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王朝皇帝世系」春秋戰國(鄭國)國君即位順序和世系圖


「歷代王朝皇帝世系」春秋戰國(鄭國)國君即位順序和世系圖

鄭國是周王室姬姓諸侯國,開國國君鄭(姬)友是周厲王姬胡之子,周宣王姬靜之弟。鄭國最先建都棫林(今陝西華縣),後遷都鄭(今河南新鄭),強盛時期的版圖位於今河南省中部。鄭國的發展大致經歷以下幾個階段。

(一)鄭國東遷

公元前806年,鄭(姬)友被周宣王封地建國,國號為鄭,鄭友成為鄭國第一代國君,即鄭桓公。

周幽王時期,鄭桓公被任命為司徒。後因幽王寵幸褒擬,朝政日益荒廢,鄭恆公聽從太史令的建議將族人東遷,虢、鄶兩國獻給10座城邑,鄭東遷立國。

公元前771年,西周都城鎬京被犬戎攻破,鄭桓公與周幽王被殺。

「歷代王朝皇帝世系」春秋戰國(鄭國)國君即位順序和世系圖


(二)稱霸中原

西周都城鎬京被攻破,周王室決定東遷,鄭、虢等國派兵護衛。東遷後的周王室不得不依靠虢、鄭兩國,周平王想賦予虢公更大的權利來制衡鄭國,鄭莊公知道後責問平王,平王竭力否認。最終鄭、周達成妥協,互相交換質子,周天子的顏面掃地殆盡。

鄭國兼併了周邊的小國,侵佔許國,干涉宋、衛、魯等國,還助齊國趕走入侵的北狄。鄭莊公時期的鄭國,儼然是春秋初期的霸主。

「歷代王朝皇帝世系」春秋戰國(鄭國)國君即位順序和世系圖


(三)中道衰落

鄭莊公去世後,鄭昭公即位。

鄭昭公即位不久,權臣祭仲改立鄭厲公,鄭昭公逃到衛國。

鄭厲公不滿祭仲專權準備除之,結果計劃洩露,鄭厲公出逃,鄭昭公回國復位。

鄭昭公與高渠彌有私怨,在狩獵時被高渠彌射殺。高渠彌立公子亹為國君,是為鄭子亹。

齊襄公會盟諸侯,鄭子亹去參加,結果被齊襄公所殺,鄭子嬰被立為國君。

不久,齊國攻打鄭國,鄭子嬰、祭仲和高渠彌等被殺,鄭厲公回國復位。

經過幾次君位爭奪,鄭國國勢大不如前,而周邊列強則紛紛崛起,鄭國從此衰落。

「歷代王朝皇帝世系」春秋戰國(鄭國)國君即位順序和世系圖


(四)鄭被韓滅

鄭國處於四戰之地,無險可守,隨著周邊韓趙魏楚齊等國的崛起,鄭國只能苟延殘喘。

然而鄭國仍內鬥不止,公元前375年,韓國趁機滅掉鄭國。

「歷代王朝皇帝世系」春秋戰國(鄭國)國君即位順序和世系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