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詩社》豆瓣9.1:真正的教育,是激勵青年“自我覺醒”

我步入叢林,因為我希望生活有意義,

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精華,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

以免,當我生命終結,

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活過……

——梭羅《瓦爾登湖》

1989年上映的電影《死亡詩社》,講述的是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美國一所貴族高中的故事。開場即是一場嚴肅、神聖不可侵犯的開學典禮,同學們高喊著“傳統、榮譽、紀律、卓越”的四大信念。將觀眾拉回那個在學校的教條之下,青春無處安放的年代。

面對“分數至上,熱情居後”的教學宗旨,孩子們只能在高亢的口號夾縫間求得心靈的存活。

然而,《死亡詩社》叩問心靈,生命本該如此嗎?

在一期《朗讀者》中,董卿曾動容地說道:“說到生命,你們會想到什麼呢?四季交替,生死輪迴,一個你愛他如生命一般的人,或者,我們為什麼要活著。”

生命永遠是一個值得沉思的話題,它永遠年輕,它飽含的無限可能永遠令人熱淚盈眶。

讀過梭羅發自肺腑的文字,卻無從真正踐行他生活的真諦。就像韓寒在電影《後會無期》中說的,“我們聽過了很多道理,卻仍舊過不好這一生。”

《死亡詩社》豆瓣9.1:真正的教育,是激勵青年“自我覺醒”

常常渴望讓生命煥發生機,“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剔除”。然而生命在很多時候都處在“平靜的絕望”之中,在公式化的日子裡消失殆盡。或許曾經嘗試過沖破桎梏,宿命的大刀卻又將生命的覺醒無情地斬斷。

但是在很多時候,少年的眼裡總是閃著光。就算生命被宿命的大手推開,那些很冒險的夢,依然支撐著少年們走過春夏秋冬。他們敲打著生命,儘管生命如同木頭般默不作聲。

在《死亡詩社》這部影片中,威爾頓貴族學校男孩子們的青春群像,讓我們感到熱血沸騰,青春的夢想和希冀依舊讓人感慨萬分。

尼爾一直希望站上劇場的舞臺,卻在父親的強權之下無奈放棄;諾克斯愛上已經訂婚的女孩,他緊緊攥著的手卻抓不住那流失的愛情;託德自小生活在滿分哥哥的光環下,滿腔的文學熱情始終得不到最淋漓的釋放。

在生命的困境面前,他們本會像前輩們一樣——方程式般地放棄、然後選擇所謂正道,走向全美的高等學府,繼而成為工商界、醫學界、法學界的精英人才。

這一屆的男孩們本該自然而然地陷入“精英”的邏輯圈套中。但這時,基丁老師出現了。

就像這個影片的另外一個名字《春風化雨》一樣,他是暗黑天空劃過的閃電,是照亮學生們的光。他將生命意義的教授融入於教育之中,真正將人與生命的意義聯繫在一起。

《死亡詩社》豆瓣9.1:真正的教育,是激勵青年“自我覺醒”

基丁老師是這所學校的畢業生,為了自己的教學夢想再次回到了這裡。

他與眾不同,鼓勵學生們撕掉詩集的前言,摒棄對詩歌公式化的解讀。

他帶著學生們聆聽死亡的聲音,告訴他們“卡匹迪恩”——Seize the day , make the life extraordinary.意為“珍惜時間,讓生命變得非凡。”

他站在講臺上告訴大家:“瞧,從這上面看世界,完全不同。”

威爾頓貴族學校的老師和學生,時常用一成不變的“仰視”角度去看待生活和生命,但是常常忘記了俯視以及其他的視角。

在權威和教條的海市蜃樓面前,可以說根本看不到什麼是真正的生活,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他們與真正的生命軌跡完全脫節了。

這個世界,太過喧囂和嘈雜,而每一個人都偽裝得很好。這是大多數人的生命——

身處平靜的絕望之中默不作聲,聽到的都是別人的聲音。在每個人自己的世界裡,世人靜默不語,忍受安靜,幾乎聽不到自己從內心發出來的聲音——那來自原始生命的吶喊。

《死亡詩社》豆瓣9.1:真正的教育,是激勵青年“自我覺醒”

在社會評價機制變化的今天,財富是標杆,學歷是籌碼。但是自始至終大多數人都忽略了,“衡量一個人真正的生命價值,關鍵在他本身”。

可是究竟應該如何掙脫愚昧抵達真理呢?這便是教育的生命所在。

評價一個人,標準常是他外在的光圈,其內裡的原生慾望,我們卻很少關注。無數的人都可以擁有一樣的光圈,但是每個人心中的原生慾望,都不一樣。

基丁老師帶著同學們進行課外活動,少年們一邊奔跑,一邊讀著屬於自己的詩句。他啟發學生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而不是侷限於眼前的書本和世界。

