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的改革策略為何最終失敗?封建體制下的他已無力迴天

引言:

在1582年的6月1日,原本應該明亮的天空慢慢的暗淡起來,原本應該掛在天上的太陽,也躲到了自己的影子後面,日食就這樣毫無徵兆的發生了。在中國古代日食代表著非常不祥的預告,這對於全國各地為張居正祈福的人來說是天大的壞消息,他們認為這是張居正即將離開人世的不祥徵兆。

而張居正在那幾分鐘的黑暗中,可能在回想一些往事。他想到了自己的老師徐階,前段時間老師過生日,張居正還寫了一封信過去祝賀,對於自己的這位老師,張居正雖然有些腹誹,但到底來說還是非常感激的,可以說沒有徐階,就沒有我張居正的今天。

張居正又想到了高拱,對於高拱這個人張居正心裡五味雜陳,實在不知道如何評價,直到這幾分鐘的黑暗過去,太陽重新出現在天空上,張居正心裡還是不知道該如何評價,也把我們這些紛繁複雜的往事,就留給後人去蓋棺定論吧。

《明史》記載:"隆慶中,大學士高拱言:"國初,舉人躋八座為名臣者甚眾。後乃進士偏重,而舉人甚輕,至於今極矣。請自授官以後,惟考政績,不問其出身。"然勢已積重,不能復返。"

張居正的改革策略為何最終失敗?封建體制下的他已無力迴天

張居正畫像

張居正的辭職信已經呈上去了,很快就得到了,萬曆皇帝的答覆:"張先生不必為自己的病而發愁,安安心心的養病總有一天會好起來的,朕離不開你,絕對不能讓您走"。張居正心裡知道,雖然話說的漂亮,但是小皇帝是想要我的命啊!人老了就開始喜歡回憶,想當初意氣風發的我,怎麼就走上了改革這條不歸路呢?

張居正的改革之路

俯瞰整個中國歷史,大明朝的財政是最保守最簡單的。朝廷唯一的收入就是人口稅和土地稅,加上一點點鹽鐵專賣的可憐收入。這樣的稅收制度,在太祖爺朱元璋在世的時候還勉強可以維繼,但是現在朝廷的支出也越來越大,僅僅養活大明朝的那些皇親國戚,需要的銀兩都大的嚇人,再加上幾筆軍事支出,現在的朝廷根本就快支撐不下去了。

現在的朝廷,需要花費非常大的精力來面對兩個方向的敵人,不僅北方的蒙古一直在虎視眈眈,在東南沿海的倭寇也是屢禁不止,就這兩方面的軍事花銷,就已經讓現在的朝廷陷入緊急倒退和財政赤字的無敵深淵中。

《明史》記載:"夏四月丙寅,把都兒、辛愛犯新興堡,指揮王相等戰死。丙子,倭寇浙江。五月甲申,召仇鸞還。戊申,倭陷黃岩。"

張居正的改革策略為何最終失敗?封建體制下的他已無力迴天

東南邊境倭寇橫行

而且現在的皇親國戚和土豪手上還掌握著大量的土地,導致朝廷能收上來的土地稅也是越來越少,在太祖爺朱元璋的時期,農業稅還能將近收上3000萬噸的糧食,可是到了現在,一年的農業稅收還不足2000萬,在這樣的經濟壓力下,如果不進行改革,我大明朝很有可能就斷絕在我輩手上了。

所以我張居正要讓走向沒落的王朝,重新調轉船頭。在張居正當上內閣首輔之後,開始了一條鞭法的改革。首先是官員考核制度,給所有的官員定一下考核制度,達到目標的人,升官能力不足的貶官。然後是清量全國的土地,讓土地多的人多交稅,沒有土地的人少交稅。而且所有稅收全部折算成銀兩,讓朝廷和百姓的負擔減到最輕。

《明史》記載:"五月壬辰,免廣東用兵諸郡逋賦。己酉,大漸,召大學士高拱、張居正、高儀受顧命。庚戌,崩於乾清宮,年三十有六。七月丙戌,上尊諡,廟號穆宗,葬昭陵。"

來自體制內部的反彈

雄心勃勃的張居正開始了自己的改革之路,可是張居正卻不明白,觸犯了他人的利益,一定遭到攻擊。但也許張居正明白這件事只是不放在心上而已,當時的張居正可謂是權傾朝野,當朝太后信任他,皇帝又太小,還是自己的學生。就連當朝的太監馮保也是自己的政治盟友,在這樣的情況下,張居正不怕任何壓力強行開展了自己的改革。

在張居正的全盛時期,所有反對的聲音都被強行壓制,可是張居正沒有想到,就連老天好像都在跟自己作對。就在自己大展拳腳的時候,家鄉突然傳來自己老父親的死訊,在中國古代任何官員只要家中的父母去世,就要回去守孝三年。可是現在正是改革如火如荼的時候,如果張居正回家定憂,這大好局面馬上就會毀於一旦。

