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覆低燒,我被“護送”去了醫院,說說疫情下我的親歷生活

反覆低燒、咳嗽、乏力……當所有的新冠病毒疑似症狀都出現在我身上的時候,我有些恐慌了:到底是普通感冒,還是被病毒感染?

距離武漢千里之遠,我原以為距離能夠拉開與病毒的接觸,到最後卻發現:其實我們一直同呼吸,共命運。僅以文字記錄這個疫情下的特殊春節,以及一路歷程。

反覆低燒,我被“護送”去了醫院,說說疫情下我的親歷生活


(一)1月21日,第一次從醫生口中聽聞“武漢疫情”

打掃衛生,採購年貨,忙碌完新年的各種準備後,我終於得空陪兒子去醫院檢查眼睛。此時其實已經是農曆的臘月二十七,很多外省人員都在趕回老家的路上,城市裡的行車少了很多,醫院就診的人也不多。

眼科王醫生正在給兒子檢查眼睛的時候,走進來一位女醫生,一面跟王醫生打著招呼,一面進了診室內屋。

“你今天出診怎麼沒帶口罩啊?”女醫生問。


“對哦,忘記戴了,還真沒這習慣!”王醫生回答,然後反問:“聽說你年後要去武漢培訓,現在還去不去?”


“培訓取消了,怎麼還敢去那呢!”說著女醫生拿完東西走了出去。


緊接著,有個護士進來問王醫生:“奇怪,為什麼這個醫生來我們科室拿口罩?一拿還一大包?”

反覆低燒,我被“護送”去了醫院,說說疫情下我的親歷生活


至此,這是我第一次從醫生口中聽聞了“武漢疫情”,疫情聽似嚴重,但因為隔著距離,我也並未在意。

中途接到老公電話:“醫院細菌多,別讓小傢伙到處亂摸,最近流感比較嚴重。”

老公也對武漢疫情有所耳聞,過來交代。我掃視了一下週圍,醫院裡戴口罩的寥寥無幾,包括回去的路上,我們坐地鐵坐公交,也幾乎沒有人戴口罩。

也許是講課多了,嗓子一直嘶啞疼痛。我與兒子從公交車下來後,拐進了家門口的一家藥店,買了一盒“黃氏響聲丸”。

付錢的時候,有位姑娘進來問有沒有口罩。店員指了指貨架,一包口罩十元錢。

又是口罩!我心裡噔了一下。

要不要也買一些備著?可又一轉念,家裡還有一包十個呢,怎麼都夠用吧!於是我打消了念頭。

反覆低燒,我被“護送”去了醫院,說說疫情下我的親歷生活


這個決定,讓我後悔不已。我萬萬沒有想到:錯失機會後,想再買一個口罩竟然會那麼難!

1月23日,浙江成為全國第一個一級響應的省份,各大藥店口罩分秒告罄,連同酒精、消毒水,都統統賣空了。

線下店沒有口罩,網上訂的口罩被徵用無法發貨,朋友圈賣的口罩水漲船高,真假難辨……真是一罩難求!第一次,我感受到了疫情逼近。

很多時候,我們總習慣用旁觀者的身份去看待自己的身外事,卻不想,在如今這個複雜的社會系統中,彼此都息息相關。那些被我們忽視的細節,到最後往往都會成難題。

反覆低燒,我被“護送”去了醫院,說說疫情下我的親歷生活


(二)1月24日,大年初二,我從孃家連夜趕回

大年初一,回孃家吃飯。媽媽家在同一個市裡的農村,到處談論的也是“武漢疫情”。

初二,爸爸遛彎回來說,老年活動室關門了,不讓打麻將;堂哥來電話告知,他們村的XXX年前從武漢回來,現在發燒被帶走了;弟弟說,高速路口開始量體溫……所有傳來的消息,都聽得讓人緊張。

老公打消了第二天去溫州自駕的念頭,預定的賓館原來不能退房,沒想到現在可以秒退。媽媽想讓我待一陣再回家,可我想了想,決定連夜趕回家。看這情況,說不定什麼時候就封路了,連家都回不了。

剛來外婆家,就要走,兒子顯得不樂意。但事實證明,這個決定是對的。

反覆低燒,我被“護送”去了醫院,說說疫情下我的親歷生活


當天,寧波發佈了第1例確診病例,隨後確診病例不斷新增,浙江很快成為了繼武漢之後的重疫區,農村封路,小區封門,學校、單位、社區,到處都在收集個人情況,有沒有發燒,是不是接觸過特殊地區人員?

