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是狠心的媽媽!離婚後不要孩子的5位女人,說出背後的辛酸

昨天,一位網友在我的一篇文章下留言,批評“當代離婚女人拋夫棄子的太多”:

我們不是狠心的媽媽!離婚後不要孩子的5位女人,說出背後的辛酸

看到這條評論還有不少人點贊,晴朗想單獨就此澄清一下:

今年11月,中國最高法院院長周強在談到離婚時,的確公佈過一個數據:有74%的離婚,是由女方提出。但是——這並不必然得出“離婚都是女人拋夫棄子”多的結論。

事實上,到底離婚後子女跟隨女方多、還是男方多,有其他統計數據可支撐:

1、中國婦聯在2010年做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家庭中離婚時,6個爸爸中只有1個選擇要孩子。也就是說,單親媽媽的數量是單親爸爸的五倍。

2、四川地區中級法院離婚糾紛二審案件(2013年至2018年)5年內的大數據分析報告指出:離婚案件中,獨生子女歸屬女方的,是歸屬男方的1.5倍。

我們不是狠心的媽媽!離婚後不要孩子的5位女人,說出背後的辛酸

由此可見,越來越多的女人提出離婚,並不等同於她們願意拋棄母親天職。多數女性在離婚之後,仍願意撫養孩子,只能證明,她們不滿意的只是伴侶和婚姻質量。與其輕易指責離婚的女人“拋夫棄子”,不如好好反思為何現在的婚姻關係到底出現了什麼問題,是什麼造成了婚姻質量低下。

其實,在社會大眾的普遍認知中,離婚時一般都是女人要孩子。我一位經常打離婚官司的朋友曾這樣說:

“我經常對客戶說,從理智上說,考慮到再嫁、工作、養家壓力等等因素,離婚女人把孩子給對方其實是對自己更有利。可我的女性客戶大多數都不聽我勸告,都捨不得孩子。這就是人性,這就是母親的天性!”

民間俗話說:“寧跟要飯的娘,不要當官的爹。”所以,離婚時沒要孩子的女人,往往還揹負著這樣一種批評聲——連孩子都不要,你太狠心、太沒有人性,算什麼母親?!

那麼,這些違背社會普遍認知的“狠心媽媽”,到底是怎麼想的,到底有什麼苦衷?她們是真的沒有母性嗎?沒要孩子之後,她們生活過得怎樣,有沒有後悔?

帶著這些疑問,我採訪了5位有過這樣經歷的姐妹,聽聽她們真實的心聲。

“我只能每夜說服自己的良心說,這就是孩子的命吧。”

——H,全職主婦,36歲

當年和第一任真的是沒法過下去,他的心又硬又冷,可以大過年的把我和女兒扔在高速公路上揚長而去。離婚了不算什麼,但我是全職主婦,一直沒有工作,沒有撫養能力。他們想要孩子,我也沒法爭取到撫養權,只能把女兒留給他。

離婚一年後我就再嫁了,仍然是全職主婦,沒有工作。有人說,我是個好命的女人,嫁第二次還能嫁這麼好。這一任的確比前任好太多,不僅家庭條件好,全家對我也是沒話說,我很快就生了二胎,還是個雙胞胎。

二婚後,我曾經接她過來和我住一起,在我寬大明亮的新劇豪宅裡,她就像一個灰撲撲的異類,帶著警惕和抗拒,對待我和我的現任家人。我相信,在她爺爺奶奶那兒,聽到了關於我的太多壞話,畢竟前任還是孤家寡人,而我已經出乎他們意料地“攀上了高枝”,他們把對我的嫉恨轉移到女兒身上,總是告訴她“你媽媽現在條件好了,就不要你了。”

而我現任一家人明顯也不太歡迎這個女孩,她代表我那不堪回首的過去,更何況她還是個不會察言觀色、不太討喜的孩子。我在新家中,其實沒有太多說話權,更況且,我有了雙胞胎,也沒有過多精力去顧及她的存在。所以漸漸的,母女感情也漸漸疏遠了,她越來越少過來我這邊,見了我,也是淡淡的。