千百年前的哲人孟子曾言:“盡信書,不如無書。”在體制的束縛和書本的狹小天地裡,人們沒有辦法輕易獲得“生命的價值何在”這個人生命題的終極答案。

基丁老師的言傳身教一針見血——答案不僅在書裡,而且在你發自內心的咆哮中,在你夢中那個不一樣的大千世界裡。

有時候,試著將被人奉為圭臬的“前言”撕掉,去擺脫外在束縛的干擾,試著去尋找這個答案, 又未嘗不可?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人依舊只是混沌之時初生的人,心靈從不依附任何,只依附自己。

《死亡詩社》豆瓣9.1:真正的教育,是激勵青年“自我覺醒”

在基丁老師直接或間接的鼓勵下,男孩們不遺餘力地嘗試著突破,撕去權威和教條的幻影,留下內心的鐘聲,只做自己永不停歇的敲鐘人。

他們也的確做到了。

他們心中留下的快樂不再歸於被動,而是歸於把控人生的主動。他們成立了當年基丁老師參與過的社團“死亡詩社”,在巖洞裡朗讀詩歌,體悟生命。詩歌被世俗理解為“顛倒夢想”,卻成為男孩們自救的良方。

這世上許多人,也渴望著站在鎂光燈下、舞臺中央戲說人生,聆聽世界的歡呼;也渴望不負自己的愛意,不放走那個命裡註定的人;也渴望在人聲鼎沸的地方,有人會聽他們說出那些未曾說出的瘋狂。

觸摸著明明近在咫尺的日光,看著時間從指縫間溜走。

此時此刻,無所作為才是真正地負了春光。

然而在威爾頓貴族學校裡,除了基丁老師和他的一些學生,其他人幾乎都“明智地”選擇了“無為而行”。

面對未知的尤其是關乎個人的真理,他們從不探索,只是接受和理解現存的東西。他們深陷教條的牢籠,鄙視出逃的自由人。

託德有一首詩這樣寫到,“真理就像一床總讓你雙腳冰涼的毯子,你怎麼扯,怎麼拽,總也不夠。”

真理永無止境,而生命可見邊際。以有涯搏無涯,自然是一場勝負已分的戰役。“搏一搏”似乎成了最昂貴的答案,“無為而行”才是性價比最高的商品。

《死亡詩社》豆瓣9.1:真正的教育,是激勵青年“自我覺醒”

尼爾選擇參演話劇時,父親一味地阻撓,雖然最後同意了讓他出演,但心中早已為他做好決定——不會讓尼爾毀了自己的一生,所以這將是尼爾最後一場演出。謝幕以後,他將榮歸軍旅,去軍校上學。

當最後一場話劇落幕,所有人都沉入夢鄉時,尼爾在黝黑的夜裡打開窗戶,頭上帶著演戲時帶著的荊棘皇冠。任夜晚涼薄的風打在赤裸的身上,他張開手,試圖最後感受這幸福的世間。

他的眼神告訴世人,沒有了夢想的生活比死亡更讓人可怕。

尼爾的槍還在,但一個追逐夢想的生命卻永遠地消逝了。這個眼神清澈的男孩,為了心中單純的夢想,為了消解胸中的憤懣,竟選擇了這樣一種極端的方式。

後來,父親給校方施加壓力,暗示校長尼爾的死皆應歸咎於基丁老師——那個教男孩們聆聽自己的聲音、衝破束縛的善良的人。校方當然也想甩掉這個燙手山芋,便自然而然地將基丁老師當成了替罪羊,草草了事。被逼迫的學生們,一個一個在悔過書上簽字。而基丁老師呢,最終只得離開學校。

《死亡詩社》豆瓣9.1:真正的教育,是激勵青年“自我覺醒”

如果男孩們的成長故事行將至此便結束了,那尼爾的死亡、基丁老師的離開除了帶來傷痛以外毫無意義。

影片最後,基丁老師為了取回他的私人物品最後一次回到學校。

他看著古板的英文老師為他們講解本來富有生命力的詩歌,看著喜愛他的學生託德對他依依不捨,看著自己生長的地方依舊是無數學生的噩夢。心中縱使百感交集,也無處宣洩,離開似乎是他唯一也是最好的選擇。

而原本封閉內向的託德卻出人意料地站上了課桌,高聲喊著老師曾教給他們的詩歌,一人呼而數人起,許多學生自發地站上課桌,用他們獨特的方式與基丁老師告別。

基丁老師笑的一如往昔,依舊明澈、乾淨。

所幸,他做的一切並沒有白費。此乃真正的育人者,育人心智,而非鎖人夢想。

真正的教育就像這般春風化雨吧,教人在絕望中掙扎,恐懼中求生,而非隨波逐流地去選擇那條“許多人走的路”,迷迷糊糊地、空虛地度過這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