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點死於“非典”的那批中小企業,當年是如何自救?

17年前“非典”肆虐,

扼住大大小小企業的咽喉,

很多企業沒有熬過“寒冬”便倒下了,

17年後,

冠狀病毒換了新衣捲土重來,

難道2020年,

我們就這樣聽之任之嗎?

不。

每一次危機之下總會出現一些亂世英雄,也會湧現出一批新型企業。“非典”爆發確實影響了宏觀經濟,但是回顧2003年四個季度的GDP增速分別是11.1%、9.1%、10%和10%,處於疫情高峰的第二季度比前後兩個季度平均增速僅僅低1.5%,影響是有的,但十分有限,甚至有一批企業在“非典”期間快速成長起來。

馬雲和阿里


差點死於“非典”的那批中小企業,當年是如何自救?

2003年,因為阿里巴巴的一名員工感染非典,導致全公司五百多人在家隔離。

12天不許出門,一日三餐由政府安排人員送來,每天兩次穿著太空服的防疫人員到每家每戶消毒測體溫,還要受到輿論的譴責……

這樣的心理壓力與輿論壓力可想而知,但是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面對並解決問題。

被通知隔離的當天,馬雲迅速做出在家辦公的決定,員工們開始有條不紊的收拾東西,阿里幫每位同事家裡聯網並接入公司系統,更改業務工作和彙報流程。阿里員工開始了在家辦公。

那段時間,員工自覺開始8點坐在電腦前工作,客服人員甚至把公司的業務電話轉接到家裡,只要電話鈴聲一響,便會響起甜美的女聲:“你好,阿里巴巴……” 他們還在網上一起聊天,玩遊戲,甚至舉辦了幾次網絡卡拉OK大賽。

最終,阿里巴巴的服務一天都沒有中斷,很多客戶甚至都不知道阿里巴巴出現了疫情。由於非典影響,很多外商無法來華,便選擇了在網上交易。結果,阿里巴巴的業務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長。也就是在那段時間,阿里推出了重量級產品——淘寶。

張勇和海底撈


差點死於“非典”的那批中小企業,當年是如何自救?

非典時期,倒閉最多的就是餐飲業了,沒有顧客上門,還得按時付房租水電和工資,跟所有的餐廳一樣,海底撈差點倒閉。那時人人自危,誰還敢去多人共一鍋的火鍋餐廳。

後來,張勇想出一個法子:既然顧客不願意到店吃飯,那我就連鍋帶電磁爐一起給顧客送到家。

於是海底撈發佈了一條關於火鍋外賣的消息,為了送貨方便,將傳統的煤氣罐更換為輕便的電磁爐,前一天送餐,第二天再去取回電磁爐。就這樣,一舉攻下了受困於家中的群眾們的心。並且作為“非典”期間餐飲行業的創新案例上了《焦點訪談》,央視的專題報道直接給海底撈開啟了第一波排隊熱潮。

就這樣,度過非典時期的海底撈成功上市。

劉強東和京東


差點死於“非典”的那批中小企業,當年是如何自救?

17年前的京東叫做“京東多媒體”,是一家主要賣CD光盤和刻錄機的公司。

年前已經規劃好擴張計劃,但被“非典”潑了一盆涼水。當時北京的疫情相當嚴重,不得已,劉強東把12家店全部關閉,自己只和6名員工留守銀豐大廈辦公室。非典爆發的21天,就虧損的800多萬,要是按照這個速度下去,京東必死無疑。

長吁短嘆的日子裡,大家一籌莫展,有一次其中一個人說,我們為什麼不在網上賣點東西呢?

劉強東靈光乍現,立刻去辦了寬帶,一開始不知道在哪裡賣,便在新聞下面的評論裡發廣告,結果發了幾天也沒有一個客戶。

當時北京的CD圈都喜歡逛一個名叫CDbest的bbs,劉強東也在這上面發帖,一個版主跟帖說,這家公司我知道,是我認識的唯一一家不賣假光盤的公司。這位版主是論壇的創始人,就因為他這一句話,京東一下子就有了21個客戶——這是京東歷史上第一批電商客戶。

這筆生意讓劉強東看到了一個新的生意模式。他白天開著轎車出去送貨,晚上就在網上泡著,不停地發帖、回帖,有時要搞到凌晨5點。就這樣靠著在網上賣貨,撐過了非典。

非典過後,他的線下商城又迎來火爆的生意,但是,劉強東經過那段時間的試水,判斷中國將迎來電子商務的大爆發,力排眾議,關閉了佔淨利潤90%的線下業務,全心全意做網站,並把京東發展為力抗阿里的中國第二大電商公司。

歷史總是這樣相似。今天,我們遭遇新冠肺炎的侵擾,很多公司經歷巨大的危機甚至關門,但是,也一定會有像阿里、京東、海底撈等等一樣的公司,在異軍中突出包圍,成就一段商業傳奇。

也許一個新的商業大亨,正在崛起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