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老“跑偏”?3招搭建注意力“鐵三角”模式,為學習賦能

法國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說:“天才,首先是注意力”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了一個多月,開學的時間遲遲定不下來。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學生不返校,通過網絡上課還得繼續再堅持下去。

可上網課,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成了家長們最頭疼的事。在社交平臺上搜索“孩子上網課”,簡直就是家長們的吐槽大會:

“屏幕裡網課老師奮力在講,屏幕外的孩子卻盯著新換ipad保護套愣了神”

“老師的聲音環繞在耳邊,但知識就是不進腦,問啥,啥都不知道。”

“孩子太懶散,注意力不集中,各種小動作特別多,說了他好幾次也不聽……”

“一有風吹草動就東張西望,分分鐘讓人想暴走……”

注意力是學習能力的本源。科學有效的注意力管理,能讓孩子從此揮別無效努力,讓注意力為學習賦能!

01

對孩子注意力的“管理”為什麼如此重要?

① 注意力的水平,決定了學習效率的高低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兒童注意力水平的差異,是導致學習效果差異的主要原因。”

美國密執安州立大學曾經做過一個注意力的實驗,在實驗中被多名被實驗者處於學習狀態中,但只要是有電話鈴聲、短信、或社交軟件的信息、突然而至的訪客到來,影響到他們,即使打擾的時間只有區區2.8秒,他們的學習效率就會降低到未被打擾前的一半以下,如果幹擾的時間超過了4.4秒,學習效率就會降低到之前的1/3。如果想要回到之前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效率,則需要更長的時間去進行調整。

從這個實驗中,我們可以看到,注意力決定了孩子的學習效率。要保證較高的學習效率及學習成果,投入更加專注的注意力就成為當務之急。

無獨有偶,2019年廣西高考狀元楊晨煜在介紹自己的學習經驗時,就曾時常提到注意力給他的幫助。他向學弟學妹介紹學習經驗的時候,不止一次地提到集中注意力,更有效的學習。

學習老“跑偏”?3招搭建注意力“鐵三角”模式,為學習賦能

②注意力的聚焦方向,是自控力的本質根源

德國著名的文學家、科學家歌德曾說過:“ 一個人不能騎兩匹馬,騎上這匹,就會丟掉那匹。”

如果自控力不好,將注意力同時分配了兩件或多件任務,那麼也就意味著你將丟失掉更多的任務。

在電視劇《少年派》中,林妙妙就是一個自控力比較差的孩子。她喜歡玩手機,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家中寫作業,注意力大部分時間都在手機上,只要有機會就偷偷瞄一眼。有時候,家長催促去做作業,她一邊玩著手機,一邊回答“等一會,等一會”,可等了無數個一會,仍不見有任何去做作業的跡象。

注意力和自控力相輔相成,自控力低,注意力就會被手機所吸引,學習就會被剝奪掉更多的注意力。注意力的集中依靠自控力,而自控力依靠的是意志力。提高自控力,注意力也會自然的有所提升。

③深度關注一項事物能讓大腦更加活躍,全方位提升智力

西班牙格拉納達大學曾進行過一個關於注意力與智力聯繫的研究,他們選擇了一組學齡前兒童,通過某個特定計算機平臺的注意力訓練干預,來測試這些孩子的智力評分結果。

結果顯示,參與了這些注意力訓練干預的兒童,他們的智力評分均被提高。研究人員解釋,出現這個結果,主要是這些注意力訓練激活了大腦中負責調節和控制注意力的區域,讓大腦處於更活躍的狀態,並最終提升了智力。

學習老“跑偏”?3招搭建注意力“鐵三角”模式,為學習賦能

02

什麼是注意力的“鐵三角”模式,這種模式有哪些特點?

“鐵三角模式”源自華為,屬於華為內部的一個項目管理機制。它指的是以客戶經理、解決方案專家、交付專家為核心而組建的項目管理團隊,通過各自分工,相互協作的方式,高效快捷的為客戶服務。

三角形是最穩固的幾何狀態華為的“鐵三角”模式,核心在於直接對準目標(即客戶),整合關鍵因素,統一作戰。這種科學有效的管理方式,對於注意力管理也同樣適用。

① 注意穩定能力,是注意力管理的“堅實底座”

“注意力穩定指的是一個人在一定的時間內,穩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特定的對象與活動的能力。”

注意力的耐性,其實就是指注意力的穩定,它某種程度上體現了一個人的專注程度。平時我們經常說,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上課東看看西看看,愛說話做小動作,就是指的孩子的注意力穩定性比較差。一般來說,如果孩子對某件事投入的注意力穩定性比較好的話,他的學習效率就會比較高。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也是注意穩定性的表現。

