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未必妥當,懲罰未必不妥!如此溝通,轉矛盾為機會

有家長問:“偷了母親現金首飾,南靖一男子還賊喊捉賊去報警, 你怎麼看?這個新聞給我們家長教育孩子有什麼啟示?”


寬容未必妥當,懲罰未必不妥!如此溝通,轉矛盾為機會


上面是問題。下面是我的回答——

習氣。習氣使然。

主要是兩個:一個是“偷盜”的壞習氣;一個是“嫁禍於人”的壞習氣。

它們不完全獨立,後一個習氣伴第一個習氣而生。偷盜者自己偷自家的東西,為了掩飾自己的行為,然後假惺惺去報警——從行為策略上而言,表面看是很聰明,但從倫理道德上講,偷盜本身就是給個人品性染了一層灰,為了掩飾自身道德品性的趨壞、且擔心被他人發現,行為人不得不再覆上一層更厚的灰——導演一場賊喊抓賊的戲。

當灰塵一層一層覆得更厚更深時,行為人良好的品性,一開始是看不見,然後隨著時間一長,裡面原本潔白的底色,因為灰層的垢染,已經滲透到肌理——即便抹掉一層層的灰塵,即便是用除垢劑去全力擦拭,都已經擦不掉了。

古人云: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又厚又重的汙垢,滲透入髓的行為習慣,是一日日,一月月,一年年形成的。同理,一個人道德品性的敗壞,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一個壞習慣,兩個壞習慣,三個壞習慣,然後是很多很多不可計數的壞習慣,最後發展為只要一動,就是壞的。一個小錯誤,一箇中錯誤,一個大錯誤——若不加以控制,最後可能發展為一個無法挽回損失的巨大錯誤。

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要有“見微知著”的敏銳判斷。當孩子慾望有點強,一些小東西都想據為己有時,我們千萬要注意了,如果不好好引導,以後是什麼東西都想據為己有了——慾望的閘門一旦敞開,滾滾洪流噴薄而出,要關上就不那麼容易了。所以,當“小欲”有冒頭跡象,就要加以引導——我們要告訴孩子:“寶貝!沒有比分享更快樂的事了,我們在分享中獲得快樂吧!”

對於這類原則性問題,我一般看得比孩子的學習還重要。學習差點沒關係,孩子還可以繼續努力。但從小就喜歡拿他人的東西,這個絕對不行。這個時候不加以制止,未來發展成什麼樣子,不敢想象。解決方式有二:一是很有耐心地、有故事有例子地去跟孩子講利弊;一是用處罰的手段,比如罰站半個小時,讓孩子好好想想,想清楚了再來跟我們溝通。罰雖然不是什麼好手段,但通過罰,孩子對這個教訓會更深刻。


寬容未必妥當,懲罰未必不妥!如此溝通,轉矛盾為機會


《了凡四訓》裡講了一個很有意義的故事。講的是明朝重臣呂文懿。大致情況是這樣的:

有一年,呂文懿從朝廷辭職,迴歸故里。一天,一個鄉民喝得醉醺醺的,指著他的鼻子就是一通大罵。呂公大度,認為不必跟醉漢計較。於是,不予追究,放過了醉漢。呂公認為醉漢不會再犯了。誰知這醉漢反不思悔改,屢屢喝醉,屢屢逮住鄉人就是破口大罵,甚至動之以拳腳。一年過去了,這醉漢越變越壞,行事愈加惡劣。也就是在這一年,醉漢終於犯上了死刑重罪——回頭已晚......呂公知道這事後,不免嘆息:“哎,當初若與他計較,將之送官懲辦,小懲為戒,或許今日就不會鑄成大錯,或可保命自救了!”

這就是典型的好心辦壞事。人性是複雜的,你以為你的寬宏大量會贏得對方改過自新嗎?這個故事殘酷地告訴我們:未必!

反倒是在這個醉漢侮辱誹謗人時,給予他應有的懲戒,再輔之以道德教化,或許能斷除其侮辱誹謗的惡習,真正拯救醉漢。

我總認為:學習問題,好解決,只要花點時間,不會有問題。反倒是人的根本性的東西,比方說真誠、善良、正直、勤奮這些品質,是我們做父母的更需要花時間去引導的。對於這些原則性的東西,我們做父母的難免過於嚴厲。我認為嚴厲是對的。愛有時候是深沉的。表面上的過度給予不是愛。我們對孩子嚴厲,表面很刻薄,但實際上,我們心裡懷著更深更深的期待。

願孩子們能懂!現在不懂,長大了一定會懂的!


寬容未必妥當,懲罰未必不妥!如此溝通,轉矛盾為機會

補充:

之前,我講了陶行知與孩子的故事。

今天,我又講了呂文懿與醉漢的故事。

看了這兩個故事的不同處理方法,有人或許會問:為什麼陶行知寬容有用,而呂文懿的寬容卻辦了壞事?

我覺得這裡面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正面的積極的溝通。所謂正面的積極的溝通就是要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然後就你瞭解的情況,根據行為人的品性習氣,用一套你認為妥當的處理方式,將矛盾轉化為機會——行為人成長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