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法如藥,眾生皆苦,我們一生中所遇到的一切皆有因果


佛教:佛法如藥,眾生皆苦,我們一生中所遇到的一切皆有因果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想到要將因果寫進去。為什呢?因果之事,三世諸佛共同宣說,真實不虛。因果與佛法的關係:唸佛是因,成佛是果,所以佛在果地。我們凡夫則在因地造作各種業,所作之業因緣成熟就會受到果報。佛在經中把佛法比作藥,佛為醫王。此藥對治眾生的各種病症,如貪嗔痴慢疑等種種心。


佛教:佛法如藥,眾生皆苦,我們一生中所遇到的一切皆有因果


既然佛法是藥,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服用這藥才能有效呢?要從因果上講,我們首先要相信因果的存在,相信善惡皆有報。地藏經中說: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皆是造業。這一句話就講明白了因果是怎麼回事,沒錯,是我們自己心造作的。心念一起即是造業,善心造善業,噁心造惡業。因地發心不同,果地感召的果報也是不同的。所以有句話說的很好,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對了,就是那句“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闖進來”。


佛教:佛法如藥,眾生皆苦,我們一生中所遇到的一切皆有因果


如上所說,乍一聽或許有些人會認為很可怕,認為因果太可怕了。其實不然,你只要靜下心來想想就會發現因果法則是這世間最公平的規則了。為什麼這麼說呢?想一想,只要你心存善念行善事就能得到好的果報,而且有時候如果你所發的心比較大比較殊勝,遇到的對境因緣又很好,如此你獲得的善報將會無限大(大到多少無法直觀形容,根據不同因緣會有所區別)。反之,如果心存惡念去造作惡業,所得果報亦是不好的果報。懂得了這些,我們就應該進行一些思考和抉擇。思考什麼呢?思考因果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啟示?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然後就是抉擇,抉擇什麼呢?抉擇我們的人生該如何過,是從善如流還是依然故我隨心所欲。


佛教:佛法如藥,眾生皆苦,我們一生中所遇到的一切皆有因果


一,因果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啟示?有因才有果,如是因得如是果。

舉個例子:農民在田地裡種花生,春天三月份左右種,到了八九月份時葉子差不多都黃了,此時花生已經成熟可以收穫了。在這個例子裡,農民可以代表我們每個眾生,田地則代表我們的心田(心是福田,看你怎麼種了),種下花生種子代表我們的每個心念。春天三月份代表這個發心的因緣對境。八九月份葉子黃了,代表因緣成熟,收穫花生則代表受到果報。你種花生收穫的是花生,不會收穫大豆。可以帶入一個公式:因+緣(因緣成熟)=果。


佛教:佛法如藥,眾生皆苦,我們一生中所遇到的一切皆有因果


二,因果通三世,有個因果偈:若問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問後世果,今生作者是。

明白了這些,聯繫到人生諸多苦痛,求不得,怨憎會,離別苦等等。從自己內心去找原因,滅卻貪嗔痴,清淨身語意。像病人吃藥,一要對症,二要把藥吃下去病才會好。


佛教:佛法如藥,眾生皆苦,我們一生中所遇到的一切皆有因果


如果您還在為生活,愛情,家庭,事業所煩惱著,不妨試試這些方法。

生活中,如果煩惱多了,那是計較的太多,不妨少計較一些。

愛情中,如果關係不融洽,那是彼此要求太多,不妨寬容一些。

家庭中,如果關係不和睦,那是抱怨太多,應該學會彼此感恩。

事業上,如果諸多不順,那是期望太高,應該學會坦然接受。


佛教:佛法如藥,眾生皆苦,我們一生中所遇到的一切皆有因果


一劑阿伽陀藥,讓久病的心清淨,無暇。累了就休息,困了就睡覺,餓了就吃飯,煩惱來了要找到原因學會對症下藥。人生就是一場修行,珍惜當下所擁有的一切,感恩所遇到的人,接受所有好的與不好的,用一顆 善心,清淨心去對待,那麼你的人生就會越來越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