所办公楼、敬老院、卫生院病房楼等楼房7栋,沿河商业街开发规划设计已完成。

特产

有花椒、水果等;跋山水库为本市著名的鱼类养殖地。花椒生产已成为诸葛镇山区林果开发的重点项目之一,总面积已达1.1万亩,其中专用花椒园4000亩,地堰花椒7000亩;五年生以上的7000亩,2001年新栽植2200亩,是全县花椒生产基地之一。

花椒

诸葛镇的花椒生产分部比较集中,重点分部在秀峪流域、华庄流域、徐家峪流域、王峪流域、文峰山流域、七沟流域、胡同峪流域,年产鲜花椒1500多吨以上,其中秀峪村、下华庄村年产鲜花椒都在150吨以上。其主要品种有大粒红袍、小粒红袍。花椒被广泛的应用于药品和食品调料等优质原料。亩栽110株,4-5年生花椒树亩产干皮200斤,亩收入2200元,且种子含油量较高,可以榨油,也是鸡的好饲料,市场价每斤种子0.8-1.0元左右,每亩产花种300斤,一般每亩花椒收入2500元左右,经济效益比较客观,并且销路连年扩大,市场供不应求。

名优水果

诸葛镇水果生产品种齐全,几乎所有的温带水果在此都有规模化生产。其中著名的有:国内外引进的各种优质苹果;从本省引进的中华寿桃、黄金梨;本地选育的沂水丰甜榛杏、沂蒙大雪枣;还有乌克兰系列大樱桃及葡萄等。 [2]

经济发展

2010年,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8.5亿元,增长17.1%;境内总税收2.7亿元,增长48%;地方财政收入8862万元,增长30.1%;农村人均纯收入7843元,增长14.7%。各项重点工作圆满完成了目标任务,取得了令人鼓舞、催人奋进的成绩。招商引资、财政收入、信访工作、平安沂水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板材生产、畜牧业生产、果品生产、荒山绿化、烤烟生产、农村金融创新、服务业发展、环境保护、计划生育、迎淮和创模等18项重点工作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奖励。2010年,全镇共引进过亿元项目4个,过5000万元项目1个,到位资金13.1亿元,同比增长35%,完成计划的319.5%。工业经济全力攻坚,逐步做大做强,新培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家,累计达到40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已达到8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63.2亿元,利税7.3亿元,同比增长21.8%和22.9%。工业技改力度增大,到位资金达到15.1亿元,同比增长54%,完成计划的718%。民营经济百花齐放,新发展私营企业20家,个体工商户351户,新上板材生产线23条。招商引资和工业民营经济有利支撑了财税工作,通过加大矿产资源开发与管理,积极排查和培植税源,调整优化税收结构,加大稽查征收力度,超额完成了财税承诺目标。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农业结构不断优化。通过合法流转土地,共建成10亩以上的标准化养殖小区7个,发展养殖专业村2个;发展精品果园2600亩,完成全年任务的216%,创建农业部国家级标准果园1处,中药材、小杂粮、矮砧密植苹果园等特色农业园区5处;工商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4个,成立资金互助组织5家;发展杨树丰产林2800亩,完成全年任务的140%;落实黄烟面积1500亩,交售烟叶35万斤,贡献税收55万元;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投资180余万元,完成了8处库区基础设施项目,新建蓄水池3处,拦水坝6道,拦沙坝43道,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07平方公里;推广清洁环保生活方式,沼气入户230家,改厕360家;继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致力于村庄“五化”达标建设。搞好绿化工程,抓好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完成荒山绿化面积620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8.6%;对省道、县乡公路进行全面维护,对夹子山以东连续拐弯路段进行取直改造;对全镇60余公里的干线公路进行了全面综合整治,对镇驻地主辅路面进行了沥青罩面,更换路灯150余盏,更换大理石路沿石9000余米,极大地提升了小城镇建设的档次。严格规划,做好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严格审批立项程序,顺利实施了桃树万和西埠前的土地整理项目,启动成片建设住宅村10个。全镇共腾退建设用地136亩,完成了节点任务。坚决遏制各类违法建设,立案查处各类违法占地30余起,全部予以拆除。投入208.2万元,严格落实优生优育、奖励扶助、优质服务等各项计划生育措施,合法生育率达到97.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严格执行了农民负担一票否决制,健全完善了减轻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长效机制,确保了农民负担不反弹。认真落实了上级的各项惠农政策,共计发放粮农补贴208万元,办理家电下乡补贴2400件,补贴54.9万元,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1686件,补贴198.3万元。重视老年人、妇女儿童的健康保健工作,发放优待抚恤资金230万元,五保户生活补助7万元,救济受灾群众12万元,低保户补助120万元,为11447位60周岁以上的老人发放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189万元。积极支持残疾人事业,办理残疾人证170余个,改造残疾人危房户5家。科技、文化、体育、广播等事业也都有了长足发展。

——图文摘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