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新讀#董寶珍:中國銀行業已經完成以時間換空間

#銀行業分析#

原文首發於2018年8月28日

#舊文新讀#董寶珍:中國銀行業已經完成以時間換空間


從昨天晚上到今天早起再到目前,20多個小時一直看陸續公佈的各大銀行的半年報。看了大量的數據,以至於看到頭暈腦脹,產生了一些超數據的想法,銀行業遭遇一輪壞賬率大幅提升的過程中,不外乎有三種解決方法,第一破產,第二v型下跌並反轉,第三,像中國這種畫橫線靠時間解決。中國銀行業不會破產,也不會發生美國的v型反轉,所以他只能靠時間來解決,那麼現在這個時間耗到嗎?

我感覺這次中報上個行的數據,可以宣佈中國銀行業已經靠較長的時間,用時間換空間化解了問題。各大銀行,尤其是股份制銀行很多表外的非標資產都明顯的下降了,這是因為銀監會政策抑制表外非標。隨著表外非標規模的下降銀行的暗礁資產的不確定風險就逐漸的被化解掉了,更進一步的銀行間的同業拆借規模都明顯的下降,這是因為銀監會不允許金融空轉,要求銀行支持實體經濟,不能在銀行與銀行之間來回倒手。銀監會還要求90天以上預期必須進入不良,這些政策說明什麼?說明政策監管層有意識的推出明確的政策,推動銀行業快速把問題解決掉。

在中國社會出現了監管層主動推動問題解決同時,我們看到很多銀行在前幾年對報表進行了美化,想掩蓋一些矛盾,銀行高級管理人員不是傻瓜,他知道紙裡包不住火,他為啥要隱藏呢?他不過是想時間換空間,他在隱藏美化報表的同事,背地裡想盡一切辦法實質的解決那些終究是包不住的問題,現在幾年下來,這些問題也逐漸的就解決了。

我對中信銀行的中報閱讀發現中信銀行今年的存款規模增長的比較明顯,存款是非常低成本的資金來源,如果銀行能夠獲得很多存款,對利息差的提升是有好處的,從而保證的經營,但是前幾年,在行業蘿蔔快了不洗泥的情況,很多銀行都是靠拆借靠同業忽略存款,當行業發生逆轉的時候,沒有存款的困難就大了,所以中信銀行大規模發展存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信銀行的淨利差因此而提升,這一好的變化是經過過去幾年銀行改革調整後的的進步。銀行遇到問題以後他也在想辦法,銀行問題的解決本質上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只要時間熬到了,他就能解決。

現在2018年各大銀行的中報看,銀行業解決問題轉型的時間也差不多耗到了。一方面,政策上強有力的推動嚴格的監督,不允許跨高風險領域,不允許隱藏風險,另一方面,銀行的經營者們這幾年明明知道自己面臨的一系列問題,他也一直在解決化解,幾年下來大體上化解到末段了,從這個意義上講,今年2018年中報數據,是一種改變預期的數據。

我自己很早就看好銀行,因為我認為銀行業的,壞賬也罷,資產減值損失也罷它是一次性的損失,一旦計提完了以後,5、6年不會再發生,一次性的損失總要製造安全邊際,現在看來,邏輯上的那個必定的安全邊際,已經在現實層面展現了,一方面估值只有四五倍,向中信銀行h股只有4.5倍市盈率,0.5倍市淨率。雖然中信銀行的不良資產率比較高,撥備覆蓋率比較低,但是,我感覺他的數據也已經見頂,下一步也只能回落,這種高不良資產率高壞賬率恰恰時,儲存了很多利潤,下一步隨著回落就要逐步反哺利潤。

同志們,2013年,貴州茅臺為首的白酒那個安全邊際,成為中國資本市場開張以來最有特點的安全邊際一樣,始於2012年中國銀行業長達6、7年的大幅低估,又是另一種極具個性的安全邊際,我們身處於其中,應該能賺點錢,同時能夠生處其中,深切的體會中國股市這一個又一個極端又特定和個性的安全邊際,不亦樂乎!對我們瞭解價值投資,理解安全邊際不亦有益乎!

#舊文新讀#董寶珍:中國銀行業已經完成以時間換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