溫州已然成為浙江地區的重疫區,我和老公暗自慶幸:還好,我們打消了出行計劃。

接下去的日子,過得猶如驚弓之鳥,每天生活在手機裡,刷各種疫情信息,看微信群裡的各種討論猜測,就連難懂的藥理分析,都看得入木三分。忐忑、恐慌。

“這場疫情,難道比SARS更嚴重?”我問老公。

“不知道,但一定是更恐慌,因為當年沒有微信!”老公回答。

是啊,一半的恐慌來自於過量信息傳達。

反覆低燒,我被“護送”去了醫院,說說疫情下我的親歷生活


(三)恐慌:這個城市,疫情越來越嚴重

1)出門被限行了


媽媽所在的農村開始戒嚴,村幹部天天敲著銅鑼四處規勸:各位村民,為了安全,不要出門!村門口的路被封了,外來人員一律不準入內

自從初二回來,我所在的小區,也越來越戒備森嚴。老公出門買了三次菜,每一次都有不同的舉措。

第一次出門,一切如常。超市裡顧客不多,只有生鮮櫃人頭攢動。年輕人都戴起了口罩,只有個別硬核的老年人無所顧忌。

老公說,排在前面的一個大娘,估計是在家裡悶得慌出來溜達,不戴口罩,東西也沒買幾樣。

第二次出門,登記量體溫。小區的南北大門已經封閉,門衛處已經有工作人員在登記量體溫。

超市的營業時間縮短在了白天營業,工作人員把手門口,謝絕不戴口罩人士,體溫正常者才被允許入內。

老公說,本想買些泡麵,結果這個貨架空空如也。

第三次出門,每戶家庭被限行。按著業主群裡的通知,老公去物業處打了出門通行證:每戶家庭每兩天只能有一位出入。

採購回來,老公說,未來上班要憑單位的復工證明才能出行。

反覆低燒,我被“護送”去了醫院,說說疫情下我的親歷生活


2)復工延期

老公屬於服務行業,按照年前的排班,2月3日他需要去公司上班。因為疫情,公司人事發來消息:開工延期,2月10日全體復工。

想著人生第一次放了這麼長一個年假,雖然天天禁足在家,老公也還挺樂呵,對兒子說:“爸爸還能休息,再陪你玩幾天。”

除了吃飯、睡覺,等孩子做完作業,父子倆一起看動漫、一起下棋、一起做室內運動,成為天天操練的項目。

眼看著要到了復工日期,人事又來了通知:2月17日後,看情況再復工。

生活還是照舊,可老公盤算的卻是2月份的工資了:沒有業務,沒有績效,不知道拿到手還剩下多少錢?我們的生活雖然還不算難,可每月房貸+車貸,卻是雷打不動的支出。想想也有壓力。

願疫情早點結束,成為了我們普通打工者的心聲。

反覆低燒,我被“護送”去了醫院,說說疫情下我的親歷生活


3)開學遙遙無期

自從放假,孩子就被稱為了請回家的“神獸”。家有神獸,一到學習時間,總會雞飛狗跳。

本想著也就二十幾天吧,能忍就忍,變著花樣督促,總算把孩子的寒假作業搞定了。誰料一場疫情,開學變得遙遙無期。

教育局說:疫情不結束,我們不開學。

學校說:停課不停學。

班主任發來通知,11號以後開始網上教學,什麼時候正式開學,未定,等通知。

接下來的日子,老師和家長們都忙成了一鍋粥。下載了無數個學習APP,加入了無數個學習微信群。有打印機的家長紛紛喊“洛陽紙貴”,沒有打印機的家庭,天天手抄得痠疼。想盡辦法讓孩子的學習跟上進度,其他的付出都不在話下。

居家的日子,似乎變得規律了,只因守著老師的通知,要給孩子上不同的課。

上海方面傳來消息說,學校要5月份開學,想想就很崩潰:為了孩子的作業,天天鬥智鬥勇,明明煞費苦心,在孩子眼裡卻依然是最不被待見的免費家教。這日子到底什麼時候是個頭?

確診的人數還在不斷在增加,對疫情的恐慌漸漸變成對日子的恐慌。盼望著,卻又失落著。

反覆低燒,我被“護送”去了醫院,說說疫情下我的親歷生活


(四)懷疑:我是不是被感染了?

市裡面通報了一個典型確診病例,大伯出門買菜,與確診者(當時還未知)在同一攤位停留15妙,沒有對話,結果被感染了!

咽喉一直沒有好,斷斷續續的咳嗽變成了習慣性咳。換做平時,早就去了醫院,可這特殊的時期,聽到這樣的消息,更不敢上醫院了。

咳得厲害,撕心裂肺地咳。老公湊過來給我看了一個抖音視頻,視頻中的男主對著窗外在大喊:

“各位鄰居,我昨天炒幹辣椒太嗆,才忍不住乾咳。防疫站衛生院社區工作人員已經輪番上門瞭解過了情況了,我一切正常,謝謝你們的關心,我真的沒事!”

“你忍著點咳嗽吧,小心被舉報啊!”老公調侃道。

可還沒輪到被舉報,我就陷入了自我懷疑的境地。幾天之後,我出現了低燒,37.4的體溫就把我折騰得夠嗆,咳嗽、發燒、流涕、乏力、頭疼……難道我真的被感染了?

我努力回憶著自己的出行路線,除了11月21日陪孩子去了一趟醫院,其他時間似乎一直蝸居在家。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感冒藥吃了再吃,白開水喝了再喝,可低燒反反覆覆,一連幾天都不見好轉。

老公和孩子都不同程度咳嗽起來,但是看他們的狀態,除了咳嗽,一切無恙。我羨慕又擔心,老公說:“鍾南山院士說了,最好的藥是自身免疫力!我倆身體好,當然沒事。”

兒子補刀:“媽媽,你就是每天不運動,身體才會這麼差!以後不要再熬夜了!”