② 注意轉移能力,是注意力管理的“縱向支撐”

“當環境活活動發生變化時,根據要求,注意從一個對象或活動轉到另一對象或活動上,這就叫注意的轉移”

孩子注意力差,一方面是說他們的注意穩定能力比較差,另一方面就是他們的注意轉移能力需要提升與控制。注意轉移能力通俗點來說,就是注意力的自由轉換能力。

比如孩子剛看完動畫片,轉頭去寫作業,這時注意轉移能力比較好的孩子,可以不再沉浸在動畫片所帶來的快感中,而是迅速的將注意力轉移到新的學習任務上來,能夠迅速的進入到學習狀態中來。而注意轉移能力比較差的孩子,則需要更多的時間去進行注意過渡,才能把注意力由動畫片轉移到學習上來。

③ 注意控制能力,是注意力管理的“牢固防線”

“注意控制能力是一種對自我的約束和管理,它隨著兒童成長髮育逐漸增強,通過剋制對其他不想關事物或事件的注意力投入,來積極專注於既定任務目標的完成。”

比如,有的孩子知道上課應該集中聽講,但是就是無法管住自己,總是有各種不相關的干擾源進入到他們的注意力範圍,這就是一種典型的注意失控。有針對性性的進行注意控制能力的培養,是成功阻止干擾源進入到注意範圍的“牢固防線”。

2005年,美國俄勒岡大學心理學教授邁克爾·波斯納曾經做過一個主意控制能力的實驗,他召集了眾多4-6歲的兒童,通過不同方面的注意力控制能力訓練,將注意力集中到心中某個目標點上。例如,讓被測試者用操縱桿追蹤電腦屏幕上的卡通貓。讓卡通貓躲避泥濘的區域,移動到屏幕的指定綠色區域。這就是一種通過注意力控制,來抑制其他妨礙這一目標達成的干擾性心理活動。結果發現,通過這些注意力控制訓練,顯著提升了孩子的注意力。

學習老“跑偏”?3招搭建注意力“鐵三角”模式,為學習賦能

03

3個方法搭建“注意力鐵三角”,為學習賦能

第一:利用“舒爾特網格訓練法”,提升孩子注意力關注的穩定性,為孩子的注意力“鐵三角”夯實“根基”

舒爾特數字方格法是全世界公認的最簡單、最有效的注意力訓練方法,尤其適合對注意力穩定性的訓練。在一張紙上,畫25個格子,每個格子大概1cm*1cm大小,格力裡任意填寫數字1至25。用手指依次指出1-25這幾個數字的位置,指出的同時口中念出來數字。家長可以在旁邊記錄時間,數完這 25 個數字,用的時間越短,說明孩子專注度越高,注意的穩定性也就越強

一般來說5-7歲的孩子,如果成績達到30秒以內,就是非常優秀了;如果在46秒以內,則屬於中等水平,班級排名會在中游或偏下;如果是55秒或更長的時間,孩子的則問題較大,需要進一步的進行注意提升。

在電視劇《衝上雲霄》中,主人公唐亦琛是一名出色的機長,他工作嚴謹,對自我要求極高,每一次飛行都要提前做好相關的準備,以便確保每一次飛行安全的完成任務。為了讓自己在飛行前集中注意力,他的習慣就是拿出一張寫滿數字的紙,反覆看過幾次後再投入到飛行工作。這張寫滿數字的紙,就是舒爾特網格。這種方法最開始的起源也是針對飛行員訓練,取得了顯著效果後才進一步的推廣開來。

所以,我們平時可以多利用“舒爾特網格訓練法”來迅速提升孩子的注意力。要說明一下的是,數字還可以換成文字、字母、符號等,相互替換著進行練習,可以讓孩子對注意能力進行重複訓練。

第二:通過“視覺效能 ”訓練,增強孩子的任務轉換能力,為孩子的注意力“鐵三角”增強“持久力”

視覺注意力是指視覺選擇性注意的能力。通過眼睛捕捉到各種信息,並通過選擇性注意來進行有效的注意轉移。

視覺能力包括視覺集中、視覺分辨、視覺協調、視覺記憶和理解。有研究發現,這些視覺能力的發展都對孩子的注意力轉移一定影響。在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桃心和花朵”的遊戲,就是通過視覺來進行注意轉移訓練的一種方式。

“桃心和花朵”的遊戲規則如下:家長可以找到在兩張紙,上面分別畫上桃心、花朵。告訴孩子當你出示桃心這張圖片時,請舉左手;當出示花朵這張圖片時,請舉右手。當孩子熟練掌握這個遊戲規則時,就需要轉換遊戲規則,變為當你出示花朵圖片時,孩子舉左手;當你出示桃心圖片時,孩子舉右手。

