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碗茶、打手巾把、賣雜拌…老北京的戲園子裡都有這些營生


賣碗茶、打手巾把、賣雜拌…老北京的戲園子裡都有這些營生

中國舊式戲園子裡的副業(節選)

唐魯孫

最早中國人聽戲的地方叫“茶園”,他們基本營業是賣茶,後來本末倒置,以戲為主,賣茶反而成為副業了。有時自己做,有的包給別人做。

他們的包法,是上多少座,交戲園子多少錢。每一個座賣多少錢,是包主的事,園主是不過問的。樓下大池子,小池子,兩廊,大牆,除了正中有個官座是留給軍警督察處抱大令來的官差坐的外,其餘都在這個範圍以內。

至於樓上上下場門各留一個包廂,給地面上有關機關招待上級外,其餘包廂散座,就都包給各大飯館子了。各飯館分包到手之後,有客人來吃飯,想聽戲,就告訴飯館子訂座;如果客人想聽廣德樓譚叫天的戲,碰巧這家沒有分到廣德樓的座兒,他可以跟別家飯館穿換一下。若是我們自己去訂座,那是絕對訂不到的。

在那家飯館吃飯,飯後聽戲,飯館子照例是派夥計去送茶的,這種茶自然比戲園子裡的茶要高明多啦。


包座送吃食

筆者幼年時節,世交錢子蓮在清代是有名的南霸天,先祖把他收服,在京南梁格莊務農授徒,他時常到北平來,一來就住在三義店,來了總要到我家帶我下下小館聽聽戲。

他最愛聽楊小樓的武生戲、路三寶的潑旦戲。有一次,我們在泰豐樓吃完午飯,到廣德樓聽路三寶的馬思遠,泰豐樓對錢三爺特別恭維,先送水果,後送蜜餞乾果,最後熱騰騰的肉丁饅頭炸春捲,外帶竹筍清湯,鮮芳百品,羅列盈前,我撐得連晚飯都沒吃,我當時曾經想過,這樣殷勤招待,將來這個帳可怎麼算呀!

賣碗茶、打手巾把、賣雜拌…老北京的戲園子裡都有這些營生

如今前門西大街的泰豐樓,老北京“八大樓”之一。


賣碗茶的

另外有一種人,大約跟園子里人認識,到了中軸戲一上,他就把現買的極品香片,用將開的滾水沏上一大錫壺,外面罩上保溫棉套提到園子裡來,他們眼睛很尖,一看就知道那位是落門落檻肯花錢的茶客,趕緊倒上一杯熱騰騰、香噴噴、醲釅適度、冷熱合口的好茶,一碗不夠可以再來,待一會兒轉過再給您斟上一兩杯;等最後武戲一上場,他拿茶葉紙到後臺把水牌上第二天戲的演員七歪八扭抄下來,送給喝過茶的客人看,一方面是討茶客的歡心上則該叨光您幾文啦。

賣碗茶、打手巾把、賣雜拌…老北京的戲園子裡都有這些營生


有時他們也會遇上看走了眼的茶座,雖然衣冠齊楚,派頭大方,可是到了該掏錢的時候,—不是出手不高,甚至昂然不睬,他們管這種人叫“棒錘”。

當年湘南名士袁伯夔初到北平在三慶聽戲,不懂這種喝碗茶給錢的規矩,他每喝總是三四碗,結果一毛不拔,戲園裡的人給他起了個綽號——水晶棒錘

賣碗茶、打手巾把、賣雜拌…老北京的戲園子裡都有這些營生

2016年復建的三慶園。

他跟樊樊山、羅瘦公一塊去聽戲,樊、羅二位是左一碗右一碗的喝,袁也想喝,人家知道他一毛不拔,就不給他倒,後來羅瘦公知道內倩,連外號都告訴了袁伯夔。

再去聽戲,因為樊、羅二位打過招呼,所以也給他倒上熱茶,他一高興把懷裡打簧金錶賞了賣茶的老頭兒,從此在各戲園裡叫響水晶棒錘變成袁大人了

賣古玩的

在老北京的戲園子裡,還有託著小木盤賣東西的,這個行當在光緒宣統年間戲園子裡還很流行,到了民初就少見了。

廊房二條,琉璃廠火神廟一些小古玩鋪玉器作,為了招攬顧客,時常派人到戲園子裡去賣點小古玩,大致是漢玉、班指、菸嘴、印章、鼻菸壺、玉帶鉤、玉牌子,再不然就是文房用具,或是婦女用的簪環首飾家常日用珠翠。

