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佛法真諦的5大冷知識,學佛之人不可不知

學佛人通常有很多疑問,不要說剛剛信佛的人,就算是接觸了多年佛法,精進做了多年功課的老同修,對很多佛教的名詞,概念的區分和理解,都不一定完全正確。以下摘錄十大佛學的冷知識,與大家一起探討。

1、慈悲不等於縱容

學佛人都知道,我們應該保持一顆慈悲之心,憐憫眾生的痛苦,給予及時恰當的幫助,讓他們能從困境中順利地走出來。可是慈悲也必須有慈悲的原則和底線,如果失去原則,對對方的要求一味地滿足,言聽計從,那不僅不是行善積德,反而是造惡,因為這會助長他人的貪婪之心,使其坐享其成,最終毀其一生,實在是造惡不淺。


關於佛法真諦的5大冷知識,學佛之人不可不知


2、學佛修行不一定要出家

佛教中有一條就是要發“出離心”,只有遠離塵世的喧囂,在渺無人煙的地方才最容易攝受自己的身心,潛心向道,最終證悟解脫,了脫生死輪迴。可是出家修行並不是強硬性的要求,必須根據各人的因緣不同來決定,佛陀規定,在家信眾如果出家,必須要取得父母家人的同意,方可出家,否則是有悖佛法的。

3、隨緣不是隨便

佛門中常講一切隨緣,這也被很多信眾掛在嘴邊,甚至很多非佛教徒也經常引用。這必須要看具體的情況而定,很多人誤解為隨緣就是隨便,自己工作不努力,得過且過,學習成績中等,也隨緣吧,告訴自己不是讀書的料,以後另謀出路,這實在是大錯特錯。


關於佛法真諦的5大冷知識,學佛之人不可不知


佛教講“因上努力,果上隨緣”,隨緣必須要在“因上努力”的基礎上,我們無論做何事,都要從“因”上去下功夫,努力種善因,培善緣,自己真正盡力了,結果才能隨緣,而不是動不動就把“隨緣”兩個字掛在嘴邊,以此作為自己不努力,不積極進取,懶惰放逸的藉口。

4、“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並不是提倡吃肉

有很多學佛的師兄都遭遇了這樣的困境,當我們按照佛教的戒律控制自己不吃肉,不飲酒的時候,其實是對自己的嚴格要求,以此來培養自己的慈悲心和清淨心,而常常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非常尷尬。周圍人紛紛勸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勸你學佛只要心中有佛,心中有這個信念就行了,不必遵守不吃肉,不飲酒的戒律。這時正是考驗自己的時候了。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出自道濟禪師,他是一位得道高僧,按理不應說出這樣的話,其實我們大多數人所知道的只是這首詩的前半部分而已,知道後半部分的人太少了,後兩句是“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道濟禪師得道開悟,吃肉喝酒是為了隨緣度化眾生,將其接入佛道,他吃過的肉,從嘴裡吐出來還可以變成活的,我們能有這樣的本事嗎?所以說凡人絕對不能效仿,這是層次境界的不同造成的,平時我們的一言一行不能不謹慎,否則造業無邊,將來遭受的惡果是不可思議的。


關於佛法真諦的5大冷知識,學佛之人不可不知


5、“活在當下”絕不是“及時行樂”

我們很熟悉的一句話,佛教告訴我們要“活在當下”,意思就是珍惜當下,關注當下發生的一切,尤其是當下這一刻自己的心境變化,自己若能隨時把控,其修行功夫已經相當了得了。很多人把“活在當下”看成是“及時行樂”,認為今朝有酒今朝醉,眼前自己身體健康,又年輕,又有錢,又有名,又受人尊重,應該好好把握這人生的快樂時光,好好的瀟灑一番才不負此生。

這其實就是沒有智慧的表現。佛教提倡“無常觀”,當下所有的一切都是變化的,都是不究竟的,能供你享受的福報也是有漏的,不圓滿的,所謂“是非成敗轉頭空”,人人匆匆幾十年,起起伏伏,這一刻的順境或逆境根本代表不了永遠,我們活在當下是要把握好自己的心,去隨緣面對一切,而不是執著於當下,被外物所迷。這一點是必須要區分清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