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谷开展“五美”创建活动提升脱贫攻坚

从“打赢”到“打好”,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农村见证着脱贫攻坚从重视“扶贫进度”转变为更加关注“脱贫质量”的转变。

  2019年年初,景谷县启动“五美”创建活动,开始探寻农村可持续发展路径,并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乡村,不仅是“物的新农村”,更是“人的新农村”,“物的美丽”必须与“人的美丽”并重。正如景谷县委副书记张光魁所言:“国家层面在提‘美丽中国’建设,云南省在提‘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要实现‘美美与共’的目标,需要一级一级做起,只有美丽与富民、面子和里子、攻坚和长效、激励与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机结合,全县才会美起来。”这是景谷各级党委、政府的决心 ,也是行动指南。

靓环境与富乡邻齐美

  农村美不美?村民心中有一杆秤。打造美丽乡村最终要实现群众富裕,让农村群众望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摸得到实惠。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正兴镇勐烈村一直在寻找致富的“灵感”。

  “我家今年种了10亩烤烟、6亩无筋豆,无筋豆收摘后又种灯笼果,只要我们脚手勤快,一年没什么闲着的时间,收入也自然上去了。”说话的是勐烈村妇女主任周健霞,她家的改变得益于近年来村里实施的产业致富工程。

  “在勐烈,不要说人不得闲,连地都不得闲。”接过周健霞的话,勐烈村党总支书记佟绍俊介绍:“为发展好产业,村里在抓好传统优势产业巩固提升的同时,积极加强与市场、农户、企业对接,引进景谷雷沃蔬菜种植有限公司、辽宁德刚水果公司发展无筋豆、灯笼果种植,土地轮番耕种,农户和公司签订生产和销售协议,由公司按市场价保底销售。特别是实施小组公路砂石路建设改造工程后,村民种植的西瓜、无筋豆、甜玉米、灯笼果等农特产品都能及时运往市场变成真金白银。2018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615元。2019年勐烈村在全县‘五美’评选活动中被评为‘最美乡村’一等奖。”

景谷开展“五美”创建活动提升脱贫攻坚

2019年4月30日,云南省宣布33个县(市、区)脱贫退出,景谷顺利摘帽。后续如何做到致富接力、山水相依?景谷县委、县政府采取创“五美”树“五风”(即:创“最美乡村”,树文明乡风;创“最美村寨”,树纯朴民风 ;创“最美家庭”,树优良家风 ;创“最美村干部”,树务实作风;创“最美组干”,树廉洁新风)提升各贫困区域脱贫成效方式,将打造乡村生态保护美、家庭和谐美、邻里互助美、勤劳致富美、行为养成美等新农村乡风乡俗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各乡(镇)、村脱贫退出质量不下降。

  碧安乡上寨村十组是一个回族群众居多的村民小组。采访中,上寨村十组村民小组长张克昌向记者罗列了十组的团结致富成绩:“近年来,村里种植养殖业发展得比较好,2010年成立了景谷回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牛养殖,目前养殖规模达150头,主要供应碧安乡的牛肉市场,冬季还加工一些牛干巴、腊鸭等腊制品。另外,种植的几十亩重楼、黄精、白及等中药材,也初步见到了效益。”

  在“美丽”品牌的引领下,景谷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构建起一幅幅“美美与共”的景象。正如村民们所说,“美丽乡村”与“富裕乡村”携手并进,既是风景又是产业,既富村民又美环境,这样的美事,我们何乐而不为?

 

激发内生动力久美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攻坚,更要长效。只有维持内生、长久、有效的发展动能,才能确保美丽乡村长治久美。记者在景谷充分感受到来自基层干群的自主发展动力和有效的政策“刺激”。

  益智乡曼伞村困碗村民小组是一个傣族寨子,长期以来,因地处陡坡,受地理环境限制,村民们在串户路上盖起了厨房、洗澡室等,导致群众出行的道路非常狭窄。“过去,寨子里就是‘你占我占大家占、道路只有一尺半’,别说农用车进组了,就是背个背篓都难以通行。变化发生在2018年。”困碗村民小组长明发安说,2018年,乡党委政府把投资180万元的人居环境项目放在困碗村民小组后,村里决定改变道路狭窄且脏乱差的现象。“说干就干,我首先从自家做起,拆除了有碍于修路、铺排污管的牛圈、厨房、仓库和洗澡室,再动员亲戚拆除阻拦修路的房子。现在村里‘你让我让大家让,道路扩宽两米半’。”正在村活动室打牌的几位老人接过话说:“社房那片活动场所,500多平方,都是大家一家一点让出来的,一家让一点,大家就都好过起来了。”如今的困碗,修通了上下纵穿村寨的6条长2900米、宽2.5米的水泥路面,三轮摩托车和小型车辆可以自由通行,而猪圈、鸡舍、烤烟房也全部搬移到村外固定场所。村民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取舍精神被乡党委政府命名为“困碗精神”,这一精神也鼓舞和激励农户积极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目前,困碗村民小组形成以烤烟为主要支撑,芒果、砂仁等新兴产业为辅的产业发展格局,小组里的30户建档立卡户118人已全部脱贫。

  为让美丽乡村美得“彻底”、美得“坚持”,景谷还持续不断抓好农村班子队伍建设,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再上新台阶。

  “现在的新农村,‘干部在前面干 、群众在旁边看’的现象已经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群众争着主动干,推着干部加紧干。”张光魁说:“对基层来说,脱贫攻坚不是一时的摘帽,而是要在乡村可持续发展上下功夫,只有充分激发出贫困户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发挥其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脱贫攻坚才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景谷开展“五美”创建活动提升脱贫攻坚

 

为此,景谷县委、县政府建立起投入和考评机制,赏罚分明,推动一大批村庄比学赶超,并在“宾弄赛嗨”民族团结互助机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新型乡村邻里互助机制”五户互助小组“,按照利于团结、利于发展、利于脱贫的效能因素来配置互助组农户,注入生产互助、生活互助、公益互助、文明互助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内容,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发展致富的内生动力,为乡村发展夯实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