賣碗茶、打手巾把、賣雜拌…老北京的戲園子裡都有這些營生

北京琉璃廠古玩商店的櫥窗,1965年。

在戲園子裡賣古玩玉器,有三項不成文規定:第一不準吆喝;第二隻準登樓售賣(因為樓上坐的都是文士官員);第三物件須放在托盤裡,不準用帶蓋的提籃捧盒。

李盛鐸前輩在戲園裡買過一方

閱微草堂小琴硯,是紀曉嵐三考以及後來欽點大主考所用的硯臺,硯旁邊款有紀昀親鐫的題記。李得此硯後,視同拱璧,不肯輕易示人,結果還是讓水竹村人徐東海軟磨硬要拿去。李寫了一篇煮硯記,剡麗雋找!諷而不傷,的確是一篇幽默好文章。後來大概怕徐東海難為情,所以沒有收入他的文集裡。

江東才子楊雲史也在戲園子買過一隻漢王秋蟬,玉雖不算十分珣潤,可是雕琢古拙瓊秀,加上他系在腰裡日夕盤拂,璇玉瑤珠,球琳美備,據說他在北里暱一名花,小字玉蟬,已論嫁娶,突然病逝,他在戲園看見有人兜售佩玉,居然有隻玉蟬,為紀念彼姝,沒有還價,就把那隻玉蟬買下來了,現在知道在戲園子裡賣玉器的人,已經不多,這些風流韻事知道的人,更是少而又少了。

打手巾把的

根據天補老人趙次珊說,早先北京的茶園是沒有打手巾把的,先是天津下天仙有兩家茶園開始給客人打手巾把,這個風氣到了光緒末年

,才傳到北京的。

早年北京人請朋友下館子吃飯,餘興是戲園子裡聽戲,珍饈肥(羊+寧)。飲啖之餘,除了酒後思飲,油汗盈額,能有一把滾熱手巾擦把臉,的確痛快舒服,令人精神為之一振。所以這項生意很快就發達起來,後來因為人人使用難免傳染各種疾病,一般講求衛生的人不敢使用,加上警察的禁止,大約時興了一二十年才漸歸淘汰。

賣碗茶、打手巾把、賣雜拌…老北京的戲園子裡都有這些營生

別看他們十條手巾為一捆,樓上樓下,飛來擲去,很少有失手事情發生,在人群裡拋扔自如也得說是一種特別技術,尤其在第一舞臺,從樓下池座,扔到三層的散座,毫釐不爽,又得有蠻力,還得會使巧勁,這種手法,絕非一般“力笨頭”所能勝任的。

北平老舊家關家大院何家,有位公子覺得這個行當好玩,楞是跟中和園一個扔手巾把的高手老紀攏眼神,練準頭,何家花園子裡有一座花神祠,玉清金闕,飛簷拂雲,手巾把扔上扔下,已經練到百無一失,跟老紀到園子,脫去長衫客串幾次,也都揮灑自如。

賣碗茶、打手巾把、賣雜拌…老北京的戲園子裡都有這些營生

有一年冬令救濟大義務戲在第一舞臺,連演兩天,這位大爺一定磨煩老紀要去一試身手,頭一天,倒也平安無事,第二天一個揩完臉的手巾把,從三樓往池子裡扔,偏偏扔在池座京師警察廳總監李壽金座前的茶壺上,當時濺了李總監一身茶水,李以扔手巾把太冒失,一伸手就給何大少兩個嘴巴!當然惹下一個小麻煩,後來還是王士珍江朝宗出面擺平,從此何大少因扔手巾把兒,反而變成北平的聞人了。

  

賣雜拌的傻二格

也不知道是什麼人定的規矩,只有賣雜拌的准許在園裡亂串,外帶吆喝。賣雜拌的所賣糖果,不外是花生、瓜子、核桃佔、梨膏糖等等。去聽戲的人,多少抓點花生瓜子,買點糖果解悶,要是請客,更是非買不可,否則他老站在你旁邊磨煩,為了耳根清靜,差不多的都不等他開口,隨便買點糖豆算啦。

賣碗茶、打手巾把、賣雜拌…老北京的戲園子裡都有這些營生

賣雜拌兒中有個叫傻二格的,據說他是清官點心房出身,豌豆黃、芸豆卷、木墀棗、五香栗子都做得特別精細好吃,到了民國,就讓煤市橋天成居請了去,專做這幾樣小吃給客人下酒,在午飯已過,晚飯未到時間裡,准許他做幾樣零食到戲園子裡串賣,算是他的外快。

前門外戲園子很多,他只去東廣西廣兩家。東廣是廣和樓,在內市裡,富連成科班經常在那裡唱白天。西廣是廣德樓,在大柵欄斌慶科班,一年三百六十天都在那裡演唱。

賣碗茶、打手巾把、賣雜拌…老北京的戲園子裡都有這些營生

傻二格愛聽小科班,科班裡未滿師的小學生都管他叫傻二大爺!吃他東西,有錢就給點,腰裡不方便也就算啦。他做的豌豆黃、芸豆卷固然是細緻精美,木墀棗是軟硬適度,絕不護皮,五香栗子,口兒割得不深不淺,外皮一剝就掉,所以老主顧看見傻二格,就是當時不想吃,也要買點帶回家去逗小孩。