張居正的改革策略為何最終失敗?封建體制下的他已無力迴天

丁憂守孝

就在這個時候,皇宮裡傳來了皇帝的奪情聖旨,不允許張居正回鄉丁憂。這一個消息一傳出去,馬上遭到了全體文武百官的彈劾,在中國古代,對於知識分子的道德要求非常的高,道德成了至高無上的東西,只要某人遊離在道德的邊界之外,都會遭到主流社會的強烈排斥。而張居正,在父親死了之後不回家守孝,就是最大的罪過。

《明史》記載:"九月己卯,起復張居正。冬十月乙巳,以論張居正奪情,杖編修吳中行、檢討趙用賢、員外郎艾穆、主事沈思孝,罷黜謫戍有差。"

彈劾的奏章像雨一樣潮,當時的萬曆皇帝打去,都被萬曆皇帝一一回絕,因為他知道現在他還小,離不開自己的老師。不過當時有一個叫徐臺的官員上了一道奏摺,奏摺裡面有一句話:現在的外面的百姓都知道張居正的威名,不知道您的威名,只知道張居正的恩德,不知道您的恩德。這句話在當時的小皇帝心中紮下了一根刺。

萬曆皇帝的反彈

1583年的3月,張居正去世的9個月後,萬里皇帝下甚至將張居正臨死前授予的,全部榮譽和爵位剝奪。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信號,張居正已經不再是以前那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內閣首輔了,於是大小官員有仇報仇,有冤報冤,向張居正發起了總攻。

《明史》記載:"隆、萬之世,增額既如故,又多無藝之徵,逋糧愈多,規避亦益巧。已解而愆限或至十餘年,未徵而報收,一縣有至十萬者。逋欠之多,縣各數十萬。賴行一條鞭法,無他科擾,民力不大絀。"

萬里皇帝是怎麼想的呢,在萬里皇帝小的時候兼職,就是籠子裡的一隻鳥,而張居正就是那個籠子。萬里皇帝每天被張居正安排各種各樣的功課,從天不亮起床讀書,一直到深更半夜。還有各種各樣紛繁複雜的典禮,要參加天天都在那裡換衣服,稍微有一點點空閒的時間,也被逼著去讀書。所以在給個籠子打開之後,萬曆皇帝就開始了自己的自由之路。

張居正的改革策略為何最終失敗?封建體制下的他已無力迴天

萬曆皇帝畫像

凡是張居正制定的政策,小皇帝一律取消,凡是張居正認為不好的,小皇帝全部恢復。在張居正這個籠子撤銷之後,小皇帝就像是一朵飛翔在空中的雲朵,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小皇帝以為在張居正死了之後,自己就是大明朝最有權利的人,所有人都要聽自己的,可是現實卻狠狠的打了他一個耳光。

小皇帝發現自己雖然被稱為天子,也不過是一種制度所需要的吉祥物,一舉一動都要受到各種約束。更是發現,張居正倒臺之後,真正的受益者不是他自己,而是朝廷上的各種官員。耿直的官員開始批評皇帝的奢侈懶惰,金華的官員開始給自己撈油水,安插親戚,在張居正空出來的位子上。所以心灰意冷的萬曆皇帝開始了自己的不上朝之旅。

評價

張居正是壞人嗎?總的來說,張居正推行的改革初心是好的,方案也沒有太大的毛病,但是作為改革的總負責人,他沒有發現在當時這個技術條件下,自己根本沒有辦法掌握和控制改革的具體情況。自己下達政策的初心雖好,可是一層層的傳遞下去之後卻變了樣子。

明白過來的張居正開始獨斷專權,培植自己的黨羽,他想讓相信改革的官員,把旗子插滿整個大明朝,可是這樣的行為在當時的道德體系當中是不被允許的。道德體系的強烈反彈,加上利益集團的煽風點火,這兩股力量在張居正死後開始了強烈的反彈,這就是張居正人亡政消的根本原因。

張居正的改革策略為何最終失敗?封建體制下的他已無力迴天

是非成敗轉頭空,幾度夕陽紅

萬曆皇帝是壞人嗎?張居正辛辛苦苦用一輩子的時間,把大明朝這艘船調了一個方向,萬曆皇帝上臺之後,卻被全部抹除,這好像是一個昏庸皇帝才會做出來的事情。可是萬曆皇帝從小就生活在張居正和自己母親的陰影下面,自己的天性從來都沒有釋放過,作為一個人來說,萬曆皇帝的反彈難道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鄒元彪在張居正執政的時候,因為阻撓改革被打斷了腿,但也是他在張居正死後看到黨同伐異,貪汙受賄的官場風氣徹底醒悟了。鄒元彪在明朝末年拄著柺杖在紫禁城裡長嘆道:"可惜,世界已無張居正"。在他看來,只有張居正能夠拯救大明王朝,可是這個人已經不在了。不過誰對誰錯對於張居正來說已經無所謂了,是非功過就讓後人去說吧!

參考文獻:《明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