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画史:顾恺之与魏晋南北朝人物画

1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书画正式形成并发展的时代。

也被称为“书画自觉的时代”。

何为“自觉”?

大致是说,在这一时期,书法和绘画成为人主动地抒发排解自我内心情感的表达形式。

为何是在魏晋南北朝?

兵戎相见,征伐不断,充满苦难波折的现实生活令人满面尘霜。

写字,画画,似乎更为容易寄托一些什么。

通俗来说,画里啥都有。

士人贵族阶层为最先有余力和闲情逸致把精力投入到书画领域。

中国第一批正式的画家群体诞生了。

今天我们学习美术史,谈到魏晋南北朝,无法绕过一个响亮的名字。

那就是,顾恺之。

2

魏晋南北朝时代,绘画以人物画为主。

山水、花鸟,尚未成为独立画科。

值得一提的是,佛像已经成为受到当时画家群体重要关注的题材,如曹不兴、卫协等。

以及,还有著名的佛像雕塑家、画家戴逵。

当然,彼时的敦煌石窟壁画则更加灿烂的记录着当时绘画的风貌。

顾恺之在画史上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的艺术思想。

后来历代一些画家的很多思想可以追溯到他这里。

以形写神”是顾恺之提出的重要理念,作为中国传统人物画创作的指导思想,影响很大。

即通过对人物形象形体的塑造来呈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除此之外,“迁想妙得”,强调画家在创作中的联想与想象力的作用。

对人物眼睛刻画的重要性后来被众多画家演绎,顾恺之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一语中的。

顾恺之的传世理论文章尚有《论画》等。

3

时至今日,我们尚且无缘得见顾恺之的绘画真迹。

但,有唐、宋代摹本传世。

《洛神赋图》是他的杰作之一。

此画卷是根据曹植所作《洛神赋》而创作的。

描绘了曹植与洛神相见、相离的场景故事。

说画史:顾恺之与魏晋南北朝人物画

洛神赋图 局部


“人大于山”,“水不容泛”,是这一时期画作的特点。

说画史:顾恺之与魏晋南北朝人物画

洛神赋图 局部


即画卷虽然是人物画与山水景色的组合,但人物画占据主要位置,山水只作为场景的点缀说明出现,不作重点描绘。

树木、山石,以勾勒填色画之,简单质朴。

设色以青绿为主。

《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也是顾恺之的名作。

画作表现的主题是围绕古代妇女的道德劝诫之类。

说画史:顾恺之与魏晋南北朝人物画

女史箴图 局部


说画史:顾恺之与魏晋南北朝人物画

女史箴图 局部


说画史:顾恺之与魏晋南北朝人物画

女史箴图 局部


据此,我们不得不提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的功能属性。

即“成教化、助人伦”,“明劝诫,著升沉”。

强调艺术创作的教化功能,是这一时期的人物画创作颇具特点的色彩。

同时也对后世绘画创作的功能属性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启发意义。

说画史:顾恺之与魏晋南北朝人物画

列女仁智图 局部


说画史:顾恺之与魏晋南北朝人物画

列女仁智图 局部


顾恺之的绘画体现了那个时代绘画艺术的一些特点,当然,他亦自成一家。

例如,他的线条处理被形容为“春蚕吐丝”,“行云流水”等赞美之辞。

他的技法运用,以及他的绘画理论,都对后世画人带去诸多启发。

魏晋风度,潇洒飘逸。

我们透过顾恺之看魏晋南北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