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绝尘走唐县


时光匆匆,回望一年,是谁最长久地驻留在你的心中?是什么最深切地打动过你的心灵?站在巍巍太行之上,看着远处人海茫茫。

我把唐县写在纸上。

有的县城,一说名字,就知道其历史悠久。比如说保定唐县。其为古唐侯尧之封地,其名肇于上古,是华夏民族发祥地之一。

唐县位于太行山东麓,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唐河、通天河由西向东南纵贯全境,全县地貌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

唐县是战国时期的中山国。边陲倒马关,一界分冀晋,兵家必争,战火频仍。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时大大小小国家上百个,经过多年战争洗礼,只有十几个国家存活下来,其中“战国七雄”实力雄厚,威震一方!但还有一个国家战力绝对强劲,那就是号称“战国第八强”的中山国,后人称之为“战国以色列”。

风华绝尘走唐县


公元前506年, 中山国建国于河北唐县西北粟山。公元前296年,中山国最终被因“胡服骑射”而强大的赵国所灭,从建国到被灭,中山国可谓是“三起三落”,一次被晋国(公元前457年)打残,一次被魏国(公元前407年)所灭,但是每次都能顽强崛起,中山人凭借不屈不挠精神在乱世立足。

中山国一度凭借其超强武力进攻赵国,赵国抵挡不住,不得不向魏国求救。这才有了后来魏文侯以乐羊、吴起为将,经过三年的浴血奋战,于公元前407年占领中山国全境,当时的中山桓公不得不率众重新进入太行山区。

经过二十余年努力,中山桓公于公元前380年成功复国,而且此时的中山国武力比之前更为强大,《战国策·齐策》中记载:“中山悉起而迎燕、赵,南战于长子(山西长子)败赵氏,北战于中山杀燕将。中山千乘之国也,而攻万乘之国二,再战比胜,此用兵之上节也。”可见当时身为千乘之国的中山国竟然可以同时打败赵国和燕国这两个万乘之国,武力如此之强,不得不让人叹服!

中山国人用实际证明,希望从来不抛弃弱者,希望就是我们自己。

公元前323年,魏国人公孙衍为了与列国合纵共同对付秦国和齐国,中山与韩、魏、燕、赵一起称王,历史上称为“五国相王”,可见,当时中山国是与这些中原大国平起平坐的。

史学大师司马迁撰写史记时,尽量避开中山国。因为中山国是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作为汉家王朝的史官,司马迁的态度一目了然。正是由于中山国是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所以也一直被中原各国所排斥。

百年风云激荡,血和泪交织,铁和火迸溅,唐县境内古中山国长城长达20公里,至今长城走向、残存石砌墙体、望台、战台等依然清晰可辩。

也正因为祖上曾是游牧民族,唐县的“混血”特点比较突出,小伙子们长得都非常帅气,姑娘们特别漂亮。保定人都讲,唐县出美女。老一代影坛明星田华,大家都知道吧,1950年因在电影《白毛女》扮演“喜儿”被观众熟知,影片《党的女儿》中扮演李玉梅形象影响一个时代。歌剧表演艺术家王昆更是耳熟能详了,她是1989年中国首届金唱片奖的获得者,曾任东方歌舞团团长,获得过国家颁发的金质奖、巴基斯坦总统授予的“卓越明星”勋章,这些都是风华绝代的美啊。

人与城,性情与山水,吐纳着相同的风情雅致和深宛雍容。唐县的姑娘们无数次惊艳了时光,一出场就是大唐贵妃,名扬四海。

今夕何夕?此身何处?时光流逝的涛声让人从昏睡中惊醒,脚下土地的真实质感让人想到了过去和未来。我们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刘姓号称是我国第四大姓氏,是颇有影响大姓之一,唐县就是今天我们能追溯的刘氏最远族源。

根据唐县境内沿唐河两岸出土的石刀、石斧、陶片及2米以上文化层分析认定,这里早在六七千年前就有人类聚居活动,属仰韶文化遗址。

《姓典》载:“刘,帝尧陶唐之后,受封于刘(国),其地在今定州唐县是也。”《大辞典》对“刘”的解释:“刘,地名”,帝尧陶唐氏后裔封地,在今河北唐县。宋代史学家郑樵《通志·氏族略以邑为姓》刘条也说:“帝尧陶唐之后封于刘,其地今定州唐县也”。

世界刘氏联谊总会主编的《刘氏春秋》记载:唐县是现所知道的最古老的刘地,也称做‘刘邑、刘国’。现唐县北高昌村,近三分之二的居民都是刘姓,族人有着各种关于与庆都和唐尧渊源的传说,北高昌村(庆都城)为尧帝幼年生活的老家所在,叶落归根,封其后代亦于老家合乎情理之中,刘邑于今唐县东北,也就是这个高昌村。

