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米其林,為何在中國遇冷?網友:吃不慣輪胎味的米其林

聽到米其林三個字,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有人說是米其林輪胎,有人說是米其林餐廳,還是特別高大上,追求逼格,一般人消費不起的那種餐廳,那米其林輪胎和米其林餐廳是一家嗎?這個問題稍後回答,下一個問題,一個賣輪胎的怎麼跟美食掛上鉤了呢?

百年米其林,為何在中國遇冷?網友:吃不慣輪胎味的米其林

先來回答第一個問題,米其林輪胎和米其林餐廳是一家嗎?米其林確實是賣輪胎的,但米其林餐廳也確實不是米其林開的,實際上,米其林餐廳只是被米其林選中的餐廳,正確來說,米其林只是一家美食評選機構,那一個賣輪胎的,怎麼跟美食掛上了鉤,還成了餐廳評選機構呢?這裡不得不佩服米其林創始人安德里·米其林的營銷技巧,最初的米其林還比較專一,只賣輪胎,但那會汽車才剛剛普及,開汽車的人特別少,為了賣出輪胎,米其林就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鼓勵大家多去旅遊,見見外面的世界,旅遊的人多了,買車的人也就多了,買車的人多了,輪胎自然也就多了,為此,米其林還創造出了,導遊手冊《米其林指南》,上面詳細介紹了,各地旅遊指南、加油站的位置、地圖、以及更換輪胎的說明,只是這些還不夠,機智的米其林還發現,許多人對當地的特色美食特別感興趣,於是他就僱傭了一批匿名調查者,去當地的餐廳進行試吃,並反饋自己的試吃感受,以及對餐廳的描述,就跟大眾某評差不多,得到反饋之後,米其林便把美食點評這一項也寫在了《米其林指南》中,果然,增加了美食點評的《米其林指南》受到廣大吃貨的歡迎,不少人拿著這份《米其林指南》去上面提到的餐廳用餐,漸漸地,這些餐廳的到底叫什麼已經不重要,只是它們都有一個代名詞,那就是“米其林餐廳”。

百年米其林,為何在中國遇冷?網友:吃不慣輪胎味的米其林

發展到現在米其林輪胎並沒有多火,米其林餐廳卻火的一塌糊塗,基本上,每個國家都有那麼幾個米其林餐廳,中國也不例外,不過有點出乎意料的是,在世界各地都比較有影響力的米其林,到了中國卻讓人大失所望,這是為什麼呢?

百年米其林,為何在中國遇冷?網友:吃不慣輪胎味的米其林

咱們先來看一下米其林指南已經正式發佈的,“2020年北京米其林指南”

百年米其林,為何在中國遇冷?網友:吃不慣輪胎味的米其林

以及“2020年上海米其林指南”

百年米其林,為何在中國遇冷?網友:吃不慣輪胎味的米其林

看了上面的這兩份米其林指南,網友紛紛表示:感謝米其林避雷指南;外國人評價中餐?能搞明白嗎?;中國幾千年的美食文化,讓外國人去評價?;你評你的米其林,我吃我的街邊攤;還有網友戲稱:吃不慣輪胎味的米其林,也有網友比較客觀的表示:上榜米其林的餐廳,都是推薦給外地來旅遊的遊客去品嚐的,在品質上必須有保證,而這樣,也可能就錯過了藏在深巷裡的那些美食,所以,米其林餐廳評價出來的美食並不能代表就是當地最好的,但是口碑上絕對能保證,只是擔心,越來越多的外地遊客憑此榜單去當地打卡的話,會讓這些店失去最初的初心,最後砸了自己的招牌。

百年米其林,為何在中國遇冷?網友:吃不慣輪胎味的米其林

確實,中國的美食文化源遠流長,也造就了中國不同地方的人的口味不同,光是菜系就有八種,不同地方的人,喜歡的菜系也不同,所以,如果是面向中國群眾的話,米其林的這份榜單,確實只能算得上是勉強合格,但米其林一直以來都有自己的受眾群體,那就是有車的外地遊客,而且評選標準也是走國際化的,受眾肯定更為廣泛,那這樣自然就與我們認為的好餐廳有所出入,這樣看來,米其林餐廳能在全球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還是有它自身的原因所在的,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大家下方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