杳杳青云志,落落君子风:评虞世南诗《蝉》

片片梧桐落雨后,无限诗情在心头。

高风逸致传千古,虞氏咏蝉照春秋。

杳杳青云志,落落君子风:评虞世南诗《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唐·虞世南

【注释】

垂緌:緌,古人结在颔下帽带的下垂部分。垂緌,是说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似下垂的帽带。

清露:梧桐的汁液。

流响:绵延不断,高亢清亮的蝉鸣声。

疏桐:枝叶疏朗,大气轩昂的梧桐。

居高:身居高处。喻指君子格调高雅。

藉:同借,凭借,借助。

译文

垂着触须,饮着清清的树汁,清亮而高亢的长鸣声,从枝叶舒朗的梧桐树中悠悠传出。

栖居高处,其声自然远扬,并不是因为借助了秋风的传送。

【评析】

文辞简约,意气深沉。

诗以蝉喻君子

垂着帽带似的触须,

落落有君子之风。

为有高洁的志向,

而饮清露以自养。

感天地之深仁厚德,

其鸣悠长,而又高亢清亮。

之所以栖居高贵的梧桐之上,

是因为格调高雅而又意气昂扬。

诗人以诗明志。

作者虞世南,南北朝至隋唐时人。

其人沉静寡欲,执着向学,兼善诗书,且能事功。历仕陈,隋,又为窦建德所用,后归李世民,皆能持节守正。其虽容貌怯懦、弱不胜衣,但性情刚烈,直言敢谏,深得世民敬重,被称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五绝。身后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懿" ,配葬昭陵,绘像凌烟阁。

虞氏为君子。

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的杳杳青云之志,落落君子之风,而能流传千古,传诵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