近年来国内外有大批刘氏族人来北高昌村寻根认祖,有些热衷于寻根文化的专家学者也来北高昌村研究考察,北高昌村为刘姓最早发源地的说法得到了很多学者认同。

一个地名,一个人名,一段往事。若不是精心收集和整理,当下的历史会以非常快的速度掩盖住过往,人的变迁、地理的变迁,都会让一些历史事件变得更加模糊不清。在遥遥相对的两个时空里,很多个“刘”会重合在一起。历史的幻影在文字的铺排中以黑白默片的形式回放出来,而我们要做的部分就是补上这么一段旁白。“您好,贵姓刘吗,欢迎来唐县老家”。

我喜欢看这些历史叙述中的边角余料,只有这样才能得以窥见更真实的历史质感。人是速朽的,因人而起的文字却不一定会朽。这些文字常常是处于静默等待中,等着读者的阅历和经历一并抵达后,才会展现出文字的敦厚力量。像醇酒,像酽茶,像厚土,像滴水。

今日唐县老刘家的缸炉烧饼、原浆豆腐、热辣碗肉,诸多名吃鲜美香余,招待着来自各地的刘姓子孙。可能我们都自以为饱经沧桑,阅透人生,但当你站在祖辈的坟茔前,仍会让鼻子发酸,心头发烫。我们把永远的尊敬留给过去的他们。特别是乡间的奶奶们,她们用一双小脚走过春夏秋冬,走到了人生的尽头,才算丈量完所有的苦难。

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英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

今年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逝世和毛泽东《纪念白求恩》发表80周年。

1939年11月12日凌晨5时20分,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于唐县黄石口村邸俊星家中停止了呼吸。

11月17日,聂荣臻率晋察冀军民在唐县于家寨为白求恩举行了隆重的殡殓典礼。12月1日,延安各界在杨家岭中央大礼堂沉痛悼念白求恩大夫。毛泽东的挽词:“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精神,学习他的牺牲精神、责任心与工作热忱”。

12月21日,毛泽东写下《纪念白求恩》一文。此后,此文与《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成为“老三篇”,在中国家喻户晓。

如今重读白求恩写给聂荣臻的信,更觉熠熠生辉。白求恩不愿意接受延安当时每月发给他的津贴,谢绝了聂荣臻的好意。

当今,最为大众熟知的足球联赛上那些外援,他们也许在欧洲踢过球,然后到中国市场寻找工作机会。他们得到的薪水甚至数倍于在欧洲踢球。他们仍可以说,自己是在帮助中国足球。

白求恩当年来到中国,却绝不是为了高额回报,他甚至也不是为了自己的医术能够精进。完全可以说,白求恩到中国来,根本没有名利追求。就是个人牺牲,直到牺牲个人生命!

在来中国支持中国人民抗战之前,白求恩曾经到过西班牙。这是1936年。在当年的7月17日,在摩洛哥的西班牙非洲军团哗变,叛军处决了6名支持共和国的高级军官,并在弗朗哥的支持下起兵叛乱,导致西班牙内战爆发。白求恩带着医疗器械,从加拿大赶到西班牙。在马德里,他成立了一个“加拿大输血服务机构”。然而几个月后,白求恩被怀疑是间谍,而不得不回到加拿大。回看这段在西班牙的历史,与白求恩一同在西班牙奋斗的,还包括这些人——匈牙利裔美国摄影师罗伯特·卡帕,智利诗人聂鲁达、英国作家奥威尔、美国作家海明威,当然还有西班牙画家兼雕塑家、法国共产党党员巴勃罗·毕加索。在那个斗牛士国度的枪炮声中,曾经如此多的艺术家走上战场。

插句话吧,二战时,苏联最厉害的火炮名字是喀秋莎,一种凸现着毁灭欲望和杀戮快感的战争武器,竟然以一个俄罗斯少女的字作为标志,这是多么巨大的不和谐!于是你死我活的战场态势演绎为一种奇诡辉煌的审美旋律,这就是“喀秋莎”的魅力和威力。“喀秋莎”火箭炮本身就是艺术,它已经超越了兵器,也超越了战争、政治和历史,最终定格为一种令人心旌摇荡的雄浑之美。

风华绝尘走唐县


新中国成立时,天安门城楼标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1950年国庆,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如今,“一带一路”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的太阳已经照临地球,全世界的人们都爱翘首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