我們不是狠心的媽媽!離婚後不要孩子的5位女人,說出背後的辛酸

我現在過上了別人眼中的“富太太”生活,大家都說我年輕、漂亮、風光,都說“當年離婚是離對了”、“離婚沒要孩子是對的”,有時候我也漸漸會沉浸在當下的幸福中,但是無數個夜裡,總有一個聲音提醒我:“別忘了,你還有個女兒啊。”

最近,我總是做一個夢,夢見大女兒衣衫襤褸墮落街頭,我跑過去想拉她回家,痛哭著說:“對不起,對不起。”而夢裡的她,依然睜著她的大眼睛,漠然地看著我,那種冷,就像一把閃著寒光的劍插進我的心裡。

我每每在睡夢中哭醒,枕頭都會溼了大半。而我只能撫摸著身邊熟睡的雙胞胎,一遍遍用蒼白無力的話安慰自己的良心說:同人不同命,而這,就是我女兒的命。

“我因為自己的衝動和懦弱,差點做了讓我後悔一輩子的事情。”

——G,機構培訓師,32歲

為了孩子而結婚,這個婚,結得太草率了。結完才瞭解到他這個人,是那種眼高手低、到處接高利貸的主。他的父母請求我為了孩子不要離婚,這些欠債都是婚前的,與我無關,他們會幫兒子去償債。

但是我想,補了這個窟窿,以後呢?他死性不改怎麼辦?這樣習慣欠債的主,只會把我拖累掉。於是我堅決要離婚,他和父母看勸我不成,就拿孩子威脅我,說我要離婚就別要孩子。

當時,我急於擺脫這個爛攤子,一威脅我更想跑,只想著早斷早乾淨。於是孩子房產什麼都沒要,直接淨身出戶了。

我確認離婚的選擇沒做錯,因為離婚後他的行為充分說明了一切:他還是那麼不負責任,把孩子丟給老兩口,自己在外面換了一茬又一茬女朋友。然而我卻萬分後悔,當時沒有堅持帶走孩子。

我們不是狠心的媽媽!離婚後不要孩子的5位女人,說出背後的辛酸

孩子在爺爺奶奶那兒,也沒得到什麼好的教育,明顯性格自閉。我每次去想要管管孩子,還得看前任公婆的臉色。孩子撫養費,他爸不管,爺爺奶奶只管問我要,我為了孩子也只能二話不說、每月給錢。

你說,我又出錢又出力,孩子還不歸我,爺爺奶奶還時不常在孩子耳邊灌輸“是媽媽不要你”,我幹嘛當初不爭一爭孩子呢?爭到了,好歹現在孩子還歸我,好歹跟我親,好歹我還能給他點好的教育。我後悔啊,悔得腸子都青了,因為我當初的衝動和懦弱,差點把孩子給毀了。

後來我進行了一些心理諮詢,現在我的心態稍微調整好一點了,正在用積極的態度,緩和與孩子爺爺奶奶的關係,和他們進行溝通,去爭取更多的對孩子施以正面教養的機會。這其中,當然也有太多委屈,但是我是個媽媽,為了孩子,付出這些是應該的。

我希望孩子有一天能明白,媽媽雖然當年沒有為他爭取,但是這麼多年媽媽一直在他身邊,關心他、愛他,媽媽從來沒有放棄他。

“我拼命工作,就是希望有一天能讓女兒回到身邊。”

——L,銷售經理,36歲

我和前夫是和平分手的。拖了三年,也不是沒努力挽救過婚姻,但確實是性格不合,沒有辦法在一起。兩個人耗下去對彼此都痛苦,只能選擇分手。

離婚時,沒有發生爭孩子的糾紛,我們倆是商量好的,女兒歸他。

因為確實當時他比我更有能力撫養孩子,他經濟條件更好,房子是婚前的,父母能幫忙帶孩子。而這些我都沒有。

我和他約定:如果他再婚,孩子就歸我。

離婚時,女兒4歲,我沒向她解釋離婚,只是說媽媽要到別的地方工作。我來到上海打工,拼命工作、拼命賺錢。我想讓自己迅速成長起來,擁有強大的底氣,這樣才有能力,把孩子帶回身邊。

前夫一家人還算通情達理,也不說我的壞話,都替我瞞著女兒。我每次打視頻、打電話,他們都讓女兒接。女兒不懂我為什麼要離開她,每次都哭著說想我要我回來。關掉視頻我也哭,我想:媽媽一定要把你接到身邊來。