這種視覺訓練,通過對任務規則的轉換,將孩子的注意力由一種規則,轉向適應另一種規則。注意轉移能力好的孩子,對於遊戲的適應力更強。通過這種訓練,可以有目的地、及時地讓孩子將注意力從一種規則轉移到另一種規則,從而提升注意的轉移能力。

學習老“跑偏”?3招搭建注意力“鐵三角”模式,為學習賦能

第三:通過“PIA整合注意法”,不斷孩子對注意力的“控制水平”,為孩子的注意力“鐵三腳”加上騰飛的“翅膀”

“PIA是三個英文單詞的縮寫,分別是P—目的(purpose)、I—興趣(Interest)、A-行動(Action)。”

相比剛才所說的舒爾特數字方格法以及視覺效能法來說,PIA整合注意法更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著重將注意引導到人們的目的及行動上來。目的越明確,興趣越深厚,就越能帶動主觀上所採取的行動。

第一步:明確目標,有意收集註意力。

實施PIA整合注意法,首先第一步就是要明確目的是什麼。目標越清晰,主觀能動性也就越強,當心中時刻都有清晰的目標時,就能調動身體的所有機能去提升注意力。

比如,在開展一項任務時,在行動的開始讓孩子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能幫助他認識到自己的目的是什麼。是在規定的時間內寫完作業?還是上完一節45分鐘的網課?其實,在孩子問自己這些問題的時候,就已經在運用自我暗示去收集註意力了。

第二步:找到興趣,激活注意力

當孩子有了清晰的目的後,就可以進入到第二個步驟了,那就是找到I-興趣(Interest)。興趣就是最大的注意力,它是注意力形成的重要內在力量。越熱愛,就越能將自己的全身心投入到專注的領域中。

在PIA注意法中,興趣的意義就在於找到那個更有趣的方式去完成任務。就拿聽網課來說,有的孩子更擅長視覺性注意,他們大多數時間能讓自己的視線緊隨老師,喜歡看屏幕上老師的書寫、文字,他們會觀察老師的面目表情和肢體語言來判斷哪裡是重點,哪裡需要著重去理解。

而有的孩子更擅長聽覺型注意,他們在停課的時候不會完全看屏幕,而是更多的調動自己的聽覺來收集老師傳授的信息。他們可能一邊聽,一邊低頭做筆記,或者看上去在想事情,但其實是在聽課。大概有15%的孩子屬於聽覺型學習者,針對這些孩子,家長就沒必要硬性要求孩子放棄自己更偏愛、更擅長的學習方式。只有適合自己的興趣,才能找到能真正激活注意力的方式。

第三步:用行動來強化習慣,存貯注意力

PIA整合注意法,第三步是A-行動(Action),這一步對於整個訓練過程來說尤為重要。人們常說,只有行動才能決定價值,同樣,只有行動才能成為習慣,只有通過反覆的行動來能強化習慣,讓集中注意力成為一項本能,而不僅僅是一項簡單的技能。

在綜藝節目《最強大腦》中,王峰堪稱“神”一樣的存在。他可以用僅僅24秒的時間,就可以記憶一副完全打亂順序的撲克牌;他甚至可以僅用8秒的時間就記住兩副麻將和272張牌。在談及自己的成功秘笈時,他並不覺得自己有比別人更高的天賦:“ '最強大腦' 絕不是大腦天生就和常人不同的。對於記憶而言,排除干擾,絕對的集中注意力才有助於提高記憶。而如何形成絕對的注意力,方法不在多,而在於把會的用到熟能生巧、得心應手,反覆訓練來強化注意習慣。”

可見,反覆訓練注意力,就可以用行動來不斷強化注意習慣,這種強化行為不僅可以使得集中注意成為一種慣性,同時也可以為我們存貯更多的注意力來應用於行動當中。

04

結語

注意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想要提升學習效率,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儘早進行注意力行為的干預。除了注意的穩定耐性外,注意的轉移能力和注意控制能力也不應忽視。這三者搭建而成的“注意力鐵三角”模式,可以有效的穩固注意力。

第一:利用“舒爾特網格訓練法”,提升孩子注意力關注的穩定性,為孩子的注意力“鐵三角”夯實“根基”;

第二:通過“視覺效能 ”訓練,增強孩子的任務轉換能力,為孩子的注意力“鐵三角”增強“持久力”;

第三:通過“PIA整合注意法”,不斷孩子對注意力的“控制水平”,為孩子的注意力“鐵山腳”加上騰飛的“翅膀”。


分享到:


相關文章: