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本六个总军:3个成炮灰,1个被“斩首行动”

【话说军世】二战中,日军共计有六个总军,其中五个为陆军,也被称为二战日本陆军“五大集团”,另外一个为航空总军,这六个总军中,3个总军中的多数士兵成了炮灰,还有一个总军被美军实施了“斩首”行动。


二战日本六个总军:3个成炮灰,1个被“斩首行动”


词语解释:总军

总军是二战中,日军部队中的最高编制,一般统辖一个战略方向的全部兵力,司令官一般为大将军衔,下设方面军、军师团编制,人数从数十万到百万人不等,最早出现在1939年9月,“中国派遣军”为第一支总军编制,总军编制在日本投降后撤销。


二战日本六个总军:3个成炮灰,1个被“斩首行动”


3个总军成炮灰:关东军、南方军、中国派遣军

首支总军:中国派遣军。1939年9月成立的“中国派遣军”,负责指挥除关东军外的全部侵华日军,成立时,拥有兵力23个师团加17个旅团约85万人;到投降时,全部兵力约有110万人。

在抗战期间,中国军队在正面会战及敌后战线不断杀伤日军,日军总计伤亡达到150万人,战后日本统计的日军死亡为44万(不算被苏军消灭的关东军和印缅死亡人数),这些亡魂最终都成为了侵略者覆灭的炮灰。


二战日本六个总军:3个成炮灰,1个被“斩首行动”


“惨遭放弃”:南方军。1941年11月5日,日本南方军正式成立,主要负责日军对于东南亚地区的侵略行动和占领区统治,成立时大约有42万人、700多架飞机,甚至拥有9个坦克联队(当时日本一共只有15个坦克联队),其兵力大多是抽调自中国战场。

南方军是日军企图掠夺东南亚地区丰富资源的急先锋,在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后,便开始了大规模的对于菲律宾、马来半岛等地区的侵略占领行动。


二战日本六个总军:3个成炮灰,1个被“斩首行动”

捧着骨灰盒的日军


在太平洋战争的中后期,由于美军“团灭”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海上联系被切断,南方军补给中断“孤悬在外”,最终在盟军的反攻行动下许多士兵成了炮灰,也有在著名的英帕尔战役中,被日军指挥官自己“坑”死的日军士兵,最终,南方军共有74万人投降。

“下克上”“帮倒忙”的总军:关东军。关东军升格为总军较晚,1942年10月才升格,是日军三大海外总军的最后一个,巅峰期的关东军拥有150万人,到苏军发动进攻时仍有70多万人,不过此时的关东军已经战斗力大减,且军心涣散,另外关东军的“黑历史”也很多。


二战日本六个总军:3个成炮灰,1个被“斩首行动”

捧着骨灰盒的日军


关东军的两次重大军事行动都是“下克上”实施的,攻占东北和挑起日苏之间的军事冲突,尤其是后者,由于关东军蓄意挑战苏军,却成了苏军强大的装甲力量的“试验品”,最终促使日军决定南下“单挑”当时世界经济和工业第一的美国,这是个典型私自做主却“帮倒忙”的行为。

最终,曾经骄傲自大的关东军,在战败之际仍想割据满洲地区,被苏军一路平推,死亡8.3万人,近60万人被俘,其中10余万人去了寒冷的西伯利亚“搞建设”。


二战日本六个总军:3个成炮灰,1个被“斩首行动”

捧着骨灰盒的日军


成立4个月就被“斩首”行动:第二总军

除去上述三个总军在海外,日军另外三个总军在1945年4月7日确定成立后,第一总军和航空总军都在东京,而第二总军总部设在广岛(是的,就是那个广岛)。

其中第二总军司令部,仅仅成立不到4个月后,就在1945年8月6日,被美国陆军航空队B-29超级堡垒轰炸机“艾诺拉盖”投下的“小男孩”直接夷为平地,其司令官畑俊六当时在火车站幸免于死,相当于等现代军事行动中的“斩首行动”,只是方法更加粗暴一些。


二战日本六个总军:3个成炮灰,1个被“斩首行动”


最终在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就日本军队历史至此终​结,日本的六个总军编制全部撤销,仅剩第一总军变成了复员司令部,处理战后的日本军队善后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