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榮:關於道德經的最大爭議,我的忠告是看這兩本就十拿九穩

有關《道德經》的研究,歷來存在爭議。

最大的爭議,就是《道德經》第一章的斷句問題。

01最大的爭議

《道德經》第一章在“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的斷句上,出了很大的問題。

今天有關《道德經》的書,大概80%都參考北宋王安石的斷句,在“無”跟“有”後面斷句。

王安石本身是一位政治家,文學很好,哲學也不錯。

古人唸書,不像我們今天唸到太多的資料,因為書並不是很多,他有時候就要別出心裁,別人都這樣講,我就把斷句改一改。

這一改,改出了大問題。

改完之後,大家覺得說,講“無”跟“有”比較玄,比較抽象,比較奧妙。

結果就給我們今人學習《道德經》,造成了不小的挑戰。

在學術界,研究《道德經》都是以魏朝的王弼本作為參考。

王弼生活在曹操的時代,年代上比較接近。

他註解的《道德經》,斷句是“無名”“有名”“無慾”“有欲”。


傅佩榮:關於道德經的最大爭議,我的忠告是看這兩本就十拿九穩

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發掘出來帛書本《道德經》。

就是漢朝人墳墓中的《道德經》版本,寫在絹帛上面的,分為甲本、乙本。

這個版本出來之後,王弼本的斷句更加可以肯定。

因為古代沒有標點符號,用“之、乎、者、也”作為分隔。

帛書本《道德經》是怎麼斷句的?

它寫的是:“故恆無慾也,恆有欲也”。

當時這句話還不是“常無慾、常有欲”,因為漢文帝名劉恆,古代為了避皇帝的諱,漢文帝以後才改成“常”。

也可以看出,帛書本的《道德經》版本是很早的,學界認為是在漢朝初期。

02學習要有根據

但是隔了一千多年,王安石跑來弄出一個“無”“有”的斷句;

後代人覺得這樣好像比較神奇,結果就一直流傳下來。

以至於到了現在,社會上80%的《道德經》版本,都是按照王安石的斷句。

所有講《道德經》的人都搖頭晃腦,“有無、有無”這樣念,你問他什麼是“無”,什麼是“有”?

他說不能講。

真正做學術研究的人,會覺得很奇怪。

有王弼本,有帛書本,你不參考它原來的樣子,只知道參考北宋王安石的版本,這是我不能接受的。

我們今天學習經典,有一個原則,就是一定要尊重原文。

你學習《道德經》、研究《道德經》,要有根據,要能講個道理出來。

03講出個道理來

為什麼“無名”“有名”“無慾”“有欲”比較合理?

我們不妨用白話文,把第一章這幾句說一下:

“名稱未定之前,那是萬物的起源;名稱已定之後,那是萬物的母體。

因此,總是在消解慾望時,才可以看出起源的奧妙;總是在保存慾望時,才可以看出萬物的邊界。”

乍一聽似乎不太好理解,我們可以舉例說明:

名字出現以前,萬物開始了;

名字出現以後,人類才可能使用概念,那就是萬物的母體。

比如我說“牛”,這是我們給這種動物取的名字。

我一說“牛”,天下所有的牛都包括在裡面了。

這個“牛”就是“母”,天下所有的牛都叫做“子”。

如果沒有“牛”這個字,你看到的每一頭牛都不一樣,人類根本不可能建立對牛的認識。

所以,人的智慧就在這裡。


傅佩榮:關於道德經的最大爭議,我的忠告是看這兩本就十拿九穩

04無慾與有欲

接著看下面一句:

所以經常保持沒有慾望的狀態,才能看到萬物的奧妙;但是經常要有慾望,才能夠看到萬物的邊界。

這句什麼意思?

沒有慾望,就是不要干涉。

譬如,我們看動物世界,一隻公獅子找母獅子,它先把母獅子上一胎生的小獅子咬死。

母獅子確定小獅子已經死了,就老老實實跟著公獅子走,準備生下一胎。

這種情況我們看著很難過,但你不能干涉。

因為人類一干涉,將來獅子太多怎麼辦?

就是靠這樣子維持獅子的總數,沒有人安排的,這是自然的奧妙。

為什麼又要有慾望?

人如果沒有慾望的話,人類文明不可能發展。

譬如,古代人用人力來拉車,發現太累了,怎麼辦?

想辦法找動物來幫助,做實驗嘛,用牛來拉車,用老虎來拉車,用象來拉車。

最後發現,用老虎拉車,它會把人吃掉;用象來拉車,它會把房子給沖垮;最好的選擇是用牛來拉車。

再比如,你要找種動物來看門,找一隻豹,找一條狗,找一隻貓,哪個合適?

最後當然是狗了。

你要有慾望,設定一個目標,才能夠測試每一種生物的能力的邊界。

這就是“常有欲以觀其徼”,“徼”就是邊界。

人要有慾望,才能知道萬物各自的邊界,才能善加利用,讓人類社會平安地發展,讓人類文明不斷進步。

《道德經》第一章就把這一點講清楚,可見它的重要性。

但是今天的人學《道德經》,如果把斷句問題搞錯了,怎麼理解其中的涵義呢?

所以,如果有人要念《道德經》,我就建議他參考兩個版本:王弼的註解本和帛書本。

這兩個版本合在一起,像第一章的這種斷句問題,就非常清楚,學起來十拿九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