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宝钗的禁欲思想,看封建礼教对女性行为的影响

文/鱼白,解读人生百态,共话精彩人生。

带上你的关注,我们的故事就开始了。


说起薛宝钗,大家都不陌生。

她是《红楼梦》众多女眷中,十分出彩的一个。


浅谈宝钗的禁欲思想,看封建礼教对女性行为的影响

在很多男性读者看来,薛宝钗更是完美的贤妻人设,在她身上既有才学,又有贞淑,是妻子的不二人选。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薛宝钗是个拥有矛盾性格的人,在她身上,非常明显地体现出一个深受封建礼教荼毒的女性禁欲思想。

今天我们就来逐一解析。

第一个,薛宝钗的矛盾性格体现在哪里?

我们都知道,薛宝钗也是出生在一个爱读书,爱藏书的大家族,薛宝钗自小聪慧,耳濡目染,才学也很好。这本该是一件值得骄傲和光荣的事情,起码可以让一个大小姐很傲娇地向他人展示自己。但是,薛宝钗是如何做的呢?她的表现总在传达一个信息:女子博学多才,就是不务正业。在她夺取诗社冠军后,她依然是这个态度。但是下次,她继续诗社夺冠。

看到了吗?

她就是一边否定腹有诗书气自华,一边又在诗社活动中大放异彩。这就好比一个女人十分不屑“颜值也是一种实力”,却总在依靠颜值获利是一样的逻辑。

第二个,薛宝钗的虚伪。

这是一部分读者对薛宝钗的评价。薛宝钗是满腹才学的,她可以出口成章,作诗填词,但即便是有如此才华,她却反对女孩子读书识字,吟诗做赋,她甚至会说:“女子无才便是德”,自己有才,却不让别的女孩有才,这是什么心理?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个说法来源于明末,但背后的思想在宋朝就有了。宋代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对待女性,更是主张一种禁欲思想。所以,“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一思想,就是执政统治阶层用来奴役女性,愚化女性的工具。

浅谈宝钗的禁欲思想,看封建礼教对女性行为的影响

薛宝钗脑子里有这个想法,并不奇怪。

她也博览群书,自然知晓很多旧式女性的故事。

在唐代,元稹写了《莺莺传》,里头的崔莺莺就是一个腹有诗书的女人,她琴棋书画都可以,但她却和张生私会,私下定情,最后耽误了一生。

因为这种故事的传播,会让人产生一个误判:女人太聪明了,太有才学了,就容易不守规矩,罔顾贞洁。

这样的例子,还有唐朝的步非烟。她已经嫁人了,因为和丈夫感情不顺,就爱上了隔壁的书生赵象。两人以诗传情,交往了两年。后来,这事被步非烟的丈夫发现了,维持维持自己的名誉,他竟然活活将步非烟打死。

这就更见坚定了很多人的认知:女人读书多了,就不安分!知识女性更容易不守妇道。所以,在后世就出现了一个现象,哪怕名门淑女,饱读诗书,也要假装不懂才学,或者干脆放弃学习的机会,专心于女红,安心地相夫教子,就怕一个不小心,被人冠上“不贞,不德”的名号,毁了自己的清誉,也坏了家族的门风。

薛宝钗的心理,正是如此。

在她骨子里,也认为女孩子博学多才,诗词歌赋懂太多了,心思就活络,更容易“移了性情”,所以她才苦口婆心地劝其他女子,不要沉迷才学,不如相夫教子,女红锈花更适合自己。

从这一点分析上看,薛宝钗也谈不上虚伪,她也是个被封建礼教荼毒的女孩罢了。

浅谈宝钗的禁欲思想,看封建礼教对女性行为的影响

贾府上下,很多人欣赏她的思想作风,唯独一人,不甚喜欢她。

这个人就是贾母。

她不喜欢薛宝钗的做派,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贾母地下一水儿的女孩子们各个都能吟诗做赋,才华横溢

元春,惜春,黛玉,湘云,哪个不是才女?贾母就喜欢看到她们满是才情的傲娇样儿,她很疼爱这些有才的姑娘们。一经对比,薛宝钗虽也有才学,但扭捏甚至公然宣扬“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就让贾母心生不喜。在贾母看来,女孩子有学识,这是大户人家才能培养出来的,也是家教甚好的体现。

贾母并不迂腐,她的思想还是有一部分新兴潮流的。

这种思想,和薛宝钗的旧式思想,自然不相容,她自己就不会喜欢薛宝钗。

第二个原因,贾母喜欢热闹。

大观园中每次有活动,黛玉,探春等都积极组织,踊跃参与,只有薛宝钗不积极不主动,就算参加了,也是碍于情面被动参加。她不喜欢热闹,缺乏活力和朝气,这都是热情的,喜欢热闹的贾母反对的。所以,贾母并不认可薛宝钗。尤其是薛宝钗还是王夫人的外甥女,贾母本就不喜欢王夫人,爱屋及乌,讨厌也会传染。

薛宝钗骨子里散发出一种旧式思想,这不仅是她曾经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和浸染导致,还有她的自我“禁欲”。她也是年轻女子,也可以过一种闹腾腾的,公主般的生活,但是她没有。

贾母曾有过一段话,是这么评价宝钗的:“虽然她省事,倘来一个亲戚,看着不像;二则年轻的姑娘们,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

这话包含了以下含义:

第一个,宝钗朴素淡雅,万一家里来亲戚了,看着磕碜,不想贵族人家的孩子。知道的人,明白宝钗就是这样,不知道的人,会以为贾母亏待了她。就像刘姥姥,也算了家父的亲戚,贾母带着刘姥姥在大观园参观,专门带刘姥姥去看姑娘们的园子,包括宝钗的,结果一看所有姑娘的房子都装扮的很华丽,唯独宝钗的太过朴素寒酸,这不是让贾母在刘姥姥面前丢了颜面嘛?贾母心底必然不痛快。

第二个,贾母一贯锦衣玉食,奢华铺纸。在她的价值观里,大小姐们自然也要会享受,会生活,每天打得漂漂亮亮。看到自己的儿媳妇王夫人天天吃斋念佛,已经很郁闷了,再来个薛宝钗天天苦哈哈地过日子,怎能不厌烦?

浅谈宝钗的禁欲思想,看封建礼教对女性行为的影响

说到这里,我们就能大致得出结论,薛宝钗一直压抑着自己的真实欲望,她渴望讨所有人欢心,做个人见人爱的姑娘,殊不知,每个人天生就是限量版,无法迎合所有人的喜欢。

宝钗有才学,又唯恐过于招摇,让人误会她没有女子该有的德行。

她不爱浮华,也是觉得女子就要安分守己,咋咋呼呼成何体统?

她自己也处于芳华的曼妙年华,却没有和其他年轻的姑娘一样,活得张扬自我,她渴望释放天性,又唯恐遭遇非议。

所以,她才将自我压抑,抱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否认很多合理的欲望。这就是宝钗的禁欲思想,它令宝钗时刻保持警惕,不敢轻易尝试那些没有罪恶的快乐,甚至可以追求一种严苛的生活,哪怕是一点虚荣心,她也不允许。她将自己陷入一个想遵循旧礼以博得众人欢喜,却又引来各种非议的矛盾的怪圈。

荀子曾说过: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

古代圣贤主张人们要正视欲望的合理性,适度释放天性,不必为旧式的封建礼教束缚了思想,就像宝钗一样,在本该绚烂的年纪里,错失绽放的美丽。

对于女性而言,你一样可以:

有梦想,有追求

勇敢追,勇敢闯

拆除思想里篱笆,追寻无边的精彩。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