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的超声诊断

急性胆囊炎的类型及超声图像特征

主要病因为胆汁滞留和细菌感染。视炎症轻重分为3种类型:

1、单纯性胆囊炎:

胆囊稍大,壁轻度增厚,粘膜充血水肿,胆汁正常或略显混浊。

2、化脓性胆囊炎:

胆囊肿大明显,壁明显充血水肿,胆汁混浊或脓性。胆囊周围组织有炎性渗出或脓肿形成。

3、坏疽性胆囊炎:

胆囊轻度肿大,壁坏死穿孔,胆汁外流形成腹腔脓肿。

1、单纯性胆囊炎声像图表现为:

胆囊肿大,囊壁毛糙、增厚,厚度>3mm。

2、化脓性胆囊炎超声图像表现为:

囊壁增厚明显,可达0.5-1.0cm,常有“双环征”改变。胆汁暗区可清晰显示多少不一、强弱不等的细小点状回声,常可见到结石图像。脂餐试验可见胆囊无收缩功能。将探头压迫胆囊体表区,触痛加重,即超声莫非征(Ultrasonic Murphy’s sign)阳性。

3、急性胆囊炎穿孔时,可显示胆囊壁的局部膨出或缺陷,胆囊轮廓模糊不清,胆囊周围探及局限性积液或囊腔内积气。时间较长后胆囊周围组织炎症反应与胆囊可形成一边界模糊的炎性肿块,呈实性低或强回声。

国外有学者提出超声诊断急性胆囊炎标准为:

①胆囊壁增厚>5mm。

②胆囊壁呈双环征,回声减低。

③胆囊扩张,最大前后外径>5cm。

④多有胆石症史。

胆囊炎的超声诊断


慢性胆囊炎的超声图像特征

轻度慢性胆囊炎胆囊壁可稍增厚,毛糙或无明显的声像图改变。多数病人声像图表现为:

1、胆囊增大,前后内径>4cm。

2、囊壁毛糙,增厚呈强回声,厚度>3mm。

3、胆囊腔内可出现中等或较弱的点状回声区,呈团块状,乳头状或长条状,无声影。改变体位时可缓慢流动,系稠厚淤积的胆汁所致。

4、有时可见结石强回声伴声影。

5、少数病人胆囊萎缩。空腹8-12小时后胆囊腔变小,内径小于1.3-1.5cm,囊壁明显增厚、毛糙。或仅可见胆囊区呈一弧形光带,后壁显示不清,囊腔闭合即可诊断胆囊萎缩。如合并结石,可出现囊壁-结石-声影三合征。慢性胆囊炎脂餐试验胆囊多无收缩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