我不後悔離婚時沒要孩子,因為在我心底,我是這麼考慮的:他是一定會再婚的,而我已經決定不考慮再婚了。所以,女兒遲早會迴歸到我身邊。

我們不是狠心的媽媽!離婚後不要孩子的5位女人,說出背後的辛酸

“女兒說她恨我,我也沒有原諒自己。”

——S,銀行職員,29歲

回想離婚時的那個自己,我恨不得扇自己一巴掌。

離婚原因不必多說了,關於婆媳、關於翁婿、關於各種扯不斷理還亂的財產關係和家庭瑣事。那個時候,我恨他為何是個這樣自私、迂腐、不具備同理心、沒有擔當、不負責任的男人。

離婚時,我也曾經想過是不是要孩子,但第一是父母勸我“女人要了孩子很難再嫁”,第二是自己憋了一口氣,覺得憑什麼便宜了你,你男人要是再婚,眼裡還會有這個女兒嗎?就是要把女兒留給你,讓你拖著個孩子,看你還能怎麼找!

我當初的想法是,孩子給爸爸,我定期給撫養費,定期看孩子,孩子一樣有爸有媽,而我也有更大的自由度,去開啟自己的新生活。如果我要了孩子,不僅自己會被拖累,而且很容易讓孩子爸爸逃避責任。

現在想起來,我只是以孩子幸福為代價,在和前夫較勁而已。

離婚後,探視孩子很艱難,大概是離婚鬧得太難看了,也不知道他們在孩子那邊說了我多少壞話。每次去見孩子,孩子都不很樂意的樣子。有時候,看到孩子吃穿教育,想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也被頂回來。

有一次我一著急兇了她,她哭著對我喊:“你有什麼資格管我!我恨你!”我聽了,心都要碎了!我真的很後悔當初我竟那麼想,把她當作拖油瓶丟給前夫。我正在失去自己的孩子,我不能原諒自己。

我們不是狠心的媽媽!離婚後不要孩子的5位女人,說出背後的辛酸

“我是個沒用的媽媽,但不是個無情的媽媽。”

——C,公司職員,31歲

每次聽到“離婚了都不要孩子,還配不配當媽”,我就很心酸。如果有能力,哪個當媽的會不要自己的孩子。實在是有自己的苦衷啊!

我一畢業就結婚了,結婚7年,一直是全職太太。女人真的要有自己的事業和生活,不能弱,否則遇到了他出軌要離婚,家裡又強勢,就只有被動挨打的份。

拖了很久,在婚姻中卑微作踐得一點尊嚴都沒有了,答應離婚已經是做了很久的自我心理建設了。房子,他分了我一半;孩子,歸了他。

孩子不是不想要,而是要不起。我是一個平凡人,對於生活從未做過危機預判,所以現在一切得從頭做起。好不容易租到一處房子、找了一份工作,剛剛試著養活自己,我不可能又工作又照顧孩子,我也要吃飯、也要活下去。孩子跟著爸爸,好歹還能延續之前的生活環境,就讀好的學校,跟著我,就只能遭罪啊!

我租的房子,就在孩子學校附近。每天我都能在學校門口等到孩子,有時候,遠遠地看一眼,都覺得滿足。我自己掙的錢除了付房租和必要的用度,剩下的都會塞給孩子。有一次孩子跟我說:“媽媽你別給我買東西了,奶奶都給我買了,你留著錢自己用吧。”孩子這樣的懂事,太令我心酸了。

我知道孩子不缺我這點錢,爺爺奶奶對他也挺好的,但是我想向孩子表明:媽媽不是弱者,媽媽給孩子做個積極的榜樣。我也想借此告訴孩子:媽媽始終在意你、關心你。

孩子,是每個母親生命中,最深、最真、最痛的聯結。

在離婚這件事情中,不要孩子的母親真的是少數。

但是,即便有,也請給她們一點理解。

每個人處境不同、條件不同,做出的選擇也不同。不能一味指責,更不能一棒子打死,認為離婚不要孩子,就是失去了做母親的天性。

離婚給孩子帶來千般傷害,失去媽媽撫養只是一種,但就算有這一種,也有100種方法去彌補。保護孩子的心靈,是每一對父母共同的義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