我又懷疑又自責,不知如何是好。貌似該有的疑似病症我都有,可看看兒子老公,似乎都還好。


反覆低燒,我被“護送”去了醫院,說說疫情下我的親歷生活


(五)釋然:我被全副武裝的工作人員“護送”去了醫院

2月9日,消息傳來,寧波所有藥店暫停銷售治療發熱、咳嗽的藥品。有病症的居民不可自行上醫院,聯繫當地社區醫院,才能就醫。

眼看著家裡的藥箱見底,病症卻反反覆覆不見好轉,2月13日,我終於忐忑著撥通了社區醫院的電話。聽說我有發燒和咳嗽的症狀,接線醫生立刻警覺起來,登記完各種身份信息後,他再三交代:“你不要自己出門,我立刻聯繫救護車,一會就送你去醫院!”

聽到“救護車”,心理防線頓時崩潰, 我特別懊惱:為什麼剛才要打這個電話呢?會不會被隔離?或許再熬熬,身體就好了……

聽說救護車已經到了樓下,正在寫作業的兒子立馬慌了起來,他無比焦急地拉住我,試圖阻攔:“媽媽,你為什麼一定要去醫院?你自己在家養養病不就挺好嗎?”

老公過來向兒子解釋一通,他才帶著哭腔鬆手,然後不放心地悄悄問我:“媽媽,會不會從醫院回來後,你就是一個盒子一把灰了?”

我愣了半天,才突然讀明白他的心情,兒子是害怕我有去無回啊。

安撫好兒子,我獨自下了樓。司機來電說已經等著小區門口了。我一邊走,一邊腦補著待會怎麼在眾目睽睽之下登上救護車?會不會我前腳剛上車,後腳我家就被人貼上了封條。

到了小區門口一張望,放下心來:還好,來接我的不是救護車,而是出租車。司機大哥全身武裝,穿一身白色的防護服,帶了護目鏡。接上我,他在聯絡系統回覆了:已接上病人。

反覆低燒,我被“護送”去了醫院,說說疫情下我的親歷生活


看我一臉驚詫的樣子,司機大哥倒是輕鬆一笑:“我們這身行頭是政府配置的,特殊期間,也為我自己好,也是大家好。”

司機大哥很和善,一路聊天。原來自從市公交、地鐵等通行工具停運以來,區政府招募了一批出租司機,專程送發燒病人去醫院。而我今天有幸坐上了專座。

原本抗拒的心理,一下子放鬆下來,我終於忍不住拼命咳了幾聲。嗓子實在癢得狠,怕被嫌棄,一直忍著。沒想到,司機大哥卻會安慰人:“你也別太擔心,大多數人都沒啥問題,檢查檢查自己放心嘛……”

路上沒什麼人,也沒什麼車,可開到醫院的門口,還是小排了一會隊伍。醫生護士在大門口值崗,量體溫、登記,然後徑直開到了發熱門診。

病人不算多,相比平時總喜歡聚在診室門口,湊在醫生旁邊,如今大家登記完都走出診室,三三兩兩散落在各個角落,刻意保持了距離,等著叫到號了再上前。

口罩之下,寫出各自的緊張。

排在我前面的一對小兩口開始登記,字聽到“慈湖人家”四個字的時候,我突然心裡一抽搐:要知道,我們這個片區第一例確診病人就是來自這個小區,小夫妻倆的家與確診者相隔3棟樓。

下意識地,我後退出門,直看到他倆登記完進了診室,我才靠近護士臺。

登記、抽血、拍片,等結果。好在結果顯示,是肺炎,目前還不考慮病毒感染。

一趟醫院之行,感慨很多。抗拒、糾結,最後釋然。看著往來自如的病人,看著常態下的醫護人員,心情漸平復:其實上醫院看病,並沒有想象中那麼恐慌。人啊,有一半的病,都是自己給自己嚇的。

反覆低燒,我被“護送”去了醫院,說說疫情下我的親歷生活


總結:回顧近一個月生活,諸多感慨

看我平安回家,兒子欣喜若狂。等我從浴室洗漱出來,他一本正經地告誡我:“媽媽,你不能每天看手機,不能再熬夜了,身體最重要了,你知不知道?”

兒子的口吻一如老公平日對我的勸誡,讓我又好笑又好氣。

特殊時期下的特殊經歷,讓我無比感慨,心情猶如印證了朋友圈一夜更改的年度目標:2020,好好活著。

幾句話,給自己,也給大家:

1、最好的藥就是自身免疫力。再忙也要抽出時間,堅持鍛鍊。

2、生活作息要規律,不要熬夜!不要熬夜!不要熬夜!

3、沒病最好,有病及時治療。放寬心,什麼都能挺過去。

願每一個讀到這篇文字的人:2020,健康!

(諾媽 /白羊小媽一枚。世界很大,理想很小,讀書、寫作、遛娃,笑看窗外事,靜寫心中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