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多少?

一说起京杭大运河,好多人就会想到隋炀帝,也会认为是他把修建京杭大运河作为一项国策实施并完成的。但事实上,京杭大运河的形成是经过漫长的时间形成的,是无数劳动人民的心血铸就而成的。这不能够归功于一个人,这应该属于那些勇于付出而又默默无闻的中国人民。然而,我们也不能否认隋炀帝把它作为一项政策实施的定鼎之功,因此,他对大运河的形成是功不可没的。那么京杭大运河他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京杭大运河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多少?

一、运河初成

据《左传》记载,鲁哀公九年(公元前486年),“秋,吴城邗,沟通江淮”。从《左传》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春秋吴王时期,就已经开凿邗沟,疏通江淮。即从江都(今扬州市)邗口至山阳(今淮安市)淮安末口}。到了战国时代,又开凿了大沟和鸿沟,从而把江、淮、河、济四水沟通起来。

二、运河形成

众所周知,从秦汉到魏晋南北朝时,古代中国经济的重心发生了变化。从北方转移到了南方,但是大一统国家的政权中心却是在北方。所以,南方的物资供给北方,在隋朝时已是迫在眉睫了。

大业元年(605年)开凿通济渠,直接沟通黄河与淮河的交通。大业三年(608年)又开凿永济渠,北通涿郡。连同公元584年开凿的广通渠,形成多枝形运河系统。

隋炀帝时期,大运河迎来了它繁荣的时期。隋炀帝动用了两百余万人,开凿贯通了大运河开凿京淮段至长江以南的运河,全长2400千米。

京杭大运河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多少?

元朝时,由于元定都大都(今北京),统治者放弃了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代横向运河,进而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至此,“京杭大运河”的名称由此而来。

三,运河影响

京杭大运河在我国的古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促进了运河沿岸的发展,也促进了南北经济的融合。即使到了现在,大运河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988年底建成的京杭运河和钱塘江沟通工程已将江、河、海衔接起来,构成了以杭州为中心的、以京杭运河与长江、黄河、淮河、海河、钱塘江五大水系相连通的水运网。据预测,2015年、2025年京杭运河浙江段货运量将分别达到10770万吨和15640万吨。

京杭大运河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多少?

你对隋炀帝修建大运河有什么看法呢?欢迎撩小编一起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