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渐退人衰老

中医认为,心的正常功能的发挥,要有心血的充足及心气的旺盛才可保证,心血及心气都是要由消化器官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进一步转化方而生成,并且心、肝、脾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有“心主血”“肝藏血”和“脾统血”的说法。人体全身各种的功能活动,都要依赖于血液来进行提供营养。血与气是统一的整体,血液是在脉管内进行循环无端的周流,能够正常的运行前提是要靠气的推动;再有还要靠气的固摄作用,使得血液不至于渗出于脉管外。同时,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宰着生命活动,可以说它还可以协调其它脏腑。病理情况下如有心气虚衰,将会影响到血脉功能及神志的变化,从而加速人体的衰老。 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五脏功能减低,血液的营养功能也随之而衰退,心血亦渐不足,心血不足,则神不守舍。因而常易出现健忘、言善误或惊惕等神志失聪的表现,甚至出现病理现象,如“血虚”“血淤”和“出血”等。所以《千金要方》认为,老年以后,“心力渐退,忘前失后,兴居怠情”。故中医养生学特别重视对心脏功能的保养,认为“以此养生则寿”。

现代医学把心脏的功能看作类似一个水泵,是可以起到推动血液流动的器官。老年人会出现各瓣膜的增厚变硬,全身的血管也会逐渐发生硬化。导致硬化的原因是血管壁内的弹性纤维逐渐变直,同时钙含量增加,弹性组织内钙盐沉着。衰老时血流冲击时弹性纤维的扩张和回原能力减弱或消失,动脉也就失去了良好的弹性。这些生理变化还会引起老年性心脏搏出量的下降。通过上述不难看出,人的衰老与心功能的减退还是有一定关联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