早先富連成不賣女座,真有婦女在廣和樓門口跟傻二格買了包回去的,其實天成居樣樣都有,據說總是沒有傻二格端到戲園子賣的好吃,一鍋煮出來的東西,怎會味道不同,我想無非是心理作祟罷了。照片裡雖然沒有賣雜拌兒傻二格照片,可是他做的豌豆黃一定嘗過。

賣戲單的

從前演戲既無宣傳,又不貼海報,更沒有新聞紙。每天演的都是那些戲,事前也沒處去打聽。在程長庚主持精忠廟當廟首時,他做事一筆一劃,絲毫不苟,各園戲的戲碼,

在頭一天,都得定規好了,並須呈報該管衙門,不許更改的,還訂有罰則,非常嚴格。

賣碗茶、打手巾把、賣雜拌…老北京的戲園子裡都有這些營生

程長庚

住在戲園附近的人,想聽戲當天到戲園子門裡甬道一看,有一座碑必定碰碑,有幾對錘必定是八大錘,到了光緒末年,譚鑫培全盛時代,規矩可就差多啦。老譚的懶散不守時間,在梨園行是出了名的。他在上演之前,往往不開戲碼,有時定規之後,又常常臨時再改,所以當時的戲迷對

譚鑫培有個風評,聽他的戲要碰運氣

賣碗茶、打手巾把、賣雜拌…老北京的戲園子裡都有這些營生

譚鑫培

齊如老生前跟我說過,叫天有一天原規定演宋江鬧院坐樓殺惜,等張長寶的紅梅山武戲上場,忽然傳說叫天嗓音失潤,跟田桂鳳

改演翠屏山了,觀眾因為許久沒聽他唱武生戲了,以為他必定去石秀,及至登場他演的是楊雄,有位年輕氣盛的朋友,認為欺人大甚,一個茶壺就上臺去,雖然沒有打傷叫天,可是一壺熱茶都濺在飾播巧雲的田掛鳳身上了。事情鬧進北衙門,要不是當時內務府大臣世續出面斡旋,叫天多少還要吃點苦頭呢!

此後才有送手抄戲單的人出現。一寸多寬,四、五寸長小紅紙卷,上面寫著當天所演戲目,只遞到熟臉色的主顧看,看完就捲起來拿走,當然要叨光一兩大枚銅元。再過十幾二十分撞,就有正式賣戲單的過來了,每張兩大枚,紙的顏色不是粉就就是鵝黃,據說最初是一位會動腦筋人用硬豆腐乾染鍋煙子印上去的,所以有時模糊不清,簡單字又令人難解。

賣碗茶、打手巾把、賣雜拌…老北京的戲園子裡都有這些營生

賣碗茶、打手巾把、賣雜拌…老北京的戲園子裡都有這些營生

等第一舞臺開幕,每座奉送有光紙紅字戲單一張,別家戲園子也用鉛字印了戲單子在戲園子裡賣,賣戲單子的人,在戲園子裡,也成了正式的行當了。


賣水煙的

在菸捲尚未時興之前,文雅人士多吸水煙,工商界人愛吸旱菸,到戲園子裡聽戲,懷裡擁著,或是腰裡彆著一個

京八寸旱菸袋,非常方便,要是帶個水菸袋可就太累贅了,於是戲園子裡賣水煙的乃應運而生。

賣碗茶、打手巾把、賣雜拌…老北京的戲園子裡都有這些營生

他們水菸袋的嘴,能屈能伸,拉長了有四尺多長,隔著一兩張茶桌,就能把菸袋嘴遞到您嘴薄了,一隻菸嘴,你含含,我嘬嘬,說起來實在太不衛生,可是常時有人專門喜歡抽這種水煙,覺得

夠氣派,有面子,因將同來抽旱軍威朋友,他外帶送紙媒。

後來戲園茶桌取消,改成長條椅子,他們擠進擠出太不方便,官聽也認為太不衛生加以禁止,賣水煙的才在戲園失蹤。

賣碗茶、打手巾把、賣雜拌…老北京的戲園子裡都有這些營生

總之,戲園在早年不完全是聽戲的所在,是休閒解悶喝茶的場合,所以副業特別地多,只不過擇其犖犖大者寫幾樣出來。


· end ·

本文圖片部分源自網絡,侵刪。

本文摘自唐魯孫《老鄉親·中國舊式戲園子裡的副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